金灵异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中国古代的建筑样式 少数民族的建筑

发表于 2019-1-26 12: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土家楼
360截图-214291703.jpg

  土家族生息在湘、鄂、川、黔四省交会的武陵山区,分布地域达30县,总面积超过海南省。

  土家民居是西南与中原建筑相当成熟的结合。武陵山区从云贵高原以半岛形伸向中原腹地,是西南文化与中原文化必然相遇的结合点。在民居建筑上表现出这种结合的完善性,有堪称详备的法式和易于识别的面貌。土家民居建筑表现为婀娜多姿的形体美。由于井院围合,高低错落,土家民居表现出一种空间美。建在山坡上的村落,房屋不仅前后纵深配置,而且处于不同标高,因此,经常出现层次之美、轮廓之美。村落大都以祠堂庙宇为中心,有其形成的秩序,表现为群体的和谐。市镇邻里,大都以水井为中心,形成既美丽又富于人情味的场所。

  土家民居建筑的特征是井院式木栏吊脚楼。吊脚楼作为古老的建筑形式,旧称“干栏”、“阁栏”、“麻栏”等,自古流行于百越族群地域。吊脚楼的形象,在甲骨文中就曾出现。吊脚楼与筵席(日本称“叠敷”)制度配套,在百越民族入主中原之后,是中原的正规居住形态。随着百越民族的播迁,干栏和席居也流传到东南亚、日本、朝鲜。由于氏羌族群相继南侵,到历史上的“五胡乱华”之际,干栏和席居逐渐退出中原。隋唐以后开发东南,干栏和席居也就退回到最早的发轫地——中国大西南。

  吊脚楼以吊脚的高低来适应地形变化,不须破坏地貌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土方开掘。同时,隔绝潮湿,促进通风,又保证居室的私密性。

  吊脚楼充分利用了在古代取之不尽的木料,将其加工成材,迅速拼装。西南各族建吊脚楼,常由邻里帮忙,日出开工,日暮完成;土家吊脚楼工艺比较复杂,但通常工期也不超过十天半月。

  土家族居于古西南少数民族与中原接触的前沿,因此土家吊脚楼饱含着文化交融的信息,是巴楚两大文化直接交融的结晶。楚建筑曾深刻影响汉以后中国宫室传统和生活方式,土家吊脚楼是楚建筑的活化石,具有文化研究的价值。

  湘西吊脚楼
c9fcc3cec3fdfc035a25d4d0d63f8794a4c2267c.jpg

  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湘西一带山多水多,世代聚居在这块土地上的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一切活动也就与这山山水水分不开。吊脚楼,就是几乎屹立于山水之上的一种独特的建筑。这种楼房虽然只有二三层高,但它“吊”在水面和山腰,好像空中楼阁,建造并不容易。

  吊脚楼之“脚”,其实是几根支撑楼房的粗大木桩。建在水边的吊脚楼,伸出两只长长的前“脚”,深深地插在江水里,与搭在河岸上的另一边墙基共同支撑起一栋栋楼房;建在山腰上的吊脚楼,其前两只“脚”则稳稳地顶在低处,与另一边的墙基共同把楼房支撑平衡。也有一些建在平地上的吊脚楼,是由几根长短一样的木桩把楼房从地面上支撑起来的。据湖南地方志记载,吊脚楼的这种构造最早是为了防避毒蛇猛兽的侵扰。

  湘西有名的吊脚楼群有沱江吊脚楼群。它分布在凤凰古城东南的回龙阁一带,前临古官道,后悬于沱江之上,是凤凰古城具有浓郁苗族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之一。

  该吊脚楼群全长240米,属清朝和民国初期的建筑,如今还居住着十几户人家。吊脚楼群的吊脚楼均分上下两层,属五柱六挂或五柱八挂的穿斗式木结构,具有鲜明的随地而建的特点,上层宽大,下层占地很不规则。上层制作工艺复杂,做工精细考究,屋顶歇山起翘,有雕花栏杆及门窗;下层不作正式房间,但吊下部分均经雕刻,有金瓜或各类兽头、花卉图样。上下穿枋承挑悬出的走廊或房间,使之垂悬于河道之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这种建筑通风防潮,避暑御寒,是苗族独特的建筑工艺,具有很高的工艺审美和文物研究价值。

  侗族村寨
eac4b74543a98226038433518c82b9014a90eb7b.jpg

  侗族的村寨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大寨三、四百户,小寨三、五十户,极少单家独户。侗族多居于“干栏”楼房,一般一幢三间两层楼,左右连“偏厦”,也有三层楼的,楼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杂物、饲养禽畜。楼上住人,前半部为廊,宽二、三米,为一家休息或手工劳动之所;走廊里边正间为堂屋,设神龛,左右侧为火塘,上面有烘烤禾谷的吊炕,这是取暖、煮饭的地方。卧室设于两侧偏厦或第三层楼上,顶楼存积粮食、糯禾多挂在上面,有的在寨边建立禾晾,便于防火。古代侗族地区以“峒”为单位,所以称其地百姓为“峒民”。他们自己则称“甘”。侗族住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连地带,其中大半在贵州。由于住地环境及语言习惯的差异,贵州侗族分为“北侗”和“南侗”两部分,两地民居各有特色。

  侗寨鼓楼
7acb0a46f21fbe09daa4787b6d600c338644ade3.jpg

  侗寨鼓楼,雄伟壮观,结构严谨,工艺精湛,是侗族建筑技艺的集中体现。外形像个多面体的宝塔。一般高20多米,从1层至顶,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撑。楼心宽阔平整,约10平方米见方,中间用石条砌有大火塘,四周有木栏杆,设有长条木凳,供歇息使用。楼的尖顶处,筑有宝葫芦或千年鹤,象征寨子吉祥平安。楼檐角突出翘起,给人以玲珑雅致,如飞似跃之感。北侗地区的民居与当地汉族的民居极为相似,一般都是一楼一底、四榀三间的木结构楼房。屋面覆盖小青瓦,四周安装木板壁,或者垒砌土坯墙。有些侗族民居在正房前二楼下,横腰加建一披檐,此作增加檐下使用空间,形成宽敞前廊,便于小憩纳凉。

  南侗地区的民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其地僻处苗岭南麓,溪流遍地,沟壑纵横,流水淙淙。当地侗胞,依山傍水,修建房屋。由于深受山区地形和潮湿气候的影响,几乎都建干栏式吊脚楼。楼下做猪牛圈,楼上做起居室。南侗地区盛产杉木,民居建筑体积较大,房屋高度很不一般。在竹木掩映的侗寨中,面阔五间、高三四层的庞然大物比比皆是。如果有高大宽敞的楼房,房东特别贤惠,又有能歌善舞、聪明过人的“姑娘头”,便自然而然地成为青年男女谈情说爱、“行歌坐月”的理想场所,侗胞称其为“月堂”。夜幕降临,侗族男青年手接“果吉”(一种乐器,形似牛腿,叫“牛腿琴”),来到“月堂”,与在堂内纺纱、绣花的侗族姑娘对唱情歌。姑娘边纺(绣)边唱,青年自拉自唱,气氛欢快。

  侗族村寨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大的村寨有数百户,小的二三十户。侗族村寨多干栏式的木楼,有二三层的小木楼,也有四五层的木楼。

  三江、龙胜等地的侗族村寨,几乎寨寨都建有雄伟壮丽的鼓楼,这是侗族人民娱乐和集会议事的场所。鼓楼是杉木结构的塔形建筑物,底为四方形,上面为多角形,楼层均为单数,最高的是从江县的高千寨鼓楼,有15层,整个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全部用桦槽衔接。

  侗寨还有风雨桥、风雨亭等著名建筑。建于河溪之上的花桥也是侗寨的特有建筑物,与鼓楼有异曲同工之妙,除了石砌墩以外,都是用杉或其他木材做建筑材料。桥面的楼、廊、柱、枋,都不用钉铆衔接。花桥既是便利行旅的桥梁,又是供人避风躲雨的地方,所以又称“风雨桥”。

  侗寨建房有一规矩,即围绕鼓楼修建,犹如蜘蛛网,形成放射状。鼓楼是团结的象征,侗寨的标志,在侗民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其附近还配套侗戏楼、风雨楼、鼓楼坪,构成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俨然侗寨的心脏。每逢大事,寨中人皆聚此商议,或是逢年过节,村民身着盛装,在此吹笙踩堂,对歌唱戏,通宵达旦,热闹非凡。许多侗寨,为适应村民拦路迎宾送客、对歌交朋结友的特殊需要,在村头寨尾修建木质寨门。寨门造型多种多样,或似牌楼、凉亭,或似长廊、花桥,将风光如画的侗族村寨装点得更加美丽。这种别具一格的公共建筑物,虽然不是民居,却是以民居为主要载体的侗寨所不可缺少的。

  傣族竹楼
d439b6003af33a8740e18114c65c10385343b534.jpg

  傣族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主要用竹子建造,因而称为“竹楼”。傣族竹楼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下层高约七八尺,四无遮栏,牛马拴束于柱上。上层近梯处有一露台,转进为长形大房,用竹篱隔出主人卧室并兼重要钱物存储处;其余为一大敞间,屋顶不甚高,两边倾斜,屋檐及于楼板,一般无窗。若屋檐稍高则两侧开有小窗,后面开一门。楼中央是一个火塘,日夜燃烧不熄。屋顶用茅草铺盖,梁柱门窗楼板全部用竹制成。建筑极为便易,只须伐来大竹,约集邻里相帮,数日间便可造成;但也易腐,每年雨季后须加以修补。

      傣族多居住在平坝地区,常年无雪,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达21℃,没有四季区分,这种环境很适合建造竹楼。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的平坝地区,村寨多临江河湖泊,住宅通常每户一座竹楼,竹篱环绕,果树、翠竹掩映其中,环境十分优美。

  傣族人民居住竹楼的历史已经有1000多年了。这种建筑非常适合南**带雨林的气候。竹楼是用木料(或竹子)穿在一起连接而成,为四方形,夏季四面通风,冬季阳光充足。竹楼具有夏凉、防潮、防水、防震等特点。楼下做牲畜厩、仓房、粮食加工、堆放杂物、存放农具和交通工具之用,楼上住人。傣族有上楼脱鞋、勤于洗脚的习惯。上楼后右边是卧室,中间是客厅,厅外有凉台。竹楼上的卧室外人(客人)不得窥视和入内,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灵魂和家神住在卧室,外人来了会打扰家神,摄走灵魂。客人来傣家寨,若要留宿,只能睡在客厅,睡时还须脚朝大门,意为他总是要离开这个家的,也蕴涵主人对客人的尊敬之意。傣家的饭桌一半在草席上,一半在地上。草席是供长辈和有身份的人坐的,如有和尚来,也要让座于草席上,其他人则围坐而食。

  傣家竹楼

  建造新房是傣家人生活中的大事。建房开始之前,首先要选好地址,下基石。接着要准备好8根主柱。由于整个竹楼都是在这8根主柱上建成,选择柱子的材料就成为一件非常要紧的事。当选好的木材从树林里抬进村里时,村民都要吹号迎接,泼水祝福。8根柱子中还要分出4根“公柱子”和4根“母柱子”,分别以男人的衣服和女人的衣服覆盖在柱子上以示区别。建盖房子时,全村人都会来帮忙。届时,主人要准备丰盛的酒菜招待来帮忙的村民和来祝贺的亲戚朋友,整个气氛就像过节一样。

  西藏的罗布林卡
0ff41bd5ad6eddc40613019939dbb6fd536633df.jpg

  罗布林卡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藏拉萨西郊。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经过二百多年的扩建,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园内有植物100余种,不仅有拉萨地区常见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异草,还有从内地移植或从国外引进的名贵花卉,堪称高原植物园。建筑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为主体,有房374间,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

      罗布林卡被辟为人民公园,也有人戏称罗布林卡是"由一座水塔、两排工艺品商店、以及围绕着动物园的几座宫殿"组成的。

      罗布林卡四面都有门,东面是正门。康松思轮是正面最醒目的一座阁楼,它原是座汉式小木亭,后改修为观戏楼,东边又加修了一片便于演出的开阔场地,专供达赖喇嘛看戏用。它旁边就是夏布甸拉康,是进行宗教礼仪的场所。

      解放前,罗布林卡只是达赖和少数达官贵人游乐休息的“夏宫”,解放后,经过修缮,面貌一新,里面有苍松翠柏等树木49种,有牡丹、芍药等名花异草62种,飞禽走兽各类动物15种。园内有修葺工整的花池草坪,玲珑别致的凉亭水榭,还有戏台和木制的桌凳。罗布林卡是七世达赖以后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始建于18世纪40年代七世达赖当政时,藏语意为“宝贝公园”,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以格桑颇章宫为主体,有房374间,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的。

  罗布林卡所处的位置曾是拉萨河故道经过的地方。当时这一带河道曲回,水流平缓,夏日汀草岸柳倒映其中,风景十分秀丽。七世达赖格桑嘉措在哲蚌寺学经期间,时常到此搭帐消夏。于是清朝驻藏大臣命令在泉水附近搭设一些帐篷,供达赖休息和诵经之用,这就是罗布林卡最早的缘起。

  1755年,七世达赖在这里建了格桑颇章宫;后经清世宗雍正批准,七世达赖每年夏季在格桑颇章处理政务。从此,罗布林卡逐渐由疗养地演变为处理政教事务的夏宫。以后的历辈达赖均在每年的藏历三月十八日从布达拉宫移居罗布林卡,至藏历九、十月之交返回布达拉宫。亲政之前的达赖则常年在此习经学法。

  罗布林卡的建造过程,以七世达赖兴建乌尧颇章为始,十四世达赖修建达旦米文颇章为止,历时200余年。八世达赖时,在园林里建了措吉颇章宫(湖心宫),还有讲经、念经的法苑;十三世达赖时,在园林西侧建坚色颇章宫、格桑德吉宫、其美曲吉宫;十四世达赖时,在园林中部建达旦明久林(永恒不变宫)。罗布林卡经过历代达赖喇嘛的悉心经营,建筑各种宫殿、别墅、凉亭、水榭,栽种大量花草树木,已经形成大型园林,古木参天,芳草遍地,鲜花盛开,果实累累,宫殿精美,泉水清新。

  如今的罗布林卡已经变成了一座向广大游人开放的公园和博物馆,供人们参观游览,并举行各种节日游园和度假活动。整个公园东部的建筑群被称为罗布林卡,偏西的建筑群叫做金色林卡。

  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园林,由于罗布林卡的人工绿地面积达到了34万平方米,所以又被称作高原天然氧吧。这里的藏式建筑风格、2万余件馆藏文物和稀有的高原植物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使这处园林建筑成为一处了解西藏文化和历史的多门类博物馆。更为可贵的是,罗布林卡从1751年至1956年间先后建成的5个主要建筑群保存得十分完整,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列入全国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蒙古包
4610b912c8fcc3ce6538eb739f45d688d53f20f1.jpg

  蒙古包(Mongolianyurts)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据《黑鞑事略》记载:“穹庐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穹庐或毡帐逐渐被蒙古包代替。蒙古包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普通蒙古包,顶高10-15尺,围墙高约50尺左右,包门朝南或东南开。包内四大结构为:哈那(即蒙古包围墙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个、6个、8个、10个和12个哈那。12个哈那的蒙古包,在草原是罕见的,面积可达600多平方米,远看如同一座城堡。过去几十个如此大的蒙古包聚在一起,十分壮观。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蒙古包在《史记》、《汉书》等汉语典籍中,被称为“毡帐”或“穹庐”。在蒙文史籍里被称为“斡鲁格台格儿”,意为无窗的房子。现代蒙古语则称其为“奔布格格日”或“蒙古勒格日”,意为圆形或蒙古人房子。“包”字,出自满语。满语称蒙古人住的这种房子为“蒙古博”,“博”是“家”的意思,“博”与“包”音近,因此,蒙古包作为一种译音流传下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蒙古包的形制是草原上一种呈圆形尖顶的天穹式住屋,由木栅、撑杆、包门、顶圈、衬毡、套毡及皮绳、鬃绳等部件构成。

  木栅蒙语称“哈纳”,是用长约2米的细木杆相互交叉编扎而成的网片,可以伸缩,几张网片和包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圆形的墙架,大约60根被称为“乌尼”的撑杆和顶圈插结则构成了蒙古包顶部的伞形骨架。牧民们用皮绳、鬃绳把各部分牢牢地扎在一起,然后内外铺挂上用羊毛编织成的毡子加以封闭,一个精巧美观的蒙古包就建造完成了,体现了最简洁的手法和最省料的工艺相结合的极富表现力的创造。

  古代蒙古族牧民必须随着水源、牧草不断迁移,蒙古包的结构特点充分适应了这种游牧生活,各部分之间的连接精巧方便,建造、拆卸、运输都很容易,并且美观实用。风雪来临,包顶不积雪,大雨冲刷也不存水,圆形的结构还可以抵御风暴袭击。毡的厚度可随季节增减。底部的围毡,天热时可以卷起通风。白色的表面,还装饰着由红、蓝、黄等颜色布料做成的如意花纹。充分体现了功能要求和审美要求的统一。

  一个中等规模的蒙古包需用方块木栅组成,从外形上看其体量并不大,但包内的使用面积却不小。生活在蒙古包里的牧民,习惯将蒙古包内部平面划分为九个方位。正对顶圈的中位为火位,置有供煮食、取暖的火炉;火位前面的正前方为包门,包门左侧,是置放马鞍、奶桶的地方,右侧则放置案桌、橱柜等。火位周围的五个方位,沿着木栅整齐地摆放着绘有民族特色花纹的木柜木箱。箱柜前面铺着厚厚的毡毯,这是家庭成员室内活动的中心,也是夜晚就寝的地方。蒙古族习惯以右为贵,以上为尊,因此,蒙古包内正对火位的一方为尊位,也是招待宾朋的地方。

  公元13世纪中叶以后,受藏传佛教的影响,蒙古包内大多设有供家庭成员膜拜的佛龛,供有佛像,佛像前面,摆放供具供品以及黄油铜灯等,称为“圣坛”,其附近绝对不能悬挂或摆放被认为是污浊的东西,只能悬挂男人们使用的象征勇武的弓箭一类物品。蒙族牧民心胸坦荡,蒙古族牧民在蒙古包内的这些居住习俗,是蒙古族牧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

  哈尼族的蘑菇房
4e4a20a4462309f7f4754e38700e0cf3d7cad686 (1).jpg

  蘑菇房,顾名思义,就是住房状如蘑菇。它的墙基用石料或砖块砌成,地上地下各有半米,在其上用夹板将土舂实一段段上移垒成墙,最后屋顶用多重茅草遮盖成四斜面。哈尼族居住在向阳的山腰,依傍山势建立村寨。村寨一般为三四十户,多至数百户。村寨背后是郁郁葱葱的古树丛林,周围绿竹青翠,村前梯田层层延伸到河谷底。离村寨不远有清澈甘凉的泉水井。一栋栋哈尼族住房结合地形沿坡布局,高低错落有致,别有一番朴实多变的景象。

  传说远古时,哈尼人住的是山洞,山高路陡,出门劳作很不方便。后来他们迁徙到一个名叫“惹罗”的地方时,看到满山遍野生长着大朵大朵的蘑菇,它们不怕风吹雨打,还能让蚂蚁和小虫在下面做窝栖息,他们就比着样子盖起了蘑菇房。

  哈尼族的蘑菇房状如蘑菇,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建成。屋顶为四个斜坡面。房子分层:底层关牛马、堆放农具等;中层用木板铺设,隔成左、中、右三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顶层则用泥土覆盖,既能防火,又可堆放物品。

  房屋建筑以土、石为主要墙体材料。屋顶有平顶的“土掌房”和双斜面、四斜面的茅草房。因地形陡斜,缺少平地,平顶房较为普遍,既可防火,又便于用屋顶晒粮,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别具一格的蘑菇房,即使在寒气袭人的严冬,屋里也是暖融融的;夏天屋里却十分凉爽。蘑菇房以哈尼族最大的村寨红河州元阳县麻栗寨最为典型。

  有史以来,哈尼人迁徙到哪里,蘑菇房就盖到哪里,遍布哈尼山乡,经长期的发展与改进,现在的蘑菇房既有传统特色又日臻完善,与巍峨的山峰、迷人的云海、多姿的梯田,构成了一幅奇妙的画景。

  中国古代的建筑样式

  宫殿

  在古代,“宫”和“室”是相互通用的,《尔雅·释宫》有:“宫谓之室,室谓之宫。”秦代以后,“宫”逐渐成为封建帝王居住和处理朝政的专用建筑,而且建造的规模越来越大,就像独立的小城,故又称宫城。这里的“宫”就是指整个皇宫。中国现存的明、清皇宫——北京紫禁城,占地72万余平方米,宫内亭台楼阁,殿宇台池密布,共有9900多间,是世界上现存最宏伟的皇宫。此外,还有“行宫”,是封建帝王游乐之场所,如西安华清池、承德避暑山庄等;“斋宫”,是为帝王祭祀所用的建筑群,如北京天坛里就有一座著名的“斋宫”。

  在皇宫里还宫中有“宫”,指的是单一建筑,如北京故宫里皇帝居住的地方叫“乾清宫”,皇后居住的称“坤宁宫”,后妃居住的就是东西六宫。至于帝王死后被埋进的地方叫做“地宫”。这些“宫”的含义便是指皇家寝处的宫室了。

  “宫”在宗教建筑里指的是规模宏大的寺庙。例如,拉萨的布达拉宫、北京的雍和宫。道教的“三清宫”是供奉“神仙”的建筑。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宫”几乎都被皇家和宗教所占有。

  “殿”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类单一建筑,一般称为“大殿”,又因建造在建筑群中轴线上,所以又称“正殿”。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宫殿的建筑规格都有严格的规定。“大殿”是建筑群中规格最高的,体现了封建帝王的最高权力。

  中国现存最著名的三大殿是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山东曲阜孔庙中的“大成殿”、泰山岱庙里的“天贶殿”。其中的太和殿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华丽的一座“殿”,宽11间,进深5间,共55间,采用传统的重檐庑殿大屋顶,全部用金黄色的琉璃瓦铺设。大屋顶的前后左右有一定的坡度,正脊平直雄伟,四条垂脊成弧形,微微向四角翘起,构成了优美的空间造型。无论是正脊、垂脊或是岔脊,均有一列整齐的“吻兽”装饰,为大殿增添了神话色彩。大殿内金碧辉煌,殿中摆着金漆雕龙宝座,宝座四周有高大的蟠龙金柱。殿顶的天花板上绘龙戏珠、色彩缤纷。殿顶正中置有金龙藻井倒垂着圆球轩辕镜。太和殿是明、清两朝皇帝举行大典、颁发重要诏书等活动的场所,是中国大殿建筑的杰出代表作。

  周天子明堂复原图
u=1432199463,2905403306&fm=26&gp=0.jpg

  中国其他大殿则作为皇家祭祀之场所。例如,泰山岱庙的天贶殿是帝王祭祀泰山之神的场所;北京天坛里的“祈年殿”是明、清两朝皇帝祈祷五谷丰登之地;天安门东侧太庙里有一座大殿是帝王祭祀祖宗的家庙。因此,中国古代的“大殿”也几乎都被皇家独占了。

  “宫”与“殿”往往并称,一般都是指称中国古代帝王所居的大型建筑组群。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建筑类型,宫殿传承有序,各代都有所增益。总的设计思想都在于强调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伦理秩序,渲染皇权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和时代特色。作为封建思想意识最集中的体现,宫殿在很多方面都代表了传统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亭

  亭是中国游观性的小建筑,又称亭子。据有关专家考证,最早的亭子可能出现于南北朝时,隋唐以后亭子已成为宫殿、园林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建筑物,明清时期园林中亭子的数量很多,造型也很丰富。其平面多为几何形式,如圆形、方形、长方形、多边形、菱形、扇面形、十字形等。有时还可组合成其他形式,如双菱形、双圆(连环)形等。亭子的屋顶以攒尖顶最多,也可应用其他屋顶形式及其组合变化,如歇山顶、十字脊顶、双圆相套攒尖顶等,有单檐与重檐的区分。

  北方的亭与南方的亭在艺术风格方面有所差别,北方的亭檐厚实,翼角和缓,体态端庄;南方的亭檐轻灵,翼角高耸,造型活泼秀丽。

  在园林建筑中,亭既要能成景,以成为人们观赏的对象;又要能得景,以吸引人们驻足,所以,亭的位置经营特别重要。古代匠师在这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有的可供人饱览山景,如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中的“锤峰落照”、“南山积雪”、“北枕双峰”、“四面云山”等亭;有的可供人沐浴清风,如苏州园林中的“荷风四面”、“月到风来”等亭;有的供人欣赏水景,如“观瀑”、“听涛”、“饮绿”、“洗秋”等亭;有的亭以借景取胜,如苏州拙政园的塔影亭将报恩寺塔借入本园等。它们同时也是从其他景点观赏的目标。亭与廊、墙、桥组合在一起,更可造成别具一格的建筑形式,如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广西三江的程阳桥等。

  台

  台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一种高而平的建筑,又称平台,一般用土石和砖头垒砌而成,用来眺望或游观之用。其实很多著名的古台并不只是一座孤立的平台,台上常建有宫苑。现存的北京北海的团城,就是一座著名的古台。它是一座5米高的圆形城台,面积约4500平方米,台上有殿、台、廊庑等建筑物。台也有用来观测天文和气象的,称观象台、天文台。北京建国门内有一座砖砌的高台建筑上陈列着大型的铜制天文仪器,原是明、清两代的天文观测中心。军事上用来传递战争消息的称为烽火台。长城内外就筑有很多烽火台,如遇敌情,白天燃烟,夜间点火,以传递信号。长城上每隔300~400米筑有一座墙台,呈方形,是士兵巡逻放哨的地方。至今在“丝绸之路”上还能看到不少当年的土台,都是古代的军事建筑设置。

  楼

  楼指中国古代多层木构建筑。西汉以后逐渐发展并取代了春秋以来盛行的高台建筑。早期楼与阁有所区别,楼指屋上直接建屋,其中两层之间没有腰檐的又称为竖楼;日后带有平座的阁与一般的楼都通称为楼阁,楼与阁的界限已不严格。同一形式有时称为楼,有时又称为阁,如黄鹤楼与滕王阁等。在台上建屋有时也可称为楼,而不论这些建筑是单层还是多层,如城楼、角楼等。

  中国古代建楼的历史相当久远,战国以后,已出现了“重屋”楼,也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楼房。建在园林里的楼一般用做观赏风景。正如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建在住宅中的楼一般当做书房或卧室。中国古代的城镇一般都建有钟楼和鼓楼,采用琉璃瓦顶的重檐歇山形式,四周有回廊,外檐均饰有斗拱。钟鼓楼用于古代报时,所谓“晨钟暮鼓”即早晨打钟开城门,晚上击鼓关城门。北京在明、清时代,每个城门外都有一座箭楼(现存正阳门和德胜门两座);另外还有角楼,北京内城东南角楼,是北京仅存的一座较完整的角楼,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古代建楼技术高超,很多结构复杂的多层楼全用木材作骨架,用斗拱连结,不用一根金属钉。如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都是中国古代高楼的杰作,历来为人们所神往。

  阁

  阁的建筑形式与楼本来就接近,其正面是门和窗,其余三面都为实墙,四周通常设隔扇或栏杆回廊。

  中国古代的阁是用来收藏贵重文物的。如北京故宫里的“文渊阁”就是收藏国家图书的;山东曲阜孔庙里的“奎文阁”专门收藏历代帝王御赐孔庙的书籍、墨迹;浙江宁波的“天一阁”是中国古代私人书籍收藏的最大图书馆。较大寺院里一般建有“藏经阁”,是收藏佛经的图书馆。修建在园林中的阁,则是用来观赏风景的建筑。

  中国有些宗教建筑群中,供奉高大佛像的多层建筑通常也称为阁。河北蓟县独乐寺内的观音阁,就是一座高达23米、供奉高大佛像的多层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高层楼阁。这座辽代建筑曾先后遭到28次地震,其中3次是破坏性的地震,当时几乎所有的房屋都倒塌了,唯独这座木结构的观音阁未遭破坏。

  除了独乐寺的观音阁之外,还有颐和园的佛香阁、承德普宁寺的大乘阁和广西容县的真武阁等,造型挺拔庄重,是中国多层木构建筑的代表作。

  牌坊

  牌坊又称牌楼。称“楼”是着眼于造型华美的飞檐瓦顶,采用了同古代宫廷建筑的屋顶样式,如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等。这些瓦顶被工匠们称为“楼”。常见的牌坊因用料不同而有木牌坊、石牌坊、琉璃牌坊等。

  关于牌坊的起源,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在其《敦煌壁画中所见的中国古代建筑》中,以敦煌北魏诸窟中的阙形壁龛为论据,提出北魏时的连阙——两阙间架有屋檐的阙,是阙演变为牌楼的过渡样式。古建筑学家刘敦桢的《牌楼算例》则以“坊”字作为线索,认为唐代建城,城坊制已相当成熟,坊设门,坊门就是牌坊的直接来源。牌坊之“牌”,大约与当初坊门上榜书坊名有关,还同坊门下悬牌旌表贤能的古俗有关。

  按古籍记载,周武王表商容之闾。表闾一说是刻石,即将表彰功德的刻石立在闾门前。但也有学者认为,闾门高高,其上正好做文章。或漆或染,或裹或罩,或悬挂或高挑,再加上表彰的标志,恰恰是引人注目的“表闾”形式。这种借助于闾门的表彰形式,开了牌坊的先河。

  汉代的闾门,唐代的坊门,大多为木结构。为使标志荣耀的“表闾”长存,便用砖石修门,将表彰的词句刻在砖上石上,这就更接近于现存的牌坊了。

  借助于闾门和坊门的表彰,逐渐形成格式,它可以雕饰华丽,但其功用是托起写着**或宣扬教化字句的“牌”。于是牌坊就按照社会的需要随处可立,如为状元、节孝、显贵、一方英雄“表闾”的牌坊等,不一而足。

  现存宋代石刻《平江图》拓本,标出平江城内牌坊类建筑57处,分布在各街口。立两柱,中间以额枋相连,额枋书坊名,如“大云坊”、“武状元坊”等,立于街口。其额枋之上斗拱相叠,斗拱上覆以有檐有脊的瓦顶。

  如今人们仍然可在许多地方,如曲阜孔庙、北京明十三陵、安徽歙县等地看到保存至今的古代牌坊。在一些园林、庙宇以及衙署和祠堂的旧址,也常建有牌坊。

  牌楼

  牌楼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和装饰性的建筑物,也称牌坊,一般用木、砖、石和琉璃等材料建成,上刻题字,中国古代常建于街道路口或庙宇、祠堂、衙署、桥梁、园林前,是用来宣扬封建礼教和标榜功德的。也有的用在店面上,作为招牌和广告的,有的作为象征性的门楼,有的是为有“嘉德懿行”的人作纪念。中国古代在封建伦理道德思想的束缚下,许多守寡妇女的唯一愿望是到老时赢得一座“贞节牌坊”以流芳百世。

  北京是中国古都之一,据史料记载,过去曾有57座牌楼。其中最有名的是东单牌楼、西单牌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前门五牌楼,东、西长安街牌楼等。绝大部分均已毁坏或迁移。

  颐和园前面的牌楼保存完好,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颐和园的标志。这座牌楼有5间4柱7楼(间是指柱与柱之间的通道,楼是指飞檐起脊的顶部),是一座古典的中国木结构牌楼,由四根大柱架着三层额枋,上靠斗拱承托着各间的楼层。牌楼正面写着“涵虚”(指水)二字,背面写着“罨秀”(指山)二字,表示牌楼之后便是颐和园的湖光山色。牌楼两面彩绘金龙达176条、金凤36只,显示了帝王所居琼楼玉宇的富丽堂皇。

  中国陵墓前的牌楼以北京明十三陵南端的大石牌坊为最著名,它是进入陵园的第一座建筑物。这座牌坊为5间6柱11楼,全用一色汉白玉制成,石柱上还雕刻着龙、狮、麒麟和其他怪兽,显示了帝王的权力和威严。这座牌楼高大雄伟,美观大方,宽达28.86米,中间最高的一座牌楼有14米高,为全国现存最高大的牌楼建筑之一。

  北京朝阳区神路街至今还保留了一座独特的3间7楼的琉璃牌楼。东城区雍和宫附近的国子监所在地成贤街的东、西牌楼非常壮观。

  华表

  华表是中国宫殿、园苑、帝王陵墓前独具风格的一种柱状装饰,又因其常立于街心路口,故又为通衢大街的标志。

  华表起源于木制墓碑,后来人们把木柱竖立在交通干道,起到指路的作用,又叫做“华表木”或“恒表”。后来则又起到了收集民主意见的作用。民众将意见写在上面,相传尧、舜时即已有之。称“诽谤木”,是“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形似桔槔”,设置在交通要道,方便民众书写,表示君王“纳谏”的诚意。到了汉代,逐渐用石柱代替了华表,石柱造型美观,而且雕刻着各种精美图案,成为中国古代宫门前的一种华贵装饰。书写民意的作用被皇权威严的象征所取代。

  北京天安门城楼前后,有两对汉白玉石制华表,石柱上雕有盘绕的神龙,顶端有承露盘,顶端的蹲兽昂首云天,气吞山河。据说它是龙生九子之一,有守望的习性,但人仍一般叫它“石狮”。城楼前的华表上的两只面南而坐的石兽叫做“望君归”。据说它们专门注视皇帝的外巡,如果皇帝久游不归,它们就呼唤皇帝速回,料理政事。城楼后的两只石兽面北而坐,叫做“望君出”,如果皇帝深居宫闱,不理朝政,它们便会催请皇帝出宫,明察下情。这种民间传说反映了人民对皇帝的美好愿望。

  阙

  阙是中国古代常建于城池、宫殿、宅第、祠庙和陵墓之前用于标志建筑群入口的建筑物。阙也是牌楼的雏形。《关中记》有:“建章宫圆阙临北道;凤在上,故曰凤阙。”在许多画像砖中,表现最多的题材就是这种建筑。此外,在古代石刻和陶器中也多有表现阙的主题。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都城大部分是以“闾里”为单位居住的。25家为一闾,每一闾中都设有相当如今街道办事处的“弹室”,在每个“弹室”门前都竖有两根木杆,杆上斜插一根称为“表”的短横梁。这是为了方便居民挂“举报信”或“弹劾表”的。本来“表”和“阙”各自为用,但也见有“表”、“阙”难分的,如四川渠县汉代冯焕墓阙,就又像表又像阙。

  随着历史的发展,“阙”由原来的两根木杆进化为砖石结构,阙也盖得越来越大,不但宅门要建阙,发展到城门也要建阙。“阙”上有飞檐罘罳(fúsī)。按《汉书·文帝纪》:“未央宫东阙罘罳灾。”颜师古解释说:“罘罳,谓连阙曲阁也,以覆重刻垣墉之处,其形罘罳然。一曰屏也。”还有更形象的解释是,“罘罳”是像网一样的箭楼射孔。总之,“阙”渐渐演变为一种固定的建筑模式了。

  古代宫殿衙府门前必定有“阙”。帝王宫门立双阙,并且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传统平面布局被凝固为一个次词:“宫阙”。“宫阙”一词既用来指称庞大的皇城建筑群,也指代朝廷。

  屹立于宫前的双阙,还是国君颁布政令的地方。《史记·商君列传》载,商鞅变法图强,筑冀阙是举措之一。唐代司马贞释:“冀,记也。出列教令,当记于此门阙。”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对汉代宫殿之阙多有涉及:“《关中记》曰,建章宫圆阙,临北道,有金凤在阙上,高丈余,故号凤阙也。”阙上饰以铜凤,让人联想到成都汉画像砖的门阙图案,连阙正中画有一凤凰。古时歌谣:“长安城西有双阙,上有双铜雀,一鸣五谷成,再鸣五谷熟。”铜雀即阙上金凤。郦道元写到未央宫时有,刘邦“令萧何成未央宫,何斩龙首山而营之……山即基,阙不假筑,高出长安城。北有玄武阙,即北阙也;东有苍龙阙,阙内有阊阖、止车诸门”。阙借山势,气象雄伟,令人仰望,充分显示了帝王气势。

  至汉代,阙已非宫门专有,寺庙、庭院、陵墓都有建阙的例子,但它仍是庄严或权势的象征。

  照壁

  照壁是中国古代院落大门内或大门前的一种屏障,也称影壁。其建筑材料包括砖、木、石和琉璃等不同的类型。

  中国的影壁至迟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在陕西省一西周建筑遗址中,就有一座影壁残迹,东西长240厘米,残高20厘米,这是中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影壁。

  影壁的设置在中国古代也是分成等级的。据古代西周礼制规定,只有宫殿等重要的建筑和宅第等方可建筑影壁。它作为一组建筑物的屏障,又称“屏”。能阻挡行人的视线,乘车、轿来访的客人也可在影壁前稍停,整理衣冠,然后入院拜访主人。至于一般民房(如北方的四合院)的影壁,都是后来才有的。

  四合院常见的影壁有三种,第一种位于大门内侧,呈一字形,叫做一字影壁。大门内的一字影壁有独立于厢房山墙或隔墙之外的,称为独立影壁;如果在厢房的山墙上直接砌出小墙帽并做出影壁形状,使影壁与山墙连为一体,则称为座山影壁。影壁是北京四合院大门内外的重要装饰壁面,主要作用在于遮挡大门内外杂乱呆板的墙面和景物,美化大门的出入口,人们在进出宅门时,迎面看到的首先是叠砌考究、雕饰精美的墙面和镶刻在上面的吉辞颂语。

  影壁中最精美的是中国著名的三大彩色琉璃九龙壁。其中最大的一座保存在山西大同市内,原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13子朱桂代王府前的一座照壁,长达45.5米,高8米,厚2.02米。壁上雕有九条七彩云龙,有的拨风弄雨,有的腾云欲飞,栩栩如生,各具姿态。最华丽的一座则是北京北海的九龙壁,原属明代离宫的一座影壁。它由彩色琉璃砖砌成,两面各有蟠龙九条。如果仔细查看,影壁的正脊、垂脊、筒瓦等处还雕有许多小龙,大小龙共计635条。第三座九龙壁位于北京紫禁城皇极门前。这三座九龙壁都是中国明代的珍贵建筑,都建在院落的前面,既是整个建筑物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显示了皇家建筑的富丽堂皇。除九龙壁外,全国各地还有一龙壁、三龙壁、五龙壁等。

  建筑和风水

  风水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古代认为风水好坏可以影响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

  看风水的习俗在我国历史上非常久远,早在先秦就有相宅活动。一方面是相活人居所,一方面是相死人墓地。这就是早期风水在建筑上的应用。历史上最先给“风水”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璞,他在《葬书》中说:“葬者,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在郭璞之前,风水还有其他的名称,如形法、青囊、青乌、相宅、地理等。

  如果说先秦时期是风水学说的孕育时期,宋代则是盛行时期,明清是泛滥时期,至20世纪风水学在旧中国还是大有市场。

  近年来,一些学者们对“风水”一词的迷信含义持不同见解,主要倾向是不同意将风水与迷信画等号。有人认为风水是为找寻建筑物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它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布局的艺术,不能按照西方概念将它简单称为迷信或科学。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其范围包含住宅、宫室、寺观、陵墓、村落、城市诸方面。

  第一,古代风水学的基础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与元气说之上的,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思想作为融贯整个风水学的线索。风水选址的基本意义就是为人类寻找适当的居地。风水最重理想环境的选择,而风水的理想环境主要由山和水构成,其中尤以水为生气之源。把宅舍作为大地有机体的一部分,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这是风水关于建筑思想的主旨。中国古代建筑受风水影响最大的就是追求一个适宜的大地气场,即对人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的外环境。这个环境要山清水秀,风调雨顺。

  有考古资料证明,重视人的居住环境,是中国本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早在六七千年前,中华先民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选择与认识已达相当高的水平。人们在观察环境的同时,开始了能动地选择环境。从殷商之际的宫室遗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对河流与居住环境之关系的认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对水流的要求是要“弯环绕抱”,讲究“曲则有情”,以河曲之内为吉地,河曲外侧为凶地。有学者认为,这是古代先民在对河流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城乡建筑之关系作了长期的观察与实践后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与现代河流地貌关于河曲的变化规律是相吻合的。

  第二,风水学强调城市与建筑的“面南朝阳”,这既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又有着非常合理的科学依据。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与《周易》学说有着密切的关联。《周易·说卦》有:“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后世人所说的帝王统治国家的方略为“南面之术”即源于此。

  第三,风水还有其地理原因。中国处在北半球中,阳光大多数时间都是从南面照射过来,人们的生活、生产都是以直接获得阳光为前提,这就决定了人们采光的朝向必然是南向。同时,面南而居的选择也与季节风向有关。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冬季盛行的是寒冷的偏北风,而夏季盛行的是暖湿的偏南风,这就决定了中国风水的环境模式的基本格局应当是坐北朝南,其西、北、东三面多有环山,以抵挡寒冷的冬季风,南面略显开阔,以迎纳暖湿的夏季风。

  另外,还有风水宝地的说法。其大致模式是:要求北面有绵延不绝的群山峻岭,南方有远近呼应的低山小丘,左右两侧则护山环抱,重重护卫,中向部分堂局分明,地势宽敞,且有屈曲流水环抱。有学者认为,这也是有一定依据的。从现代城市建设的角度上看,也需要考虑整个地域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生态系统。每一个地域都有它特定的岩性、构造、气候、土质、植被及水文状况。所谓的风水宝地其实就是一个非常良好的生活环境。其科学的价值是:背后的靠山,有利于抵挡冬季北来的寒风;面朝流水,既能接纳夏日南来的凉风,又能享有灌溉、舟楫、养殖之利;朝阳之势,便于得到良好的日照;缓坡阶地,则可避免淹涝之灾;周围植被良好,既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又能调节小气候,获得一些薪柴。这些不同特征的环境因素综合在一起,便造就了一个有机的生态环境。

  尽管如此,风水说中更多的是虚妄的成分。如风水先生(民间又称为阴阳先生)认为,理寓于气,气固于形。形以目观,气须理察。实际上,“理气说”是虚无缥缈的,谁又能看得见气?只能靠“意会”,这就凭风水先生任意解释了。此外,还有望气说。据风水先生说,望气可以知道朝代更替、官场人事、家业兴衰。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很相信望气说,其实,这也是毫无依据的。

  这些虚妄不实的成分是由于时代与历史的局限造成的。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论及建筑“风水”时,我们既要充分理解和吸收学术界的最新成果,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总之,风水学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学问,一种有关阴宅与阳宅的理论与实践系统的理论,是人们长期实践经验的积淀。从现代科学理论来看,“风水”学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环境景观学、生态建筑学、宇宙星体学、地球磁场方位学、气象学和人体信息学合一的综合性科学。

  海外最大的中国园林落户美国
360截图-214660546.jpg

  中国古典园林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从苏州“搬”出去的园林遍布五大洲。2008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亨庭顿图书馆内落成的流芳园,是第30座海外版的苏州园林,也是海外最大的苏州园林,其一期已于2008年竣工,园内包括一座湖泊、七座建筑、五座石桥等,全部材料均从中国运送而来,并由60多位苏州园艺师在现场组建完成。其水榭、亭台、拱桥、长廊、漏窗、怪石等传统苏州园林建筑元素应有尽有,故又有“海外拙政园”的美誉。

  美国洛杉矶亨廷顿植物园是美国最著名的私人文化和教育中心,创立于20世纪初,总面积约为207英亩。园内珍藏了众多珍贵的图书、艺术品和植物品种。亨廷顿植物园现有不同国籍和风格的花园14座,“中国园”位于植物园北侧,是该园创园百年来开创的花园家族中面积最大的成员,也是我国目前在海外最大的中国古典风格花园。

  目前,苏州古典园林共拥有三家海外“姐妹园”,即与拙政园缔结的加拿大逸园,与留园缔结的美国纽约市寄兴园,与网师园缔结的美国波特兰市兰苏园。

  中国最早的动物园:北京万牲园
360截图-214701078.jpg

  万牲园是北京动物园的前身,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面对公众开放的动物园。它在明代时本是皇家的庄园,清代于1747年重修后,给一个亲王作为私人花园,东部是“乐善园”,西部叫“可园”,先后三次换了园主,俗称“三贝子花园”。光绪三十二年(1906)筹办农事实验场。作为综合性公园,里面有果树、菜园、棉田和气象台。为取宠慈禧太后,特在园东部开辟一小园驯养野生动物,大部分动物是从德国运来的。1908年对外开放后,一般人将此园称为“万牲园”。这就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对外开放的动物园。

  1929年,“万牲园”改称天然博物馆,1949年,改称“西郊公园”,1955年4月10日,正式命名为“北京动物园”。

  今天的北京动物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占地面积约90公顷,饲养展览动物900余种、2万多只,每年接待中外游客600多万人次。它已成为现今全国规模最大、饲养动物种类最多、科技力量最强的动物园。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

© 2019 jinfopa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