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灵异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西方文明的产生

发表于 2019-3-19 00: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欧

  中古时期,西欧被基督教神学思想统治着,政治权力与意识形态是分离,甚至是分立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控制这一意识形态的力量,不是政治权力的代表——王权,而是相对独立的罗马教廷。中古初期,罗马教廷及其在各国的代表——天主教会,同封建王朝分庭抗礼,教皇国逐渐成为天主教的大本营。随着封建制的发展,罗马教廷逐渐成为西欧诸国的太上皇,控制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凌驾于王权之上。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世俗王权受到天主教会的掣肘。基于这种社会政治结构,西欧封建君主制成为权力多元化的产物,王权不具备独裁地位,未被神化。

  日耳曼民族大迁徙

  早在公元前1世纪,日耳曼人就开始向罗马帝国境内迁徙。当时日耳曼人已经占据了东起维斯瓦河、西至莱茵河、南达多瑙河、北抵波罗的海的广大地区,罗马人把这片广袤的地区称为“日耳曼尼亚”。在日耳曼部落大迁徙的过程中,西欧的奴隶制走向瓦解;在罗马因素和日耳曼因素相互影响和渗透的基础上,西欧逐渐产生了封建制度。

  古日耳曼人社会

  4世纪初,罗马帝国就已遭受到匈奴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和阿瓦尔人的入侵,其中威胁最大的是日耳曼人。对古代日耳曼人社会生活记载较为详尽的,是公元前1世纪中叶恺撒所写的《高卢战记》和公元98年前后塔西佗所写的《日耳曼尼亚志》。在恺撒时代,大多数日耳曼人仍过着氏族游牧生活,很少从事农耕。但到了150年以后的塔西佗时代,农业已经在日耳曼人的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土地由大家庭公社来耕种,氏族贵族趁机占有较多较好的土地。这说明日耳曼人的阶级分化已经开始。由于和罗马帝国的频繁战争,军事首领成为日耳曼民族不可缺少的人物。所以这一时期的日耳曼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的最高阶段,国家政权正在逐渐形成中。

  民族大迁徙

  在古罗马时代,日耳曼人一直保持着原始的氏族部落生活,多数居住在现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日德兰半岛上。罗马帝国中后期,被罗马人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的一些部落开始南迁,并且与罗马人隔着莱茵河及多瑙河对峙。促使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直接原因是来自东方匈奴人的侵袭。5世纪,日耳曼人受到匈奴人的侵扰不得不向罗马帝国境内迁徙。这时的罗马帝国已从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顶峰衰落下来,各地不断发生奴隶和农民起义,日薄西山的罗马帝国摇摇欲坠。日耳曼民族在这个关键时期席卷了整个罗马帝国的西半边,并建立了诸多独立的王国。从此,日耳曼民族开始成为整个西欧及北欧的主宰。

  西哥特王国的兴亡

  419年,日耳曼人的一支——西哥特人在土鲁斯建立西哥特王国,这是第一个得到罗马承认的蛮族王国。尤里克国王统治时期(466~484年),西哥特王国臻于鼎盛。其子阿拉里克二世在位时期编成的《阿拉里克法典》在西哥特人和其他蛮族中产生了很大影响。西哥特王国行政机构仍沿用罗马旧制,按照惯例召开各省会议,每年举行一次高级官员与当地显贵的会议,共同讨论重大问题。官方语言为西班牙的拉丁方言。507年,西哥特王国的高卢领土全都被日耳曼人的另一支——法兰克入侵占,王都被迫迁到托勒多。此后两个多世纪,王国衰落,711年为阿拉伯人所灭。

  汪达尔人的迁徙和建国

  民族大迁徙中,属于日耳曼人的汪达尔人迁徙得最远。汪达尔族原分布于多瑙河下游一带,409年,他们越过比利牛斯山,占领伊比利亚半岛西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至此,西班牙行省几乎完全脱离罗马。从415年起,汪达尔人受到北方西哥特人的侵袭,不得不退守半岛南端和西北一隅。439年,汪达尔人在北非建立了汪达尔——阿兰王国,并开始建立海军。几经征战,442年,汪达尔人冬于迫使罗马承认其对北非大部分地区的统治。

  东哥特王国的建国与灭亡

  东哥特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原生活在黑海西部草原地区,4世纪后期形成部落联盟。375年,来自东方的匈奴人击败东哥特部落联盟,东哥特人被驱赶到中欧地区的潘诺尼亚。匈奴帝国瓦解后,东哥特人乘机摆脱匈奴人的统治,建立自己的国家。488年,东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率军进入意大利,建立东哥特王国,定都拉文纳。555年,东哥特王国被拜占庭所灭。

  封建制的萌芽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表明奴隶制生产关系已经腐朽。但新来的征服者不可能把大量罗马人收容到氏族内部来。同时,日耳曼人也不可能用简单的氏族组织去统治罗马人。因此,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氏族组织变成了国家组织,军事领袖成了国王,亲兵成了贵族。这样,在已经发展的生产力的基础上,西欧从奴隶制逐步向封建制转化,这是罗马因素与日耳曼因素相互结合的结果,但根本上是罗马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法兰克王国

  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的一系列“蛮族”国家中,克洛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最强大,对后来西欧各国的影响也最深远。

  法兰克王国时期的绘画法兰克王国的建立法兰克人最初居住在莱茵河下游(今比利时境内),在4世纪民族大迁徙的洪流中,法兰克人趁机侵入高卢北部。到了克洛维时代(481—511年),法兰克已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统一国家。法兰克统治者推行扩张政策,高卢中部的勃艮第王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地区、莱茵河以东的图林根等地区先后被并入法兰克的版图。

  采邑制度与封建化

  6世纪末,耕地逐渐成为可以转让的私产。在新征服的土地上,除了建立农村公社以外,其他土地都被法兰克国王据为己有。国王把一部分土地赏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这样,在法兰克王国出现了大土地私有制。8世纪中期,法兰克王国开始推行一种采邑制度,即国王不再无条件地赏赐土地,而是把土地作为采邑,连同耕种土地的农民一起分封给亲近的贵族。随着采邑制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农民沦为农奴,农村公社逐渐瓦解,社会进一步封建化。

  “懒王”时期

  511年克洛维死后,法兰克王国分裂,逐渐形成奥斯特拉西亚、纽斯特里亚、勃艮第三个独立的王国,他们彼此争权,长期混战。7世纪中叶,国家实权已落到宫相手中。宫相原系主管王室田产的官吏,进而成为宫廷总管,主管国王的财产收支,后来逐渐成为掌握实权的人物。687年,奥斯特拉西亚的宫相赫斯塔尔·丕平战胜纽斯特里亚的宫相后,成为全法兰克的实际主宰者,而国王则成了傀儡,闲散不问政事。这段历史被称为“懒王”时期。

  查理·马特的改革

  墨洛温王朝所实行的完全私有的赐地办法,不仅耗尽了国王的全部土地,在经济上削弱了王权,而且在政治上造成了封建割据。因此,查理·马特任宫相后,便采取采邑分封制,受封者的领地在,一般情况下不能世袭,而且以服兵役为条件。这不但抑止了领主势力的扩大,而且增强了法兰克王国的军事实力。这一措施被称为“查理·马特改革”。查理·马特的改革是法兰克封建化的体现,而土地关系的变革又导致法兰克封建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丕平与加洛林王朝

  丕平,查理·马特的儿子,加洛林王朝的创立者,查理大帝之父,由于他个子矮小,被人称“矮子丕平”。747年,其兄卡罗曼削发为僧,丕平成为法兰克宫相。为了篡夺王位,丕平极力寻求教会的支持。为了调整和基督教会的紧张关系,他追认所有采邑的封地都属于教会的财产,封臣应向教会交纳一定的费用。同时,封臣必须为国家服兵役,不经国王同意,教会无权收回土地,此种地产称为“王赐恩地”。这一协议暂时缓和了教会和国家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丕平篡权。751年,他遣使问教皇扎迦利谁应做国王,开创了教皇废立君主的先例。同年,在苏瓦松举行的法兰克贵族会议上,在教皇支持下,丕平被推选为法兰克国王,加洛林王朝取代了墨洛温王朝。768年,在西征阿基坦回国的途中,丕平死于圣德尼教堂。

  “罗马人的皇帝”

  丕平死后,其子查理继位。查理是法兰克最著名的国王,在他统治期间(768~814年),国势空前强盛。查理在位46年,发动了查理大帝肖像50多次战争,使法兰克王国的版图西南达到西班牙的厄布罗河,北邻北海,东至易北河和多瑙河,南面包括意大利的大片土地,幅员广阔,盛极一时。800年,罗马教皇授予查理“罗马人的皇帝”称号,借以象征他继承了罗马帝国。历史上因此称查理为“查理曼”,意思是查理大帝,他统治的国家被称为“查理曼帝国”或“查理大帝帝国”。

  西欧封建制的形成

  查理·马特实行的采邑分封制导致了土地所有权的相对巩固和农民的进一步农奴化。采邑所有者强迫其领地上的居民服徭役或交纳代役税。广大封臣是靠剥削农奴来维持生存的。采邑制的建立加深了封主与封臣的从属关系,有利于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等级制的形成和巩固。

  查理曼帝国的瓦解

  查理大帝死后,帝位由儿子路易(814~840年)继承。这时,大封建主势力强大,不再服从中央统治。路易的儿子们彼此也争权夺利。路易死后,他的三个儿子于843年在凡尔登缔结条约,把帝国分割为三部分。查理(绰号“秃头查理”)得到谢尔德河、索恩河和罗讷河以西的土地,这就是西法兰克王国;路易(绰号“日耳曼人路易”)得到莱茵河以东的土地,即东法兰克王国;长子罗退耳得到东、西法兰克王国之间的地带和法兰克在意大利的领土,并且承袭皇帝称号。这三部分就是后来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的雏形。

  十字军东侵

  十字军东侵指1096至1291年西欧天主教会、世俗封建主和意大利富商对地中海东岸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侵略军身缀十字标记,故“十字军”。

  东侵前的西欧社会

  西欧城市兴起以后,封建主胃口扩大,企图向外扩充领土,掠夺财富。11世纪,西欧普遍流行长子继承制,封建领地由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则成为无地的骑士,这使他们更热衷于侵占和掠夺新领土城市商人,特别是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企图独占地中海东部地区的贸易,以便掌握贸易优势。而农民受到封建剥削和灾荒的双重困扰。挣扎在饥饿线上的农民迫切希望到东方寻找摆脱困境的出路。罗马教皇与天主教会作为西欧最大的封建领主,热衷于对外扩张,他们把无地骑士、城市商人和贫苦农民的注意力引向东方,借以消除西欧封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此外,教皇从天主教会的立场出发,企图通过东侵,把东正教教会收归罗马教皇统治之下,重建统一的基督教世界就这样,在西欧封建社会出现种种矛盾的时候,教会封建主趁拜占庭帝国求援之机,发动了东侵。

  塞尔柱土耳其的兴起

  塞尔柱土耳其人是突厥人的一支,原生活在中亚北部,过着游牧生活。1000年前后向西迁徙,皈依伊斯兰教。几十年内,他们先后打败巴格达哈里发国家和拜占庭帝国,占领两河流域、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大部分小亚细亚。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也落到了他们手里。11世纪末,他们在亚洲西部从兴都库什山到地中海东岸的广大区域建立了塞尔柱土耳其帝国。

  前三次东侵

  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南部克莱蒙召开宗教大会,“从异教徒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为口号,发动了第一次十字军东侵。1099年7月,十字军击败塞尔柱土耳其人,攻占耶路撒冷,建立耶路撒冷王国以及爱德沙伯国、的黎波里伯国和安条克公国。1144年,因塞尔柱土耳其人占领爱德沙,法王路易七世和罗马皇帝康拉德三世于1147年发动了第二次东侵,但在小亚细亚和大马士革附近遭到惨败。1187年,埃及苏丹萨拉丁收复耶路撒冷,德皇腓特烈一世、法王腓力二世与英王理查一世遂于1189年发动第三次东侵,但与萨拉丁连番激战均无果,只能无功而返。

  第四次东侵与拉丁帝国

  1202年,教皇英诺森三世策划了第四次东侵。十字军原计划攻占埃及,但在威尼斯商人的干预下,反而进攻信奉同一宗教的拜占庭帝国,于1204年4月13日攻占君士坦丁堡。十字军烧杀劫掠数日,将君士坦丁堡变成了一座废墟,不计其数的历史文物和文献书籍毁于一旦。十字军占领了拜占庭帝国在巴尔干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拉丁帝国”。

  十字军的失败

  第四次十字军东侵之后,教皇又发动了第五次(1217~1221年)、第六次(1228~1229年)和第七次(1248~1254年)东侵,目标均为埃及。第八次(1270年)东侵的目标则是突尼斯,但均告失败。1291年,十字军失去其在东方的最后据点阿卡,东侵彻底失败。

  十字军东侵的影响

  十字军东侵给东方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包括耶路撒冷和君士坦丁堡等大城市在内的许多城镇被洗劫,无数伊斯兰教徒惨遭杀害这场断断续续进行了近两百年的侵略战争,不仅给东地中海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也使西欧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八次十字军东侵的最大受益者是威尼斯、热那亚等沿海商业城市。东侵使拜占庭和阿拉伯世界的实力大大削弱,威尼斯等城市在东地中海地区的商业优势从此确立。

  十字军东侵虽然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亚洲和非洲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产生了某些有利于西欧文化发展的因素,但代价异常沉重。它不仅使整个基督教世界在欧洲有所缩小,而且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教派的教徒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

  英法百年战争及王权的强化

  强大起来的英法两个封建国家互相敌对,冲突不断。战争从1337年开始,断断续续持续到1453年,历史上称为“百年战争”。战争期间,王权不断得到强化,英法逐渐成为封建中央集权国家。

  “诺曼征服”

  1066年1月,英王爱德华逝世。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因与爱德华有亲属关系,便借口爱德华曾许诺让他继承王位,在教皇支持下,威廉派兵攻占了英国,同年12月在伦敦加冕,称威廉一世(1066~1087年在位),英国诺曼王朝的统治从此开始。“诺曼征服”对英国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加速了这一地区的封建化进程。

  百年战争的爆发

  1328年,法国卡佩王朝最后一位国王查理四世去世。由于查理四世没有男系继承人,其堂兄华洛瓦家族的腓力六世(1328~1350年在位)即位。而英王爱德华三世则以腓力四世外孙的身份要求继承法国王位,并以此为借口发动了战争。

  1337年11月,爱德华三世率军进攻法国,战争开始。

  克勒西战役

  1346年8月26日,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指挥的英军和法国国王腓力六世的法军在克勒西附近进行了一场大战,这就是克勒西战役。英军依靠精良的武器装备和战术上的优势取得了胜利。在这场战役中,装备着紫杉长弓的英国步兵击败了当时号称最难对付的法国重装骑士。

  “奥尔良少女”贞德

  1415年,英国军队在诺曼底登陆,仅几年时间就占领了法国北部,包括巴黎。1428年,英军倾全力围攻通往法国南方的门户奥尔良城,法国形势十分危急。法国北部人民组建了以贞德为代表的抗英队伍,开始了拯救祖国的战斗。贞德,1412年1月6日出生于法国杜列米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英军围攻奥尔良时,她年仅17岁。1429年4月,贞德受命担任解救奥尔良城的军事指挥,她扮成男子,身披盔甲,率领6000多人向英军发起进攻。她英勇善战,身先士卒,终于击败英军,解除包围,扭转了战局。法军乘胜收复了许多城市。贞德成了法国人民爱国热情的象征,被称为“奥尔良少女”。

  百年战争的结束

  1430年5月,贞德率军救援贡比涅时被勃艮第公国俘获并交给英军。贞德在敌人的酷刑面前坚贞不屈,最后被教会法庭判为“女巫”。

  1431年5月30日,贞德被烧死在鲁昂广场的火刑柱上。她的牺牲大大激发了法国军民的爱国热情,他们团结起来,向英军发动大反攻,并不断取得胜利。1437年,法军光复首都巴黎。1450年解放曼恩和诺曼底。1453年,法军又夺回吉耶讷。同年10月,波尔多的英军投降,法国收复了除加来外的全部领土。百年战争至此结束。

  红白玫瑰战争

  百年战争结束以后,英国封建主向法国扩张的道路堵塞了,封建主内部的冲突加剧起来。百年战争结束不过两年,约克公爵家族便开始同当政的兰开斯特王朝争夺王位。兰开斯特家族以红玫瑰为族徽,约克家族以白玫瑰为族徽,因此他们挑起的战争被称为“红白玫瑰战争”。英国许多封建贵族跟随他们卷入战争。这场战争从1455年开始,至1485年结束,持续了30年。最终亨利·都铎在博斯沃思原野打败理查三世,结束了红白玫瑰战争,开始了都铎王朝的统治。

  法王专制的实现

  百年战争末期,法王查理七世实行两项重大措施:第一,国王可以不经过三级会议批准直接征税;第二,建立国王直属的常备雇佣军。战争胜利以后,法国进入经济复兴时期。国王路易十一最终消灭了封建割据,基本上完成了国家统一。他充分认识到商业和手工业对充实国库的重要性,因而采取保护工商业的政策,鼓励商品输出,取消一部分内地关税。他还依靠中小封建主和上层市民的支持,加强了自己的权力。国王在宫廷官吏和顾问的辅助下统治国家,通过三级会议讨论的政事越来越少,等级代表制的封建君主政体演变为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法国成为中央集权国家。

  议会制的形成

  12至13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使西欧社会除了农民、封建领主和教士外,又增加了一个市民阶层市民阶层虽然地位低下,但思想自由,富有钱财,不容忽视。当市民代表被召唤去和领主、教士一起参加国王的议事大会时,议会已经悄悄形成了。中世纪西欧的议会不代表民族、人民或个别的市民,而只代“国土上的各个等级”,所以,它反映的是封建制下的等级概念,是贵族特权下放或普及化的结果,但又是连接中世纪封建制度和近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桥梁。

  德意志与意大利

  从查理曼帝国分裂出来的东法兰克,逐渐发展为德意志王国。封建制度在这里发展得比较缓慢,直到11世纪末,德意志才基本封建化。意大利则长期陷在政治纷争之中,四分五裂,但其北部城市工商业很发达。

  神圣罗马帝国

  936年8月7日,奥托一世在亚琛由德意志公爵们推选为德意志国王,他即位后坚决维护自己对公爵们的宗主权;947年亨利获得巴伐利哑公爵领地;950年波希米亚公爵博莱斯拉夫向他称臣纳贡。奥托一世抵制法国时洛林的主权要求,甚至把自己的势力扩展到勃艮第。951年他进军意大利,取得伦巴第国王的称号。954年马扎尔人侵入德国,次年8月奥托一世将马扎尔人彻底击败,随后发动了一系列战役,到960年已经征服了生活在易北河中游和奥得河中游之间的斯拉夫人。

  962年,奥托一世加冕为皇帝,建“神圣罗马帝国”。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崩溃。

  卡诺沙事件

  1075年,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宣称教权高于一切,世俗君主不得于预教皇选举和主教任职,打破了一百多年来皇帝批准教皇选举、任命主教的惯例。德皇亨利四世对此极为恼怒,双方斗争激烈。教皇宣布开除亨利囚世的教籍,解除其臣民的效忠誓约,并煽动部分德国诸候另立国王。亨利四世迫于形势,暂时屈服,并前往意大利卡诺沙向教皇请罪。亨利四世在卡诺沙身披悔罪衣,赤足冒雪哀求三天,最终取得了教皇的谅解,恢复了教籍和统治权。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卡若沙事件”。这件事表向上是教皇占了上风,但双方互不服气,政教冲突并未停止。直到1122年沃姆斯宗教会议决定由教皇或他的代表授予主教神职,而由皇帝授予封地,双方才算达成妥协。

  德意志的侵略扩张

  德意志的侵略扩张主要体现在对西斯拉夫人和意大利的侵略上。早在萨克森王朝的亨利一世统治时期,德国封建主就开始了对西斯拉夫人的侵略。12世纪,德意志又发动了对西斯拉夫人的大规模侵略。到14至15世纪,易北河沿岸的西斯拉夫人逐渐日耳曼化,丧失了自己原来的语言而讲德语。

  1138年,霍亨斯陶芬王朝开始统治德国,红胡子腓特烈一世统治时期(1152~1190年)王朝达到极盛。腓特烈一世是一位野心勃勃的统治者,从1153年到1186年,他先后6次入侵意大利。其后继者者亨利六世、腓特烈二世继续对意大利征伐,整个意大利一度在德意志的管辖之下。

  德意志的政治分裂

  12至13世纪,德意志的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其产品主要运往国外,与国内市场的联系不大,没有一个城市发展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也很薄弱。因此,城市的发展对德意志的政治统一没有起到多少作用。城市诸侯的势力非常强大,他们利用各种机会,特别是趁皇帝南行之机扩展自己的势力。尤其是在皇帝与教皇争夺主教叙任权期间,各地诸侯大肆网罗附庸,扩大实力,建立堡垒,导致了将近20年的内乱,加深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局面。

  《金玺诏书》

  1356年,德皇查理四世颁《金玺诏书》,承认诸侯在领地内有权审判、征税、铸币、经营矿山,并规定皇帝由固定的七个诸侯选举产生。这七个诸侯称为选侯,其中有三个是大主教。《金玺诏书》事实上把德意志的分裂局面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标志着诸侯对皇帝和中央集权的胜利。

  四分五裂的意大利

  查理曼帝国分裂以后,意大利长期陷在政治纷争之中,一直没有产生统一的中央政权。北部后来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中部是教皇的辖区,南部和西西里在12世纪时是诺曼人建立的西西里王国。

  13世纪末,南部成为那不勒斯王国的属地。意大利的各个地区主要是依靠对外贸易发展起来的,彼此的经济联系很少,并常有利害冲突,因此根本不关心政治统一。

  威尼斯共和国

  威尼斯原是濒临亚德里亚海湾的渔村,10世纪开始发展,建立共和国。1082年,拜占庭皇帝允许威尼斯在帝国境内设立商站进行免税贸易。14世纪前后,威尼斯已经发展为意大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成为整个地中海最著名的集商业、贸易、旅游于一体的水上都市。14至15世纪为威尼斯的全盛时期,此时它成了意大利最强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国、地中海贸易中心之一。16世纪,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及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商路和商业中心西移到大西洋沿岸。这对威尼斯是个沉重的打击,从此,繁荣的威尼斯便逐渐走向了衰落。

  西班牙的统一

  13世纪下半期,比利牛斯半岛上的卡斯提和阿拉冈通过王室联姻联合起来,两国合并,西班牙实现统一。

  西哥特时期的西班牙

  419年,西哥特人在高卢南部和西班牙地区建国,其封建等级制是在瓜分古罗马帝国土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5世纪中叶,军事会议取代了人民会议,其版图从卢瓦尔河扩展到直布罗陀。最初,罗马人与西哥特人有着明显的界线,587年国王列卡列德宣布罗马公教为国教后,西哥特王国的统治者在基督教僧侣的支持下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711年,西哥特人在瓜达拉维尔河战役中惨败,从此,西班牙成为阿拉伯国家的一部分阿拉伯人的统治后倭马亚朝阿卜杜·拉赫曼三世(912~961年)时代,阿拉伯人将东方的先进技术和科学文化知识带到了西班牙,如开凿运河、修筑灌溉渠道、养蚕和种植水稻、棉花、甘蔗、橘子等。其他如采矿、纺织和金属加工等先进技术,也在西班牙得到了推广。

  同时,后倭马亚王朝的文化也日益繁荣,首都科多瓦的图书馆藏书达40万册,吸引着各国学者。

  10世纪时,科多瓦的居民已有约50万,清真寺700座,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与长安、君士坦丁堡、巴格达并称为世界的四大都会。后倭马亚王朝在阿卜杜·拉赫曼三世统治时期达到了鼎盛,不过这种繁荣是建筑在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基础上的。阿拉伯统治者对信仰基督教和犹太教的人每年都要征收严苛的人丁税。沉重的赋税加上残暴的统治,使后倭马亚王朝最终走向了覆灭。

  收复失地运动

  1031年,后倭马亚王朝在西班牙的统治宣告结束。之后在科尔多瓦哈里发国家的废墟上,出现了23个小王国,他们彼此称雄厮杀,给西班牙北部的基督教国家收复失地创造了良好的机会。13世纪,比利牛斯半岛出现了卡斯提、阿拉冈和葡萄牙三个较大的基督教国家。其中卡斯提王国逐渐成为反阿拉伯人斗争的中心。此外,阿拉冈不断强大,逐渐成了反阿拉伯人斗争的第二个中心。1212年,信仰基督教的诸王国联军在拉斯那瓦斯德托罗萨之役中大败阿拉伯阿尔摩哈德王朝大军,取得决定性胜利。13世纪下半期,收复失地运动已成瓜熟蒂落之势。

  西班牙的统一

  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未完成的收复失地运动,要求卡斯提和阿拉冈联合起来,这种联合是通过王室联姻实现的。1469年,阿拉冈王子斐迪南与卡斯提王位女继承人伊萨贝拉结婚,这为两国合并奠定了基础。1474年伊萨贝拉继位为卡斯提女王。1479年,斐迪南登上阿拉冈王位,两国正式合并,西班牙统一宣告完成。1512年,西班牙兼并半岛北部的那瓦尔王国。至此,除葡萄牙以外的整个比利牛斯半岛完全实现统一。

  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度

  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而其核心则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在整个中古时期,罗马天主教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并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方面也形成垄断的局面西欧封建制的确立。

  9世纪时,国王、贵族、教会上层人物掌握了土地所有权和政治权力,农民被剥夺了土地所有权和人身自由,沦为农奴。由于土地所有制的改变和人身依附关系的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封建制度开始在西欧确立。

  封建庄园经济

  中世纪时,西欧各地盛行庄园经济。庄园是这个时期西欧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特定的组织形式。庄园农业生产实行三圃耕作制,土地一般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民分地,有的也包括部分自由地。农民分地由分散各地、相互交错的条田组成。

  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庄园里有手工作坊、磨坊和烤面包坊等,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用具。庄园生产主要是为生产者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产品很少拿出去卖。

  封建主与农奴

  封建主掌握着武器和法庭,用暴力保证其经济剥削。封建主如果认为农奴没有好好为他种地,或者违反了庄园的规矩,就有权在庄园法庭里审判农奴。法庭由封建主本人或他的管事主持。封建主对农奴可以课以罚金或没收财产。罚金和没收的财产归封建主所有。

  农奴处于被压迫地位,承担各种各样的税收,并且不能自由离开所耕种的土地。农奴每星期要抽出大约三天时间,用自备的农具和耕畜,在封建主管家的监视下,无偿为封建主耕种或收割。

  领主与附庸

  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封建主的内部也形成了一套等级制度封建主通过层层受封,形成公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不同等级。等级越低,人数越多。在封建等级金字塔内部,每一层的上下级之间都是领主(封主)和附庸(封臣)的关系,彼此负有义务。领主要负责保护附庸,附庸要向领主宣誓效忠。但是每个领主只能直接管辖自己的附庸,不能越级管辖附庸的附庸。

  中世纪的西欧城市

  城市的出现标志着文明时代的开始。15世纪以后,西欧一些城市逐渐由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发展成地区性的经济中心,其中少数还成为全国性的经济中心或国际大都市。

  城市的兴起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有两个来源:一是幸存的罗马城市,二是新兴的城市。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的发展农业的进步促进了手工业的专业化,进而刺激了商业的发展。手工业者和商人往往聚集在交通便利和条件优越的地方,如渡口、海湾、城堡、寺院和政治中心等,久而久之这些地方就形成了城市,如法兰克福(美因)、伦敦等。还有些城市主要是靠商业和对外贸易发展起来的,如威尼斯、米兰等意大利城市和根特、布鲁日等尼德兰城市。在城市兴起的过程中,阶级斗争也起了重要作用。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摆脱领主的追捕,成为自由人,这些自由民就成了城市的最初届民。所以,中古城市往往是“由获得自由的农奴重新建立起来的”。

  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之初,政治环境相当恶劣,市民处境非常悲惨。所以,西欧城市从诞生之日起就展开了反对领主权和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市民巧妙利用国王同大封建主以及封建主内部不同集团之间的矛盾,获取自治权和其他好处。他们也会采用金钱赎买的方法摆脱某些封建义务,如果不能解决问题,就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城市公社,选举新的市政官。在米兰、威尼斯、科隆等城市都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行会革命”

  城市争取自治权斗争的胜利果实往往落入城市上层分子(城市贵族)的手里。他们控制着城市的立法、行政、财政和军事大权,盘剥市民,严重损害了广大手工业者和下层市民的利益。于是,行会里的手工业者又展开了反对城市贵族的斗争。13至14世纪,西欧许多城市爆发了反对城市贵族的激烈斗争,历史上称之为“行会革命”。

  城市同盟

  中世纪的德意志和意大利,封建分裂割据状况非常普遍,这一境况成为工商业发展的严重障碍为求生存与发展,德意两国城市或采取城市共和国的形式自成一体,或结成同盟共同对付封建主的干扰破坏。著名的有莱茵同盟、士瓦本同盟和汉萨同盟。这些同盟没有执行机构和军队,也没有共同的金库和统一的法律,因而始终未形成政治实体。这些同盟内部虽然矛盾很多,但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中世纪的基督教会

  中世纪欧洲教会情况甚为复杂。基督教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组织,教皇地位逐渐加强,基督教会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封建势力之一。它和封建国家的统治者勾结起来,共同维护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了思想和文化的进步。

  教会势力的兴起

  基督教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组织。早期的教会通过法兰克诸王的大量施赠、信徒们的捐献和教会本身的巧取豪夺,成为大土地占有者,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在国王们的支持下,通过传教士四处传教,基督教信仰广泛地传播开来。8世纪中期,法兰克国王把意大利中部包括罗马在内的地区赠给教皇,作为教皇领地。从此,在西欧出现了一个以教皇为首的封建国家——教皇国。12至13世纪,特别是教皇英诺森三世时期,教皇和教皇国的势力达到鼎盛。

  精神统治的加强

  教会模仿封建等级制度,逐渐建立起一套教阶制度。教皇之下有大主教、主教、神父(神甫)等。他们各有辖区,分别管辖城乡居民。教会通过各级组织和神职人员的活动,维持对人们的精神统治。教会垄断教育,推行愚民政策,让人们做到虔诚、禁欲、恭顺、服从,向他们灌输迷信思想。凡一切背离教会的说教、不合乎罗马教廷正统教义的思想,都被教会斥为“异端”。13世纪,教会设立了宗教裁判所,秘密审讯“异端”论者。许多“异端”论者被处以罚款、监禁,甚而在火刑柱上烧死。基督教会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封建势力,它和封建主勾结起来,共同维护封建制度。

  教权的衰落

  14世纪以后,随着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和人民反教会反封建斗争的蓬勃发展,教皇权力逐渐衰落。最明显的表现是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与法王菲利普四世斗争的失败,其次是“阿维农之囚”,教廷被搬到法国南部的阿维农,成为法王的御用工具。

  1378年,教皇乘百年战争初期法国战败之机迁回罗马,但阿维农教皇继续存在,双方互不承认,互相驱逐出教,造成教会的“大分裂”。1409年又出现第三位教皇,形成三教皇并立的局面。1417年,康斯坦茨会议选出新教皇马丁五世,“大分裂”时期结束。与此同时,西欧又兴起宗教改草派,主张宗教会议的权力高于教皇,但教皇或拒不承认,或斥之为异端邪说。

  “异端”运动

  初期“异端”运动以法国南部的阿尔比派、意大利北部的使徒兄弟派为代表。阿尔比派包括华尔多派和纯洁派两个支派,他们反对教会聚敛财富,否认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坚持每个信徒都可宣传福音、举行圣礼的主张。这些主张受到底层群众欢迎,但引起教皇的愤怒。1208年,阿尔比派运动被镇压下去。1260年,悉加列利在意大利北部的帕尔马创立“使徒兄弟会”,成员以兄弟姐妹相称,并实行财产公有制。1300年,多尔奇诺和玛格丽特继续领导这个运动,宣传“私有制是罪恶的根源”,号召用暴力推翻一切僧俗政权,建立幸福千年王国,这是“异端”运动的重大发展。15世纪,捷克创立了西方第一个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捷克民族教会,对宗教改革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16世纪初,德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

  中世纪西欧的农民起义

  中世纪的西欧,战乱不已,洪水肆虐,黑死病流行,人口大减。战争又加重了人民的税收负担,封建领主盘剥苛刻,使人民陷入了绝望境地。在这种情况下,人民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给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

  人民运动的背景

  14世纪的西欧,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地租逐渐盛行,农奴的人身依附关系开始松弛,但遭受的剥削却日益加重,阶级分化进一步加剧。战争、饥荒、疾病是中世纪具有毁灭性的三大灾害。百年战争加重了英国农民的负担,法国的乡村也遭到极大破坏。1300年,寒冷天气袭击英国,1315至1317年,洪水和饥荒又降临英国,造成人口大量减少。1348至1349年流行于西欧的黑死病导致人口锐减,西欧出现劳动力匮乏、物价上涨的局面。而英国政府颁布的“劳工法令”却强迫劳动者接受瘟疫流行前的低工资,英国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们深知与其等死,不如揭竿而起,于是,人民运动高涨起来。

  巴黎起义

  百年战争引起法国农村经济的衰退和工商业的凋敝,民不聊生。首都巴黎各阶层民众对政府十分不满,商人领袖艾顿·马塞领导市民起义,要求国王实行一系列改革,史称“巴黎起义”。

  1381年英国农民起义

  百年战争开始以后,英国的封建主、雇佣军首领、银行家和投机商人都发了财,人民的负担却越来越重。后来战局变化,英国从胜利转为败退,英国议会决定靠征收人头税填补庞大的军费开支。1381年5月底,东南部埃塞克斯郡的农民抗缴人头税,发动起义。几天之内,起义在埃塞克斯郡和肯特郡全面爆发,瓦特·泰勒、保尔被推为起义领袖,分两路向伦敦进发。起义在英王理查二世的欺骗和镇压下,以失败告终。起义对英国农奴制度的取消起了重要作用。

  “乡下佬”起义

  扎克雷起义是中古时代西欧各国中影响较大的农民起义之一,扎克雷意即“乡下佬”。巴黎市民起义后,太子查理逃出巴黎,到农村招募军队镇压巴黎起义者,这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1358年5月,巴黎以北博韦地方的农民在富有军事经验的吉约姆·卡尔领导下举行起义。他们高呼“杀死全国贵族,直到最后一个”。起义很快席卷北部大部分地区。但是由于各地起义队伍没有统一起来,也没有斗争纲领,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扎克雷起义是法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震撼了交战中的法、英两国。

  中世纪欧洲文化

  在中世纪,教会的横行和荒诞的迷信,以及文化上的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使哲学、科学、文学都成为神学的附庸,严重地阻碍了思想和文化的进步。

  基督教蒙昧主义

  在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里,基督教不但在政治上对西欧各国加以控制,而且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取得了支配地位,使哲学、科学、文学都成为神学的附庸。恩格斯指出:“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宗教教条同时也是政治信条,《圣经》中的词句在法庭上具有法律效力。基督教会鼓吹神权至上,宣扬禁欲主义,推行蒙昧主义,否定世俗生活,强制推行“启示高于理想”、“知识服从信仰”、“哲学服从神学”等政策,排斥异教文化,妄图以神学美化封建统治,使广大人民忍受剥削压迫而不加反抗。这使得中世纪欧洲的精神生活极为枯燥,文化发展长期滞后。

  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是中世纪西欧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哲学。经院哲学主张理性服从信仰,哲学为神学服务,目的在于使基督教信条系统化,以维护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经院哲学家认为,真理在《圣经》中已揭示无遗,他们的任务只是阐述《圣经》中的真理,并为其找到合理的依据。

  经院哲学得名于经院。经院,原意为“学院”,始创于查理大帝时代,主旨是培养国家管理人才由于学院教师必须兼有教士身份,教学内容也限定在《圣经》范围内,所以学院又有经院之称,学院教师也被称为经院学者。

  托马斯·阿奎那是经院哲学集大成者,其代表作《神学大全》被奉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百科全书。

  中世纪的文学

  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是教会文学之外西欧中世纪文学的两大组成部分,在西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骑士文学指中世纪西欧骑士制度盛行时代的文学作品,大多反映骑士的道德标准和理想追求。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是骑士文学的基本体裁。骑士抒情诗起源于法国南部,以爱情为主题且经久不衰,这无疑是对教会禁欲主义的挑战。骑士传奇的创作中心在法国北部,主要颂扬亚瑟王、查理大帝和亚历山大大帝等人的丰功伟业和传奇经历。骑士文学对近代欧洲诗歌和小说具有较大影响。“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是骑士文学的代表性题材之一。

  这类文学主要歌颂上层贵族所尊得、重的观念:首先是歌颂骑士的爱情观,以便于歌唱的诗歌形式出现,受到中世纪后期讨伐异教徒的影响,吟游11世纪的博尼亚大学诗人纷纷流落到各地,成为文艺复兴的先驱者;其次是描绘骑士对主人的效忠、勇敢之事,虽然受到了教义主义的影响,但这类作品总是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这种传说大多是没有根据的虚构,只是刻意去表现一种观念而已。

  市民文学产生于中世纪城市复兴之后,内容主要叙述市民家庭和爱情生活的悲欢离合,抨击贵族的专横和教士的贪婪,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要求和愿望,有着较为强烈的反对封建割据和反对教会专制的色彩。有寓言、故事、笑话、诗歌和戏剧等多种形式。市民文学最早出现在11世纪左右的意大利,晚期市民文学开近代资产阶级文学之先河。法国的《列那狐传奇》是市民文学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

  大学的兴起

  “大学”一词源目拉丁语,原意为“总和”、“联合”,即学生和教师组成的联合社团。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新兴的市民阶层出于经济活动的需要,强烈要求开展世俗教育,大学由此兴起。教会为了在更大范围内研究和传播神学,也支持大学的创办。

  11世纪末,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首先登上历史舞台。12世纪以后,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相继创建。到15世纪末,西欧各国已先后创建了80所大学。大学建立初期,由于拥有教皇和君主颁发的特许状,一般都能保持相对独立性,并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这对大学的创办和发展意义重大。

  中世纪的大学与教会和地方政府都没有隶属关系,必须自筹办学资金,并由师生共同推选学校管理人员。

  中世纪大学比较重视神学教育,教师也多享有神职人员待遇。大学的世俗教育性质有助于学术研究摆脱教会控制,有利于师生的自由探索,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创造了条件。

  中世纪的音乐

  中世纪,音乐由于基督教而取得了不寻常的发展。从《圣经》中可知,基督教源自犹太王国时期,是最重视音乐的宗教,其音乐深受希腊艺术的影响。希伯来人的宗教音乐由有乐器伴奏的歌舞组成,少有沉思默想的意味,而具有强烈的甚至粗暴的气息,这与赞美诗中洋溢的激情契合。制定音乐的体制并对乐谱加以研究的正是那些修道士。

  在早期音乐发展中,教会起了重大作用。文艺复兴以后,到了巴洛克和古典乐派时代,音乐艺术的推动力在某种程度上不再来自教堂或王公贵族,而是主要来自群众和宣传的需要。

  教堂建筑艺术

  在神权至上的中世纪,辉煌的建筑大多是教堂和修道院。每个主教管区都有为主教而建的大教堂,每个修士团也都建有自己的修道院。中古西欧社会的宗教生活是以教堂为主要场所展开的,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规模不一的教堂星罗棋布地出现在城乡各地。中古西欧教堂的设计结构和建筑风格都具有浓厚的象征主义色彩,在建筑样式上,罗马式和哥特式是最具代表性的风格。

  罗马式教堂出现较早,从中世纪初期到12世纪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它是由古罗马的“巴西里卡式”演变而来的,其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其坚固、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出教会的权威。在平面设计上,罗马式教堂通常被设计成十字架形式。或许为了在关键时刻把教堂变成避难所,罗马式教堂的外墙特意加厚了,窗户距地面较高,而且开得很小,显得易守难攻。法国的圣塞南教堂、意大利的比萨教堂等,都是罗马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自12世纪开始,城市已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一时期兴起了封建社会大发展的产物——哥特艺术。第一个哥特式建筑是在法国诞生的。此后,哥特式建筑遍布欧洲,形成了独特而神幻的艺术风格。哥特式建筑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但已经褪去了城堡式的影子,而是由尖角的拱门、肋形拱顶和飞拱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形式比罗马式轻巧而更富于装饰意味。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拱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给人以接近上帝的感觉。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法国巴黎圣母院的立面、亚眠大教堂的本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等,都是哥特式教堂的完美典范。

  中古时代的东欧和东南欧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由于其自身特点,东罗马帝国得以暂时保留奴隶制,延缓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变,在经济发展、阶级关系、政治制度以及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和西欧的封建社会有所不同。东罗马帝国又叫拜占庭帝国,地处欧亚非三洲要冲,长期是东方与西方、亚洲与欧洲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东欧许多国家的农奴制长期保存着,而西欧封建主对东欧的扩张、蒙古贵族的大规模入侵、奥斯曼土耳其的征服,则是影响东欧和东南欧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

  拜占庭帝国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古代希腊移民城市拜占庭的旧址,故又称“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是古罗马时代工商业繁荣、城市众多、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5世纪时,拜占庭帝国在经“蛮族”入侵之后逐渐演变为封建制国家。

  查士丁尼的统治

  查士丁尼大帝在统治期内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革新内政:528年主持编纂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532年镇压君士坦丁堡的尼卡起义,巩固了政权;533年他派兵侵入北非;534年灭汪达尔—阿兰王国;535至554年征服意大利的东哥特王国;552年占领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国东南部。经过20多年的努力,查士丁尼基本上恢复了原西罗马帝国的领土,并下令复辟已被推翻的奴隶制度。

  破坏圣像运动

  8世纪初,教会和寺院占有拜占庭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又享有免税特权,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政府与教会之间的矛盾由此加深。拜占庭皇帝利奥三世和君士坦丁五世先后下令禁止供奉圣像,封闭寺院,没收教会土地,强迫僧倡还俗。这场斗争经过三个阶段,历时百余年,被称为“破坏圣像运动”。它是宗教外衣掩盖下的社会斗争。通过破坏圣像运动,封建军事贵族的势力更加强大,自由农民农奴化的步伐也加快了。

  巴西尔的政绩

  马其顿王朝是拜占庭帝国的繁荣强盛时期,有“黄金时代”之称。867年巴西尔篡位称王,因其祖国马其顿,故名。此时封建关系已经确立,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大批自由农民沦为农奴,农民起义多次爆发。为了保证税源和兵源,政府不得不限制大封建主侵占农民土地,以缓和矛盾。巴西尔为此颁布新法典,改建军队,特别是海军,努力提高战斗力。内政巩固后,巴西尔开始向外扩张。将东部边境推进到幼发拉底河,向西占据意大利南部,1018年灭保加利亚第一王国。通过征服和传教活动,拜占庭的文化渗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俄罗斯等斯拉夫人国家。

  拜占庭的衰亡

  11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受到突厥部落的侵袭,领土不断缩小。

  13世纪初,第四次十字军东侵攻陷了君士坦丁堡,侵略者建立了拉丁帝国。虽然后来拜占庭帝国又复国,但经过十字军的破坏,国势衰微,难振以往声威。从14世纪30年代起,奥斯曼土耳其不断蚕食拜占庭在小亚细亚和欧洲的领土。到15世纪30年代,土耳其最终兼并了除君士坦丁堡以外的所有拜占庭土地。1453年4月,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包围了君士坦丁堡,并于5月29日攻陷该城。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标志着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土耳其人随后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并将其更名为伊斯坦布尔。

  “东正教”的诞生

  罗马帝国在4世纪末分裂之后,东西两部分在经济、政治、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促成了基督教说拉丁语的西部派别和说希腊语的东部派别之间的分化。西部的罗马教会自认为是耶稣门徒彼得的继承者,坚持认为他们在各宗主教区拥有首席地位;而东部的君士坦丁堡教会则在东罗马皇帝支持下与罗马教廷争夺势力范围。加上东西两部在教义方面的分歧,双方终于在1054年相互开除教籍,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由于该事件的起因与当时的君士坦丁堡主教阿卡西乌有关,故又称“阿卡西乌分裂”。

  拜占庭文化

  拜占庭帝国融合罗马帝国的政治传统、希腊文化和东正教于一体,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拜占庭文化,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起过重要作用。在哲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是新柏拉图主义,其代表人物普洛科尔·迪亚尔赫还是一位数学家。建筑艺术方面,著名学者、建筑家依西多尔和安提密阿设计建造了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它是拜占庭建筑艺术的结晶。

  在地理和史学著述方面,西姆·印吉科普的《东方各国旅行记》、君士坦丁七世编著的《拜占庭帝国及其邻近各国记》都是具有参考价值的珍贵地理历史资料。

  1045年成立的君士坦丁堡大学是当时东欧著名的学术中心。拜占庭帝国所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对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起了一定的作用。

  俄罗斯

  斯拉夫人是东欧和巴尔干半岛上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俄罗斯人是东斯拉夫民族中最强大的一支。东斯拉夫人的第一个王朝留里克王朝绵延600余年,在俄罗斯及东欧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东斯拉夫社会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落后而受到邻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奴隶制的剥削形态尚未普遍的情况下,便形成了封建制度。

  俄罗斯的统一

  6世纪,居住在第聂伯河两岸的斯拉夫部落在罗斯部落的领导下联合起来。这个部落因居住在第聂伯河的支流罗斯河而得名。加入这个联盟的所有斯拉夫人逐渐都被称为罗斯人。149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后来,其子瓦西里三世继续扩张,完成了俄罗斯的统一大业。

  基辅罗斯的建立

  古罗斯国建于9世纪中叶,第一个王朝是留里克王朝,最初几代王公都是瓦良格人。当时东斯拉夫人各部落内部矛盾激化,社会混乱。为了维持统治秩序,留里克应邀来到诺夫哥罗德,862年做了罗斯国第一任王公。从此,古罗斯国开始了留里克王朝的统治。留里克即位后,遭到当地保守贵族的反对,反对者掀起“瓦丁姆暴动”。留里克迅速镇压了反对派,保住了新兴国家政权。另一支瓦良格人商队的首领阿斯科德和迪尔占领基辅,建立了基辅国家。879年留里克逝世,其子伊戈尔正值冲龄,由其亲属奥列格摄政。奥列格决定沿“瓦希商路”南征,直逼基辅城下。在杀死阿斯科德和迪尔之后,奥列格于882年占领基辅,并将首都迁到这里。基辅遂被称为“罗斯诸城之母”。从此,基辅罗斯的统治开始了。

  金帐汗国的统治

  1237年,拔都率领蒙古军队大举侵入罗斯,先后占领东北部的里亚赞、弗拉基米尔等城,继而夺取整个东北地区,然后转向南部,于1240年占领了基辅。1243年,拔都由中欧折回伏尔加河下游,建立金帐汗国(又名钦察汗国),以萨莱为都城,其统治地区包括整个东北罗斯。蒙古的统治使东北罗斯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金帐汗唆使罗斯诸王公相互攻讦,然后分而治之,要他们分别接受册封和诏令,称臣纳贡,承担军役。于是,基辅罗斯彻底解体,以后逐渐由日益强盛的莫斯科公国取代。

  莫斯科公国的兴起

  14至15世纪,莫斯科公国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其统治者伊凡一世通过贿赂从金帐汗那里获得了“弗拉基米尔大公”的封号。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则在库利科夫战役中确立了莫斯科公国在罗斯各公国的领导地位。伊凡三世结束了蒙古人对罗斯人历时两个多世纪的统治,之后,开始采用“全罗斯大公”的称号。瓦西里三世(1505~1533年在位)最终完成了东北罗斯的统一。16世纪30年代,以莫斯科公国为核心的俄罗斯统一集权国家开始形成。

  沙皇专制制度的建立

  伊凡四世于1550至1556年在司法、行政、军事三方面进行改革,进一步巩固了王权,削弱了大贵族权力。1565年,他又推行新政策,将全国划分为由“杜马”管理的普通区和由沙皇直接管理的特辖区,还从中小贵族中挑选亲信组成特辖军团,以镇压大贵族的反抗。这些措施,摧毁了大贵族抗拒沙皇的军事基础,沉重打击了大贵族的割据势力,确定了沙皇专制政体。伊凡四世建立的中央集权制,使封建割据的残余势力受到约束,有利于俄罗斯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农奴制的加强

  俄罗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完全建立在对农奴、自由农民剥削压迫的基础之上。为了保证地主的劳动人手,沙皇政府制定了种种法规以防农奴逃走。伊凡三世颁布限定农民离开地主的时间以及条件的法令;伊凡四世在1581年实施所谓的“禁年制”,规定凡宣布为“禁年”的年份,农民不准出走;1592至1593年,沙皇政府重新调查土地和人口,一经登记,农民就永远不准离开地主,成为固定农奴,甚至自由人只要为主人做工半年以上就沦为对方的农奴。当时农奴制在西欧各国已经解体,而俄国却加强了农奴制。

  沙皇俄国的早期扩张

  沙皇俄国对西伯利亚的扩张开始于1581年。它最先吞并伏尔加河流域,逐步控制了伏尔加河中下游和乌拉尔山以西的广大地区。1586年初,沙俄以控制河流、步步为营的方式,两次派兵进犯失必儿汗国,1598年占领其领地。

  1560年,伊凡四世以援助为名,派兵进驻卡巴达尔,对高加索地区长达300多年的扩张史从此开始。1638至1685年,沙俄又对中国黑龙江流域不断侵略骚扰,遭到中国军民的英勇反击而一再失败后不得不同意签订《尼布楚条约》。俄国在东西两线的侵略扩张,重点在欧洲,并由沙皇政府亲自完成;对亚洲的侵略,前期主要由民间力量完成,后期由沙皇政府接手。

  东南欧其他国家

  中世纪东南欧的历史,在西方研究得还不是很透彻。这个区域经常被简单地认为是十字军去往圣地路过的地方,在奥斯曼土耳其入侵之前就已经分崩离析了。其实,中世纪的东南欧,已经建立了捷克、保加利亚、匈牙利等一度非常强大的国家。

  捷克

  捷克人属于西斯拉夫人的一支。居住在易北河上游一带。5至8世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开始形成。9世纪初,以莫伊米尔大公为首建立了大摩拉维亚国家,成为当时欧洲最强盛的国家之一。9世纪末,捷克从大摩拉维亚分离出来,逐渐形成独立的国家。996年,捷克大公依靠教会的支持,打败对手,统一了捷克各部,建立起普舍美斯王朝。捷克的封建化开始于大摩拉维亚时期,发展于10世纪,基本完成于12世纪末。农业、手工业、采矿业和冶金业快速发展,出现了以工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对外贸易也有较大的发展。14世纪初,捷克开始了卢森堡王朝的统治。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捷克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地位不断提高。

  波兰

  波兰国家起源于西斯拉夫人中波兰、维斯瓦、西里西亚、东波美拉尼亚、马佐维亚等部落的联盟。966年,皮亚斯特家族的梅什科一世皈依基督教,其长子博莱斯瓦夫一世于1025年加冕为波兰国王。1138年博莱斯瓦夫三世死后,波兰进入分裂时期。14世纪初,弗瓦迪斯瓦夫一世重新统一波兰。1385年,波兰与立陶宛王朝合并,立陶宛大公亚盖洛成为波兰国王,称弗瓦迪斯瓦夫二世。1569年,波兰与立陶宛组成由波兰贵族统治的国家。

  波兰的政治制度比较奇特:过分的民主使得王权比较疲软,一次次的王室更迭造成了前后政策的不连续性;而新上任的国王为了争取贵族们的支持,又不断给予贵族们新的特权,其结果是贵族(主要是大贵族)的权力越来越大,贵族会议的效率越来越低,陷入恶性循环。这种制度在波兰的统一过程中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弊病,最终导致这个欧洲大国在18世纪被瓜分。

  保加利亚

  色雷斯人是保加利亚地区最古老的居民。395年,保加利亚被并入拜占庭帝国。6至7世纪,自多瑙河北岸南下的斯拉夫人和自高加索北部西迁的古保加利亚人在阿斯巴鲁赫率领下战胜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四世,于681年建立了斯拉夫——保加利亚王国,史“保加利亚第一王国”。1018年,保加利亚再次被拜占庭占领,1186年又建立保加利亚第二王国,1396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侵占。

  罗马尼亚

  公元前70年,布雷比斯塔在罗马尼亚的土地上建立起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达契亚国,106年被罗马帝国征服,后达契亚人与罗马人逐渐融合形成罗马—达契亚人。14世纪,东部的摩尔多瓦公国和南部的瓦拉几亚公国形成封建国家。15世纪,这两个封建国家臣服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859年,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合并为一个国家,称罗马尼亚,但仍隶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877年5月9日,罗马尼亚宣告独立,1881年改称罗马尼亚王国。

  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人是南斯拉夫人的一支,在7世纪时来到巴尔干半岛,9世纪处于拜占庭统治下,在拜占庭帝国的影响下改信东正教。12世纪时,尼曼雅王朝崛起,14世纪中叶沙皇(塞尔维亚早期的皇帝和保加利亚国王也自称“沙皇”)斯特凡·杜山在位期间更是把塞尔维亚国家发展到巅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于此时开始征服巴尔干半岛,并于1389年在科索沃战役中击溃塞尔维亚人(该战役的结果现在尚有争议)。到15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完全征服了塞尔维亚,开始了长达5个世纪的统治。1829年,塞尔维亚成为在土耳其宗主国和俄国保护下国际承认的自治公国。1878年独立,1882年建立塞尔维亚王国。

  匈牙利

  匈牙利国家起源于东方游牧民族马扎尔部落。9世纪时,他们从乌拉尔山西麓和伏尔加河湾一带向西迁徙,896年在多瑙河盆地定居下来。1000年,圣·伊斯特万加冕为国王,正式建立封建国家。15世纪下半叶马嘉什国王统治时期是匈牙利历史上较为辉煌的时期。1526年土耳其入侵,封建国家解体。从1699年开始,全境由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

  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人是巴尔干半岛上的古老居民伊利亚人的后裔。9世纪以后,阿尔巴尼亚分别受到拜占庭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塞尔维亚王国和威尼斯共和国的统治,1190年建立独立的封建公国,1415年遭到奥斯曼土耳其入侵,后被奥斯曼土耳其统治了近500年。

  亚洲

  中古时代,西亚和中亚的游牧部族崛起,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强大的阿拉伯帝国地辖西亚、中亚、南欧和北非。而在远东地区,中国唐朝疆域也扩张到了中亚,朝鲜、日本成为统一的国家;13世纪强大起来的蒙古征服了欧亚的广大地域,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沟通,使得丝绸之路更为畅通。这一时期,许多封建帝国仍长期保留奴隶制的残余。

  伊朗

  中世纪,伊朗已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从7世纪中叶至16世纪初,伊朗先后处于阿拉伯、塞尔柱土耳其、蒙古伊儿汗国、帖木儿帝国等外族国家的统治之下。在丧失独立的800多年里,伊朗人民进行了反抗外族统治的斗争。

  封建制度的建立

  5世纪末至6世纪初,萨珊帝国的马资达克起义动摇了僧俗显贵的统治地位,推动了萨珊帝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马资达克起义失败后,萨珊国王科斯洛埃靳一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实行新的土地制度,军事贵族私有土也随之出现。农村公社被保留下来,但大部分都依附于新兴的军事贵族。他还进行赋税改革,按土地面积、土质好坏、灌溉条件和收成多少核定土地税额,一年两次征收,用货币交纳,并征收人头税。赋税改革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耕作效率,保证政府税收的稳定,加强王权。科斯洛埃斯一世还实行了军事改革和行政改革,把全国划为四大区,均由总督管辖,总督直接对国王负责,使中央政令易于在地方推行。上述土地制度和赋税改革、军事改革,明显具有封建性质,经过这些改革,萨珊帝国的封建制度逐渐建立起来。

  萨珊帝国灭亡

  6世纪时,萨珊帝国为了夺取通往地中海和黑海的商路,控制东西方贸易,同拜占庭帝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战争使萨珊王朝的中央政权渐趋衰弱。正当萨珊帝国与拜占庭帝国因长期交战两败俱伤之际,阿拉伯帝国在西亚兴起。637年,阿拉伯军队攻陷萨珊首都泰西封。642年尼哈温一役,萨珊帝国惨败,伤亡10万人以上,国王叶兹底格德三世逃往中亚,651年被人杀死。至此,萨珊帝国灭亡。

  反抗外族的斗争

  阿拉伯统治时期,伊朗人民生活十分困苦,举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反抗外族统治。8世纪中叶,在伊朗人阿布·穆苏里姆领导下,伊朗人民推翻了阿拉伯倭马亚王朝的统治。8世纪后期,伊朗东部和北部多次爆发人民起义。9世纪上半期,阿塞拜疆和西部伊朗地区的巴贝克起义坚持了21年,沉重地打击了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统治。1380至1393年,帖木儿占领伊朗全境,伊朗人民掀起了反对帖木儿统治的斗争。1441年,胡吉斯坦人民在赛义德·穆罕默德的带领下发动了大规模的起义,多次粉碎了帖木儿帝国的围剿,建立了一个类似塞尔白达尔的小国,一直存在到16世纪初。

  萨非王朝的建立

  萨非王朝的始祖是萨非丁,他于14世纪时创立了萨非教团。其六世孙伊斯马仪,在忠心耿耿的土库曼部落“红帽军”的拥戴下横扫波斯大地,推翻了白羊王朝的统治,建立起萨非王朝。

  阿拔斯一世改革

  阿拔斯一世(1587~1629年在位)是波斯萨非王朝的著名皇帝。阿拔斯一世统治期间,为加强皇权,他重建了萨非王朝的统治结构。其措施有:行政方面,中央设立咨询性机构——最高会议,由国王召集,代表由国王指定;撤除摄政和“红帽军”总司令两个职务,提高首相的地位;完善行省制,由王子或亲信任总督;逐步“削藩”,将部分土库曼贵族的私人领地置于皇帝本人控制之下。军事改革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现代化”,在英国冒险家谢利兄弟的帮助下,波斯军队从一支带着部落气息的军队发展为装备有火枪、铜炮等的新型军队,炮兵达1万多人,成为波斯大军的主力;另一方面是“皇权化”,改变了“红帽军”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吸收了大批高加索人入伍,土库曼贵族不再拥有特权,军队由皇帝全权控制。

  萨非王朝的衰落

  16世纪,伊朗农民绝大多数处于封建依附地位,各种苛捐杂税和战乱让人民苦不堪言,因而他们不断掀起大规模起义。1571年,国内瘟疫流行,吉朗地区爆发了农民和城市贫民起义,占领城市达两年之久。1616至1625年,在教士麦赫鲁·巴巴领导下,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爆发了农民起义。起义军号召不对虚伪和腐化的教士捐赠任何财物,主张恢复原始基督教的平等。起义后来被镇压下去。1629年,养蚕业集中地拉希占和列什特地区,在阿迪尔·沙赫带领下爆发了更大规模的起义。萨非王朝的苛捐杂税是蚕农起义的导火线,这次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却沉重打击了腐朽的封建统治,萨非王朝从此走向衰落。

  伊朗文学和史学

  中世纪的伊朗,在文学、史学和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萨珊王朝末代皇帝伊嗣侯在位时编成的史诗《君王之书》,为研究前伊斯兰时期的伊朗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资料。

  历史著作中,最早的一部是志费尼所著的《世界征服者史》,之后是艾卜都拉·伊本·法哲勒拉所撰的《土地之分割与世界之推移》,最重要的则是合赞汗的首相拉施特的《史集》,这是一部综合的世界史。文学方面,萨迪是13世纪的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故事诗集《果园》和《蔷薇园》。

  伊朗艺术

  伊朗在造型艺术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萨珊王朝建筑的特色是圆屋顶和半圆形拱门。工艺美术诸如金属细工、地毯、丝织品等,在萨珊王朝时期均有较高的成就伊朗的绘画在蒙古伊儿汗国和帖木儿时期达到最高水平,这些作品一方面吸取中国画技法,另一方面又重视伊朗固有的装饰倾向,两者相结合,形成了介于东西方绘画之间的独特风格,世称“细画”。萨非王朝的主要艺术成就是建筑,贵族宅邸和清真寺都极其富丽豪华,尤其是首都伊斯法罕,被誉为“东方最美的城市”。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半岛是世界第一大半岛,位于亚洲的西南部。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麦地那神权国家的形成,是阿拉伯政治统一的要求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征服麦加,是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为阿拉伯半岛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

  “沙漠之子”

  阿拉伯半岛上的居民主要是贝都因人,贝都因意“沙漠之子”。贝都因人是阿拉伯沙漠中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他们过着迁徙不定的生活,主要财产是羊、骆驼和马。

  伊斯兰教的创立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570~632年)出生在麦加古莱氏部落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从小父母双亡,先后由祖父和伯父抚养长大。青年时代他放过羊,做过买卖,跟着商队到过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在去叙利亚等地经商过程中,穆罕默德熟悉了犹太教和基督教。他综合犹太教、基督教以及阿拉伯半岛上的原始宗教、哈尼夫教的主张,反对多神教和偶像崇拜,以古莱氏部落的主神安拉为唯一的宇宙之神,自称“安拉的使者”、“先知”,创立了伊斯兰教。他宣称凡是信仰“真主”,遵行天命施善行的人,将来要升入天堂,否则就会坠入火狱。“伊斯兰”一词的意思是“顺从”。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被称为“穆斯林”,意即“服从安拉和先知的人”。

  麦地那国家

  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第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自己不仅是宗教首领,而且是政治首脑、最高法官和军事统帅。他依靠“迁士”和“辅士”组成武装力量,由“迁士”任军事要职。“辅士”中敖斯和海兹勒支部落的贵族主要担任户籍、征税等官职。麦地纳国家的人以伊斯兰教作为共同的信仰。624年,穆罕默德把“天课”由自愿捐献改为法定征收;626年,开始对非伊斯兰教徒征收人头税,并制定成文法,规定了“八刑”,用以统治人民。

  麦地那国家建立后,为了打败敌对的麦加贵族和犹太人部落,穆罕默德曾亲自出征20余次,命教徒讨伐近50次。627年的壕沟大战,他打败了麦加贵族阿布·苏非扬,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其宗教和政治地位得到麦加贵族承认。此后,穆罕默德继续征服其他地区,632年大体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倭马亚王朝

  倭马亚王朝(661~750年)是在伊斯兰教最初的四位哈里发执政结束之后,由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建立的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王朝初期镇压了伊朗、伊拉克的什叶派和哈瓦立及派的反抗,之后在“为安拉而战”的口号下继续向外扩张。至751年阿拔斯王朝时,阿拉伯帝国巩固了在中非和阿富汗的统治,成为横跨亚、非、欧的大帝国。我国史书称之为“大食”。阿拉伯帝国在麦地那政教合一国家的基础上,承袭了东方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统治机构。哈里发集政治、军事、立法和宗教的最高权力于一身,伊斯兰教也逐渐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阿巴斯王朝

  747年,奴隶出身的阿布·穆斯林领导呼罗珊人民举行起义,于750年推翻了倭马亚王朝,建立了阿巴斯王朝,定都库法,762年迁都巴格达。这是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世袭王朝。此时,君主专制统治空前膨胀,帝国凭借庞大的官僚机器对各族人民实行封建统治。政府机构的最高行政长官称“维齐尔(即宰相)”,军队则是阿巴斯王朝的有力支柱。阿巴斯王朝最初的百年间,帝国的对外扩张达到极致,国内政治稳固,社会安宁,农商发展迅速,文化昌盛,声威远播,是国势极盛的“黄金时代”。

  帝国的衰亡

  8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蒙面人起义、816至837年的巴贝克起义和869至883年的辛吉起义,给阿巴斯王朝以沉重的打击。到10世纪中叶,王朝实际统治区域已仅限于巴格达及其周围地区。1055年塞尔柱土耳其人占领巴格达,哈里发失去了一切世俗权力,只保留宗教领袖的地位。1258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率领蒙古军队攻陷巴格达,杀死哈里发,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灭亡。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阿拉伯文化以伊斯兰教为指导思想,以阿拉伯语为表达形式,因而又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承前启后、沟通东西的重要地位。8至11世纪是阿拉伯文化的繁荣时期,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地理、历史、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数学方面,阿拉伯人改进并推广了印度人的数字系统,把“0”符号和十进位法及印度数字传播到欧洲。穆罕默德·伊本·穆沙把代数知识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阿拉伯人还奠定了解析几何的基础,创造出中世纪最先进的天文仪器,如天球仪、地球仪、观象仪等。医学上,阿拉伯人已懂得消毒、使用麻醉剂。伊本·西拿著有医学百科全书《医典》,这是中世纪阿拉伯医学的代表作。地理著作有艾卜·宰德《苏莱曼中国及印度行纪》、雅占特的《地理词典》、易德里西《渴望周游各国者快览》。最重要的史学家是泰白利和麦斯欧迭,分别著有《先知与诸王纪年》、《黄金草原》。诗歌选集有《穆阿莱葛特》及艾卜勒·费赖吉的《诗歌集成》21卷。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阿拉伯人在建筑艺术上也有较高的成就。

  蒙古帝国

  13世纪初,蒙古统一国家的产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其向亚、欧诸多国家进行的扩张,给被征服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150多年的时间里,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先后灭亡了40多个国家,征服720多个民族,消灭各国军队人数超过千万,征服各民族人口总数达6亿,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成吉思汗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他出生于蒙古高原各部争霸、天下扰攘的乱世。从12世纪中叶起,他开始了统一蒙古高原的大业,历尽艰辛,征战无数,到1206年45岁时,将高原上互不统属、操各种语言的游牧部落和森林狩猎部落统一在自己的旗帜之下,建立了大蒙古国,被推戴为“成吉思汗”。他是蒙古民族的缔造者,也是维系民族精神的纽带。

  成吉思汗西征

  蒙古建国后,在1219至1260年的40余年间,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建立起庞大的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既深且远。成吉思汗亲征(1219~1225年)属于第一次西征。为了肃清乃蛮部的残余势力,消灭西域强国花刺子模,成吉思汗亲率20万大军长驱直入中亚后,又派军西越里海、黑海间的高加索,深入俄罗斯,追击花刺子模国王。在印度河流域又打败花剌子模太子札阑丁。1225年,成吉思汗得胜东归,将本土及新征服所得的西域土地分封给四个儿子,后来发展为四大汗国。

  拔都西征

  窝阔台继任大汗后,于1235年派遣拔都率50万大军再度西征(1235~1244年),史称第二次西征。西征军很快彻底灭之花剌子模,杀死札阑丁,不久又大举进军俄罗斯,攻陷莫斯科、基辅诸城,并分兵数路向欧洲腹地挺进。1241年,北路蒙古军在波兰西南部的利格尼兹大破波兰与日耳曼联军。拔都亲率蒙军主力由中路进入匈牙利,大获全胜,其前锋直趋意大利的威尼斯,全欧震惊,称之为“黄祸”。正当西方各国惶惶不可终日之际,拔都忽接窝阔台驾崩的噩耗,于是急速班师回国,第二次西征结束。

  旭烈兀西征

  蒙哥于1251年即大汗位后,令其弟旭烈兀率兵西征,史称第三次西征(1253~1260年)。这次西征主要方向是西南亚地区,主要目标是木剌夷国(伊朗伊玛目王朝)。1257年,蒙军荡平木剌夷之地后,继续挥师西进,攻陷报达(今巴格达),灭亡了历时五百余年的阿拉伯帝国。此后,旭烈兀又率兵攻陷阿拉伯圣地麦加,攻占大马士革,其前锋曾渡海收富浪(今塞浦路斯)。旭烈兀正准备进一步攻打埃及时,得到蒙古大汗蒙哥伐宋阵亡的消息,蒙军主力遂班师回国。

  蒙古四大汗国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的版图在其孙辈统治时最后定型:以中国的元帝国为大汗辖区,另外还有四个承认大汗宗主权的相对独立的国家。钦察汗国,也称金帐汗国,起初为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后来术赤长子拔都在此建立金帐汉国,主要辖区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的地区,对于俄罗斯各公国享有宗主权。察合台汗国,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封地,主要辖区在天山南北。

  1314年,原本让位于自己哥哥也先不花的察合台汗怯伯复位,把国都从阿力麻里迁至撒马尔罕,在河中地区提倡农业,实行改革,而也先不花汗则坚持游牧传统,汗国开始分裂为东、西两部。窝阔台汗国,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封地,领有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建都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伊尔汗国,又称伊利汗国,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西征后建立,东滨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界里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湾。

  帝国的分裂

  由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所建立的蒙古国家,是世界历史上疆域最广的国家,统治区各地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均不同,因此蒙古统治阶级不得不因地制宜,分而治之,形成四大汗国。各汗国由最初对大汗的松散隶属关系,不久发展为独立的汗国。1259年蒙哥汗死后,蒙古帝国的短暂统一也随之结束。继任大汗的忽必烈,其权力仅限于东方,即中国的元朝政权。此后,元朝和西方的四大汗国按着各自不同的道路独立发展。

  中国文化的西传

  随着蒙古帝国西征,东西方文化技术的交流也空前频繁起来旭烈兀西征时,征调许多汉人工匠、学者随行。伊尔汗国建立后,这些人大都留驻该地,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在美索不达米亚的灌溉工程设计者中,就有中国专家。蒙古帝国建立后,东西交通畅通无阻,各地商人、使臣、僧侣、旅行家等来往更为频繁。元朝与蒙古各汗国、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及欧洲都有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各地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更为密切。中国的印刷术、火药、罗盘针以及纸币等,就是在这个时期传入西亚,进而传入欧洲的。中国的驿站制度为波斯、埃及和俄罗斯所采用。中国的天文、历算和医药传到西亚,伊尔汗国大臣拉施特哀丁曾编写过有关中国医药的百科全书。

  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是土耳其(即突厥)人创立的国家,始于奥斯曼一世。土耳其人最初生活在中亚地区,奉伊斯兰教为国教,后迁至小亚细亚,日渐兴盛。奥斯曼帝国极盛时势力达欧、亚、非三大洲,领有南欧、中东及北非大部地区,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到苏丹。自穆罕默德二世灭拜占庭帝国后,奥斯曼帝国就以罗马帝国继承人自居,视自己为天下之主,东西方文明在其手中得以统合。

  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

  奥斯曼土耳其人原是一支在中亚游牧的西突厥部落。11至13世纪,大批突厥人开始向西亚迁移。

  13世纪30年代左右,在酋长埃尔托格鲁尔率领下,其中一支突厥人深入小亚细亚,依附于塞尔柱土耳其人建立的罗姆苏丹国,后被赐予一块不大的、位于小亚细亚西北的塞古特作为采邑。埃尔托格鲁尔死后,其儿子奥斯曼一世继承其领地,宣布独立,自“艾米尔”,并不断进行扩张,后趁罗姆苏丹国衰弱分裂之机,占领其大部分领土。

  1326年,他又从拜占庭手中夺取了布鲁萨城,定为首都,正式建立奥斯曼帝国。这支土耳其人被称作“奥斯曼土耳其人”。

  征服东南欧

  1330年奥斯曼一世的儿子乌尔汗建立的常备军新军,在对外扩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伊斯兰教也成了他们的侵略工具。

  1358年,乌尔汗在加里波里建立要塞,开始向东南欧进攻。其子穆拉德一世正式称苏丹,继续进行侵略扩张,占领了整个色雷斯东部。1362年,穆拉德一世率军占领亚德里亚堡,1367年迁都于此。

  1371年,土耳其军队在马里乍河附近打败塞尔维亚。1389年的科索沃之役后,除门的内格罗外的全部塞尔维亚领土均被并入了帝国版图。巴耶塞特继位后继续向外扩张,1393年侵入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这样,巴尔干的绝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土耳其的统治之下。

  攻陷君士坦丁堡

  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亲率30万大军进攻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地形险要,且黄金海角有铁链封锁。土耳其人以保留君士坦丁堡城内加拉太区的商业特权为条件,和区内的热那亚人合谋,利用涂油滑板,把七十多只船拉过加拉太后面的陆地,得以绕过黄金海角,在海面上用船只搭造浮桥,由侧背攻城,使拜占庭守军两面受敌。激战53天后,土耳其军队于5月29日攻克君士坦丁堡,并迁都于此,将这座城市更名为伊斯坦布尔。这标志着延续了1300年的拜占庭帝国从此覆灭了,而奥斯曼帝国则成为东地中海的霸主。

  人民起义

  15世纪初,奥斯曼帝国一度发生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帖木儿帝国入侵,土耳其军队惨败,加深了帝国内部的危机。内部统治者又因争夺王位而长期混战,造成农民负担不断加重。于是,在小亚细亚和色雷斯先后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415年由西马维亚·贝德拉丁领导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起义。起义者提倡一切财产公有,并宣布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彼此地位平等。他们团结希腊农民,共同打败苏丹派来的军队斗争持续了三年,后被残酷镇压。

  奥斯曼帝国的形成

  15世纪,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后继续扩张,确立了对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的宗主权,占领热那亚在黑海地区的殖民地及其重要商业城市卡发,并使克里米亚汗国臣服。16世纪,他又向东西两面进行扩张。苏丹塞里姆一世在位时于1514年占领伊朗首都大不里士,掠回许多财物和工匠,1517年灭埃及,并占领了当时属于埃及的汉志、麦加和麦地那等城市。苏莱曼一世在位时多次率军侵略欧洲,先后攻占贝尔格莱德和罗得斯岛,5次入侵匈牙利,并进入布达佩斯,在各地烧杀劫掠。1534年,他又进兵伊朗,攻下巴格达,占领两河流域,还吞并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的部分地区。1536年,苏莱曼一世征服了整个阿拉伯半岛和也门。在北非,苏莱曼一世于1529年控制了阿尔及利亚,1536年占领了的黎波里,1574年占领突尼斯。

  16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成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奥斯曼征服的影响

  奥斯曼历代统治者的侵略政策都十分残酷,洗劫占领地,大肆杀戮,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这些地区生产力遭到破坏,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缓慢。土耳其占领巴尔干半岛与西亚,对亚欧商业贸易征收苛酷的捐税,严重阻碍了地中海地区贸易的正常发展,西欧与东方的贸易往来受到影响,促使西方国家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从而催生了地理大发现。奥斯曼军事封建帝国的入侵,也促进了以哈布斯堡家族为首的多民族的奥地利国家的形成,使东南欧和中欧的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

  奥斯曼文化

  中世纪土耳其的科学、文学和艺术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13世纪,土耳其出现最早的书面文学。苏丹·维列德是最早用土耳其语写作诗歌的诗人之一,著有《塞尔柱诗歌》。尤努斯·埃姆列开创了民间口头诗歌的创作形式,是民间诗歌的奠基人。15至16世纪是土耳其古典文艺的极盛时期,抒情诗人涅札蒂、巴基是当时最杰出的代表。

  17世纪,讽刺作品在土耳其文学中得到发展,代表人物是诗人涅菲,著有《命运之箭》。

  14至15世纪流行一种“布鲁萨式”的建筑,以绿色清真寺为代表。16世纪建筑师锡南的作品代表着土耳其建筑艺术的高峰。当时实用装饰艺术和书籍的装饰画也广泛流行。16世纪后期,史学家萨阿德·阿尔丁父子著有奥斯曼帝国的通史《历史之皇冠》。17世纪,克亚提布·契列比关于世界历史、地理和哲学等著作最为著名,著《世界志》、《大事年代记》和《动物图书辞典》。

  印度

  从笈多王朝到戒日王朝的300多年是印度封建社会从形成到最后确立的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综合各种宗教的印度教创立。玄奘西行访印,促进了中印两国文化的交流。

  笈多王朝的统治

  3世纪30年代后期,贵霜帝国衰落,印度又回到了小国分立的局面。320年,摩揭陀国国王旃陀罗笈多一世建立了笈多王朝,后采用征服和联姻的办法逐渐统一了北印度。旃陀罗笈多二世统治时期势力臻于极盛。他实行中央集权制,以巴特里普他拉为首都,将全国划分为若干省,省下置县,分别派总督和县长治理。笈多封建帝国的建立,有利于印度北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并且较长时间地保障了北部国境的安全,防止了中亚游牧部落的侵扰。超日王以后,笈多帝国由盛转衰,570年灭亡。

  戒日王朝的兴亡

  7世纪,戒日王建立戒日王朝,其版图包括除克什米尔、信德、西旁遮普之外的北印度,着都为曲女城。戒日王朝是印度封建制度最后确立的时期。这一时期,印度建立起一套“刑政甚肃”的等级制官僚机构,文化上盛极一时,出现三大学术文化中心,那烂陀寺得到扩建。约647年,戒日王逝世,国中大乱,宰相阿罗那顺篡位,戒日王朝崩溃。

  北印度封建制成的形成

  1至2世纪,印度经济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劳动者对生产有一定的积极性,奴隶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奴隶反抗压迫的斗争沉重打击了奴隶主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奴隶制必然为封建生产关系所取代。取代奴隶的劳动者是雇工、佃农和依附农民。当时法典中规定了对雇工的工作要求和待遇。另外,封建采邑制也得到发展。从笈多王朝到戒日王朝的三百多年,是印度封建社会从形成到最后确立的时期。

  印度教的兴起

  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综合各种宗教的印度教创立。印度教崇拜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湿婆,吸收了佛教的禁欲、不抵抗等内容,其基本教义是从婆罗门教和佛教那里吸取来的“法”和业力轮回学说。印度度教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保护和支持。9世纪以后,印度教成为印度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佛教遂衰。

  种姓制度

  古代的种姓制度在进入封建社会后仍然被保留了下来,但也有所变化和发展。婆罗门和刹帝利还是届统治地位的种姓,但其主要成员已是封建主;商人、高利贷者和富裕的手工业者为吠舍;原来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的吠舍已沦为封建依附农,成为首陀罗。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从事劳动的吠舍与首陀罗中又产生了一些不同职业的集团,叫“阇提”。每一个阇提有着固定不变的世袭职业,并只能在本集团内部通婚。阇提制本质就是种姓制的发展。

  德里苏丹国

  1206年,阿富汗中部廓尔王朝的总督、奴隶出身的突厥人库尔布·乌丁·伊巴克自立为苏丹,统治以德里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史“奴隶王朝”。此后三百多年更换了五个王朝,国王均称苏丹,历史上称之为“德里苏丹国”。卡尔吉王朝阿拉·乌德·丁·卡尔吉是德里苏丹国统治印度时期最强大的穆斯林君主,他打通了向德干高原扩张的道路。图格鲁克王朝的穆罕默德·伊本·图格鲁克四次派大军远征南印度,国家一度达到极盛。此后,由于维贾亚纳加尔王库杜布塔国的兴起和菲罗兹·图格鲁克皇帝权力的削弱,中央政府失去了对地方封建主的控制,德里苏丹国逐渐走向衰落。1398年,帖木儿帝国入侵,给本已分裂的德里苏丹国以致命打击。1526年,德里苏丹国被成吉思汗后裔建立的莫卧儿王朝所灭。

  莫卧儿帝国的兴起

  15世纪末,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率军南下占领阿富汗,1526年攻陷德里,结束了德里苏丹国在印度的统治,建立了印度历史上文治武功远胜于孔雀帝国、笈多帝国的第三帝国——莫卧儿帝国。其版图北起中亚南境,南达文迪亚山,东抵阿萨姆,西至信德。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帝国领土进一步扩张,除南部部分地区外,几乎统一印度半岛。莫卧儿帝国经济繁荣,贸易发达,商船东通中国,西达非洲。

  阿克巴改革

  阿克巴是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第三代皇帝,著名的政治家和宗教改革家。他执政期间,在帝国局面相对稳定后,集中力量从事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方面的改革。其主要措施有: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改革税制,促进农业和工商业发展;改革司法,实行伊斯兰教法和世俗法相结合的制度,规定司法系统独立,中央大法官任命各省法官;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倡导印度各宗教一律平等,各奉其事,消除相互间的对立;废除殉葬、童婚等陈规陋习;提倡和支持学术研究。在阿克巴的统治下,宫廷学者荟萃,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印度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中古印度文化

  中世纪,印度最杰出的诗人和戏剧家是迦梨陀娑,其代表作是《沙恭达罗》。著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亚利雅巴达已经使用现今通行的数制——十进位制,精确地算出圆周率的数值,还断定地球是绕着自己的轴旋转的球体。最负盛名的阿旃陀石窟内的壁画也主要创作于这个时期。

  朝鲜

  朝鲜在中世纪曾分裂为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个国家,后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935年,高丽王朝取而代之,封建集权统治得到加强。随着蒙古入侵及社会矛盾的激化,李氏王朝登上历史舞台。中世纪朝鲜的历史,也是光荣的反侵略斗争史,朝鲜人民先后进行了多次卫国战争。此外,他们在科学文化方面也显示出卓越的民族智慧。

  三国争雄与新罗统一

  公元元年前后,朝鲜半岛北部兴起高句丽奴隶制国家,南部原马韩地区兴起了百济奴隶制国家,原辰韩地区兴起了新罗奴隶制国家。至此,半岛上形成了三足鼎立局面,史称“三国时代”。三国之间为扩张势力时常发生冲突。6世纪中期,新罗从百济手中夺取了汉江流域,又占领洛东江流域,大大便利了新罗的对外交通。新罗与中国唐朝联合,660年灭百济,668年灭高句丽。后又与唐朝展开了对百济、高句丽旧地的争夺,不断取得胜利。676年,唐军撤退,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

  新罗王朝的衰亡

  9世纪,新罗王朝陷于严重危机。社会矛盾尖锐化,全国性的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其中以梁吉和甄萱领导的起义军势力最为强大。

  897年。梁吉部下弓裔占据松岳郡,夺取了起义军的领导权。904年,弓裔建立摩震国,史称“后高丽”。甄萱则建立后百济。这样,新罗国被压缩到东南一隅。高丽王朝日益强盛,935年攻陷了新罗,新罗王朝灭亡。

  高丽王朝的统治

  高丽王朝统一后,成宗竭力加强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设立三省六部;实行良人农民义务兵制,即府兵制;扩充御史台,创设国子监,强化科举制;颁布“田柴科”法令。此外,他还收集民间的武器改制成农具,以解除农民的武装。这一系列措施使新罗后期遭到破坏的社会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封建集权统治大大加强。

  蒙古入侵与高丽灭亡

  13世纪初,蒙古崛起,高丽王朝被迫向蒙古纳贡。1232至1259年,蒙古先后五次大举侵略朝鲜,兵锋所至,烧杀劫掠,破坏甚烈。1368年元朝灭亡,高丽王朝继续依附于蒙古残余势力,与明朝对立。1388年,高丽派兵进攻辽东,右军都统李成桂发动兵变,班师回国,肃清以崔莹为首的亲蒙古派势力,掌握了实权。1392年,李成桂废高丽王朝恭让王自立,1396年改国号为朝鲜,高丽王朝灭亡。

  朝鲜封建制的发展

  1388年李成桂掌权后,就着手实行田制改革,重新丈量登记土地,烧毁原来的公私田籍。

  1391年他实行科田法,将京畿一带的土地按照等级授给文武官僚,称为“科田”。这样做有利于国家对官吏就近加以监视。国家又以服军役为条件,将一定数量的土地授予在地方上有一定势力的所谓“闲良官吏”,此谓“军田”。科田和军田都是私田,可以世袭。其余的土地为公田,由国家管辖和收租。李氏朝鲜实行科田法,暂时抑制了兼并,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税收和兵源,从而巩固并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

  抗倭卫国战争

  1592年,日本权臣丰臣秀吉率水陆两军约20万人侵略朝鲜。朝鲜人民和爱国的文官武将奋起保卫祖国。水军将领李舜臣在南佛国寺部海面抗击日军,打破了日军水陆并进的计划。同时,明朝政府应朝鲜的请求,于1592年底派大将李如松率领军队援朝。1593年,朝中军队收复平壤、开城、汉城,并乘胜追击,日军退守南部沿海一带。1597年,日本水陆两路大军又大举进犯。第二年,明朝增派援军,朝中军队多次获胜,日军全线溃退。

  1598年11月,朝中水军在露梁海面与侵略者展开激战,日军彻底战败。

  臣服满清

  1627年,清太宗皇太极准备大举进攻明朝,夺取全国政权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他决定先出兵打败朝鲜。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率10万大军入侵朝鲜。翌年,朝鲜国王被迫请降,接受了做清朝藩属的条件。清初,清政府在形式上与朝鲜之间继续保持自明朝洪武、正统以来的鸭绿江、图们江边界。

  中古朝鲜文化

  朝鲜人民在科学文化方面显示出卓越的智慧。公元前12世纪,他们已开始炼铁;公元前7世纪,在世界上最先依靠高温冶炼法生产了碳素工具钢,而且创制了民族文字——神志文字。2世纪初,朝鲜人开始系统观察天体运动,5世纪末6世纪初绘制出了详尽的天文图。新罗在7世纪前期修建了世界闻名的天文台——瞻星台。三国时期的高句丽古墓壁画、黄龙寺的9层塔、佛国寺的多宝塔和释迦塔等,均显示出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12世纪前期,他们制造了色彩和纹样独特的、被世人视为珍宝的高丽青瓷。1441年,朝鲜最先使用金属测雨器。1444年,朝鲜仿效古代神志文字创制了现用的民族文字——训民正音。

  日本

  进入中世纪的日本,逐渐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日本民族在继承自己古代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并加以再创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大化改革

  大化二年(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照隋唐的经济、政治制度进行改革,史“大化改新”。改新诏书是天皇政府施行改革的基本纲领,主要内容有: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部曲),将其收归国家,是为公地、公民,对大夫以上高官贵族赐予食封;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设置关塞、防人(戍边军)及驿站,各置职官;造户籍、计账(赋税簿账),施行班田收授法,凡田长30步、广20步为1段,10段为1町;改革租税制度,施行租庸调新税法。大化改新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

  奈良平安时期

  710年,日本迁都奈良(平城京),奈良时代由此开始。794年,迁都平安京(今京都),直到1192年,史称“平安时代”。奈良平安时期,日本社会经济显著发展。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农田规范化管理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养蚕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官营手工业生产有较大的提高。但这一时期的日本,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铜钱和银钱流通不广。

  “摄关政治”

  所谓“摄关政治”,是代替年幼的天皇执政的政治体制,简称“摄政”。大贵族藤原氏家族掌握大量庄园,逐渐独揽朝政,世代为皇室外戚。858年,藤原良房替9岁外孙清河天皇“总摄庶政”,866年正式取得“摄政”的称号。后藤原良房之子藤原基经又做了阳成天皇的“摄政”。887年,宇多天皇把政权交给藤原基经,下诏“万机巨细,皆先关白”于藤原基经,于是又有了“关白”这一称号。此后,藤原氏家族的代表人物大都推选本族女子做天皇后妃,以便在下一代天皇幼年时当摄政,天皇成年后改任关白,史称“摄关政治”。

  幕府统治的开始

  约1192年,武将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1192~1333年),标志着日本天皇成为傀儡,幕府成为实际的政治中心。从此,日本由王室掌握实际统治权的时代结束,而平安时代地位很低的武士登上了历史舞台。武士鄙视平安时代贵族萎靡的生活,崇尚以“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为核心的思想,这种思想与儒学、佛教禅宗、神道教相结合,形成日本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武士道”。镰仓幕府后期,社会矛盾激化。1336年,镰仓幕府部将足利尊氏占领京都,重建新幕府。因幕府位于京都市内室町,故称“室町幕府”(1336~1573年)。室町幕府在大名(诸侯)的支持下于1392年合并了南朝,取得了全国的统治权。15世纪时,由于大名等地方割据势力的进一步增强、农民反封建斗争的蓬勃发展,室町幕府走向衰落。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

  16世纪,日本从战国时期大名的分裂割据走向统一。织田信长死后,其亲信丰臣秀吉继续对外扩张。丰臣秀吉以大阪作为根据地,进行多次战争,至1590年结束了持续百年的分裂局面,并于1593年在日本历史上首次把北海道地方置于日本中央政权统辖之下,实现了日本的统一。

  德川幕府的专制统治

  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今东京)建立“德川幕府”,开始统治日本。德川幕府初期,极力强化幕府统治,巩固中央集权,把全国大部分土地设为“天领”、“藩领”,控制经济命脉。为防止大名叛乱,德川幕府公布“武家诸法度”“参觐交代”制度,还在农村推“五人组”连保制度,监视农民的行动,并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大力宣扬忠、义、勇的“武士道”精神,将其作为统治者驱使武士为自己效劳的一种基本手段。

  “锁国”政策

  德川幕府对外采取“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外国贸易船只到日本。岛原起义后,德川幕府进一步加强锁国。1639年,幕府颁布最后一道“锁国令”:禁止对外贸易,外国商人和传教士均被赶出国境,只许中国和荷兰的商人在长崎通商;除了医药和航海技术的外文书籍外,其他书籍一律禁止进口。幕府的锁国政策实行达200年之久,妨碍了日本吸收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中古日本文化

  中世纪时,日本民族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751年淡海三船汇编的《怀风藻》是一部最古的汉诗集。8世纪末编成的《万叶集》(20卷)是最早的一部日语诗歌总集。10世纪时,假名文字逐渐盛行,格调独特的和歌出现,并有代表作《古今和歌集》。10至15世纪是日本贵族文学的全盛时期,著名作品有《源氏物语》、《今昔物语集》;《枕草子》、《日记》则是日本随笔文学的开端。德川幕府初期出版的《伊兽保物语》(《伊索寓言》)为翻译西方文学作品首开先河。平安时期除佛教艺术继续发展外,还出现了以山水、人物、风俗为题材的绘画。奈良时期,统治者模仿中国唐朝制定贵族教育制度,着手编修史书,《六国史》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中古日本的历代统治者都尊奉佛教,兴修佛寺。天主教也曾在日本一度流行,后被禁止。

  东南亚诸国

  东南业诸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物产富饶。中世纪时东南亚诸国的社会发展并不平衡,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却具有普遍性,柬埔寨、越南、缅甸、泰国以及满者伯夷王朝时期的印度尼西亚,都处于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之下。印度佛教文化对东南亚各国影响巨大,佛教成为许多国家的国教。与中国密切的经济文化交往,以及16世纪后相继遭到欧洲殖民国家的侵略和压榨,使中世纪东南亚诸国的历史发展具有许多其同性。

  柬埔寨

  柬埔寨的主体民吴哥窟古迹族是高棉族,约于1世纪建立了扶南王国。扶南王国是东南亚地区最早的封建国家之一,从1世纪至7世纪初,经历了混氏王朝、范氏王朝和跋摩王朝。范氏王朝统治时期国力强盛,成为东南亚地区强大的王国。扶南王国的农业、手工业都很发达,且建筑艺术水平较高。扶南王国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引进了南印度文字和新的历法,并将婆罗门教定为国教。6世纪中叶,多山的属国真腊兴起,高棉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到7世纪中叶,真腊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很大发展,封建制度已日臻完善,军事力量强大,引进了骑兵兵种。8世纪初,由于国内政治动荡不安,真腊国分裂,787至802年间处于爪哇人的控制之下。

  越南

  李朝和陈朝是越南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两个封建王朝,共持续了将近4个世纪,是越南封建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时期。建立越南李朝的是李公蕴,建国后迁都至升龙城(今河内),使其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054年,李朝第三代国王李日尊(圣宗)将国号改为“大越”,统治机构和官僚体制是效法中国封建王朝建立的。统治者鼓励农业发展,但在“重农抑商”的政策下,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受到阻碍。李朝末年,朝政腐败。1225年冬,陈日煚篡夺王位,开始了陈朝统治时期,越南封建王朝进入盛世。陈朝实行“上皇制”,完善科举制,崇尚儒学,设立国学院,奉祀周公、孔子、孟子,还设立国史院,撰修国史。陈朝实行征兵制,并实行“寓兵于农”的政策,士兵轮流回乡种田。因为非常重视农业,陈朝时期越南的社会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

  缅甸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经历了蒲甘、东吁两个封建王朝。蒲甘王朝是阿奴律陀国王于1044年建立的,是缅甸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早期封建国家,以小乘佛教为国教。蒲甘的历代统治者笃信佛教,广建佛塔寺庙,故有“建塔王朝”之称。僧侣在当时地位很高,其领袖有左右国王的大权。1287年,元朝皇帝忽必烈率军入侵缅甸,结束了蒲甘王朝,此后缅甸进入了掸族时期。

  16世纪,缅甸的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农村公社逐渐解体。1531年,缅人莽瑞体统一缅甸,建立东吁王朝,于1546年定都勃固城。之后东吁王朝多次与实力强大的泰族阿瑜陀耶王国(大城王国)交战,劳民伤财,1599年因勃固城被阿卡族占领而迁都阿瓦。1752年,孟族军队攻占阿瓦,东吁王朝的统治宣告结束。

  泰国

  泰国古称“暹罗”。238年,泰人建立起泰国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王朝——素可泰,该王朝被称为泰国的黄金时代。其第三代国王朗堪罕大帝有“泰国之父”的美誉,他创造出了独立的泰文字,崇尚佛教,缔造了“万佛之国”的雏形。

  1281年,另一个泰人王国在北方清莱建立,史称“拉那王朝”,1291年迁都清迈。与此同时,泰人还建立了帕尧王朝。这三个王朝结成联盟,共同巩固了泰人的统治。1350年,位于湄南河下游的阿育塔雅建国,第一代国王拉玛提波底一世在短短数年内统一泰国中部(包括素可泰),并把势力扩大到马来半岛曼谷的泰国大王宫和下缅甸,后统一北方。阿育塔雅王朝延续了400余年。16世纪时,阿育塔雅成为亚洲最大和最富有的城市之一,文化艺术也步入黄金时代,产生了许多文学、艺术精品。

  1767年缅甸人入侵,阿育塔雅王朝灭亡。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的马来群岛上,地跨赤道,岛屿众多。3至7世纪建立了一些分散的封建王国。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爪哇地区出现了印尼历史上最强大的麻喏巴歇封建帝国。15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先后侵入。

  1596年荷兰入侵,成立具有政府职权的“东印度公司”,1799年底改设殖民政府。

  老挝

  8世纪中期建立的澜沧王国是老挝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时期。14世纪时,澜沧王国达到鼎盛时期,成为东南亚最繁华的国家之一。1353年,国王范甘统一了老挝,首都琅勃拉邦,1545年迁都万象。1706年至1713年,老挝分裂为琅勃拉邦、万象和占巴塞三个王国,到18世纪70年代末,这三个王国都沦为暹罗(今泰国)的属国,各王国虽然保留原有的统治制度,但王位继承和高级官员的任命皆由暹罗一手操纵。1825年,万象国王起兵反抗暹罗的统治,遭到镇压,万象王国也随之灭亡。

  菲律宾

  菲律宾人的祖先是亚洲大陆的移民。西班牙入侵之前,菲律宾存在许多土著部落和马来族移民建立的割据王国。14世纪后,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苏禄和棉兰老岛等地出现了封建苏丹政权,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苏丹成为最高的统治者。这些政权中最著名的是14世纪70年代兴起的海上强国苏禄王国。1521年3月7日,麦哲伦奉西班牙皇室之命,率领西班牙远征队到达菲律宾群岛。1565年西班牙侵占菲律宾。1571年,西班牙在马尼拉建立殖民政府,自此统治菲律宾300多年。

  非洲和美洲

  中世纪时,非洲各族的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北非的埃及和马格里布、东非的苏丹和埃塞俄比亚、西非的马里地区、中南非洲和马达加斯加岛都建立了早期封建国家,但在西非沿海、东非内陆和南非地区还有一些部落处于原始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

  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两大部分。15世纪以前,美洲有其独立发展的历史,印第安人在这里形成了许多不同语言和文化的部落集团,创造了辉煌的印第安文明。16世纪,南美洲的印加帝国达到极盛,成为美洲空前繁荣的大国。

  埃及

  4世纪末,拜占庭帝国统治埃及,赋税加重,隶农制和庇护制迅速发展起来。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后,封建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11至16世纪,埃及人民先后奋起反抗西欧十字军、蒙古贵族、土耳其的入侵。

  法蒂玛王朝时期

  法蒂玛王朝是北非的一个阿拉伯封建王朝,中国史籍称之为“绿衣大食”。909年,伊斯兰教什叶派首领奥贝德拉在突尼斯自称哈里发,建都马赫迪亚,法蒂玛王朝建立。973年,哈里发穆伊兹迁都开罗,王朝的统治中心遂转到埃及。哈里发阿齐兹执政时国势强盛,与阿拔斯王朝、后倭马亚朝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11世纪后期,法蒂玛王朝开始衰落。1171年,法蒂玛王朝大臣萨拉丁在近卫军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法蒂玛王朝哈里发阿迪德的统治,建立阿尤布王朝,法蒂玛王朝灭亡。

  阿尤布王朝的统治

  阿尤布王朝是一个穆斯林王朝,由萨拉丁所建。萨拉丁为反击十字军的侵略发动“圣战”,1187年收复耶路撒冷,统一汉志、巴勒斯坦、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北部。萨拉丁实行军事分封制,把大批土地分给贵族和将领;注意发展灌溉事业,鼓励贸易。1250年,阿尤布王朝的苏丹萨立赫死去,王朝结束。

  马木路克王朝

  阿尤布王朝组建了一支由奴隶构成的骁勇善战的马木路克近卫军。1249年,由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率领的十字军进行第七次东侵,入侵埃及。马木路克领袖艾别克在混乱中趁机推翻了阿尤布王朝,成为埃及的第一位马木路克苏丹。马木路克王朝的历代苏丹多数是军人,他们通过军事政变夺取政权,对战争有着近乎疯狂的迷恋,从而导致国家不断陷入战争之中。通过与十字军、蒙古人、土耳其人进行的一系列战争,马木路克很快强大起来,版图一度扩张到整个阿拉伯东部。1517年,马木路克王朝在与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中失败,随即灭亡。

  中古埃及文化

  从法蒂玛王朝开始,埃及文化重新繁荣起来。972年兴建的开罗艾兹哈尔清真寺,1005年发展为伊斯兰大学,成为当时阿拉伯文化的中心。阿里·伊本·约鲁斯是中世纪最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制订的哈基木历表比当时通行的历表都准确。十二三世纪,埃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眼科医生,曾成功地割治过白内障。名医伊本·阿尔·纳菲斯著有《(医典)注释》,明确提出了血液循环的概念。

  马格里布

  马格里布意为“日落的地方”、“西方”,是古代阿拉伯人对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的总称。大马格里布还包括利比亚西部。

  早期历史

  30多万年前,马格里布境内已有人类活动。公元前30世纪前后,柏柏尔人为此地居民。公元前10世纪,在同迦太基的长期斗争中,柏柏尔人逐渐建立了努米底亚、毛里塔尼亚等王国,其中努米底亚王国曾是地中海区域的强盛国家。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入侵,在马格里布设立行省,任命总督进行统治。5世纪下半叶,汪达尔人统治马格里布,后又为拜占庭帝国所征服。

  阿拉伯人的统治

  7世纪中叶至8世纪,阿拉伯人逐渐统治了马格里布,在摩洛哥北部建立了独立的封建国家伊德里斯王朝。柏柏尔人皈依伊斯兰教,讲阿拉伯语,渐行伊斯兰化。阿拉伯人的统治促进了马格里布封建社会的形成,柏柏尔人在反抗阿拉伯封建主的斗争中建立起自己的国家。11世纪后,以今摩洛哥为中心,马格里布相继出现了阿尔摩拉维德王朝和阿尔摩哈德王朝。

  阿尔摩哈德王朝的统一

  1146年,阿卜德·阿尔·穆明夺取阿尔摩拉维德王朝的西班牙领土。1147年,他攻占马拉喀什城,建立阿尔摩哈德王朝。1152年,阿卜德又灭亡了残存在贝贾亚的哈马德王朝,1160年,收复诺曼人从1148年起侵占的突尼斯沿海城市,消灭了东马格里布的地方政权,统一了整个马格里布。阿尔摩哈德王朝在较长时期内拥有一支强大的陆军和舰队,1196年曾大败西班牙的基督教骑士军,使西班牙的收复失地运动遭到挫折。马格里布的统一局面使经济一度得到恢复和发展,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经济重新繁荣。

  反侵略的“圣战”

  1415至1520年,葡萄牙入侵马格里布。在“圣战”的号召下,当地人民以札维亚为中心开展了近百年的斗争。1525年,苏斯的萨阿德部落首领打败葡萄牙,夺回马拉喀什,掌握了“圣战”的领导权。1554年,萨阿德人推翻马林王朝,建立了萨阿德王朝。1578年的马哈津河战役,摩洛哥大胜,葡萄牙侵略军被歼灭。同时,摩洛哥还打败了土耳其人的多次入侵。反侵略斗争的胜利,使摩洛哥成为马格里布唯一长期保持独立的国家。

  其他非洲诸国

  苏丹和埃塞俄比亚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东非古国,都创造了较先进的文明。从7世纪起,这两个国家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但奴隶制经济仍占有重要地位。加纳、马里和桑海是中世纪西非的著名古国,杰内古城它们同北非地区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是西苏丹重要的文化中心。到17世纪中叶为止,南非的柯伊萨族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刚果和津巴布韦等已形成国家,并创造了较为先进的文明,它们对葡萄牙的殖民掠夺进行了英勇的反抗。马达加斯加岛上的早期封建国家伊默里纳后来成为统一全岛的中心。

  苏丹诸国

  苏丹在古埃及时期被称为“努比亚”,境内古老的库施国家在4世纪中叶被阿克苏姆王国灭亡。6世纪中叶,基督教传入苏丹。6世纪末,阿克苏姆王国衰落,建都于栋古拉的穆库拉、都城在索巴的阿勒瓦等王国兴起。16世纪初,达尔富尔苏丹国和芬吉苏丹国又先后兴起。

  埃塞俄比亚

  10世纪末,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阿加乌部落发动起义,阿克苏母国王被迫将都城迁往绍阿,随后出现了扎格维王朝。1270年,阿姆哈拉人推翻扎格维王朝,建立了所罗门王国,统治着今埃塞俄比亚中部和北部地区。13至16世纪,阿姆哈拉人建立了强盛的阿比西尼亚王国。16世纪初,王国版图已从红海之滨的马萨瓦一直伸展到西南的阿巴亚湖。17世纪初,西班牙耶稣会教士以盟友身份涌入埃塞俄比亚进行侵略活动,激起人民起义。由于人民的坚决斗争,埃塞俄比亚成为非洲少有的长期保持独立的国家。

  索马里

  索马里地区长期遭受阿克苏姆的统治。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移居索马里,逐渐与当地部落通婚,对索马里的语言、宗教和文化发展有很大影响。阿拉伯人大多信奉伊斯兰教,他们建立起一系列穆斯林城邦国家。16世纪初,阿达尔王国强大起来,伊玛目艾哈迈德·易卜拉欣·加齐在统一北索马里人部落后,停止向埃塞俄比亚纳贡,并展开了一系列战斗,阻止了埃塞俄比亚的扩张,保卫了索马里的独立。

  东非“桑给帝国”

  10至15世纪,东非海岸处于桑给帝国时期。“桑给帝国”并不是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当时,各城市国家普遍实行奴隶制,对外贸易繁荣,基尔瓦苏丹国在各城邦中长期居于霸主地位正当兴旺之际,东非各国遭到葡萄牙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文明发展的脚步中断。当地人民英勇斗争,直到1699年,他们终于将葡萄牙人赶出了莫桑比克以北地区。

  加纳王国

  加纳是非洲西部古国,兴起于3至4世纪,全盛时期约在8至11世纪,统治地域大体在尼日尔河北岸和塞内加尔河上游,主要居民是曼丁戈族的索宁克人。加纳王国以生产黄金著称,黄金生产和贸易促进了加纳王国的繁荣。1076年,摩洛哥阿尔穆拉比特王朝征服加纳,破坏了加纳的农牧业生产及其同北非的贸易关系。加纳的藩属相继独立,加纳也从此一蹶不振。

  1200年前后,苏苏族国王苏曼古鲁征服了加纳王国的残余部分,把它变为自己的藩属。1240年,加纳王国最终为马里帝国所吞并。

  马里帝国

  马里帝国是13世纪上半叶至17世纪初的非洲西部王国,首都为尼亚尼。其全盛时期的版图南起热带雨林,北至撒哈拉大沙漠,西抵大西洋沿岸,东达豪萨人居住地区马里由凯塔氏族组成,一向臣属于加纳王国,以黄金贸易著称。11世纪中叶,马里人逐渐强大起来,并建立了帝国。第九位国王曼萨·穆萨在立时,帝国进入黄金时代,版图空前辽阔。1360年后,马里发生内乱,国势由此日趋衰落。17世纪上半叶,马里末代国王被塞古军队打败,马里从西苏丹政治舞台上消失。

  桑海帝国

  桑海帝国是15世纪中叶桑尼·阿里所建的帝国。最强盛时,其统治范围西达大西洋岸,东抵豪萨地区,向北接近摩洛哥南部,称霸整个西苏丹。1492年,高级将领穆罕默德·杜尔发动兵变,建立阿斯基亚王朝,推行一系列改革,使桑海帝国进入鼎盛时期。1590至1591年,摩洛哥王国的入侵使桑海帝国解体。桑海帝国的繁荣主要依靠对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的控制,奴隶劳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廷巴克图是桑海帝国的文化中心,在当时的伊斯兰教世界享有盛誉。

  刚果王国

  刚果王国是约14世纪出现的非洲中南部国家,是班图语系的巴刚果人在刚果河下游建立的政权,15世纪中叶国势极盛、形成安定繁荣的农业社会,并出现专业化分工。1482年葡萄牙人侵入,给刚果带来深重的灾难。1641年加西亚二世即位,他利用葡、荷殖民者之间的矛盾,整顿内部,使国势有所恢复。1665年葡萄牙殖民军卷土重来,国王安东尼奥一世在安布依拉战役中战死,王国军队瓦解。但不屈的刚果人民奋起反抗,使殖民者狼狈逃离刚果。然而刚果统治集团频繁发生王位之争,国家四分五裂。1709年彼得罗四世即位后局势略微稳定,但统治范围已大大缩小。1885年,刚果王国被比利时及法、葡殖民者瓜分。

  马达加斯加

  公元前3至10世纪期间,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安卡腊特腊山区居住着许多麦利那人部落。1300年,安德里亚讷里纳统一各部落,建立了伊默里纳政权。16世纪初,伊默里纳发展成中央集权的世袭君主制国家。17世纪前期,伊默里纳迁都塔那那利佛,大规模修筑灌溉工程,扩大了稻田面积,使首都地区成为王国的谷仓。1794年,伊默里纳发展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19世纪初统一全岛,建立了马达加斯加王国。19世纪30年代,马达加斯加遭到法国殖民者的入侵,逐渐沦为法国的殖民地。

  玛雅文明

  玛雅人是中美洲印第安人的一支,属蒙古人种美洲支,他们所使用的玛雅语,属印第安语系玛雅一基切语族。他们分布在墨西哥尤卡坦中部和北部,伯利兹、洪都拉斯南部及塔瓦斯科的一部分,危地马拉低地和高地及恰帕斯和萨尔瓦多的最南端。由于所在地区历史、社会、文化、经济背景不一,各国玛雅人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也各具特色。

  玛雅的社会经济

  大约公元前1000年,玛雅人已学会烧林耕作,从野生植物中培植了玉米、南瓜、番茄、甘薯、豆类、辣椒、可可等作物,过上了定居的农业生活。他们还栽种棉花、龙舌兰,培植制作蓝靛的植物。畜牧业方面,玛雅人集体从事狩猎和捕鱼活动,开始饲养火鸡、狗和蜜蜂等。手工业方面,玛雅人用陶土、木头和石头制作器皿,用燧石和黑曜石制造武器和工具,也能用金、银、铜、锡等合金制成金属器具和装饰品。玛雅人的商品交换较发达,每个城市和村落都有作为交易场所的广场,市场上有各种食物和日用品,并开始用可可和豆子作为交换的媒介。

  玛雅城邦

  公元初期,玛雅人已在尤卡坦半岛南部的贝登伊查湖东北建立起许多奴隶制城邦。考古工作者在玛雅地区发现了上千座古代城邦遗址,其中最大的有瓦沙克敦、科潘和蒂卡尔等。9世纪末,玛雅城邦突然衰落。10世纪后,奇琴·伊察西南兴起了乌斯马尔和玛雅潘两个城邦。1485年的大瘟疫使城邦进一步衰败。玛雅人建立城邦时,已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到玛雅潘成为政治中心时,奴隶制已相当发达。

  玛雅文化

  玛雅文明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之一,也是印第安人各部落中最发达的文化。

  公元前后,玛雅人创造了象形文字。玛雅人很重视历史,每隔20年就立石记事,因而玛雅文化是美洲古代史上唯一有明确年代可考的文化。

  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玛雅人在天文、历法、数学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们设有天文观象台,创造了以365天为一年的太阳历和二十讲位计数法,这在当时世界上是很先进的。

  此外,玛雅人在艺术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玛雅人6至8世纪创造的波南帕克彩色壁画堪称世界古典壁画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阿兹特克帝国

  阿兹特克是古代中美洲文化舞台上的谢幕者,他们创造了辉煌的阿兹特克文明,这个文明最后毁于西班牙殖民者之手,阿兹特克的历史从此被拦腰截断。

  阿兹特克人

  阿兹特克人最早居住在墨西哥西北的阿斯特兰岛上。大约在12世纪,阿兹特克人为了逃离饥荒,从北方的故乡迁徙到墨西哥高原中部。传说有一天,战神对正在寻找栖息地的阿兹特克人说:“你们去寻找一只鹰,它栖息在一株仙人掌上,口中衔着一条蛇。找到之后,那个地方就是你们居住的地方。”阿兹特克人遵照战神的指示,来到了特斯科科湖畔的一个岛上,果然看到一只鹰叼着一条蛇站在仙人掌上,于是他们便开始在岛上建造新的城市,并把这个城市命名为“特诺奇蒂特兰”(今墨西哥城),意为“仙人掌之地”。

  1426年,阿兹特克领袖伊茨夸特尔率众战胜邻近各部落,并与特斯科科人、特拉科班人结成三部落联盟。之后,他们不断向外扩张,疆域向西达到瓦哈卡和特万特佩克,北部达到圣路易斯波托西,东南达到危地马拉,盛极一时,号称“阿兹特克帝国”。1518至1521年,西班牙殖民军占领特诺奇蒂特兰,可以说,阿兹特克帝国的统治告终。阿兹特克人对墨西哥历史、文化和民族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

  都城特诺奇蒂特兰

  16世纪初西班牙人入侵美洲之前,阿兹特克发展到鼎盛时期,全国有人口600万。都城特诺奇蒂特兰有人口13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奇琴伊察天文台阿兹特克人以擅长城市建筑而著称。他们在特斯科科湖畔定居不久,就开始建造都城,到1487年才正式竣工,前后用了200余年的时间。阿兹特克人在岛中央的制高点建起庙宇作为祭祀区,然后以此为中心修筑两条南北、东西交叉的大道,大道将全城分为四个区。阿兹特克人还在祭祀区建筑了以神庙为主体的建筑群,附近有许多国王和贵族居住的宫殿和房屋。

  特诺奇蒂特兰城中心广场上屹立着20座大小不等的庙宇,被称做美洲金字塔。这些庙宇全用石块垒成,造型与埃及金字塔不同,顶部不是尖的而是平的,四面均是等腰梯形。

  精美的手工艺

  阿兹特克人很重视自己的外表穿戴。男人大多披挂宽大的斗篷和绶带,妇女则穿着拖到地面的长袍。他们的衣服大多数是用野鸡、鹦鹉和蜂鸟等珍禽的羽毛精心编缀起来的,也有少数棉布的。阿兹特克人不论男女都戴头饰、手镯、脚镯、耳环和鼻环。这些饰物一般都用金银珠宝制成。金匠的工艺技术十分精湛,他们铸造的金鸟,头、舌和四肢都可以活动。他们还制作一种花边状的项圈,用珍珠、绿松石珠、红色小贝壳和小金珠串成,每隔一段距离就用一个金环连结起来,最外圈是24只小金铃。当人们集会的时候,举目一片金光银影,令人眼花缭乱。

  热血献祭

  阿兹特克人有用活人作为祭品的传统。他们在战场上勇往直前,抓获俘虏作为祭神的贡品。

  阿兹特克人的宗教是多神崇拜。他们认为神创造人时做出了自我牺牲,所以人类也应不断牺牲自己来祭祀神灵,只有这样才能延缓世界末日的到来。他们长年四处征战,把抓获的俘虏当祭品押上祭坛,用刀挖出心脏敬献给太阳神,以致他们圣殿的四壁和台阶上蒙着一层厚厚的凝固的血和人体脂肪,连远道而来的欧洲殖民者都对此不寒而栗。

  这一做法使阿兹特克人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中:为了免除灾难,需要用活人来献祭,献祭用的人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得到。于是,阿兹特克人为了免灾不断地发动战争,而战争又给阿兹特克人带来了更大的灾难……

  科尔特斯的征服

  1519年,西班牙殖民者荷南多·科尔特斯率领110名水手和553名士兵踏上了阿兹特克人的土地。是战是和?当时的阿兹特克皇帝蒙特苏马二世在入侵者面前举棋不定,结果沦为西班牙殖民者的傀儡。1520年6月,皇帝在对人民劝降时被群众击伤致死。科尔特斯在所“悲惨之夜”侥幸逃命后,于1521年卷土重来。阿兹特克人在新国王夸乌特莫克率领下,与围城的西班牙殖民者展开殊死搏斗,最后由于粮食和水源断绝,加之天花肆虐而惨败。1521年8月,西班牙人占领特诺奇蒂特兰,在城中大肆屠杀,并将该城彻底摧毁,后在其废墟上建立了墨西哥城。从此,墨西哥进入长达300年的殖民统治时期。

  印加帝国

  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以拥有一套完整的国家机器而闻名于世,有“美洲的罗马”之称。

  帝国的建立

  印加人原为印第安人中克丘亚人的一支,居住在秘鲁南部高原,以狩猎为生。据传,其最早的统治者曼科·卡帕克于10世纪左右率领部落从的的喀喀湖地区向北迁移,最后定居库斯科地区,并以此为中心逐渐向外扩张,占领整个安第斯山区。

  传说印加在亡国前共经历12个统治者。到15世纪初的第八代王维拉科查时,印加人的势力在安第斯山区逐渐强大。第九代王帕查库蒂征服秘鲁高原的大部。其子托帕·印加·尤潘基在位时,又征服奇穆文化地区(今厄瓜多尔),后又扩张到秘鲁南部沿海地区。第十一代王瓦伊纳·卡帕克时,印加人征服整个安第斯山区,建立起强盛的国家,帝国疆域南北长达4800千米,东西由太平洋沿岸直到亚马孙丛林,国土面积8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600万以上,是南美洲历史上疆域空前的大帝国。

  印加人的宗教

  印加人主要崇拜太阳,自称太阳的后代。国王称为“萨帕印加”(独裁执政者),是政治、军事和宗教的最高首脑,被尊为太阳神在人间的化身。月亮、土地及其他星宿也受印加人崇拜,但地位较低。印加人仍保持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传统,各氏族公社的成员以动物命名,视祖先为公社保护神。

  印加人已确立国家信仰及祭司教阶制度,祭司阶层享有特殊地位。全国的宗教中心是库斯科城的太阳神庙(金宫),每逢农事周期的重要节日都要来此举行祭典。

  都城库斯科

  库斯科古城位于秘鲁安第斯山脉间海拔3410米的东安第斯山谷中。11世纪印加帝国建立初期,皇帝曼科·卡帕克主持兴建了这座城市。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和征服之后,库斯科发展成为帝国的首都和神圣的城市,是印加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中心。

  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城市受到很大破坏,但城内一些印加帝国时代的街道、宫殿、庙宇和房屋建筑仍留存至今。

  距库斯科城1.5千米处,有世界闻名的举“太阳祭”仪式的萨克萨瓦曼圆形古堡。它由数以十万计的巨石建成。大石来自数十千米外,尽管运输和雕凿都十分艰难,但每块大石之间锯齿形接口仍能天衣无缝。

  云中的马丘比丘

  马丘比丘古城在印加语中意为“古老的山巅”,位于库斯科城南部112千米处的高原上,海拔2560米大约1450年,印加统治者帕查库特克·印加·尤潘基建造了该城。1532年,西班牙殖民者攻占了马丘比丘,但最终将它遗弃。如今该城遗址虽然只剩下残垣断壁,但当初兴盛时期的壮观风貌依稀可见。古城街道狭窄而有序,建筑多用巨石堆砌而成,没有灰浆等黏合物,石缝间甚至连一个刀片都插不进去。据考古学者推断,马丘比丘并不是普通的城市,而是举行各种宗教典礼的活动中心。平时有一些人在这里照料寺庙和祭坛,大部分人只有在宗教节日才到这里来。

  印加的末日

  1531年,印加皇帝瓦伊纳·卡帕克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瓦斯卡尔与阿塔瓦尔帕发生内战,加上当时瘟疫流行,国家元气大伤。1532年,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皮萨罗入侵印加帝国,除掉国王阿塔瓦尔帕后,立曼科·卡帕克二世为印加王。次年11月,西班牙军队占领库斯科。1536年,曼科·卡帕克二世发动反对西班牙人的起义,起义于1537年遭到镇压而失败。但其他起义者的反殖民斗争一直延续到1572年。

  殖民侵略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随着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货币经济的急剧增长以及西欧各国和东方国家贸易联系的扩大,开辟新航路成为西欧人迫切的需求。面对东西方传统商路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的困境,西欧的封建主、贵族、大商人为了加强同东方的直接贸易和获取更大的财富,积极鼓动和支持探寻新的航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地理知识的丰富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航海、造船等科技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长期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此同时,欧洲殖民者开始对亚、非、美洲进行殖民活动,最终导致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和殖民地人民的极端落后。

  开辟新路的背景

  西欧上层社会有着对东方商品的强烈需求及对黄金的狂热崇拜,而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却对东西方贸易往来课以重税,使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迫使西欧国家亟须开辟一条直通东方的新商路。

  16世纪初的经济繁荣

  15世纪时,西欧已编制了精早期的印刷机确的天文表,出现了千吨的快速帆船。16世纪初,西欧各国生产力快速发展。自动纺车、立式织布机在纺织业被广泛使用。在采矿业中,人们开始使用畜力或水力推动的抽水机、提运矿石的绞车以及矿井中的通风等设备。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等重大发明,这时已在欧洲广泛传播。科学发明和技术进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新生产部门的出现。火器的应用扩大了对生铁、铜和钢的需要,促进了冶金业的发展,加速了铸造技术的改进和新式机床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还表现在农业技术的进步上,16世纪尼德兰北部和英国已开始实行多圃轮种、深耕细作,水车和风车也有所改进。同时,人们还对畜种(特别是羊)注意改良,农牧产品的总量在这一时期有较显著的增加。

  商业资本的活跃

  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手工行业脱离农业,促使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快速发展起来。15世纪时,西欧各地的手工业细分为许多专业部门,行业数目明显增多,逐渐形成了一些工业中心和著名的农业区。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加速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农村的自然经济。15至16世纪,货币地租已成为主要的地租形式。16世纪时,西欧各地货币流通更加频繁。在安特卫普等地,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以及信贷和银行业都相继发展。这一切,加速了封建生产方式的解体。

  手工场的出现

  在产业革命以前,手工工场一直是工业生产的基本形式。它最早在纺织业和金属制造业中盛行。手工工场的劳动分工和协作有不同的形式,一种是由不同种类的劳动方式联合起来,另一种是同一种类的劳动形式按工序的差别进行分工的联合。这为后来的机器生产创造了条件。

  航海与造船技术的完善

  中国发明的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后,在欧洲航海业中已被普遍使用。海船的制造技术也有显著进步,出现了新型的轻便、多帆、快速的大海船。托勒密所著的《地理学》在15世纪初已被译成拉丁文,地圆学说在欧洲日益流行。1410年,法国主教皮埃尔·达里伊所著的《世界的面貌》一书,论述了大地为球形的观点佛罗伦萨的地理学家托斯堪内里绘制的《世界地图》,把中国和印度画在大西洋对岸,并推断从欧洲西航即可直达东方。这份地图就是哥伦布远航时所用的航海图。

  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从15世纪初起,葡萄牙统治者积极参与新航路的开辟,经过迪亚士、达·伽马等几代人的努力,探寻新航路获得突破,绕道非洲南端直达印度的新航路终于被开通。

  葡萄牙的“海上远征队”

  1415年,葡萄牙占领了非洲西北角的重要港口休达,休达成为葡萄牙人在非洲大陆上的立足点。亲王亨利(1394~1460年)预料到征服非洲南部的土地会带来巨大的利益,于是大力支持对非洲的探险。他创办了一所航海学校,组织力量培训海员,绘制海图,研究如何克服航行上的困难。葡萄牙人制成一种坚固的轻快帆船,便于逆风迂回行驶。这一切推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亨利屡次组织由骑士、商人和传教士组成的“海上远征队”,在非洲西海岸一带航行,贩卖奴隶,寻找黄金和象牙,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迪亚士与好望角

  葡萄牙航海家巴尔托洛梅乌·缪·迪亚士接受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的命令,于1487年8月从里斯本出发,率领两条载重达100吨的双桅大帆船,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驶去。1488年3月12日,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1488年12月,船队在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航行之后,安全回到里斯本。这是葡萄牙人探寻新航路的一次突破。葡萄牙国王认识到发现非洲南端的重要性,因此将其命名为“好望角”。迪亚士受到了国王的嘉奖。1497年,迪亚士受命于国王曼纽尔一世,再次率领4条大船沿着非洲海岸航行,沿途进行殖民与贸易活动,并开发黄金输出港口。1500年5月,船队在好望角附近遇到大西洋飓风,迪亚士及其伙伴葬身大西洋海底。然而,新的航路已被打通,西方殖民势力从此开始从非洲向亚洲延伸。

  达·伽马的航行

  达·伽马是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葡萄牙航海家,是从欧洲绕过好望角通往印度的航略的开辟者。

  达·伽马在1497年7月率领4艘帆船离开里斯本,沿着非洲海岸向南航行,绕过好望角,然后沿非洲东海岸北上。后来他靠阿拉伯人领航,从非洲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1499年,达·伽马的船队满载香料、宝石、丝绸回国,这些物资带来的收益是航行费用的60倍。1502年2月,达·伽马再度率领船队开始了第二次印度探险,目的是建立葡萄牙在印度洋上的海上霸权地位。

  1503年10月,达·伽马的船队满载超过第一次航行数十倍的财物返回葡萄牙。达·伽马完成了第二次远航印度的使命后,得到了葡萄牙国王的额外赏赐,1519年受封为伯爵。1524年4月,达·伽马以葡属印度总督身份第三次赴印度,9月到达果阿,不久染疾,12月死于柯钦。达·伽马的航行开通了西欧直通印度的新航路,促进了欧、亚两洲商业和航运业的发展,同时也为西方殖民者对东方进行血腥的殖民掠夺大开方便之门。

  哥伦布航抵新大陆

  葡萄牙人在非洲西海岸的航行和殖民扩张活动,促使西班牙人积极寻找另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他们资助哥伦布一行从欧洲向西航行,最终抵达美洲,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结束了美洲与世隔绝的状态,并为西班牙的海外掠夺和殖民统治奠定了基础。

  远航的准备

  哥伦布是一位意大利热那亚水手,年轻时经常在地中海和北海航行,随船队到过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国和冰岛一带,这些经历使他熟悉了地中海和大西洋东岸的航路。根据地圆学说,他认为如果在大西洋上向西航行,可以开辟出一条联结欧亚两大洲的捷径。1479年,哥伦布与森特岛(马德拉群岛)总督、著名航海家佩列斯特列劳的女儿结婚后,得到了岳父的航海手稿和海图,又随船访问了黄金海岸的葡萄牙要塞米那。1486年,哥伦布举家迁往西班牙,希望西班牙国王支持他的航行计划。经过一番周折,1492年,哥伦布终于与西班牙国王签订了著名的《圣大非协定》,其航行计划有了实现的可能。

  发现“新大陆”

  在第一次航行中,哥伦布于1492年10月12日发现了巴哈马群岛中的萨马纳岛礁(即今华特林岛)。当时哥伦布把这个岛定名为“圣萨尔瓦多”,即“救世主”之意。直至逝世前,哥伦布还误以为他所到之处是亚洲的一个海岛,认为自己已经到达印度,所以当时他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印度人),这个名称从此一直沿用下来。后来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在1499至1504年间几次到南美洲沿岸进行考察,在其游记《海上游行故事集》中断定这一地区不是印度,而是“新大陆”。从1507年起,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新大陆为“亚美利加洲”,即美洲。

  另外三次远航

  1493至1504年,哥伦布又三次出航,往来于欧美两大洲之间,先后到达加勒比海上的一些岛屿、南美大陆北岸的奥里诺科河口和中美洲的东岸,并在海地岛建立了西班牙在美洲的第一块殖民地。哥伦布发现了西半球的美洲大陆,发现了加勒比海中几乎所有重要的岛屿,开辟了横渡大西洋的新航线,并带回了在这个大陆的另一而存在着一“南海”的消息。所有这些重要的地理发现,都大大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打破了长期禁锢人们头脑的传统地理概念。

  影响

  哥伦布航行拉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纷纷步哥伦布的后尘,踏上了新发现的美洲大陆,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崩溃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建立起殖民奴役制度,给印第安人带来了深重灾难,但也加速了美洲的开发和资本主义进程。总之,哥伦布的远航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使海外贸易的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那以后,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迅速崛起,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成为世界霸主。随后,一种全新的工业文明变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麦哲伦等人用了整整三年时麦哲伦画像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为人类地理知识的丰富和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航行的起因

  哥伦布虽然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却没有到达富庶的东方,也没有给西班牙带来想象中的可观财富,西班牙因而继续支持远洋探险活动。亚美利哥曾经设想,绕过新大陆的南端可以到达盛产香料的摩鹿加群岛。1513年,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总督巴尔波亚率领探险队越过巴拿马地峡,在美洲西边发现了“南海”(即太平洋)。他也相信,如能找到与“大南海”沟通的海峡,就可以到达盛产香料的东方。1514至1515年,人们为寻找那个未知的海峡先后南航到了阿根廷的拉普拉塔河口和圣马提阿斯湾麦哲伦密切注意这些航海动态,随时准备完成这个任务。

  环球航行

  1518年3月18日,麦哲伦晋见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叙述了自己的航海计划。3月22日,查理一世和麦哲伦签署了远洋探险协定。之后,麦哲伦组成了一支探险队,分乘5艘大船,于1519年9月20日从塞维利亚的圣卢卡尔港起航。船队越过大西洋,沿巴西海岸南下,在1520年10月21日到达美洲南端海峡(后人命名为“麦哲伦海峡”),又继续西航入“南海”,因航途风平浪静,“南海”被称“太平洋”。历经九死一生的航行,麦哲伦于1521年到达今菲律宾群岛的马索毕岛。麦哲伦从西方绕到东方的理想终于实现了。

  麦哲伦航行的影响

  从1519年9月到1522年9月,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充分证实了地圆说:不管是从西往东,还是从东往西,毫无疑问,都可以环绕我们这个星球一周回到原地。这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改进均有重要意义。

  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侵略

  哥伦布抵达美洲后,葡萄牙和西班牙都加紧了对海外殖民地的掠夺,并为争夺新土地而发生激烈争执。通过签订《托尔德西里雅斯条约》和《萨拉哥斯新条约》,西班牙几乎独占了美洲,葡萄牙则将亚洲与非洲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这是欧洲列强对世界殖民地的第一次划分。

  葡萄牙入侵东南亚

  1501年,葡萄牙人的小船队抵达印度后炮击卡利库特。1502年,达·伽马以“印度总督”的统治者身份再次前往印度,并在莫桑比克等地建立了商站。1506至1508年,葡萄牙完全控制了连接红海和亚洲南部的海路,开始垄断东方的贸易。1509年,葡萄牙又侵占了印度西海岸和东海岸的部分地区。1510至1511年,葡萄牙占据果阿、马六甲等地,将其作为向东南亚扩大殖民侵略的主要根据地,又先后侵占了科伦坡、爪哇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和摩鹿加群岛等地,从而占领了“香料之国”。

  西班牙侵占西印度群岛

  哥伦布一踏上美洲土地,就代表西班牙殖民者迈出了掠夺美洲的第一步。哥伦布等人在到达加勒比海中的部分岛屿之初,即宣布该地属于西班牙领土。1493年和1496年,海地和多米尼加先后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进而成为西班牙向美洲扩大侵略的据点。1511年,西班牙在塞维利亚专设“印度事务部”,总管对殖民地的统治事务。

  1513年,西班牙殖民者巴尔波亚横跨巴拿马地峡抵达太平洋海岸后,公然宣布“南海”(太平洋)中的一切大岛屿均归西班牙所有。1514年,西班牙又相继侵占了巴拿马和古巴。

  西班牙侵占中南美洲

  16世纪20年代,西班牙殖民者以古巴为基地,占领了墨西哥和中美洲各地。1523至1524年,中美洲的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萨尔瓦多诸地区均被西班牙占领。墨西哥城成为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首府,科泰斯被任命为第一位总督。16世纪30至40年代,西班牙侵略者以侵占秘鲁为目标,陆续征服了南美洲的广大地区。1531至1533年,皮萨罗把秘鲁变成了西班牙殖民地,并于1532年侵占了厄瓜多尔。1535至1541年,阿尔马格罗先后征服了玻利维亚、智利的沿海地带。奎沙达率领部队于1536至1538年征服了哥伦比亚。多萨则率领另一支侵略军在1535年侵占了乌拉圭和巴拉圭,并于1549年侵占了阿根廷地区。到16世纪中叶为止,中、南美洲的广大地区(除葡属巴西外)均被划入西班牙庞大殖民帝国的版图之内。

  荷、英、法的殖民侵略

  在巨大的财富利润刺激下,继西班牙、葡萄牙之后,16世纪末,荷兰、英国、法国也对外发动了殖民侵略。17世纪中叶,西欧殖民诸国展开了激烈的殖民争夺战。经过多次战争,英国逐渐取得殖民霸权。

  荷兰的侵略活动

  荷兰的早期殖民侵略,是在国家支持下直接通过对外侵略机构进行的,如西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取得了由好望角向东至麦哲伦海峡的贸易垄断权,在东南亚与葡萄牙展开殖民地的争夺。1605至1619年,东印度公司逐渐掌握主动权,安汶岛等地香料贸易的控制权落入荷兰手中,且锡兰(今斯里兰卡)和马六甲也被荷兰独占。荷兰的西印度公司则垄断了美洲和西非洲的殖民和贸易特权,进行贩卖奴隶和海盗式劫掠。荷兰从西班牙手中夺得西印度群岛的一些岛屿,并占领了美洲东岸的哈德逊河口一带;1623年又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得巴西。1648年是荷兰殖民活动的高峰,葡萄牙被荷兰从非洲南端的开普敦排挤了出去。

  英国入侵北美和印度

  16世纪末,英国开始对外进行殖民侵略,并于1588年成立“几内亚公司”,专门从事殖民活动。1600年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从英国女王手中获得“特许状”,“有权”垄断从好望角到东方所有国家的贸易,并在所占领殖民地中拥有军政大权。1584年,英国在北美建立了弗吉尼亚殖民地。在东方,英国的主要侵略目标是印度,最初采用“经济渗入”等手段从莫卧儿王朝骗取各种贸易特权。1609年,英国殖民者在印度拉特建第一个商站,并于1613年占领该城,以后逐步向印度内地渗透。

  法国的殖民侵略

  17世纪初,法国把目光投向加拿大,成立诺曼底商人公司,开展殖民贸易。1608年,法国殖民者在北美圣劳伦斯河下游建魁北克城;1644年,开始向南美的圭亚那殖民,并侵略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和塞内加尔等地。但法国在东南亚地区,最初是以传教和经商名义逐渐深入到越南等地的。

  荷、英、法的殖民争夺

  西、葡两国16世纪控制的殖民霸权到了17世纪初逐渐被荷兰夺取。17世纪中叶,西欧殖民诸国展开了激烈的殖民地争夺战。1652至1674年,英国与荷兰先后爆发过三次殖民战争,荷兰战败,从此一蹶不振英国取得殖民霸权后,英法之间的殖民争夺又逐渐加剧。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思想文化运动,是一场科学与艺术的革新时期,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文艺复兴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与知识分子在文学、艺术、哲学、自然科学以及政治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领域开展的一场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以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为前提,以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为主要内容。恩格斯评价说:“这是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意大利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发源于14世纪初的意大利,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摇篮。资产阶级学者通过吸收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创造出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文化,使意大利在文化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开启了“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伟大时代”。

  但丁与《神曲》

  阿利格里·但丁(1265~1321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恩格斯称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的代表作《神曲》的问世,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同时代表了中世纪文学的最高成就。《神曲》是但丁在流放朗间创作的不朽诗篇,共一百曲,分《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主要描写诗人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和恋人贝雅德丽采的引导下,幻游地狱、炼狱和天堂三界的经过。作者以隐喻象征的手法,描写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政治、思想意识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

  《神曲》用意大利托斯坎尼方言写成,开创了用民族语言写作的先河但丁其他作品还有《新生》、《宴飨》、《论俗语》、《帝制论》等。

  最后的晚餐彼特拉与《歌集》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彼特拉克(1304~1374年),他首先提出“人学”和“神学”的对立,用人文主义观点研究古典文化,是历史上第一个人文主义者,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其代表作为抒情诗集《歌集》,相传是诗人于1327年见到美丽少女萝拉后,陆续写下的300多首十四行诗及1347年萝拉死后诗人所写的一些哀思之作的结集,用意大利语写成,主要是爱情诗。1341年,彼特拉克获得“桂冠诗人”称号。在他的诗中,诗人已克服了抽象和隐晦的寓意,直言不讳地抒发自己的爱憎、苦乐以及渴望、忧伤,表现了新的人文主义精神。

  薄伽丘与《十日谈》

  薄伽丘(1313~1375年)是一位博学的人文主义者,在翻译和用人文主义观点诠释、传播古代典籍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晚年,他致力于《神曲》的研究,并撰写了《但丁传》。薄伽丘一生作品甚丰,著有长篇小说、史诗、叙事诗、十四行诗等,其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这部小说集叙述了1348年佛罗伦萨黑死病肆虐时,十名男女青年到乡村避难,借欢宴歌舞和讲故事消遣时光,十天里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共得一百个故事。薄伽丘在故事中无情地揭露教士和贵族们的荒淫伪善,抨击封建道德,斥责封建特权,主张人类平等,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个性发展,称赞商人和手工业者的机智勇敢。

  《十日谈》具有明显的民主主义倾向和现实主义特点,在思想上比彼特拉克又前进了一步。

  一代大师达·芬奇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工程师、科学家、文艺理论家、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和发明家,是现实主义绘画理论的奠基人之一,著有《绘画论》一书。壁《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是达·芬奇一生的三大杰作,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和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

  “画圣”拉斐尔

  拉斐尔·桑西(1452~1519年)是杰出的画家和建筑师,有“画圣”之称,与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齐名,是“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他以擅长画圣母像著称,所画的圣母年轻、美丽、端庄、温柔、恬静,眉宇间洋溢着母性的慈爱和幸福,丝毫没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气息。其代表作是《西斯廷圣母像》。他所创造的许多理想美,特别是女性美的形象,令后人难以逾越。拉斐尔其他作品有《订婚》、《坐着的圣母》、《卡尔代利诺的圣母》、《金丝雀圣母》、《雅典学院》、《圣礼辩论》、《圣塞西利亚》等。

  雕塑巨匠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波纳罗蒂(1475~1564年)是著名的雕刻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其雕塑作品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他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具有雄浑、豪放、宏伟和充满激情的特点,所刻画的人物形象雄伟庄严、刚劲有力,充满英雄气概,因此被誉为“市民英雄的创造者”。其最有名的代表作是雕塑《大卫》、《摩西》及天顶画《创世记》、壁画《最后的审判》。

  马基雅弗利与《君主论》

  尼柯罗·马基雅弗利(1469~1527年)是杰出的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的奠基人,被称为“政治学之父”。其著述中最著名的有《君主论》、《罗马史论》、《战争的艺术》和《佛罗伦萨史》。《君主论》是他的代表作,全书清晰而完整地提出了资产阶级的国家学说,系统地阐述了君主统治的种种方式和君主夺权治国的思想策略与政治权术。他的政治学说主要有:国家至上论;反对教皇和教会干预世俗政权;肯定君主共和制是最好的政体形式;主张利用宗教和教会作为统治国家的有力武器;保护私有财产和私有制;君主应以夺取权力和保持权力为目的。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家、建筑师多被招聘到西欧各国,而欧洲诸国的学者、文人和青年学生纷纷前往意大利访问、学习。在各国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欧洲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也随之兴起。

  德国文艺复兴

  15世纪中叶,在德国的许多大学里出现了人文主义思潮,这种思潮在16世纪发展到最高峰德国人文主义思想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勒克林和胡登,艺术家的代表人物是丢勒和小汉斯·霍尔拜因。

  人文大师勒克林

  约翰·勒克林(1455~1522年)是一位精通希腊语、拉丁语和希伯来语的语言学家。1506年他编成第一部希伯来语文法著作,1516年写成《希伯来语提要》,1517年又完成了《卡巴拉哲学论》。在反对科隆大学经院哲学家焚烧犹太书籍的斗争中,一些知识分子还组成“勒克林学派”,并编纂了两卷本的讽刺文集《蒙昧者书简》。

  “桂冠诗人”胡登

  乌尔利希·封·胡登(1488~1523年)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为德国的统一献出了生命。1517年,德皇在奥格斯堡赠予胡登“桂冠诗人”称号。胡登很崇拜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家洛伦佐·瓦拉,并把其著《论君士坦丁大帝赠赐的伪书》带到德国出版,在思想上动摇了罗马教皇的地位。表达其人文主义观点的代表作是他1520年完成的《罗马的三位一体》,这部作品指出罗马教皇是德国一切灾难的祸根。

  大画家丢勒

  阿尔勃莱希特·丢勒(1471~1528年)是德国杰出的油画家、版画家、雕刻家和建筑师,擅长小型传统宗教画,尤其是木版画和铜版画。木版画代表作为木刻组画《启示录》,共16幅,以《四名骑士》和《天使斗恶龙》两幅最为杰出;铜版画代表作品有《骑士、死神相魔鬼》、《在书斋里的圣哲罗姆》和《忧郁》等。丢勒有“名手版画”之称,其著名油《四使徒》长期享有世界声誉,堪称德国绘画艺术的经典之作。而他为佛罗伦萨奥尔桑梅克教堂雕塑《圣乔治》大理石像,则是其雕刻艺术的代表作。丢勒的艺术理论作品是四卷本《人体解剖学原理》。

  小汉斯·霍尔拜因

  小汉斯·霍尔拜因(1497~1543年)是德国卓越的肖像画、水粉画和写生画家,也继承和发展了佛兰德尔的绘画传统,皮托马斯·莫尔赞“奇才的画家”。主要绘画作品《巴塞尔市长迈耶尔像》、《伊拉斯谟》、《英王亨利八世》、《外交家莫列特》等。

  法国文艺复兴

  法国的文艺复兴受意大利和北欧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很大。北欧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和一些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都曾在法国游历、讲学,传播人文主义文化。意大利战争中,法国国王和贵族从意大利带回大量人文主义作品、艺术珍品和古代作家手稿,深深影响了法国文化艺术。法国文艺复兴是在继承和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国文艺复兴开始于15世纪末,繁荣于16世纪。人文主义运动鲜明地形成两派,一是以“七星诗社”为代表的贵族派,一是以拉伯雷为代表的民主派。

  “七星诗社”

  “七星诗社”是16世纪法国著名的人文主义团体,以大贵族龙沙和杜贝雷为首。他们以建立法兰西民族语言风格的文学和诗歌为己任,主张用民族语言写诗,要求诗歌韵律和谐、形式自然,反对浮夸和用拉丁语或其他外国语写作,在语言和诗歌理论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促进了法国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的发展。

  拉伯雷与《巨人传》

  拉伯雷(1494~1553年)是继薄伽丘之后享誉欧洲的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民主派的代表。他历时20年完成的长篇讽刺小说《巨人传》,主要写卡冈都亚、庞大固埃父子两代巨人的活动史,这两位巨人象征着人要有强健的体魄,以智慧和力量战胜愚昧和黑暗,并以夸张的手法歌颂人的力量,嘲讽了宣传禁欲主义的教会和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贵族拉伯雷的小说具有深刻的平民性,内容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比喻生动活泼。《巨人传》是一部现实与幻想交织的现实主义作品,在欧洲文学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初步确立了小说体裁在文学上的地位,其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讽刺艺术,对后来欧洲许多作家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波丹与《论国家》

  波丹(1530~1596年),法国政治思想家,是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主要著作为《论国家》。他主张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巩固统一的民族国家。他认为国家权力至高无上,主权是统一不可分的,君主是国家主权唯一的拥有者,任何臣民不能与之分享。波丹的主权论,矛头直指觊觎世俗权力的教皇和闹分裂的封建贵族。波丹还竭力维护资产阶级的财产私有制,他声称,任何君主都无权侵占别人的财产,无权擅自征收捐税。

  英国文艺复兴

  16世纪,由于新航路开辟后海外贸易发达,英国国力逐渐强大起来,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这一时期的英国,在文化上出现了一个活动频繁、佳作竞出的局面。一如14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在英国是以重新发现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开始的。英国文艺复兴运动虽然稍晚于西欧大陆,但取得的成就很高。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和莎士比亚。

  约翰·柯列特的人文主义

  约翰·柯列特(1467~1519年)是英国牛津大学人文主义小组的核心人物。这个小组受伊拉斯谟的影响很大,初期的活动主要是研读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人的作品。柯列特在意大利学过希腊语、法学及教皇的著述,自1496年起,连续6年在校内开设轰动英国学术界的“保罗书简”专题讲座课。柯列特不仅解释字义、语法,而且从文献学、语言学角度,在深入钻研的基础上讲解圣书。1508年,柯列特创办了名为“圣保罗中等学校”的新式学校,这是一所完全不受教会控制、接受伦敦商会和纺织工厂主资助的学校,也是传播人文主义思想、主张宗教改革的学校。

  莫尔的“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1478~1535年)是英国著名人文主义思想家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其代表《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史上第一部光辉杰作。这部作品借一个旅行者谈海外见闻的方式,描绘了一个没有私有制和宗教压迫、崇尚学术的理想社会,对为了能多产羊毛而大规模圈地、迫使贫苦农民流离失所的“羊吃人”的英国社会现实进行了有力的谴责。

  莎士比亚的戏剧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年)是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同荷马、但丁、歌德一起被誉为欧洲划时代的四大作家。其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590~1600年),是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和创作风格的形成时期,主要作品是历史剧、喜剧和十四行诗,代表作有历史剧《约翰王》、《亨利六世》、《理查三世》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第二时期(1601~1608年),是他的思想和艺术创作高峰阶段,创作了一些著名悲剧,如《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雅典的泰门》等;第三时期(1609~1613年),他集中创作悲喜剧和传奇剧,主要作品有《泰尔亲王里克里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等莎士比亚的作品集中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文学的最高成就,对欧洲文学特别是戏剧体裁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西班牙文艺复兴

  西班牙文艺复兴运动始于16世纪初,16世纪末进入全盛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塞万提斯和维加。宗教文学和骑士文学对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的影响较大。人文主义者热心于办大学,介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

  修道士拉斯·卡萨斯

  拉斯·卡萨斯(1474~1566年)是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多米尼克派修道士,其代表作为《印度被毁灭的梗概》、《西印度史》等。作者根据耳闻目睹的事实,通过这些作品揭露了殖民者在西印度、美洲一些地区(古巴、墨西哥、秘鲁)的骇人罪行。他虽然身为传教士和行政官,但同时又是一位支持印第安人争取自由的人文主义者和历史学家。他敢于揭露宗教法庭罪恶的精神难能可贵。

  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1547~1616年)是西班牙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诗人。其代表作《堂吉诃德》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后世的长篇小说创作具有典范式的意义。书中通过堂吉诃德在游侠生活中的遭遇,反映了当时西班牙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风俗等各个方面的情况,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抨击了教会的专横,揭示了人民的困苦。他塑造的堂吉诃德和仆从桑丘,是西方古典文学中的两个典型形象。另外,他还创作了优秀短篇小说集《训诫小说集》。

  “西班牙戏剧之父”

  洛普·德·维加(1562~1635年)是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奠基人,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其剧本题材、形式多样,有喜剧、宗教剧和幕间剧、历史剧等。欧洲学者赞其“戏剧大师”。他最杰出的作品《羊泉村》,该剧根据1476年羊泉村农民起义的历史事件创作而成,一直激励着西班牙人民为争取自由而奋斗。另外,他还《舞蹈教师》、《塞维勒之星》等剧作。

  尼德兰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各个国家和地区,以城市为中心出现了新文化、新艺术的曙光。就绘画艺术而言,当时的尼德兰已成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又一个繁盛之地。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尼德兰发生文艺复兴运动,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伊拉斯谟和勃吕盖尔。此时,尼德兰的艺术虽仍处于哥特艺术的晚期阶段,但这并未妨碍尼德兰民族艺术的发展,而且还为欧洲油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人文主义的泰斗”

  德西得乌·伊拉斯谟(1467~1536年),尼德兰著名神学家、思想家,被誉为“人文主义的泰斗”、“欧洲文艺复兴的纪念碑”。他精通希腊文和拉丁文,将拉丁语的格言整理为希腊文的《格言集》,并补以注释和说明,他所修订的《新约圣经》纠正了教会通用本中的许多错误。1509年夏,伊拉斯谟完成了其传世名著《愚人颂》。他的其他作品还有《自由意志论》、《知己谈话录》等。伊拉斯谟最突出的贡献是把人文主义在文学艺术中表现出的世俗气息、人性色彩带入欧洲思想界,他因此成为当时人文主义运动的一面旗帜。

  农民画家勃吕盖尔

  勃吕盖尔(约1525~1569年)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农民画家,其画作特别重视农村生活和社会习俗的描绘,以及风景与人物的搭配,以素描、油画和铜版画著称。其名作《农民的舞蹈》、《农民的婚礼》和《冬猎》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芳香。在《虐杀婴儿》《绞刑架下的舞蹈》中,画家揭露了西班牙侵略者对尼德兰人民的血腥统治。勃吕盖尔还是一位卓有成绩的风景画高手,在他表现尼德兰风光的四季图——《夏牧》、《冬猎》、《秋收》、《春耕》中,我们感受到他那宁静安详的笔触中流露出眷恋故土的世俗情怀。勃吕盖尔画风朴实,重视反映现实生活,感染力强,有民族特色,体现了尼德兰独特的绘画风格。17世纪后,荷兰以鲁本斯和伦勃朗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画派就是在勃吕盖尔的绘画风格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人文科学的新发展

  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人们的思想开始从神学桎梏下哥白尼解放出来,出现了新哲学,法学和教育学等人文科学也有突破性的进展。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培根、笛卡儿和斯宾诺莎等人。

  培根与新哲学

  新哲学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使哲学进入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阶段,并宣布经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年)是新哲学杰出的代表人物,是近代科学的奠基人和第一个唯物论哲学家。他推崇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马克思称他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尖锐地批判了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原则和经验归纳法,主张全面改造人类的知识,使整个学术文化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实现伟大的复兴。培根著有《学术的进展》、《新工具》和《论科学的价值与增长》等。

  “近代科学的始祖”

  笛卡儿(1596~1650年)是法国伟大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是解析几何的创始人,主要哲学著作有《方法论》、《形而上学的沉思》、《哲学原理》等。他采用理性演绎法,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并融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为一炉,提出“二元论”哲学观点,在哲学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唯心主义观点被法国神学家发展为僧侣主义,而唯物主义观点则为18世纪百科全书派奠定了基础。笛卡儿堪称17世纪及其后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斯宾诺莎的哲学

  斯宾诺莎(1632~1677年)是荷兰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主要著作有《神学政治学论》、《伦理学》和《知性改进论》等。他继承和发展了布鲁诺的自然哲学和笛卡儿的新哲学观点,提出“实体”概念和“自因说”。斯宾诺莎的哲学思想对近代欧洲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费尔巴哈继承和发展了他的唯物主义观点,而黑格尔则吸取了他的辩证法思想。

  “罗马法”热潮

  12世纪初,法学领域掀起了研究和采用“罗马法”的热潮。14世纪以来,法国学者根据罗马法的体系,对法国的传统法加以调整和改革,并形成学派。这个新的法学派成员多是人文主义者,他们探讨罗马法的历史沿革,试用本民族语言写出新法律,废止古拉丁文。新法学的代表人物有居查西、唐内留等。“罗马法”热潮的兴起并不是偶然的,其根本原因在于当时西欧的法律状况同商品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极不适应,而罗马法是资本主义社会以前调整商品生产者关系的最完备的法律,可以满足社会财产契约关系发展变化的需要。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近代自然科学形成于15世纪末,它的兴起是从天文学革命开始的。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天文学革命之始,也是自然科学摆脱神学控制而独立发展的标志。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既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一项重大成就,也是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内容,更是科学技术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

  哥白尼与天文学革命

  尼古拉·哥白尼(1473~1543年)是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根据自己多年来对日、月、行星运动的观察和推算,总结以前天文学家的研究成果,写成《天体运行论》一书,提出了“太阳中心说”或“地动说”,开创了近代天文学。作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哥白尼的历史功绩是伟大的。他确认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之一,掀起了一场天文学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是人类探求客观真理道路上的里程碑。哥白尼的伟大成就,不仅铺平了通向近代天文学的道路,而且开创了整个自然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从哥白尼起,脱离教会束缚的自然科学和哲学开始获得飞速发展。

  科学斗士布鲁诺

  乔尔丹诺·布鲁诺(1548~1600年)是意大利著名的天文学家和哲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提出新的宇宙理论。他在《论无限、宇宙及世界》一书中提出了宇宙无限的思想,认为宇宙是统一的、物质的、无限的和永恒的,地球只不过是无限宇宙中一粒小小的尘埃。布鲁诺的天才论述,弥补了哥白尼“日心说”的缺陷,推动了天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布鲁诺否定神的存在,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宇宙万物都处在普遍联系和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他发展了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在哲学史上也同样有着深远的意义。布鲁诺的新宇宙观遭到教会的极端仇视,他本人于1600年被判处火刑,在罗马鲜花广场被活活烧死,为捍卫科学真理献出了生命。

  开普勒

  开普勒(1571~1630年)是德国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被誉为“天体力学的奠基人”。他曾是著名天文学家第谷的助手和合作者。1604年,他发现和持续观测了出现在蛇夫座的一颗新星(现在被命名为开普勒新星),并深入研究火星的运动轨迹,分别在《新天文学》、《宇宙和谐论》中公布了行星运动的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在1611年出版的《光学》中,他提出把伽利略式凹透镜目镜改为小凸透镜的看法。他于1618至1621年出版的《哥白尼天文学概要》成为17世纪欧洲影响最广的天文学著作。1627年,他发表了《鲁道夫星表》,在后来一个多世纪中被视为天文学中的标准星表。另外,他还揭示了行星运转速度与轨道的相互关系,为后来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打下了基础。1615年他发表的《测定酒精体积的新方法》一文,对微积分的诞生有重要意义。

  开普勒物理学的发展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达·芬奇曾研究过动力学、机械学、光学等实用科学,而英国的科学家威廉·吉尔柏特在其名著《磁石论》中论述了地球的磁现象。意大利人伽利略是近代动力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两种新科学的对话》,研究了惯性运动和落体运动的规律,为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研究铺平了道路。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在液体和气体动力学方面有很重要的发现,制成了水银气压计。法国学者帕斯卡发现了液体和气体中压力的传播定律。英国学者玻义耳发现气体容量与外部压力成反比例的定律。

  数学的成就

  16世纪以来,在对天文学和力学的研究中,数学有了新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在艺术家所创建的透视法的基础上,射影几何学逐步形成。在斐波那契《算盘书》之后,欧洲也出现了一些数学著作,从而促进了十进分数理论的发展。16世纪初期最出色的数学成就,包括意大利数学家卡尔达诺发现了三次方程、四次方程的代数解法(“卡尔达诺公式”)。在三角学发展方面,欧洲人把三角学从天文学中独立出来,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重新定义了各种三角函数的概念,编制了非常精密的三角函数表。法国数学家韦达对三角学有突出贡献,著有《数学公式和三角法及附录》、《分析术入门》,首次用字母表示已知数和未知数,促进了代数学的发展,被称为“代数学之父”。1614年,英国数学家耐普尔制定出第一个对数表。著名法国学者勒奈·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为17世纪后半期牛顿和莱布尼兹创立微分学和积分学奠定了基础。

  生理学和医学

  文艺复兴时期,医学家们进一步创立了有关人体性质和疗病方法的新理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达·芬奇提出人体运动是骨骼和肌肉作用的结果。他以牛心为材料,指出心脏分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并正确记述了房室间有尖瓣、心室与动脉间有半月瓣。他抛弃了盖伦关于血管起始于肝脏的观点,认为一切血管均起始于心脏。他比较了动物与人体的结构,指出其中的同源现象,对进化思想也有一定贡献。

  尼德兰外科医生安德烈·维萨里创立了科学解剖学,著有《人体构造》一书,在研究人的骨骼、血管、内脏、大脑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后来发现血液循环打下了基础。

  西班牙医生米凯尔·塞尔维特和英国医生威廉·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现象。塞尔维特著有《基督教的复兴》,提出了心肺之间血液小循环的学说;而哈维以解剖学为基础,发现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并第一个把血液循环的机械原因归于心脏有节律的持续搏动,著《心血运动论》等。在血液循环学说的基础上,关于消化、吸收、营养、新陈代谢功能等现象都得到了研究,生理学从此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生物学的进步

  文艺复兴时期,生物学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哈维首先把物理学的概念和数学方法引入生物学中,并坚持用观察和实验代替主观的推测,他因此被公认为近代实验生物学的创始人。

  文艺复兴之后,地理探险和海外贸易迅速发展起来。17至18世纪,随着动植物标本的大量采集和积累,分类学得到很大的发展。从以草药、草本植物为主转向研究所有植物,从种类记述到建立分类系统,从分别对动植物进行分类发展到建立动植物统一的分类范畴和命名方法。

  同时,分类方法从亚里士多德以逻辑区分的向下分类法发展为以经验为主的向上分类法。对物种的认识也从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物种不变观点,逐步过渡到生物进化的思想。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揭示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与微生物世界,促进了组织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的发展。

  宗教改革运动

  16世纪,欧洲掀起了一场以宗教改革为主体的大规模社会政治运动。其起因在于,中世纪后期的欧洲,罗马教廷越来越腐败,常常不择手段地聚敛钱财,侵占大量土地,并出售赎罪券,与世俗政权联系密切又彼此争斗,激起了社会各阶层的不满。1517年,德国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发《九十五条论纲》抨击罗马教廷出售赎罪券的行为,矛头直指罗马教皇,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此后,宗教改革运动迅速在欧洲展开。在德国,出现了一批支持路德主张的封建主和市民教会;在瑞士,出现了以加尔文、茨温利为首的激进改革派;在英国,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封建制度和天主教教会,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扫清了道路,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腐败的天主教会

  天主教会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随着权势和财富的增长,其腐败程度也逐渐加深,最终变成了一个腐朽的国际性官僚机构,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极大愤慨。16世纪初,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时机已经成熟。1517年,路德公开反对教廷贩卖赎罪券,点燃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

  宗教裁判

  宗教裁判所是13至19世纪天主教会侦察和审判异端的机构,它是教会为维护独断信仰、整肃和迫害异端而设立的。教会有权判定什么是异端邪说,借以钳制人民的思想。判断是非真理的标准操纵于教会之手,助长了教会在思想文化领域垄断和专制的气焰。宗教裁判所严刑逼供、制造冤狱的恐怖手段,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互相猜疑,使得诬陷诽谤和告密成风。它煽起教徒对妇女的偏见和民族(血统)歧视,在天主教和整个欧洲历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罪恶。

  “异端”分子的挑战

  天主教的神字思想常常遇到来自反对天主教正统教义的所“异端”分子的攻击。首先发起挑战的是城市市民,而后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先后成为群众反对封建神学体系和教会的先锋。市民的挑战突出表现为12至13世纪法国南部的阿尔比派“异端”、14世纪英国的威克里夫运动和15世纪捷克的胡司运动。

  教会民族化的开始

  14世纪中叶,英国颁布了教职选举规章制度和《王权侵害罪法》;1516年,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同教皇缔结《波伦亚协定》,取得了任命主教、修道院长的权力;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于1482年通过同教皇签订协定,取得了高级教职的任命权……这些措施的实质,都是西欧国家为了预防外来势力的干涉而同罗马教廷进行的斗争,其目的都是为了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

  对教会的不满

  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会是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它拥有大量地产,是最大的封建剥削者。它向农民收取高额的封建地租,还向广大居民征收“什一税”和赦罪费、法庭诉讼费等苛捐杂税。天主教会还利用权势和宗教迷信肆意敲诈勒索广大人民,例如出卖赎罪券。教会内部贿赂成风,教皇的选举与贿赂、争权夺利紧密相连。以教皇为首的高级教士越富有,生活就越奢侈腐化。教皇作恶多端,各级教士竞相效尤,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教会的欺诈和无耻的掠夺,使广大劳动群众负担加重,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教会的统治,这不仅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因为天主教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觊觎教会的财产,也蠢蠢欲动。

  宗教改革前夕的德国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德国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了最初的资产阶级。但在政治上,整个德意志却没有形成集中统一的中央政权,分裂割据的局面依然如故,这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改变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

  相对落后的经济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虽然德国封建生产方式仍占统治地位,但社会经济已有了很大发展工业方面,冶金、造纸、印刷、武器制造、棉麻纺织业等都很发达。商业,特别是中介性贸易相当繁荣。工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是,德意志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意大利和英国等欧洲其他国家。

  资本主义萌芽

  德国工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一些农村经过改良土壤、深耕细作,农作物品种增多,产量提高。有些农民从事小商品生产,与商业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但封建压迫依然严重,农民中两极分化渐趋明显,大量无地或少地的破产农民为生活所迫而成为雇佣工人。在矿冶和纺织等部门,分散型和少数集中型的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日益增多,印刷和建筑业中已出现了有10至20名雇工的工场。16世纪初,德国还出现了一些大银行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德国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产生了最初的资产阶级。

  政治分裂

  16世纪初,德国皇帝权力微弱,无力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在德国,除七大选侯外,还有十几个大诸侯、两百多个小诸侯、上千个帝国骑士。诸侯同德皇争权,又在其领地内推行集权统治,各有各的政权、军队、法律和货币,彼此独立。整个德国境内关卡林立,关税互不统一。诸侯、骑士和城市贵族往往根据利益结成联盟,时聚时散,内乱不已。德国经济上的分裂性影响了政治的发展,长期的封建混战和政治分裂,反过来又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矛盾重重

  15世纪末至16世比初,德国的阶级和社会矛盾极其尖锐复杂。主要矛盾是,以广大农民为主体、包括城市平民和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内的人民群众同封建主阶级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为反抗最大的封建主——天主教会的斗争。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6世纪初,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斗争条件已经成熟。德国尖锐复杂的阶级、民族矛盾集中在教会问题上,一触即发。1517年,路德公开反对教廷贩卖赎罪券,点燃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

  马丁·路德的青年时代

  马丁·路德(1483~1546年),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倡导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教创始人。

  路德的童年是在贫困中度过的,家境好转后,路德受到正规教育。

  1505年他在莱比锡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奥古斯丁修道院当隐修士。教廷的日益腐败使路德深感失望,于是,他萌生了改革宗教的愿望。他反对教阶制和繁杂的礼拜仪式,提倡建立廉俭教会。路德初期的宗教观点体现了市民阶级要求建立自己的教会的主张。

  宗教改革的开始

  1517年,罗马教皇利奥十世以修缮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名,派教皇“特使”多米尼加修士特策尔到德国贩卖赎罪券,引起了路德的极大愤怒。于是,路德在维登堡教堂的正门公开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即《关于赎罪券的功效》,痛斥了特策尔之流的卑劣行径,要求公开辩论赎罪券的功效问题。由于《九十五条论纲》道出了德国人民不满罗马教延和教会统治的共同心声,它的发表成为“席卷一切等级并震撼整个帝国的运动的信号”,此后,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在各地迅猛展开。路德由于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一度表现坚决,宗教改革观点也逐渐深入到德国各阶层人们心中。

  《九十五条论纲》

  1517年,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要求公开辩论赎罪券的功效问题。《九十五条论纲》的每一句话都是对教廷谬误言论的有力抨击。比如第一条说,当上帝和耶稣基督说“忏悔”时,意思是,信徒的整个一生都应该忏悔,而不是补赎;第三十六条补充说,每一位诚心忏悔的基督教徒即使没有赎罪券,也能完全减免他的罪过和惩罚。路德在这里运用“因信称义”论,揭开了以教皇为首的神职人员的虚伪神权本质,搬掉了人与上帝之间的教会阻隔,说明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道理。他公然指出,教皇出卖赎罪券是犯了错误和违背基督教教义的。此文一出,远近传诵,赎罪券的销售大受影响,教皇为之震怒。同时,改革运动也一发不可收拾。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系由以亚尔伯特之名向诸委办所颁布的训令和劝售赎罪券者所说的话语构成,所以内容极不连贯。路德在第三十至三十七条、第四十二至五十二条中,表达了他最重要的积极观点;在第九十二至九十五条中,说明了他提出抗议的动机。

  三大论著

  1520年8至10月间,路德先后发表了《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书》、《教会的巴比伦之囚》《论基督徒的自由》三本小册子,它们被称为德国宗教改革的“三大论著”,是德国温和派宗教改革运动的纲领。三本之中以第一本最为重要,它是路德宗教改革的政治纲领。路德号召德国贵族联合起来,“反对教皇,解放德国”。

  给教皇的三封信

  1518年5月末,路德在给教皇的第一封信里自称是教皇“顺命的儿子”,尊教皇为“仁慈的父亲”、“基督的使者”。1519年3月,在第二封信里,他仍把自己说成是教皇“卑微的臣民”,但却表示不能昧着良心收回自己的主张。在1520年的第三封信中,他大胆揭露道:

  “罗马教会以前是诸教会中最圣洁的教会,如今却成了贼窝,最不洁者的穴窟,寡廉鲜耻的妓院,罪恶、死亡、阴世的国都。”从路德写给教皇的三封信里可以明显看出路德对教皇态度的转变。

  鼓吹“合法地前进”

  随着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参加反教会斗争的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分歧日趋明显。广大农民和城市平民要求变革现行的社会制度;一部分激进者主张废除私有制、消灭压迫,甚至酝酿发动武装起义。1512年12月,路德发表文章告诫全体基督徒,严防暴乱和煽动,并鼓吹“应该约束自己,切勿乱说、乱想、乱动”,要“合法地前进”。由此看出,此时的路德实际上已“抛弃运动中的下层人民,倒向市民、贵族和诸侯一边去了”。

  “带铁锤的闵采尔”

  闵采尔(1490~1525年),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激进派领袖、德国农民战争的组织者和杰出领导人、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之一。出身于小手工业者家庭的闵采尔,1506年入莱比锡大学攻读神学,获博士学位。1517年开始追随路德,后来因不满路德的保守态度而与之分道扬镳。1521年11月,他写《布拉格通告》,主张取消压迫和剥削的社会制度,实现人人平等之后,他开始对教会的“圣礼”进行改革,反对罗马教廷。他直接抨击基督教的主要论点,主张通过暴力推翻封建主的统治,建立“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私有财产,没有社会成员受压迫的国家政权”。他把领导人民摆脱剥削压迫作为首要任务,领导了萨克森和图林根的农民起义。1525年5月,起义军失败,闵采尔被俘就义。

  路德派新教的确立

  路德将福音的基本观念归纳为“十四条”,这是路德派新教教义的重要根据。路德后期宗教改革活动的特点是,加强系统的教理建设和创建、整顿路德教的教会。

  1555年9月25日,德皇颁布了与诸侯签订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规定“教随国定”原则。新、旧教同权平等,路德教的合法地位从此得到确认。

  德国农民战争

  1524至1525年,德国爆发了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它波及德国大部分地区,全国三分之二的农民加入战争,在德国和西欧历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士瓦本农民揭竿而起

  1524年夏,士瓦本南部的农民拒绝为贵族服劳役并发动起义,揭开了大规模农民战争的第一页。附近的农民群起响应,推举汉斯·米勒为首领。起义军开赴莱茵河北岸的瓦尔茨胡特城,在这里建立了斗争据点,先后提出了自己的斗争纲领《书简》、《十二条款》。不过,由于农民军没有统一领导,纪律松弛,士气不振,远不是诸侯军队的对手。1525年4月底,各支农民军分别被击溃。

  法兰克尼亚的农民战争

  1525年3月末,法兰克尼亚地区爆发起义,这次起义在德国农民战争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其中最出色的农民起义领袖是盖尔,他所领导的支队被称“黑军”。1525年5月,各地农民军代表在法兰克尼亚集会,在出身贵族、代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利益的文德尔·希普勒的提议下,他们共同制定并提出了著名的《海尔布琅纲领》,要求在德国建立一个中央集权制的政府,改革教阶制,没收教会土地分给骑士等。6月,法兰克尼亚的农民起义被逐一瓦解。

  其他地区的农民战争

  1525年2月,闵采尔来到图林根,3月在缪尔豪森城领导人民起义,推翻了城市贵族的统治,建立起一个“永久议会”,闵采尔被选为主席。从此,缪尔豪森成为德意志中部的起义中心。在它周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1525年5月中,农民起义军与封建主军队决战,不幸失败。闵采尔被俘,壮烈就义。

  欧洲宗教改革的扩大

  德意志正进行宗教改革的时候,欧洲其他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已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同样反映在宗教改革的问题上,王权的加强也同天主教会在政治、经济、宗教上的势力发生矛盾,因而各国都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各国的历史背景有别,因而各国宗教改革的参加者、进程、特点和结果也不尽相同。

  加尔文教的创立

  加尔文(1509~1564年),法国宗教改革家,基督教新教加尔文宗创始人。1541年起,加尔文成为日内瓦教会的领袖。在他的领导下,日内瓦成为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和宗教改革中心,加尔文教传播到欧洲各国。有人称加尔文是“新教的教皇”,日内瓦是“新教的罗马”。

  加尔文教教会组织既不受教皇统治,也不归国家政权管辖,在教派内部有严格的纪律,将其他新兴教派斥为“异端”。加尔文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按照共和制原则,把教会的管理权置于由教徒选举产生的长老和牧师的手中,对人民实行严厉的统治;浮华的教仪被取消,许多宗教节日被废除,甚至连跳舞、演戏等娱乐活动也被禁止。加尔文教的教义和教会组织形式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因而得到广泛的传播,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北欧诸国的宗教改革

  16世纪20至30年代,路德教已传入北欧各国。1527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召开了规模最大、参会成员最广泛的国家议会会议,宣布按路德教派的教义改革瑞典教会,决定修道院统归国王,教士讲道必须以《圣经》为依据。自此,瑞典宗教开始国家化。1541年,受瑞典管辖的芬兰亦改信路德教。丹麦在国王腓特烈一世时期进行宗教改革。1536年10月,丹麦国民大会正式宣布建立路德教的国家教会,国王为教会最高领袖,旧主教丧失了在政府中的特权挪威及冰岛也服从丹麦法律。1554年,路德教在北欧大获全胜。

  反宗教改革活动

  罗马教皇保罗三世为了解除教权危机,加紧对天主教会自身的改革,阻挠、镇压新教宗教改革,积极整顿教会内部的弊端,惩办贪污腐化分子,停止兜售赎罪券,并组成“九人委员会”审查教会,商议改革措施,力图提高教会威信此外,保罗三世还成立了“异端法庭”、耶稣会、神学院,培训神职人员,加强对天主教的控制。尽管天主凭借这措施获得过暂时的成功,但最终还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中古末期,西欧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诸国普遍建立。旧的封建贵族阶级虽然还占据着统治地位,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被雇佣的工人阶级已经产生,阶级关系更加复杂。当时既有封建制度下广大劳动人民反对封建剥削压迫的斗争,又有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早期工人反对资本主义剥削的斗争也发生了。

  在英国和法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出现重大变化,专制君主制逐渐确立,国家机器日益完备,政治上进入封建君主专制时期。在资本主义发展比较成熟的尼德兰,16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获得了胜利,建立了荷兰共和国,成为欧洲第一个资本主义的“标本”国家。17世纪初爆发了欧洲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冲突——三十年战争,德国被肢解,法国夺得欧洲霸权。

  英国

  早在14世纪末,英国农奴制经济实际上已经瓦解。到了15世纪,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出现了经营养羊业或农业的富裕农民,他们和富有的手工工场场主、商人成为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自亨利八世16世纪末起,英国在海外建立殖民地,掠夺大量财富,这些财富源源不断地被运回英国转化为资本,加速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都铎王朝的专制统治

  1485年开始的都铎王朝,一方面在英国建立起专制统治,另一方面保护和鼓励工商业及海外殖民活动。都铎王朝处于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实施的各项政策极具时代特色。它实行的重商主义政策振兴了英国的民族工业,为英国资本主义工业的腾飞提供了前提条件,对英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资本的原始积累

  16世纪,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出现了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工业特别是传统的毛纺织业迅速发展,集中的手工工场在各大城市出现,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形成英国呢绒业成为“民族工业”。采矿、冶金业也开始出现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煤炭以纽卡斯尔为集散中心,销往欧洲大陆各地。西南部各地的钢铁、造船、造纸、酿酒及玻璃制造、肥皂、火药等工业,也都有所发展。随着工业的发展,商业贸易日趋繁荣,伦敦发展迅速,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自16世纪末起,英国将从殖民地掠回的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进一步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圈地运动

  15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种种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其中以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所谓圈地,即用篱笆、栅栏、壕沟,强行把农民的份地及公有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大批丧失土地和家园的农民因此成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这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圈地运动的重要后果是加剧了农村的阶级分化,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原料和劳动力。

  “血腥立法”

  圈地运动开始后,大批农民的破产和逃亡,不但影响了英国的税收和兵源,而且使社会动荡不安。对因丧失家园而流浪的农民,英国政府不但没有给予安抚,反而发布了一系列野蛮的法令,把他们视同罪犯破产农民们有的被鞭打、受烙印,有的被割耳,有的被处以死刑。马克思把这些立法称为“血腥立法”。血腥立法把农民变成除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变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被剥削的雇佣工人。

  罗伯特·凯特起义

  英国农民反对圈地的起义风起云涌,其中规模最大的是1549年6月罗伯特·凯特兄弟领导的诺福克郡农民起义。他们提出《二十九条纲领》,要求停止圈地、恢复农民使用公有地的权利、减租、废除庄园法庭、消灭农奴制残余等。7月22日,起义军占领诺里季。由于内部分裂,且缺乏作战经验,8月27日起义失败。这次起义中,农民勇敢地捍卫自己对土地的权利,使诺福克一带保存了许多自耕农,他们后来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议会军的主力。

  海外掠夺

  中世纪晚期,英国的海外贸易是与走私和赤裸裸的海盗行为结合在一起的。英国商人成立了一些经政府特许的贸易公司,专门进行殖民掠夺活动。如1555年成立的莫斯科公司,以俄国、中亚、波斯为目标;1579年成立的伊斯特兰公司,以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为目标;

  1581年成立的勒凡特公司,以地中海东岸一带为目标;1588年成立的几内亚公司,以劫运非洲黑人、黄金为目标。规模最大和存在时间最长的是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它独占好望角以东地区的贸易,特别是对印度和中国进行贸易垄断,成为英国殖民扩张的有力工具。后来,英国击败海上劲敌西班牙,建立起海上霸权,殖民势力逐渐向美洲渗透。

  和西班牙的斗争

  英国的海上抢劫活动和插手美洲殖民事务的行为,严重威胁西班牙对殖民地的垄断地位,引起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仇视。而称霸海上、垄断美洲殖民地贸易、掌握欧美之间制海权的西班牙也成为英国对外扩张的主要障碍。加上英西之间的宗教分歧,两国的矛盾日益尖锐。1586年,谋杀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行动失败后,腓力二世决心用武力征服英国。两国公开的武装冲突不可避免。

  “无敌舰队”的覆灭

  1588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派遣由130艘巨型战舰组成的“无敌舰队”进攻英国。英国则派出更为灵活的舰队,由海盗出身的德雷克等人指挥出海迎击。7月下旬,双方舰队在英吉利海峡相遇。西班牙兵舰体大笨重,运转不灵;英国舰队则利用自身战船轻便高速等优势,采取机动战术,用远射程大炮攻击“无敌舰队”。经过两周左右的海战,英军重创“无敌舰队”西班牙残余战舰在回港途中,遭风暴袭击,几乎全军覆没。“无敌舰队”的覆灭标志着西班牙海上霸权的丧失。此后,英国开始成为新的海上霸主。

  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晚期,新兴资产阶级和专制王权的关系逐渐恶化。伊丽莎白经常向大臣、亲信及少数工商业者授予制造或销售某种商品的专利权,严重损害了大多数资本家和商人的利益。资产阶级“清教徒”对女王的宗教政策非常不满,他们要求按照加尔文教教义彻底改革英国国教,以摆脱王权的控制伊丽莎白政府为了维护统治,开始残酷地迫害清教徒,以加强专制统治。但清教徒的势力却不断壮大,并逐渐把宗教斗争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17世纪40年代,英国终于在清教徒克伦威尔的领导下爆发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资产主义的发展

  16世纪,虽然法国的经济尤其是商业经济发展迅速,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呢绒、印刷、玻璃、制陶等工业中已经出现资本主义手工工场,里昂的丝绸纺织业和马赛的对外贸易都十分发达,但资本主义成分渗入农业的过程却非常缓慢,而且规模很小,因而农业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缓慢。

  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

  15世纪末,法国政治统一的完成,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16世纪前期,法国社会经济已有明显的发展,呢绒、纺织等行业中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商业和对外贸易也很兴盛。不过,法国人口的90%从事农业生产,封建生产方式仍占统治地位。农业生产是国家财富和统治阶级收入的主要来源,因而资本主义成分渗入农业的过程非常缓慢,而且规模很小,基本没有出现变耕地为牧场和暴力驱逐农民的现象。但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法国的阶级关系已发生了新的变化。

  君主专制的形成

  随着城乡劳动人民仅对封建剥削和残酷掠夺的斗争不断高涨,封建贵族需要强大的王权来维护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特权。新兴资产阶级为了抑制贵族、镇压人民反抗,发展自己的势力,也拥护强化君主的权力。封建贵族和新兴的资产阶级都希望有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以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但封建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是矛盾的,双方斗争不可避免。路易十一在位时基本统一了法国各地。1515年,弗朗西斯成为国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王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国王集大权于一身,拥有绝对的专制统治权力。

  与意大利的战争

  15世纪末期,意大利经济富庶,但政治上四分五裂,一度成为西欧列强争夺的对象。1494至1559年,法国统治者为了巩固本国商人在地中海的商业地位和攫取土地,对意大利发动了长期的侵略战争。

  1494年10月,法王查理八世应米兰之请,率军长驱直入,于次年2月占领那不勒斯,意大利战争正式爆发。法国的胜利引起意大利各邦以及西班牙与神圣罗马帝国的不安,因而,法国于1503年底被西班牙逐出了意大利。

  宗教改革

  16世纪初,宗教改革思潮开始在法国传播,路德教和加尔文教接踵而至,各阶层都迫切要求进行宗教改革,许多城市纷纷出现加尔文教团体。在胡格诺(加尔文教徒在法国被称为“胡格诺”)贵族同国王、天主教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两个互相敌视的集团:一个是以东北部贵族吉斯公爵为首的天主教集团;另一个是以中部贵族波旁家族的安东(那瓦尔国王)和海军大将科里尼等人为首的胡格诺派。

  胡格诺战争

  1562至1594年法国天主教同新教胡格诺派之间展开了一场长期战争。

  1562年3月,吉斯公爵率领侍从路经瓦西镇时,袭击了正在做礼拜的胡格诺教徒,当场死伤200余人。

  这个事件成了内战爆发的导火索,不久,胡格诺战争爆发了。胡格诺战争体现了王权同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虽然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但就其性质和内容而言,是法国的一场内战。这场战争使贵族分裂势力有所抬头,使法国经历了一段无政府时期。战争的结果是天主教、胡格诺教派各有所得,有助于王权的重新振兴和加强,为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复兴创造了条件。

  “克洛堪”起义

  胡格诺战争期间,双方军队的烧杀掠夺,严重破坏了农民的生产,包税商的贪暴更逼得农民倾家荡产。农民把这些令人痛恨的税吏和包税商叫做“克洛堪”(即鼠类),并不断掀起反抗斗争的浪潮,“打鼠”成了起义的口号。1593年,“克洛堪”起义大规模爆发,1594至1596年席卷了法国西南部各省。起义农民攻打贵族的庄园,严惩税吏和包税商,给封建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南特敕令》

  1598年4月13日,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为结束胡格诺战争,在南特城颁布敕令。敕令保证不追究胡格诺战争中的一切行为;胡格诺派获得信仰自由,有权建造教堂和召集教务会议;胡格诺派在法律上享有公彼得大帝民的一切权利;在审讯新教徒时,组成新旧教法官混合法庭;新教徒在政治上与天主教徒一样,有权担任各种官职和向国王进谏;在军事上,允许胡格诺教徒保留100座城堡,拥有军队和武器。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明文规定实行宗教宽容政策的文献。

  君主专制统治的巩固

  农民起义的不断扩大和城市贫民的骚动日益加剧,严重威胁到法国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新旧教贵族和富有的资产阶级都感到只有建立强大的专制王权,才能有效地镇压人民的反抗。在16世纪90年代初,他们先后转向拥护王权,从而结束了长期的混战。亨利四世为重振法国雄风、巩固王权、稳定封建秩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在财政上节约开支和降低部分税额、鼓励农业生产、奖励工商业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7世纪前期,路易十三在位时,枢机主教黎塞留出任首相,实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借以增加财富,巩固专制政权。政府保护新成立的贸易公司,鼓励航海和殖民活动,对外以打击德国、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室势力为目标。法国专制王权获得进一步加强,为以后法国建立欧洲霸权打下了基础。

  俄国从16世纪50年代起,沙皇伊凡四世开始在司法、行政、军事等方面改革,确立了沙皇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封建割据的残余势力受到约束,促进了俄罗斯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伊凡四世的扩张在对内厉行改革的同时,伊凡四世积极对外扩张。1550年和1552年,伊凡四世两次出兵进攻喀山汗国,迫使喀山汗向俄国称臣。1556年,他又兼并阿斯特拉罕汗国,占领全部伏尔加河中下游地区和乌拉尔山以西的领土,统治了鞑靼人、玛里人、楚瓦什人、乌德摩尔特人、巴什基里人、摩尔多瓦人等各族人民。在对外扩张的基础上,俄罗斯开始成为一个沙皇统治下的多民族国家。

  农民处境恶化

  从伊凡雷帝去世到1613年罗曼诺夫王朝建立的将近30年间,俄罗斯一直处于混战状态。贵族争权,政变频繁,外敌入侵,人祸天灾,国家处于极度动荡之中。1601至1603年,俄罗斯发生全国性大灾荒,粮价飞涨,饿殍遍野。据说,当时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民饿死,农民处境极度恶化,阶级矛盾尖锐,各地农民起义不断。

  波洛特尼科夫起义

  1606年至1607年间的波洛特尼科夫起义,是俄国农民反对沙皇封建专制统治的农民大起义。16世纪末17世纪初,俄国封建压迫非常残酷,加之连年饥馑,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尖锐,全俄各地频频发生农民起义。1606年夏,农奴出身的波洛特尼科夫在乌克兰北部领导了农民大起义,号召人们“杀死贵族和所有的商人”,同时提出要一“好皇帝”的口号。起义军声势浩大,许多市民及哥萨克人纷纷响应,多次挫败沙皇军队。起义席卷了70多座城市,兵锋直逼莫斯科,震撼了封建统治中心。11月27日,起义军中小贵族出身的帕科夫率众倒戈,致使起义军失利,退往卡卢加。1607年5月初,起义军攻占图拉城,沙皇纠集大军包围该城。英勇抵抗了四个月后,起义军弹尽粮绝,波洛特尼科夫被俘牺牲。

  罗曼诺夫王朝的建立

  1611年,波兰军队攻占俄罗斯的斯摩棱斯克,瑞典占领诺夫哥罗德。俄罗斯面临亡国的危险,各地人民掀起了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斗争。1612年10月,俄罗斯人民军光复莫斯科,波兰军队投降。1613年1月,在缙绅会议上,贵族、商人、教士和哥萨克上层的代表推举罗斯托夫总主教菲拉列特的儿子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为沙皇,是为罗曼诺夫王朝之始。

  西班牙

  15世纪末,西班牙形成统一国家后,国力强盛,拥有强大的陆军和海军。16世纪前期,西班牙的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但专制政体是西班牙城市自治权的最大障碍,也阻碍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资本主义的萌芽

  16世纪前期,西班牙工商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随着丝绸、皮革、造船及陶瓷等行业逐渐兴盛,西班牙开始发展对外贸易。但16世纪的西班牙,封建生产方式仍占统治地位,阿拉冈、卡塔罗尼亚甚至还保持着农奴制。封建反动势力和行会制度的压制,使新生的资本主义萌芽难于进马德里一步成长。16世纪后期,托勒多绝大多数毛织和丝织作坊倒闭,萨拉戈萨的呢绒生产几乎全部停顿。全国呢绒产量骤减,丝织品仅能供应本国需要的十分之一。

  捍卫城市自治权

  查理一世即位后,削弱大封建主势力,取消城市的自治权,激起了诸多自治城市和贵族的不满。1520年6月,卡斯提爆发城市起义,托勒多贵族胡安·德·巴狄利亚等人任起义军首领。7月,卡斯提11个城市以托勒多城为首组成了号称“神圣议会”的革命军事同盟,一部分贵族和教士也参加了起义。1521年4月,在维拉拉战役中,政府军击溃由市民和农民组成的起义队伍,巴狄利亚被俘牺牲,城市相继失陷。1522年夏天,4000名德国雇佣军进入西班牙,彻底镇压了这次起义。城市起义被镇压后,城市自治权被取消。查理一世压制城市的自由,并以封建贵族作为王权的依靠,使西班牙的专制政治更具反动性。

  腓力二世的铁腕统治

  腓力二世即位后继续执行强化中央集权的制度,中央政府开始剥夺阿拉冈、特别是加泰罗尼亚等王国和民族的独立性和自治权,用严厉手段镇压了1590至1591年阿拉冈为保持其自治地位而发动的暴动为了更利于王室直接获得税收,腓力二世还取消了一些城市的自治法规,对尼德兰低地国家实行毫不妥协的铁腕统治。

  在腓力二世的统治下,西班牙的国力达到巅峰。

  霸权的丧失

  腓力二世不但在国内进行反动统治,而且还以“消除异端”为借口,任意干涉别国内政,不断对外进行战争。在对尼德兰、英国和法国的战争中,腓力二世遭到惨败。对尼德兰革命的镇压,耗尽了西班牙国内及其美洲殖民地历年的税收,尼德兰北部7省的独立使西班牙在政治上、经济上都遭到严重打击。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远征英国,几乎全军覆没,从此海上霸权落入英国手中。

  1589年,西班牙又出兵干涉法国胡格诺战争,历经10年,兵败被逐一连串的战争加剧了西班牙经济的衰落,致使其财政崩溃,国际地位每况愈下。17世纪中叶,西班牙在欧洲的霸权地位完全丧失。

  尼德兰

  16世纪的尼德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但西班牙的封建专制统治和残酷剥削,严重阻碍了尼德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激起了尼德兰人民的极大愤慨,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资本主义的发展

  16世纪,尼德兰资本主义生立关系迅速发展,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繁荣发达,特别是呢绒业,与英国、波罗的海沿岸各国以及俄罗斯等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资本主义关系已经深入农村,土地大部分掌握在大富商和新兴资产阶级手中。他们或者直接经营农场、牧场,雇佣劳动者进行生产;或者把土地租给佃户,收取货币地租。有些贵族也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场,农民变成自由的自耕农和佃农,资本主义农场发展起来。尼德兰南方城市安特卫普逐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商业和信贷中心之一。但西班牙的封建专制统治和残酷剥削,使尼德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严碍。

  “贵族同盟”

  1565年11月,在奥兰治亲王威廉的支持下,一批与资产阶级利益有关联的贵族在布雷达集会,成“贵族同盟”,公开抨击西班牙的统治违反法律和人性。1565年,贵族同盟派代表到西班牙去面见腓力二世,要求其改变专制统治政策,停止政治压迫和宗教迫害,但遭到拒绝。这时,加尔文教派资产阶级领袖开始与贵族同盟接触,商量合作。贵族同盟派代表出访,寻求德国路德派诸侯和法国胡格诺派当权者的支持。各地人民都对西班牙的反动统治义愤填膺。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1566年8月中旬,尼德兰人民起义爆发。弗兰德尔的市民首先行动起来,他们冲进教堂和修道院,捣毁圣像、圣骨之类的“圣物”,有的还打开监狱,释放被囚的新教徒,强迫当局限制天主教僧侣的活动,允许新教徒信仰自由。有些地方的农民还焚毁田契,建立革命武装。8月底,运动波及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等大城市和荷兰、西兰等地,尼德兰17省中有12省卷入运动。起初,运动是自发的,但许多地方都有加尔文派资产阶级和贵族同盟的成员参加。到10月底,起义军捣毁教堂和修道院5500多所。至此,西班牙在尼德兰的统治陷于瘫痪。这是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和独立战争的真正开端。

  游击战争和北方起义

  尼德兰革命爆发后,西班牙政府组织军队进行镇压。尼德兰人民没有被敌人的嚣张气焰吓倒,他们组织成游击队,如“海上乞丐”“森林乞丐”等,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1572年4月1日,一支海上游击队突袭并攻占了西兰岛上的布里尔城这一胜利使海上游击队有了坚固的据点。到1572年夏,几乎整个荷兰省和西兰省都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

  革命运动的扩大

  北方的胜利推动了南方各省的革命运动。1576年9月4日,布鲁塞尔市民在德·黑兹领导下发动起义,起义者占领议会大厦,逮捕国务委员,解散国务会议,摧毁了西班牙在尼德兰的最高统治机构。

  1576年,尼德兰南北各省代表在根特举行会议并签订协定,重申各城市原有的权利和贸易自由的原则,决定南北各省联合起来共同反对西班牙。之后,革命斗争继续发展。

  1577年秋,南方布鲁塞尔、根特和安特卫普等城市的人民又发动新的起义,建立“十八人委员会”革命权力机关,采取一些民主措施。与此同时,在佛兰德尔、不拉奔等省的农村,农民运动也蓬勃兴起,起义农民抗交封建租税,夺取贵族和教会土地,摧毁贵族城堡,给统治者以沉重打击。

  南北分裂

  轰轰烈烈的尼德兰革命引起了南方贵族、天主教僧侣的恐惧,他们阴谋与西班牙妥协。与西班牙有经济联系的资产阶级保守派也不愿与西班牙断绝往来。1579年1月6日,南方反动贵族在阿图瓦省城阿拉斯组成“阿拉斯联盟”,承认腓力二世为“合法的统治者和君主”,天主教为唯一合法的宗教。他们企图同西班牙国王勾结起来,向革命势力展开反攻。从此,南北方分道扬镳。1584至1585年,根特、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先后被西班牙军攻陷。至此,南方革命失败,尼德兰南方重新恢复了西班牙的统治,南北分裂的大局已定。

  联省共和国的成立

  1579年1月23日,尼德兰北方的荷兰、西兰等六省和南方安特卫普、布鲁塞尔和根特等城的代表,成立“乌特勒支同盟”,奠定了联省国家即荷兰共和国的基础。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远征英国惨败;1589至1598年,西班牙出兵干涉法国胡格诺战争以失败告终此时的西班牙已无力镇压尼德兰革命。1609年4月9日,西班牙与联省共和国缔结《十二年休战协定》,事实上承认了共和国的独立。1648年的《威斯特发里亚条约》则正式承认荷兰独立。至此,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在北方胜利完成。

  革命胜利后的荷兰

  革命胜利后,荷兰成为联邦国家,以三级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首都设在海牙。荷兰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7世纪初期,刚独立的荷兰工商业和航运业突飞猛进,莱登的呢绒、哈连姆的亚麻布驰名欧洲。同时,荷兰也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于1602年成立东印度公司,排挤葡萄牙在印尼的势力,垄断香料贸易;1621年成立西印度公司,垄断西非和美洲的贸易。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海外殖民掠夺的加剧,荷兰国内的阶级矛盾也尖锐起来。农民不时掀起暴动,雇佣工人和小手工业者组成工会,为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同资本家展开斗争。

  三十年战争

  1618至1648年,一场战争断断续续地打了三十年,被称为“三十年战争”。它对德国和欧洲都有深远的影响,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这场战争的主要战场在德国,起初是德国诸侯之间、诸侯同皇帝之间以及德国封建统治阶级与被压迫民族之间的冲突,后来西欧和北欧的主要国家也先后卷入其中。

  战争的历史背景

  16世纪末,德国仍然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商业贸易渐趋衰落。诸侯之间的政治斗争在“宗教纠纷”的掩盖下,以争夺教产为焦点展开,并日益具有国际性质。欧洲大国都注视着德国,企图趁机掠夺德国领土,德国成为西欧列强眼中的肥肉。1618年发生在捷克的“掷出窗外事件”,是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掷出窗外事件”

  捷克当时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组成部分,德国皇帝兼任捷克国王,但捷克保留有极大的自治权。

  斐迪南公爵是德皇马提亚的侄子。

  1617年,斐迪南公爵成为捷克王位继承人。翌年,斐迪南禁止布拉格新教徒集会,根本不承认捷克人的政治和宗教权利。捷克国会中的新教徒代表于1618年5月5日集会,拒绝承认斐迪南为捷克国王,并向德皇马提亚抗议。马提亚拒绝新教徒的抗议,并宣布捷克的新教徒为暴民。于是,捷克人民掀起了反抗德皇的斗争。1618年5月23日,当国会代表正与费迪南的两位钦差进行谈判的时候,愤怒的布拉格群众冲进王宫,按照捷克惩治叛徒的惯例,把钦差从窗口掷入壕沟。这就是著名的“掷出窗外事件”。它是捷克维护民族独立斗争的表现,是捷克新教贵族公开反抗哈布斯堡王朝斗争的开始,也是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第一阶段的战况

  1618至1624年,是三十年战争的第一阶段。“掷出窗外事件”发生后,捷克摆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1619年8月19日,捷克议会选举德国新教联盟首领普法尔茨选侯弗里德里希为捷克国王。162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1619~1637年在位)依靠德意志天主教同盟军的支持入侵捷克。采尔克莱斯率领的天主教同盟军与西班牙军队一起出兵普法尔茨。1620年9月,天主教联盟军队2.4万人在约翰·蒂利伯爵率领下与波兰骑兵配合,于11月8日在白山战役中击败捷克和普法尔茨联军,取得决定性胜利,并很快占领布拉格。弗里德里希逃亡到荷兰。捷克重归奥地利统治。同期,休战十二年的西班牙和荷兰在1621年战火重燃。三十年战争第一阶段宣告结束。

  瓦伦斯坦反击丹麦

  1625年,三十年战争进入第二阶段,即丹麦阶段。2月,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率军攻入德意志,占领卢特城。危难之际,德皇任命瓦伦斯坦为武装部队总司令,迎击丹麦侵略者。瓦伦斯坦实行以战养战政策,在被征服地区征收特别税,迅速建立起一支训练有素、战斗力较强的军队。瓦伦斯坦于1626年在德绍击败与丹麦结盟的新教诸侯军队,并协同天主教联盟军总司令蒂利收复卢特城。1627年春,瓦伦斯坦率军攻入西里西亚,迫使丹麦军败退,后在蒂利的支援下将丹麦军赶出了德意志。瓦伦斯坦继续进军日德兰半岛,1628年攻占梅克伦堡和波美拉尼亚,强攻斯特拉尔松德要塞,把帝国势力扩大到波罗的海南岸,迫使丹麦于1629年签订《吕贝克和约》,保证不再干涉德意志事务。

  瑞典时期

  瑞典时期是三十年战争的第三个阶段这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天主教同盟的势力向北扩张,促使新教国家瑞典采取军事行动,与法国结成同盟。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领兵于1630年7月进入波美拉尼亚,同德意志的勃兰登堡和萨克森选侯联合作战,在德意志西部和南部接连取胜。1632年,巴伐利亚的蒂利伯爵在累赫河战败身亡。吕岑会战中,瓦伦斯坦战败后被暗杀,古斯塔夫二世也在会战中阵亡。1634年,德皇联合西班牙打败瑞典,瑞典军队返回波罗的海沿岸。萨克森和勃兰登堡于1635年5月同德皇缔结《布拉格和约》。

  法国——瑞典入侵

  1635至1648年,三十年战争进入第四阶段。1635年,法国直接出兵德意志、尼德兰、意大利、西班牙,瑞典军也趁机再次侵入德意志中南部。1636至1637年,西班牙军队对法国进行南北夹击,直逼巴黎,但被法军各个击破。1638年8月,法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海军。1639年10月,西班牙海军主力被荷兰歼灭。1643年5月,孔代亲王指挥法军在罗克鲁瓦会战中全歼西班牙军主力。1642年11月,瑞典军再次在布赖滕菲尔德击败神圣罗马帝国军队。但此时丹麦却向瑞典宣战,于1644年击溃瑞典、荷兰联合舰队。不久,瑞荷联合舰队歼灭了丹麦海军,丹麦退出战争。1645年3月,瑞典军在捷克重创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同年8月,法军又在纳林根会战中击败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帝国丢失大部分德意志领土。1648年,法瑞联军在处斯马斯豪森会战中彻底击败帝国军队。

  《威斯特发里亚和约》

  1645年10月,神圣罗马帝国和参战各方签订《威斯特发里亚和约》,三十年战争结束。和约的主要内容有:

  1.瑞典获得德国的大片领土,德国重要通航河流的入海口——奥得河、易北河及威悉河等河口均为瑞典掌握,瑞典还获得赔款500万塔里尔,并有权参加帝国会议;

  2.法国获得了阿尔萨斯的大部分土地,并确认了法国对洛林的所有权,也有权参加帝国会议;

  3.在德国内部,巩固各诸侯政权,削弱皇权;

  4.承认德国诸侯于三十年战争期间在国内扩张占领的土地;

  5.路德教徒、加尔文教徒同天主教徒享受同等权利;

  6.承认瑞士独立,西班牙从此正式承认荷兰的独立。

  《威斯特发里亚和约》的签署,结束了德国境内的战争。此和约导致哈布斯堡王朝失去大量领地,削弱了王朝对神圣罗马帝国内部各邦国的控制,也使德国深陷封建分裂的漩涡。另外,此和约导致法国、荷兰和瑞典这三大欧洲新霸主的崛起。该和约的签署,开创了由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

  三十年战争的影响

  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以反哈布斯堡王朝集团的胜利而告终。哈布斯堡王朝同盟在三十年战争中的失败,使该王朝建立“世界帝国”的计划破产。三十年战争的结果加深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并使农民进一步农奴化。

  根据和约,欧洲领土被重新分割。法国夺得了欧洲霸权,瑞典在波罗的海的地位得以巩固;德意志的经济遭到严重削弱;葡萄牙脱离西班牙独立;荷兰和瑞士的独立得到承认。此后,中世纪以来“一个教皇,一个皇帝”统治欧洲的局面结束了,神圣罗马帝国在事实上已经不复存在。

  哲学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毕达哥拉斯:数是最智慧的;巴门尼德: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芝诺:飞矢不动;德谟克利特:只找到一个原因的解释,也比成为波斯人的王还好;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高尔吉亚:无物存在;苏格拉底:美德就是知识;柏拉图:认识就是回忆;亚里士多德:求知是人的本性;伊壁鸠鲁: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阿伯拉尔:理解而后信仰;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笛卡儿:我思故我在;萨特:存在先于本质亚当……这些都是哲学。

  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形式,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哲学”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原由phileo(爱)和sophia(智)两字所组成。在汉语中,“哲学”被理解“智慧”、“知识”、“贤明”等等。故哲学有“智慧之友”或“爱智慧”之意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它靠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系统地回答世界最一般的问题,因而区别于宗教世界观和朴素的自发的世界观。宗教世界观以对超自然力量的盲目信仰为基础,朴素的自发的世界观则不是系统的理论。

  哲学和具体科学也有区别。具体科学虽然也各有一定的理论体系,但它们只是关于物质世界某一领域特殊规律的科学。哲学则是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最一般规律,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又是以最一般的概念、范畴等逻辑形式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哲学具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共同点,但也存在着不同点,即哲学离经济基础较远,是属于恩格斯所说的“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作为对世界图景的描写和最一般规律的反映,它是世界观,而从其对研究与处理问题的指导作用说则是方法论。

  本体论

  表述哲学理论的术语。本体一词在拉丁文中包含有存在、有、是及存在物之意。在西方哲学史中,本体论指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

  17世纪的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在其著作中第一次使用了“本体论”一词,将其界定为研究超感性存在的学说,实际上是形而上学的同义语。本体论就其研究的课题来说,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本体论的研究主要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关于存在的研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亚里士多德把本体论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实体,即关于本质、共相和个体事物的问题。

  在西方近代哲学中,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及其继承者沃尔夫试图通过抽象的途径,建立起独立的本体论体系。康德认为建立抽象本体论,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黑格尔则以唯心主义的形式提出了本体论、逻辑学和认识论统一的思想,在中国哲学中,本体论叫“本根论”,指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唯物主义哲学家往往把世界的本根归结为气,而唯心主义哲学家把世界的本根归结为“理”和心。

  怀疑论

  对客观世界和客观真理是否存在、能否怀疑的哲学学说。古希腊哲学家皮浪是怀疑论的创始人。他认为,对任何事物都没有确定的认识;认识的每个命题都有一个对立的相等命题,所以,一切事物都是不可认识的。人们对一切事物,不能作出任何判断和表示任何态度。古代怀疑论揭示了认识中的矛盾,批判了独断论,在认识史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怀疑论被用来抨击教会和封建制,批判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和形而上学,从而为法国的唯物论和无神论奠定了基础。

  18世纪,怀疑论以不可知论的形式出现,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休谟认为,在感觉之外是否存在客观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这是不可知的。康德为人的认识能力划定界限,否定人能够认识“物自体”。怀疑论长期以来都受到旧唯物主义和彻底唯心主义哲学家的批判但是,只有辩证唯物主义用实践的观点才对怀疑论作出了令人信服的驳斥。

  不可知论

  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不可知论者认为,人们只能认识感觉或现象,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是不可能认识的。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不可知论者赫胥黎在1869年首先正式提出了“不可知论”这个术语。不可知论思想因素早在古代怀疑论者那里就已经有了,但作为一种系统的哲学理论则出现于18世纪的欧洲,其著名的代表是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休谟认为,人们只知道自己的感觉,在感觉之外是否有物质实体或精神实体存在的问题是不可知的,康德承认感觉之外有物自体存在,但又认为刺激人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的物自体的本来面貌是不可认识的。

  不可知论在哲学史上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把感觉看作意识和外部世界隔绝的屏障,用人类认识界限的相对性论证人类认识能力的绝对界限,因而在根本上是错误的。辩证唯物主义用实践的观点彻底粉碎了不可知论。世界上只存在着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而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事物,随着实践的发展,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会不断转化为被认识的事物。

  唯物主义

  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心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世界统一于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唯物主义思想早已有之,但唯物主义概念的形成却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马克思欧洲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开始明确使用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并以它来称呼自己的哲学。唯物主义在历史上主要经历了三种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某些原初的物质变化发展而来的,万事万物又可以还原为这些原初的物质。它往往和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但又带有直观朴素性质,缺乏科学的论证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亦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在近代实验科学发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直观的、朴素的性质。它包含某些辩证法因素,但机械性、形而上学性是其主要特点,而且在社会历史领域里仍然是持唯心主义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亦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它把唯物主义推广于研究社会历史,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从而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有机地统一起来,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的变革。

  机械唯物主义

  亦称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种形态。它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而出现的。与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适应,出现了一批以培根、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英国唯物主义者。培根概括了观察、实验和归纳等认识自然界的实验方法。霍布斯第一个系统阐述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他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认为世界是一部大的机器,而人体不过是一部精妙的小机器,甚至连情感活动也是纯粹机械原因引起的。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发展的顶峰,它虽然有些辩证法因素,但未能摆脱机械性。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拉美特里、狄德里、霍尔巴赫、爱尔维修。

  18世纪40年代,费尔巴哈适应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创立了他的人本学的唯物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社会历史领域里的唯心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社会历史领域里的唯心主义,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特点。19世纪中叶,在欧洲还流行一种用生理学的观点去解释人的精神现象的庸俗唯物主义,它把意识和物质等同起来,抹杀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使唯物主义庸俗化、肤浅化。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最早见于德国工人哲学家狄慈根所著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哲学领域中的漫游》一书之中。他用这一概念表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俄国的普列汉诺夫也是这样表述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在谈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时,还用过“完备的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等概念。

  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它们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客观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的自觉反映。它看到物质的原因是自然和社会一切现象的基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一高度组织的物质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又是彻底的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它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是一切现象自我运动的根据的客观真理。

  唯心主义

  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世界统一于精神,物质有赖于精神而存在,物质是精神的产物。

  “唯心主义”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为“观念”,旧译观念论。哲学唯心主义是在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剥削阶级中的一部分人有闲暇专门从事智力活动的时候同哲学唯物主义一起产生的。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能够长期存在有它的认识根源和社会根源。在复杂的认识过程中,如果只抓住其中的某一方面,加以主观片面地歪曲和夸大,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利益对哲学的存在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唯心主义是反动阶级的精神支柱,反映了剥削阶级的利益。这是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根源。

  客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指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离开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个人意识而存在的精神实体的学说。它认为,万物的创造者不是个人的主观精神,而是某种“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它是第一性的、客观物质世界则是第二性的。其代表人物有中国的董仲舒、王弼、朱熹,古希腊的柏拉图,欧洲中世纪的托马斯·阿硅那,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黑格尔。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是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魏晋玄学把神秘的精神实体作为万物的本原。朱熹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创造主。柏拉图“理念论”是西方最早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它认为“理念者”是世界的唯一真实存在,由具体事物构成的“感性世界”是由“理念”派生出来的。

  近代最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代表是黑格尔,他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现象都是“绝对精神”在自我实现、自我认识过程中的外部表现。

  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指把世界本原归结为个人的主观感觉或意识的学说。它认为,个人的主观精神(心灵、感觉、言语、观念、意志等)是世界的本原,它产生万事万物,是第一性的;而物质世界则是个人精神的产物,是第二性的。其代表人物有中国的陆九渊、王守仁,英国的克莱和德国的费希特。陆九渊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守仁认为,“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贝克莱认为,物质是“观念的集合”或“感觉的组合”,“对象和感觉是同一个东西”,“存在就是被感知”。费希特认为“自我”是自身的原因和世界的本原,“自我”周围的现实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19世纪30年代以后,主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以“经验”、“要素”、“事件”、“心理的东西和物理的东西等中立”的名词取代物质和意识的科学概念自称为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上的“新”哲学,如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马赫主义、实用主义、新实在论等,还有一些主观唯心主义学派把意志、情感说成是第一性的东西,宣扬非理性主义,如唯意志论、柏格森主义(即直觉主义)、新黑格尔主义和存在主义。

  唯我论

  认为世界的一切事物及他人均为“我”的表象或“我”的创造物的哲学观点。这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的逻辑结论。主观唯心主义者从个人的感觉经验或精神活动出发,把世界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个人感觉经验的结果或个人精神创造的产物。根据这个逻辑,最后必然得出结论:

  只有我和我的意识才是唯一的真实存在的实体。

  18世纪英国的贝克莱是唯我论的典型代表。他宣称物是“感觉的组合”或“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由于唯我论的荒谬显而易见,不证自明,所以主观唯心主义者一般都尽力设法加以逃避。贝克莱就为逃避唯我论的结论而求助于上帝,结果从主观唯心论又转向客观唯心论。但也有的哲学家将主观唯心主义的原则贯彻到底,公开宣扬唯我论,如19世纪德国的施蒂纳在其《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中主张“唯一者”即“我”是最高的存在,它是世界的核心,万物的尺度,真理的标准。

  一元论

  把世界万物归结为一种本原的哲学学说。一元论是与二元论和多元论相对立的。“一元论”一词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沃尔夫首创的。19世纪末德国动物学家、哲学家海克尔开始将它作为哲学用语。他把基于物种保存原则和进化论的世界观称作一元论,并著有《作为宗教和科学之间的纽带的一元论》一书,还创立了“一元论者协会”。

  依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立场不同,有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之分。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上千差万别、形形色色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各种表现形态,精神是物质的反映。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世界上的各种事物都是精神的产物和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所有的唯物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实质上都是唯心主义的,因而他们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是不彻底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彻底的科学的一元论。

  二元论

  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原的哲学学说。它和一元论相对立。17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沃尔夫首次提出“二元论”这个术语,他把承认存在有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人称作二元论者。17世纪法国的哲学家笛卡儿是哲学史上典型的二元论者。他认为,世界存在着两个互不依赖、各自独立的实体,即具有广延性的物质实体和具有思维属性的精神实体。

  哲学史上反倒有一些哲学家的思想体系中包含有二元论的因素。例如,17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神”即自然,是世界的唯一实体,它有无限多的属性,其中可以为人类所知的只有广袤(物质性)和思维(精神性)两种,两者绝对独立,不能互相影响。二元论把物质的派生物精神当作完全脱离物质而独立的东西,既不能科学地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又根本歪曲了客观事实。二元论表面上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但其结果必然导向唯心主义。

  多元论

  主张世界是由多种本原构成的哲学学说。多元论实质是一元论的不同表述形式。它有唯物主义的多元论与唯心主义的多元论之分。

  凡是把世界归结为多种物质本原的学说,是唯物主义的多元论。例如,古希腊恩培多勒用水、火、土、气的结合与分离说明万物的和生灭;阿那克萨戈拉用无限多异质的“种子”解释万物的差异。中国古代哲学家将万物的本原归结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凡是把世界归结为多种精神本原的学说,是唯心主义的多元论。例如,近代德国的莱布尼兹认为,世界由无数独立的精神性的“单子”所组成,是无数单子的和谐的体系。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实用主义也是多元论。实用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威廉·詹姆斯,把世界看作是许多仅仅在外表不相互联系的独立部分。他还否定客观真理的学说,提出真理的多元性的理论,说:“有用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否定多元论,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

  辩证法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科学的世界方法论。“辩证法”一词是从古希腊语中“谈话”、“论战”演化而来,其本意是指在论辩时揭露对方议论中的矛盾并克服这些矛盾的方法在古希腊哲学中,“辩证法”一词最早出现在柏拉图的著作《理念论》中。“辩证法”这个术语在哲学上,曾在不同意义上被使用。在古希腊,苏格拉底把通过对立意见的争论而发现真理的艺术看作辩证法,而在智者派那里,辩证法则为一种据理论证的艺术而广泛运用。智者派后期演变成为诡辩论者。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辩证法”经常在逻辑学的意义上使用。黑格尔是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地在宇宙观意义上使用“辩证法”概念的人,辩证法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三种基本形式:古代的辩证法、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古代辩证法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自发严复的、朴素的辩证法。德国古典哲学辩证法的主要代表是黑格尔。他第一个全面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但他的辩证法是彻底唯心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总结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批判地继承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和辩证法的传统,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从而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空前变革。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是哲学术语,通常有两种含义:(1)指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反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2)指一种研究超经验的东西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常在前一种意义上使用它。“形而上学”一词最早是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此书传入中国后,曾被译为《玄学》。后来,严复根据中国《周易·系辞》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说,“物理学之后”译为“形而上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除了用“形而上学”一词指研究经验以外对象的哲学外,又用“形而上学”一词专指非辩证的思维方法,在哲学上第一次赋予“形而上学”一词以新含义。形而上学思维方法把事物看成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凝固不变的,它只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了它的产生和消灭;看到某一物的存在,忘记了它的产生和消灭;看到了事物的静止,忘记了它们的运动。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方法虽然古已有之,但作为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则是近代的产物。

  15世纪后半期到18世纪末的自然科学比较完善的只有力学,自然科学总的还处于搜集材料的阶段。自然科学虽然孤立地、静止地考察问题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等人带入哲学领域,形成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使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带有机械的和形而上学的性质。

  相对主义

  割裂相对与绝对的辩证关系,否认事物本身及对事物认识的稳定性、客观性的一种形而上学观点和思维方法。它的基本特征是片面强调事物的变动性和相对性,否定事物的确定性和绝对性,其结果必然否定事物在一定的界限内的质的稳定性,抹煞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把事物看作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东西,从而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在认识论上,相对主义只承认认识的相对性,根本否认认识的绝对性,这就必然否定客观真理,从而滑向唯心主义。相对主义作为一种理论观点和思维方法在古代哲学就已存在了。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万物只是一阵风。中国在庄子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等相对主义观点。在近代哲学中,马赫主义、实用主义等都以承认知识的相对性为名,片面夸大知识界限的可变性,否定认识的客观源泉和客观真理。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中,相对主义被广泛采用来同唯物主义作斗争的工具。

  绝对主义

  割裂绝对与相对的辩证关系,把事物及认识绝对化的形而上学观点和思维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片面夸大事物的认识的绝对性,根本否认它们的相对性,把绝对同相对截然分开,认为绝对就是绝对,排斥任何相对。在认识论上,它否认认识的相对性,不承认认识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深化的永无止境的过程,看不到人们对真理的获得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把真理看作是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绝对主义在思维方法上,主要表现为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两种形式。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对复杂的事物不愿作深入细致的具体分析,爱作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简单结论。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就是一种绝对主义。它否认事物和认识的发展变化,把事物的静止绝对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永远不变的。人们的认识是一次完成、一成不变的。唯物辩证法坚持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认为事物的绝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绝对存在于相对之中。

  目的论

  用目的或目的因解释世界的哲学学说。在如何解释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上,目的论认为某种观念的目的是预先规定事物、现象存在和发展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原因和根据。目的论的基本特征是把自然过程拟人化,把目的这个只为人的活动强加给自然界。目的主要的表现形式:外在的目的论和内在的目的论。外在的目的论是用神的目的来解释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的学说。这是目的论的最典型表现。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宣扬这种目的论。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外在目的论。内在的目的论是认为事物本身的必然性中存在着目的性的学说。亚里士多德把目的规定为自然事物本身的内在决定性。17世纪德国的莱兹认为事物有动力因,也有目的因。黑格尔发挥了关于内在目的性的观点,他把目的理解为事物的内在规定,认为它存在于事物的必然性的历程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用决定论原则同唯物主义哲学彻底驳斥了目的论观点,并为合理解释生物有机体的目的性、人类活动的自觉目的,奠定了科学的哲学基础。

  诡辩论

  形而上学和主观主义的思想形式之一。

  一切脱离实际、违背逻辑规则而做的似是而非的推理和论证的思维方式的总称。诡辩,指为明显的谬说或与公认的合理观念相对立的谬见提供论据的似是而非的推理和论断。诡辩所使用的论证手法称作诡辩术。在古希腊,有一批传授知识、教人以论辩和演说技巧的职业教师被称为“智者”。他们的观点和方法中包含了一些导致感觉主义、怀疑论、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因素。在他们的论辩方法中表现主观随意性、片面性、违反逻辑规则等错误。这些缺点、错误被一些片面追求雄辩术的智者们进一步扩大,变成了可以用来为任何说法辩护,就形成诡辩论。诡辩论思想方法的实质是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但是诡辩论常常利用客观事物和概念普遍具有辩证矛盾这一特性,冒充辩证法或同辩证法相互掺杂地表现出来。

  诡辩论的基本特征是:形式主义和主观地应用概念,用概念的联系取代、掩盖事物真实的联系;否认相对之中有绝对性,片面强调事物的流动性和相对性。

  逻辑实证主义

  这个流派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奥地利的维也纳,又名“维也纳学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初,它的中心转移到美国,后来广泛流行于整个西方世界,并对自然科学界有相当大的影响。著名的逻辑学家、哲学家罗素和维特根斯坦是这个学派的先驱者,石里克是它的创始人,主要代表人物有卡尔纳普、纽拉特、莱欣巴哈和艾耶尔等人。他们中有不少人对数理逻辑有过一定贡献。

  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原则是“证实”原则。这个原则规定:知识必须依据经验;任何命题只有能为经验所证实或否证才有意义,否则就没有意义。如“玫瑰花是香的”、“窗外在下雨”等一类命题都能用经验判别其真伪,所以它们是有意义的;而另一类命题,如经验之外是否有物质和规律存在,以及它们与精神的关系如何等,即传统的哲学命题,由于其内容超越于经验范围之外,无法用经验判别其真伪,因而都是没有意义的、“虚假”的“废话”。逻辑实证主义者据此宣称:传统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形而上学”(玄学),而他们的哲学才是“科学的哲学”。

  逻辑实证主义者否认事实真理的必然性,却肯定逻辑真理的必然性和绝对性。他们认为,一切逻辑真理,比如“2+2=4”,“单身汉是没有妻子的人”等命题,都是永远正确的绝对真理。它们之所以如此,并不是由于反映了经验事实中的必然性,而是与经验事实绝对无关的。它们都是一些“重言式”的命题,即同义词的反复。如“2+2”是“4”的同义词,说“2+2=4”,无异于说“4=4”;“单身汉”是“没有妻子的人”的同义词,说“单身汉是没有妻子的人”,无异于说“没有妻子的人是没有妻子的人”。在这里,只是在形式上作了同义词的替换,而没有告诉人们任何新知识,也不可能告诉人们任何新知识。

  逻辑实证主义者指出:要保证获得逻辑真理就必须严格遵守逻辑的法则。但是他们否认逻辑法则的客观性,而把它们说成是人们主观上任意约定的东西,就像赌博规则是赌博者们主观任意约定的东西一样。在逻辑实证主义者看来,“科学的哲学”并不是超于科学之上的世界观,而仅是服务于科学的方法,即科学的“逻辑分析”的方法。因此,它的任务仅仅在于分析科学语言的逻辑关系,以清除科学体系中的各种逻辑混乱,特别是清除系中的一切“形而上学”(即承认客观物质世界)的表述。

  自20世纪40年代以后,逻辑实证主义开始演进到语义哲学阶段,即主张对科学进行逻辑分析,而且进行语义分析。但是它的基本哲学观点,并没有多大变化。

  普通语义哲学

  语义哲学是当前西方资产阶级的重要哲学思潮。它可分为学院语义学派和普通语义学派。学院语义学派是从逻辑实证主义演变而成的;而普通语义学派则直接来源于对语言学的歪曲。波兰裔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柯日布斯基等是这个流派的创始人,其他重要代表人物有切斯、早川一荣等。

  普通语义党派认为,人的思想根本不能反映现实。他们的主要根据是:

  (1)认识必先根据感觉,但感觉是因人而异的:对同一物,不同的人可有不同感觉,因而它只是“感官接受外界世界的符号”;(2)认识必须运用抽象思维,而抽象思维的本性是对经验事物(感觉)的背离和歪曲。切斯提出了认识的“五级抽象”;感官给对象以符号(感觉)是第一级抽象,理性给符号以名称是第二级抽象,把各种名称任意联结成为判断是第三级抽象,把各种判断任意联结成为推理是第四级抽象,从一连串推理中任意得出结论是第五级抽象,等等。总之,思维的抽象不是认识事物的深入,而是对事实的背离。因而他们的最终结论是:“名称不是事物,事物是没有名称并不可言说的。”

  那么语词的意义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们的回答是人们任意捏造的。在他们看来,一些抽象名词,特别是那些有关哲学和社会的基本概念,都是人们凭空捏造,因而是没有意义的。如切斯说:“现实中并没有与‘正义’、‘民主’、‘法西斯主义’、‘资本主义’相当的东西,……它们都是语言进入我们头脑中捏造出来的,并通过语言都使它们实物化了。”因而他说:“即使你使用最高倍的显微镜,也不能发现它们。”

  普通语义学派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矛盾和弊端,都是人们滥用语言的结果。他们说:“经济危机”是不存在的,只是由于“人们随便地制造了这个名称”,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心理恐惧”;“‘失业’不是事物,而只是一个词,你根本无法证明它是否实际存在”;等等。

  因此,要根除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弊端,他们认为,不是社会的制度的变革,而是语言的变革,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广泛宣传“普通语义学”。切斯说:“如果能大力普及语义学知识,使人人都认识到语言传达可能造成的误解,那么像法西斯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之类灾祸就不会再发生了。”因此,柯日布斯基称他的语义不是唯一“安定神经系统的科学”。切斯则把普通语义学的出现,视为产业革命后的又一场大革命。

  法兰克福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发源于德国法兰市的法兰克福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初转移到美国,并在那里开始流行,战后在西德复兴,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西方“新左派”有运动的发展,广泛流行于资本主义世界。它的创始人是德国的霍克海默尔,主要成员有阿多尔诺、弗罗姆、马尔库斯、哈贝马斯、施密特、韦默尔、奥菲等人其代表性著作有阿多尔诺的《否定的辩证法》,马尔库斯的《理性与革命》、《爱欲与文明》,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是技术和科学》等。

  法兰克福学派内部有左翼和右翼之分,其主张互有差异,但基本论点是相同的。大体说来,包括唯心主义的人本主义、主观“辩证法”以及它的“社会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的基本哲学观点是唯心主义的人本主义。它的一些重要成员的人本主义思想是与弗洛伊德主义密切联系的。弗洛伊德主义是心理学中的一种学说,它认为,人天生有一种纯粹与物质无关的“下意识”,即欲望的冲动,其核心是性欲的冲动,它受着后天的道德、宗教等约束;而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对这种欲望冲动与社会意识冲突的调节;并认为,开发社会文明都是对冲动的抑制,它是产生各种社会弊害的根源。法兰克福学派有的一些成员认为,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有“片面性”:过分强调了人的经济与政治因素,忽略了人的心理因素——欲望冲动的满足,因而主张必须用弗洛伊德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化。为此有人称这种理论为“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宣扬主观“辩证法”。它认为,辩证法不存在于自然界,因为自然界里没有矛盾,它只是一种纯粹心理的东西,即个人内心欲望冲动与社会意识相冲突的产物。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是:革命主要不是生产关系或社会制度的变革,而是“心理的变革”,人的解放,归根到底不是经济和政治的解放,而是“人性的解放”,即欲望冲动的解放。因此,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社会主义”,是“自由和自发性”的社会,即能无约束地寻求和完全地满足爱欲和快感的社会。

  他们认为,阻碍这种理想社会实现的是抑制个人欲望冲动的“社会意识”,并把社会文化和包括在“社会意识”之中,说“文化……本质上是对幸福的压制”,“科学技术……是对人的统治”等等他们对于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弊病作了揭发和批判:个人的自由、创造性和天性受到了严重损害摧残和压制,人变成了“机器”,人与人的关系变成“机械的”关系等等。但是他们把这些灾难和罪恶,归源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是当代风行于欧美的重要哲学流派之一。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是它的先驱者,法国的莱维·施特劳斯、福科、拉康和瑞士的皮亚瑞等人是这个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它的代表性著作有莱维·施特劳斯的《野蛮人的思想》、福科的《词与物》和皮亚瑞的《结构主义》等。

  结构主义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结构”的概念。结构主义认为,人的理性有一种先天的构造能力,它在无意识中支配着人的行为,一切由人类行为构成的社会现象,表面上看来似乎杂乱无章,其实内蕴着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支配并决定着一切社会现象的性质和变化。因此,他们主我,是主观的先验理性结构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变化。乔姆斯基主我,不同的民族语言各有其不同的语法结构,这是语言的“表层结构”;具有同一的“深层结构”是不同民族语言所以能互相翻译的原因所在;把某一种民族语言的所特有的“表层结构”转换成共同的“深层结构”,再转换成另一种民族语言的“表层结构”,这就是语言翻译的“转换”过程。而人类所共有的语言的“深层结构”,是先验地存在于人的理性即语言能力之中的。他认为,每一个人的言语活动,都受着这种先验“结构”的支配而不自觉。后来,莱维·施特劳斯把这种观点移植于人类学,福科把它移植于文化史,拉康把它移植于精神分析,巴特把它移植于文学艺术,等等。于是一个不仅流行于社会人文科学,还广泛影响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庞大哲学思潮终于形成。

  结构主义从上述结构理论出发,在方法论上一般强调如下几点:

  结构主义强调性的研究,反对独立的局部性的研究。结构主义认为,任何现象都是由许多部分(元素)构成的,各部分又不是各自孤立,而是互相联系的;总体的结构规定着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和性质,而各个部分如离开整体的联系就没有自身的独立的性质,这正如每一个词只有在语言的上下文的联结(语境)中才能判定它的真正意义一样。因此,结构主义认为,考察事物必须从整体性出发,应着相联系所构成的复杂网络,反对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而独立加以研究的分析方法。

  结构主义强调认识事物内部的结构,反对单纯地研究外部现象。它认为,现象看来杂乱无章,其实受其内容结构的统一支配和规定,因此,研究事物不能像新实证主义者那样满足于表面现象的罗列和描述,而应透过现象深入到事物内部,寻找并把握其内在的“结构”,只有从事物的内在结构出发,才能对事物的各个方面作出正确的理解和说明。

  结构主义强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结构”的“客观”作用,而忽视或否定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它认为,一切社会现象有性质的变化,都早已为先验的结构“命定”,人的一切行为都受着“结构”的支配,他们只能体现“结构”的作用,而不能改变“结构”的作用;因此,社会历史的“主体”不是人,而是先验的“结构”。

  法国哲学家阿尔图塞等人,主张把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主张用结构主义的观点理解、解释马克思的著作,并用它来进一步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据此,人们将他们的理论称为“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流行,后迅速扩散到美国和其它西方各国,成为当前时髦的哲学流派之一。19世纪丹麦哲学家基尔克戈尔是这个流派的先驱者,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是它的创始人。这个流派的代表作有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萨特的《存在与虚无》、《辩证理性批判》等。

  存在主义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并认为过去的哲学家都未能发现这个问题,因而这是它的“新发现”和“新贡献”。什么“存在”呢?雅斯贝尔斯说:“存在就是自存”;海德格尔说:事情本身就“我自己的存在”,等等。他们所说的“存在”,实质上就是个人的“自我精神”或“自我意识”。存在主义责怪历来的哲学都从“世界”入手探究哲学的“真谛”,从而忘记了哲学的根本任务是研究“人”,而唯有它才是真正关于“人的哲学”。

  在存在主义看来,人的本质不是“诸生产关系的总和”,而是与客观社会物质条件绝对无关的。因为“自我精神”是一种纯粹的“主观性”,它是没有任何规定性而绝对自由的。它以自己的自由行动创造自己的本质,因而每个人终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剥削者或被剥削者等,都是他自己的行为决定的,应由自己负责。

  存在主义宣扬非理性主义。他们认为,科学所研究的物质世界是非“存在”的现象世界,作为世界本质的“自我精神”或“大全”是不能为理性思维所认识的。雅斯贝尔斯说:“一切样式的大全,当它们被作为研究的对象时,它们就消沉自毁了。”只有哲学才能探悉世界的本质——“自我精神”,因为哲学依赖于非理性——神秘的自我心理体验。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哲学思维是“人本质观察现实,即通过内心活动以把握现实的”,又说:“我是通过我自己而体验到它的”。在存在主义看来,人们只有处于孤寂、畏惧、烦恼,以至面临死亡的边缘时,才能得到这种体验。

  存在主义否认历史的规律性,认为社会是自我的异化力量。在社会集体中,个人自由遭受压制,自我受到奴役;随着社会组织的完善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这种奴役和压制将更加强。怀尔德说:“现在随着大规模技术的出现,人类历史可能面临终结。”

  文学

  古希腊罗马(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五世纪)文学是西方(欧洲)最早的文学,《荷马史诗》则是西方文学的开始,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以文字记载的文学作品,是欧洲文明社会初始时代的文学。古希腊罗马文学是欧洲文学发展的基础,是欧洲的奠基文学。公元五世纪以后,欧洲进入了封建制时代,基督教神学思想在思想文化领域占据了统治地位,宗教文学盛行。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文学成为这一时期欧洲文学的主流,在欧洲繁荣一时,成果辉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古埃及神话

  古埃及神话是流传于埃及古王国时期(前27世纪—前22世纪)的神话。古埃及神话丰富多彩,种类繁多,天地日月,山川草木,飞禽走兽,几乎都成了神话的题材。其中最有名的是关于太阳神拉和传说中的国王奥西里斯的故事。

  关于拉的神话,是古埃及人对天地形成、人类诞生、金银来源等问题的天真的幻想和解释。对于奥西里斯的神话,在奴隶制形成前后的传说有所不同。最早的奥西里斯被解释为自然神,是掌管水、土地、植物和丰收的神。到了奴隶社会,奥西里斯成了社会神。关于奥西里斯冥词判罪的传说,显然是埃及奴隶主阶级为了其本阶级利益特意编造出来的。此外,古埃及神话中关于凤凰与狮身人面的传说也很著名。前者反映了古埃及人民热爱生活、渴望永生的乐观精神,后者反映了古埃及人民征服自然、战胜邪恶的顽强意志和热切心愿,充满了浓烈的浪漫主义气息。

  巴比伦神话

  巴比伦神话传说在文学中占着重要的地位。这些神话传说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宇宙起源、自然变化等问题的理解和探求。

  巴比伦最有名的神话之一,是写在七块泥板上的造巴比伦保护神的神话。这则神话后来曾被视为圣书,流传很广。关于女神伊什妲尔的神话,则表现了古代巴比伦人对一年四季时令变化奥秘的探索。另外,还有关于洪水方舟的神话传说。圣经中著名的诺亚方舟的故事,就是从这个传说演变来的。古巴比伦人还把两河流域神话中的诸神与天上星宿联系起来,共尊七位主神:太阳神沙马什、月神辛、战神涅尔伽(火星)、智慧神纳布(水星)、众神之王玛尔都克(木星)、爱神伊什塔尔(金星)、胜利神尼努尔达(土星)。并认为每天有一位星神值勤。七日轮一回。后世七天为一星期,即导源于此。想象丰富,寓意深刻的巴比伦神话,对希伯莱《圣经》和以后的欧洲文学有一定的影响。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是指古代希腊关于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神的故事包括天地的开辟、人类的起源、神的产生和谱系以及内部斗争、神的日常活动等内容。希腊人以奥林匹斯山上的主神宙斯及其周围的男女诸神为主要谱系,且认为诸神具有人的形象和思想感情,却具有主宰人类命运的力量。

  英雄传说是古希腊人对于远古历史的回忆。英雄是神和人所生的半神。他们不仅体力过人,而且聪明多智,具有不折不挠的斗争意志,在同自然和社会的斗争中建立过功勋,体现了古代劳动者的集体力量、智慧和高贵品德,英雄传说以不同地区的英雄和事件为中心,形成了许多系统。职海桥格立斯的十二件大功,伊阿宋寻找金羊毛,忒修斯为民除害,特洛伊战争等。希腊神话的文学价值很高,不仅给予希腊文化以极大的影响,而且对后来欧洲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史诗

  史诗指古代的长篇社会叙事诗。各民族的史诗都以自己民族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为主要题材,以人们爱戴的英雄为主要人物。除真实的历史事件以外,史诗又常夹杂着这个民族特有的神话传说。结构宏伟,充满着幻想和神话色彩。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史诗流传下来。

  英雄史诗

  英雄史诗指史诗中的严肃重大的事件为题材,以英雄人物为中心的一类风格崇高,形式完美,规模宏大,插曲很多,富于戏剧性,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法。荷马史诗即是英雄史诗,采用六音步扬抑格诗体,一般叫做英雄格。中世纪欧洲的英雄史诗人致可以分为两类:一般表现与颂扬氏族社会末期蛮族部落的英雄,如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夫》等;另一类表现与颂扬抵御外侮、维护民族独立的英雄,如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等。这类史诗是欧洲各民族高度封建化以后的产物。它以历史人物、民间传说为基础,反映了国家统一的要求和愿望在基督教的影响下,他们爱国的英雄行为常表现为反对异教徒的斗争。

  对长篇小说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巴比伦史诗

  巴比伦史诗指《吉尔伽美什》。古代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世界上最古的史诗。早在公元前三千纪的苏美尔时期,就已具雏形。其最初稿本,可能是公元前18世纪左右第一个巴比伦王朝时期编定的它用楔形文字刻写在12块泥板上,共有三千多行。主要部分来自远古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是一部壮丽的英雄诗篇。它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同自然暴力、社会暴力进行斗争的某些情景。歌颂了人的精神力量,颂扬了建立功勋的英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的生活,理想以及正在形成的阶级关系,对我们了解古代巴比伦社会的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史诗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且受到统治阶级的篡改,因此不仅内容复杂,有些甚至是很矛盾的。

  印度史诗

  印度史诗指大约形成于公元一世纪的《摩诃婆罗多》(一译《玛哈帕腊达》)和《罗摩衍那》(一译《腊玛延那》)两部梵文史诗。它反映了印度原始公社解体并向奴隶制过渡这一人类历史的重大变动及其所经历的激烈斗争。

  《摩诃婆罗多》意为“伟大的婆罗多”,据说是古代圣人毗耶娑(广博仙人)所著。内容复杂,规模宏大,共18篇,附录一篇,约10万颂(每颂两行)。诗有关于天神、英雄、国王的传说,有关于宇宙和神统的纪录,有关于哲学、污染、宗教问题的探讨等。中心故事是占全诗三分之一篇幅的古鲁王族堂兄弟之间为争夺统治权而进行的斗争,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但也有一定的史实根据。

  《罗摩衍那》意为“罗摩的漫游”,相传为古代隐士瓦尔米基(蚁垤仙人)所著,全诗共7篇,24000千颂,其主要情节是叙述由原始公社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王位的争夺。史诗歌颂了古代印度民族上层进步势力的萨拉国的王罗摩的英雄冒险经历、德行和武力。两部史诗在古代印度文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印度文学影响很大。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指古希腊在原始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前12—前8世纪)产生的英雄史诗。史诗的题材取自公元前12至前11世纪之交的特洛伊战争。特洛伊位于小亚细亚西北部,近海,交通便利,商业繁荣。迈锡尼文化兴盛时期,希腊人就垂涎特洛伊“神话般的财富”。迈锡尼文化末期,大约在公元前12世纪前后,希腊人为了夺得爱琴海区域的商业权,组成联军,渡海远征,终于征服了特洛伊。此后几个世纪,小亚细亚一带便流传着有关这次战争的传说。大约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由一个盲诗人荷马综合人民口头流传的有关这些传说的短歌编成两部完整的史诗,即《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公元前6世纪正式写成文字。到公元前3至前2世纪,又由亚历山大里亚学者编订,每部各分为24卷。

  希腊悲剧

  古代希腊悲剧的专称。起源于古希腊的酒神祭典,由“酒神颂”演变而来。其悲剧形式是逐步发展完善的。约在公元前524年左右,悲剧诗人忒斯庇斯首先把一个演员引进了酒神颂,以后经过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的不断丰富和创造,才使悲剧艺术逐步发展成熟。悲剧一般开头都有“开场”、“进场”,结尾都有“退场”。悲剧题材取自神话、传说,但都紧密地联系当时的民主政治,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它主要不在于写悲,而在于表现崇高壮烈的英雄主义思想,风格雄伟。公元前5世纪是希腊悲剧的繁荣时期,曾经先后出现过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家。他们的作品见于剧目的约有三百多个,对后世欧洲文学影响很大,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希腊喜剧

  古代希腊喜剧的专称。起源于祭的即兴表演。发展略晚于悲剧,可分为旧喜剧、中期喜剧和新喜剧三个时期。前487年至前404年是旧喜剧时期。旧喜剧多是政治讽刺和社会讽刺剧,讽刺的对象是当代社会名人,特别是当权人物。每剧一般分为六部分即:开场、进场、对驳场、评议场、插曲、退场。但也不十分严格。主题思想主要表现在对驳场中。在旧喜剧中,只有阿里斯托芬的十一部作品完整地流传下来。前404年至前338年是中期喜剧时期。中期喜剧以讨论神学、哲学、文学和社会问题为主。剧本没有流传下来。前338年至前120年是新喜剧时期。这时人民在政治上不自由,对“希腊化时期”的政治生活不感兴趣,因此新喜剧大多是世态喜剧,主要写日常生活、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注重人物的描写,强调情节的曲折和风格的雅致,但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米南德(前342?—前292?)是新喜剧的代表作家。他写过一百多部喜剧,只传下《恨世者》和一些残篇。新喜剧对罗马喜剧产生了巨大影响,罗马喜剧又直接影响了后世的欧洲喜剧。

  梦幻文学

  欧洲中世纪文学常常采用寓意手法、假托梦境、幻境或隐喻来反映生活现实,此作品被后人称为梦幻文学。如《玫瑰传奇》中,用“玫瑰”目中的少女,以“情人”对“玫瑰”的追求比喻自己对少女的爱情,还把各种有关爱情的因素如“美貌”、“坦率”、“吝啬”、“嫉妒”等拟人化,并把整个故事假托在梦境中。中世纪的宗教文学、骑士文学、城市文学中有不少作品采用这种寓意手法。但丁的不朽名著《神曲》也是采用的梦幻文学的形式。

  流浪汉小说

  一种以主人公的流浪生活为线索,以描写城市下层平民生活为题材的小说。产生于16世纪中叶的西班牙。一般为自传体,主人公常是失业者和下层平民。以下层人物的角度去观察并讽刺某些社会现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种小说比较注重人物性格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刻画,对以后欧洲小说的发展,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最早的也是有代表性的流浪汉小说是《小癞子》(1553),全名为《托美思河的小拉撒路》,作者不详。由于反映了西班牙的社会生活,加之叙述生动自然,笔调辛辣有力,受到广泛的欢迎。

  哲理小说

  十八世纪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的目的不在于全面地描写个性和细致地描写历史环境,而在于以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教诲性的形式,使读者了解作者的政治观点和哲学思想。它一般通过传奇的故事来影射、讽刺社会现象,反对封建专制制度,阐明哲理和宣传启蒙思想。所以在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手莎士比亚法灵活多样,语言简洁、生动活泼。但由于忽视典型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描写,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成为作者哲学思想的代言人,因此,作品也就缺乏艺术感染力。哲理小说的代表作为伏尔泰的《老实人》、《天真汉》,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等。

  十四行诗

  又称“商籁体”(十四行诗的音译),欧洲的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最早流行在民间,为歌唱而作,后来为文人所采用。最初兴起于意大利,以后流行于英、法、德各国。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是最早的十四行诗作者,他使这种诗体臻于完美。他写的格式称为“意大利体”,又称“彼特拉克体”,由两节四行诗和两节三行诗构成。诗句每行十一个音节,一般是抑扬格。韵式为ABBA,ABBA,CDC,DCD或ABBA,ABBA,CDC,DED。

  16世纪初,英国诗人魏阿特和萨利把这种诗体移植到了英国,改为三节四行诗和一节两行对句,其韵脚排列又有多种变化。在16世纪的英国,又先后出现许多十四行诗人,成就显著者首推莎士比亚。他的十四行诗,后来称为“莎士比亚体”或“伊丽莎白体”。诗句每行十个音节,抑扬格。韵式是ABAB,CDCD,EFEF,GG。

  俳句

  俳句又名“发句”。是日本古典诗歌中字数最少的短诗体。每首俳句一般由五、七、五共十七个假名(日语中的发音单位)组成。相当于我国格律诗里的绝句长短句的小令。原是俳谐连歌的第一句,后经松尾芭蕉(1644—1694)提倡成立独立的诗体。其特点是用最简省的字表达极为丰富的内容。好的俳句,不但思想深刻,而且要求字斟句酌,千锤百炼,语言高度凝炼。其题材,多为四季变化和自然景物。俳句规定,每首必须有一个表现季节特征的词语,称季题或季语。例如,“油菜花鲜艳,新月莹莹上东天,西望落日圆。”其中的季语为油菜花,季节是春天。再如“幽幽古塘畔,青蛙跳破镜中天,丁东一声喧”,这首俳句的季语为青蛙,季节是夏天。

  推理小说

  推理小说是一种运用逻辑推理分析案情,去疑解惑,描写破案过程的小说,原名“侦探小说”。日本推理小说家木木高太郎于1946年提议改称推理小说。最初开创这种小说样式的,是美国作家爱伦·坡,他在1841年发表了《莫尔街凶杀案》。英国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样式。后来又出现了英国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美国的艾勒里·奎恩,日本的江户川乱步、松本清张、森村诚一等著名的推理小说家。日本的推理小说以江户川乱步为奠基人。这种小说大都以侦缉人员为主人公,着重描写他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推理而破案的过程。由于情节曲折惊险,扑朔迷离,使人在娱乐中获得思维能力的锻炼,具有特有的吸引力,而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其中优秀之作,常常能反映一定的社会问题,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如森村诚一的《人性的证明》等。不少作品则缺乏显著的社会意义,只能供人消遣。

  启蒙主义文学

  启蒙主义文学是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后的一种文艺思潮。由于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以古希腊、罗马文艺为典范,因而有“古典主义”之称,同时称为“新古典主义”。古典主义在171廿纪的法国最为盛行,发展也最为完备。

  笛卡儿的唯理主义理论为古典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哲学基础。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有意识地学习古代,则是古典主义产生的必要的文化历史条件由于古典主义是在君主政体的民族国家开始建立、资本主义开始发展的历史阶段出现的,所以它在政治上主张国家统一,拥护和歌颂绝对王权:在思想上崇尚理性、“温和折衷”和“自我克制”,同时又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信条,批判不合乎资产阶级理性的封建道德,在创作和理论上强调摹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即三一律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它抵制了封建贵族文学的矫饰,曲折地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某些情绪和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面貌,具有现实主义特点。但古典主义文学带有浓厚的宫廷色彩,有迎合贵族情绪的倾向,艺术上有形式主义的缺陷,追求“典雅”的语言,人物形象常流于类型化。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古典主义在欧洲几乎流行了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艺兴起才告结束。它对近代欧洲各国文学艺术,尤其是戏剧的发展影响很大。其主要理论著作,在法国有布瓦洛的《诗的艺术》,在英国有蒲伯的《批评论》,在德国有高特舍特的《给德国人写的批判诗学试论》。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高乃依、拉辛和莫里哀,英国的蒲伯和约翰逊,俄国的罗蒙诺索夫等。

  狂飙突进运动

  简称“狂飙运动”。1770至1785年间在德国发生的一场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文学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因作家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而得名。

  运动的纲领制订者是文艺理论家赫尔德尔,主要代表作家是青年时代的歌德和席勒,主要思想倾向是反对封建割据,反抗封建压迫和虚伪的道德风尚,批评死气沉沉的封建文艺,要求创作自由和个性解放。这一运动的作家重视民族意识,提供民族情感,主张从本民族历史中汲取题材;歌颂自然,拥护卢梭“回到自然”的口号;推崇“天才”,强调“天才”;在文学上强调民族风格。参加狂飙突进运动的青年作家大都富有狂热的幻想和奔放的激情,他们的作品往往充满着浪漫的气息和感伤的成分。由于在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下,这场运动只局限在文学领域,因而没能发展成为政治性的社会运动。

  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狂飙运动即接近尾声。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是狂飙突进运动文学的代表作品。

  浪漫主义

  18世纪到19世纪初资产阶段革命时代出现在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它的鼎盛时期总共不过三四十年,但由于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在文学艺术上最后扫荡了古典主义,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所以对世界文学,尤其欧洲文学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制度在先进国家里确立和发展后,社会问题纷至沓来,暴露出18世纪启蒙学派所鼓吹的“理性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王国,引起了启蒙思想的危机。面对启蒙理想的幻灭和法国大革命后欧洲动荡的社会现实,社会各阶层都产生了深刻的不满情绪。文学家们力图从自己的想象中来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浪漫主义的文艺思潮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在英、法等国而先后出现的。但它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运动,由于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的不同,浪漫主义文学在发展史上形成了两个对立的流派,即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前者以美化中世纪的封建宗法社会,鼓吹逃避现实为特征,代表作家有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法国的夏多勃里昂和拉马丁,德国的史雷格尔,布伦塔诺和诺瓦利斯等。后者以渴望斗争、面向未来、崇尚自由和解放的精神为思想特征,代表作家有英国的拜伦和雪莱,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德国的荷尔德林和海涅等。

  浪漫主义文学的两个对立流派,主要是根据作品内容所显示的社会理想的性质加以区分的,但作为同一文学潮流,它们又具有共同的特征。如注重主观抒情,善于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极力赞美大自然和诅咒城市文明,特别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等等。也有一些消极浪漫主义作家以后转向积极浪漫主义。

  19世纪30年代以后,尽管批判现实主义逐步取代浪漫主义成为欧洲的文学主潮,浪漫主义文学仍有许多重要作品出现,只是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因素明显地增加了。

  批判现实主义

  继浪漫主义文学后,于19世纪30年代出现在欧洲并开始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批判现实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尖锐化在文艺创作中的表现与反映。它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现实主义文学中反映现实、揭露社会矛盾的优良传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深刻地揭露和批判封建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形象地描写了贵族阶级的没落和资产阶级的兴起、发展、衰落的过程,极为广阔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复杂丰富的生活图景和风俗历史,引起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永久长存”的怀疑。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为创作的思想基础,有意识地描写处在社会下层的小人物的命运。有些作品,对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表示深厚的同情,但却反对暴力革命。一些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创作中很注意细节的真实,善于选取典型的生活现象,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既成功地塑造了众多深刻感人的典型形象,又扩大了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的范围。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艺术技巧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它揭开了人类艺术发展史新的一页,并对以后欧洲文学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但由于历史与阶级的局限,批判现实主义无力指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不能从更深刻的意义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进行彻底的批判。

  批判现实主义在文学上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萨克雷,俄国的果戈理、托尔斯泰、契诃夫等,在绘画上的主要代表画家有德国的门采尔、俄国的列宾、法国的席尔贝等。

  自然主义

  继浪漫主义运动之后于19世纪60年代起在法国形成的文艺思潮,以左拉、龚古尔兄弟为代表。左拉提出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艺术理论,主张在文学创作中运用生理学、遗传学、临床病理学、解剖学等原理去分析和表现人的生物本能,注重对人的生理因素的分析,认为人只能消极地受环境的支配,连人们的社会行为也是遗传因素决定的。作为文艺创作倾向的自然主义的特点,主要是只重视现实生活中个别的琐碎的现象,追求事物外在真实,不重视对生活现象进行典型化,因而不能正确反映资本主义制度下现实生活发展的本质方面,甚至常常歪曲生活。而他们的某些描写下层人民日常生活的自然主义作品,却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

  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左拉、龚古尔兄弟,德国的霍尔茨,比利时的艾考特,西班牙的伊本涅兹等。

  唯美主义

  19世纪末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是世纪末颓废思潮的表现之一。这种思潮是对于19世纪末资本主义社会中种种庸俗风尚的反抗。而唯美主义却颠倒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为艺术的目的就“美”,否定了艺术内容的道德原则,片面强调艺术技巧,反对文艺的社会教育作用和文学艺术中的现实主义。

  首倡唯美主义的是法国作家兼批评家戈蒂埃。代表作家有英国的王尔德等。在王尔德看来,“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因而鼓吹“生活艺术化”。他们不仅注意住房布置、书籍装帧、服饰奇异的“美”,而且实行超道德的唯美主义原则,其典型作品为小《道林·格雷的画像》和悲剧《莎乐美》。在理论上把唯美主义系统化的是英国作家兼佩特。盛极一时的唯美主义从19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解体,其影响也渐渐削弱。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又称现代派或先锋主义,20世纪初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时代,陆继出现的各种资产阶级没落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包括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等等流派。是西方社会极端腐朽、人们精神空虚,深受尼采、弗洛伊德、柏格森、萨特等人哲学思想或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的产物。常被认为是美国的爱伦·坡和法国的波特莱尔是现代主义的远祖。

  卡夫卡20世纪20年代,现代主义文学奠定基础并迅速发展,形成第一次高潮,出现了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艾略特、福克纳等著名作家,他们的作品对欧美及其他国家的现、当代文学曾经产生过很大影响,如: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变形记》(1912)、爱尔兰小说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1922)、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1913—1927)、英国诗人艾略特的《荒原》(1922)、美国小说家福克纳《声音与疯狂》(1929)。

  第二次人世界大战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波及亚、非、拉文坛,出现了第二次高潮。现在,有些西方国家的文坛上,各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此起彼伏,大都寿命不长。他们的主要特征是:排斥批判现实主义,在题材上、技巧上力求创新;作家企图发掘的不是外在客观世界,而是作者自己的贫乏而空虚的内心世界;追求描写梦境和神秘的抽象的瞬间世界,在精神上带有歇歇底里的疯狂性质;在艺术技巧上他们拖后腿广泛运用暗示、象征、烘托、对比、意象等手法,以发掘人物内心的奥秘,表现人物的意识活动。在篇章方面,他们往往采用变化突兀式多层次的结构方式,时间、空间任意颠倒、变换,以偶然的因素将毫不相干的事件、情节组成齐头并进的层次。由于采用这些表现手法,现代主义的大多数作品情节若有若无,人物形象扑朔迷离,思想含义晦涩难明。作为现代文学的一个方面,通常认为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方法上进行了种种探索与实验,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既有同传统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相对立的一面,又有相继承、相通的一面。

  湖畔派

  18世纪末、19世纪初形成的英国消极浪漫主义诗歌流派,指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等。因为他们都曾居住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并且写过许多描写湖区的诗,故被称为湖畔派。法国革命初期,他们对革命还表示欢迎,认为革命与他们回到大自然和复兴宗法式民主制度的理想颇为接近。雅各宾专政时期,他们却由失望、恐惧转而反对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制度,并站在保守立场,拒绝接受资产阶级文明,主张恢复宗法制,并宣扬宗教的道德观和唯心主义艺术观。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共同创作的《抒情歌谣集》是英国消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华兹华斯为《抒情歌谣集》第二版写的长篇序言,被认为是英国消极浪漫主义的艺术纲领和宣言。在“序言”中,他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主张诗歌要描写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在诗体方面,还主张发展民间诗歌的艺术传统,采用民间生动的语言来写作,也很重视诗的想象力。华兹华斯的这些主张在英国诗歌的改革上曾起过相当大的作用。柯勒律治则热衷于幻想和超自然的题材,诗歌中充满了神秘的梦幻色彩。

  象征主义

  欧美现代文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19世纪70年代兴起于法国。它的名称是法国诗人莫雷亚斯1886年9月15日在以巴黎《费加罗报》上发表的《象征主义宣言》中提出的。这位先驱者是法国的波德莱尔。他早在1857发表的诗集《恶之花》,为第一部象征主义的作品继波德莱尔之后,前期象征主义的代表诗人是法国的魏尔伦、韩波和马拉美。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盛极一时,著名诗人有法国的瓦雷里,英国的叶芝和艾略特,德国的里尔克,俄国的布洛克等。

  象征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而痛苦的”,人们内心的“另一世界”才是真实的、美的。它强调用有物质感的形象,通过暗示、烘托、对比和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表现出作者所欲创造的意境,即用间接的象征,来表现人们的内心精神世界。

  象征主义诗人认为,任何一种客观事物都具有与之相对应的意念含义,外界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是互相感应契合的,人们在每个事物中都能挖掘出其潜藏的象征意义,所以应该运用有声有色的物象来暗示内心的微妙世界,把两个世界沟通起来。诗歌的任务就是沟通两个世界,而象征是沟通两个世界的媒介。由于他们力求艺术形式的蕴藉、浓缩和精炼,在艺术手法的开拓与创新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内容上也曲折地反映资本主义的社会生活的一面。但是有的诗歌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玄奥莫测,晦涩难解,有的简直是神秘的谜语,不知所云。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象征主义的影响遍及欧洲各国,波及到艺术的各个领域。戏剧方面有成就的著名的象征主义剧作家有比利时的梅特林克,德国的霍普特曼等。美术方面著名代表人物是摩罗。

  达达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于欧洲的诗歌流派。1915年秋,罗马尼亚诗人特里斯唐·扎拉在瑞士苏黎世组织了一个文学团体。1916年2月8日,他将在辞典中随意翻到的一个法语词“达达”,作为他们团体的名称。参加的有布勒东、阿拉贡、艾吕雅、苏波、皮卡比亚等诗人及艺术家,利用《文学》杂志宣扬达达主义,一时颇有声势。

  法语达达(dada)是幼儿语,意为“马”,作为流派名,表示“无所为”、“毫无意义”。达达主义者主张打倒一切,否定一切,不仅否定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和规律,否定任何文艺批评,而且还否定现实生活,对理性、科学、逻辑、宗教、政治、家庭、道德等现存的体系和价值观念都采取否定态度。他们认为文学艺术应该是无思想的、像婴儿的喃喃呓语一般,以混乱的语言、怪诞荒谬的形象表现莫名其妙不可思议的事物。这一出现反映了欧洲青年一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的苦闷彷徨与追求。

  1922年,达达派内部发生分歧。扎拉坚持否定一切,布勒东、阿拉贡等另寻创作新路,形成超现实主义新流派,1924年左右达达主义团体基本上瓦解。

  超现实主义

  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后来流行于欧美的一个重要文艺流派。它由达达主义演变而来。

  法国诗人阿波利内尔在1920年发表的自传体小说《断头诗人》中首先用“超现实主义”一词。1924年10月,由布勒东发起,组织了超现实主义的团体,参加的有阿拉贡、艾吕雅、苏波、德斯诺斯、皮卡比亚等。1924年11月布勒东在巴黎发表《超现实主义者宣言》正式提出超现实主义的口号。1929年布勒东又发表第二篇《超现实主义者宣言》。于是超现实主义便在文学、美术界流传起来。在英美超现实主义诗人中,托麦斯较有成就。

  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生命冲动”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说,是它的理论基础。另外,除了达达主义的影响外,还接受了象征派关于想象的力量和探索幻觉世界的主张的影响。超现实主义者认为,理智、道德、宗教、社会及日常经验都是精神活动的桎梏,必须打碎;只有无意识、梦和精神错乱才是真正的精神活动,必须着力开发人的心灵的秘密及梦幻世界,以达到绝对的真实,即“超现实”。所以他们提“无意识写作”(自动写作),即不受理性或美学、道德准则制约的纯粹无意识的写作方法,认为只有“意识”的领域和梦幻、本能才是文艺描写的对象。由于他们要求对幻觉和梦境进行记述,把作者在梦幻中看到或体验到的一切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因此,作品所表现的常常是一些杂乱无章的细节和不知所云的符号,给人以荒谬混乱、艰涩难懂的印象超现实主义的形成与出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青年一代在探索生活中彷徨不安、痛苦郁闷的狂乱心理。这个流派在绘画、雕塑方面也有深重的影响。

  未来主义

  20世纪初期发端于意大利的一个标榜“面向未来”的文艺思潮。曾广泛流行于意大利,随后又传入俄国,对法、英、德、波等国也有一定影响。

  “未来主义”一词最初是意大利诗人马利奈蒂在1909年发表的《未来主义的诞生及其宣言》中提出的。表明他注重未来,注重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新精神。他们歌颂现代化都市,歌颂现代机械文明,歌颂暴力的战争,表现“速度之美”;在诗歌形式上,提倡“自由不羁的字句”,以表现作者朦胧奥秘的感受,打破传统句法和正常韵律,将杂乱无章的名词、原形动词,甚至将乐谱、数学符号与化学公式等罗列拼凑在一起,既不用连词,也不用标点,晦涩难懂。代表诗人有意大利的马利奈蒂、基蒂、帕拉采斯基、杰尔比诺,法国的阿波利内尔。阿波利内尔在1913年还提出“立体未来主义”,创造出阶梯式的诗歌形式。

  表现主义

  20世纪初兴起,二三十年代时盛行于德国、奥地利、北欧、俄国和美国的文学流派,它最先出现于绘画界。1901年法国画家埃尔韦在巴黎举办的玛蒂斯画展上首次使用这一术语,以同专门注重外在的客观事物的描绘的印象主义相区别。一批德国画家接着进行创新,逐步形成了表现主义的绘画风格。文学受其影响,出现了表现主义的流派。这个流派对资本主义的黑暗现实有着盲目反抗的情绪,否认现实世界的客观性,认为只有主观才是真实的。因而他们标榜艺术无目的认为“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艺术的任务在于将个人的品质和特征凭自己的“灵魂”去主观地表现出来,而不是根据客观世界的实际去描述。

  它反对只对外部世界作忠实的描写和记录,反对只对人的行为作描述,要求着力表现主观的感觉和激情,揭示人物的灵魂,即内心世界和潜意识;反对只对暂时的现象作抒写,要求展现永恒的品质和真理。因而表现主义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只是某种精神品质或思想观念的象征。其作品情节变化突兀,形体和色彩过分夸张,大量采用内心独白、梦景和潜台词的手法。它在戏剧方面的成就非常突出。

  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是欧洲表现主义的先驱,主要作品有《去大马士革》三部曲,《鬼魂奏鸣曲》。此后重要的剧作家有德国的托勒尔,主要作品有《群众与人》;凯泽的主要作品有《珊瑚》、《煤气厂》;捷克的恰佩克,主要作品有《万能机器人》;美国的奥尼尔,主要作品有《毛猿》、《琼斯皇帝》。他们的剧作不同程度地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和黑暗。表现主义戏剧大量运用象征手法,以感官直觉的形象来表现人的潜意识,使舞台景象产生奇幻怪诞的艺术效果,语言简短,节奏明快,因此它对60年代兴起的荒诞派戏剧有着直接的影响它在小说领域以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为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审判》、《变形记》等。

  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是运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方法来表现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小说。20世纪20—40年代流行于英、法、美等国。“意识流”一词,来自心理学,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1884运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方法来表现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小说。上世纪20—40年代流行于英、法、美等国。

  “意识流”一词,来自心理学,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1884年他在论文《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中写道:“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动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后来,当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吧。”正是在詹姆斯的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博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的推动下,西方作家运用了意识流的写作方法,形成了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家们认为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只注重观察环境、人物言行的叙写和故事情节的安排,而不重视对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他们认为,人们的性格表现为感性活动,只有人的精神和意识才是生活的真实。因而要着力表现人的感性活动、意识活动和内心奥秘。为此,他们的作品以意识流作结构,有意忽略故事情节的连贯和完整,让人物在主观的时空框子里活动,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象征暗示、时序颠倒,以及现在与回忆、事实与虚幻互相穿插等手法来展现人物意识流动的轨迹。

  著名的意识流说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普鲁斯特,爱尔兰的乔伊斯,英国的吴尔夫,美国的福克纳等。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被认为是意识流小说的典范作品,吴尔芙的《达罗威夫人》、福克纳的《喧嚣和狂乱》、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都是著名的意识流小说。目前意识流小说的种种艺术手法已在小说、电影、电视中被广泛运用。

  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60年代流行于欧美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戏剧流派。

  1961年英国著名戏剧评论家艾恩林从法国作家加缪的随笔中借用了人生是“荒诞”的一词,而将其命名为荒诞派。他继承和发展了表现主义突出主观精神和手法荒诞的一面,且深受战后流行于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此派剧作家对西方现实社会的不合理性,有着敏锐而深切的感受,虽想进行揭露,但无法解释,更无力解决,而对人类的命运持有悲观看法,认为外部世界是荒谬的,人的存在是荒谬的,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也是荒谬的。概言之,人和世界的存在都是“毫无意思、荒谬、无用”的。既然存在是荒谬的,他们也只能用荒诞的手法来表现。这个流派的剧作家们,反对以文学剧本和对白为基础的传统戏剧程序,打破戏剧要有连贯情节和展示矛盾、激化冲突、解决矛盾的老公式,强调用离奇的、夸大的手法突出人的精神苦闷。他们的戏剧里也分幕分场,但没有情节,不表现人物的性格与相互关系。他们把日常现实分解开来,使之变形,因而舞台形象离奇古怪,杂乱无章。舞台语言混乱,前言不搭后语。他们反对剧中海明威有任何间接的介绍说明,不让人物诉说自己的感受,总是直接用形象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即用道具、布景、音乐以及动作把人物的精神加以外化。

  该派的代表作家与作品,有法国贝凯特的《等待戈多》、《美好的日子》,成奈斯库的《秃头歌女》、《椅子》,阿达莫夫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热内的《女仆》、《黑人》,美国阿尔比的《动物园的故事》等。这派剧作家,在超现实主义文学影响下,要求戏剧表现超阶级、超时代的抽象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现象,反对戏剧从属于任何意识形态,和表现任何政治、社会内容。

  迷惘的一代

  20世纪20年代主要流行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名称来自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斯坦因。她曾指着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1926年引用此语作为著名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这个流派由此得名该派作家们没有发表过宣言,也没有统一组织和纲领。但他们都非常厌恶战争,要冲破传统的思想束缚,但又找不到永恒的精神支柱,于是感到迷惘、彷徨、怀疑、失望。这是他们的共同点。这个流派的作家大多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从欧洲战场归来的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他们了解普通士兵的厌战情绪,自己也遭受了种种苦难,认识到战争是产生欧美一代青年精神悲剧的根源,因而着重描写在战争中饱经沧桑的人们的不幸,努力表现主人公的心灵创伤。所以,反战的主题在他们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作品中的人物心情苦闷,企图用爱情、友谊和追求生活享乐来解脱精神的痛苦,以忘却战争的残酷,然而爱情和友谊的毁灭却使他们陷入更深的悲观失望情绪中。“迷惘的一代”的作家们通过这种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美青年一代理想幻灭的精神悲剧。

  这个流派的代表作家是海明威。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用近乎麻木的语气描写流落巴黎的颓唐生活和战争对个人幸福的摧残。帕索斯的《三个士兵》、福克纳的《士兵的报酬》等也都是著名作品。英国奥尔丁顿的《英雄之死》和德国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也被认为是属于这个流派的作品。但是,他们对战争的态度只限于厌恶、诅咒和逃避,没有积极的反战行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社会生活发生很大变化,新一代的作家对文学创作中仍然坚持的老一套资产阶级道德标准和宗教理想极为不满,他们要冲破思想的束缚,又找不到精神支柱,在他们的作品中,也充满了迷惘、彷徨、怀疑、失望的情绪。因此,菲兹达拉德虽然没有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他的作品《尘世果园》与《伟大的盖茨比》也流露出类似情绪。

  垮掉的一代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文学流派。这个流派的作家都是男女青年,他们以否定一切的无政府主义态度反对现存的社会秩序和风尚习俗,要求摆脱一切传统的束缚,拒绝承担任何家庭和社会义务,追求绝对自由的生活。他们反对垄断资本统治,抵制对外侵略,讨厌机器文明,也诅咒共产主义。他们逃避现实,吸毒、酗酒、偷窃,无所顾忌,不停地追求各种刺激,提倡同性恋爱和佛教禅宗,以躲进超现实的幻境寻求神秘主义的灵感。因而被称为“垮掉的一代”。

  这个流派的代表作家,有克鲁阿克、金斯堡、李普顿、伯罗士等。他们的作品,既充分表现了该派的狂颠迷乱和消极颓废,也表达了对美国现实社会的厌恶和反叛。他们对诗歌的艺术形式没有多大兴趣,但是主张撇开传统的创作规律,不管作品的内在联系,把个人的思想感情毫无约束地信手写出。因此,他们的作品支离破碎,杂乱无章。但是他们强调口语和总体效果,突破了学院诗歌的许多清规戒律。到60年“民权运动”兴起,该派销声匿迹,但吸毒习惯等许多特点却被“嬉皮士”所接受。

  黑色幽默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文学流派。1965年作家弗里德曼编辑了一本作品选集,名为《黑色幽默》。这以后人们便称呼被选的作品“黑色幽默”。在弗里德曼看来,黑色幽默是一种在思想情绪上是黑色的东西与幽默的东西的结合:它是幽默的,但是在幽默中包含着阴沉的东西;它是绝望的,但是它在绝望中又对着丑恶的事物发出大笑。

  所谓“黑色幽默”,就是用丑角的冷漠、逗笑的嘲讽态度来对待现实中一切荒谬、丑恶、残酷、阴暗等“黑色”的东西,视荒谬的人生为痛苦的玩笑。亦即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因而它又被称为“病态幽默”、“绝望的喜剧”。它深受存在主义哲学和法国新小说派的影响该派作家对当前的美国社会不满,认识到现实中某些阴暗面,力图在作品中揭露社会现实中的荒谬、丑恶和疯狂;但是他们又认为世界的荒谬和丑恶是永恒的,无法改变的。人类的毁灭是无法挽救的,恐怖的前景令人绝望和悲痛,因而对于被揭露的现实怀着无可奈何的愤怒,采取耸耸肩膀、说说反话的冷嘲热讽和玩世不恭的态度,发表一些悲观的启示录式的议论。

  这个流派的作家们也反对传统小说的创作方法,多采取“反小说”的形式。他们的小说往往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只是片断的现实情节和荒诞的幻想的结合,情节离奇,时序颠倒,神秘怪诞,结构松散,冗长枯燥,晦涩难懂。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漫画式、木偶式、小丑式的,或者歪鼻斜眼,丑态百出;或者古怪神秘,变化莫测,力图通过人物荒诞乖僻、愚蠢可笑的行为来表现心目中荒谬、丑恶的世界,或借人物之口讲一些自己要讲的哲理。

  这个流派的主要作家和作品有: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出了毛病》,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伏尼格的《猫的摇篮》、《冠军的早餐》,巴思的《烟草经纪人》、《羊童贾尔斯》、珀迪的《凯柏特·赖特开始了》,弗里德曼的《船尾》,《母亲的吻》等。

  魔幻现实主义

  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拉丁美洲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魔幻现实主义一词,是德国文艺家弗朗茨·罗于1925年提出的。这个流派的作品借用古老神话民间传说,将拉美现实政治社会变成一种现代神话,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因而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这种文学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拉丁美洲各国政局长期动荡,人民处在独裁统治下,只得采取隐喻虚幻的嘲讽手法抨击社会的黑暗;另一方面又继承印第安古典文学传统,熔古典神话与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于一炉,以“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为创作原则。为了取得“魔幻”的效果,他们采用了象征寓意、联想暗示、高度夸张、人鬼不分、时序颠倒、现实与梦幻交织等手法,使得作品情节荒诞离奇,跌宕起伏,充满人物的对话、回忆和独白,这种小说所要表现的,不是魔幻而是现实,是通过魔幻境界的折射,间接地反映严酷的现实生活。它或是通过鬼魂出现以暴露大庄园主的凶狠残酷,或是借神灵来鞭笞罪恶的社会现实,或以无限夸张的情节来嘲讽暴君的穷奢极欲、昏聩无能,或描写巫术来揶揄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大都具有反帝国主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以及人道主义精神。由于这种文学作品既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又有离奇引人的情节,另外加上文字的口语化,所以深受读者欢迎,并对其他地区的文学创作发生了巨大影响。

  这个流派的著名作家有: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墨西哥的鲁尔弗和富恩特斯,智利的多诺索,阿根廷的博尔赫和科塔萨尔,委内瑞拉的彼特里、古巴的卡彭铁尔、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亚斯等。该流派至60年代中期发展到了高峰,并对其它地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白桦派

  日本大正时期团结在同人杂志《白桦》(1910—1924)周围的一批青年作家组成的义学流派。在1916至1917年间有重大影响。以武者小路实笃为思想上的领袖,其他还有志贺直哉、有岛武郎和他的两个弟弟,以及郡虎彦、长与善郎、柳宗悦、木下利玄等。他们多数出身于大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子弟读书的学习院,当时几乎都还是大学生。该派作家们较早地接触了西欧近代文学,深受欧美一些大作家和画家如托尔斯泰、歌德、惠特曼、罗丹、塞尚和戈诃等人的影响。他们决心吸收欧洲文学的精华,为人类求得新的精神力量。他们崇尚理想主义,否定自然主义,肯定积极的人生,尊重自由的个性,主张“通过个人或者个性来发挥人类意志的作用”。他们看重伦理,认为个性的自由伸张和自我的完全发展就是善,就是美,比单纯的美更美,所以要在深信生命的创造力的理想主义基础上发现伦理和道德的新的美。他们首先在日本文学界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因此他们的文学又被叫作人道主义文学或新理想主义文学。芥川龙之介认为这种文学拨开了明治后期盛行的自然主义的阴云,“打开了文坛的大窗,让清新的空气流通进来”。可见这个流派对当时的日本文学产生的巨大而积极的影响。

  该流派主要作家和作品有:武者小路实笃的《她三十岁时》、《一个青年之梦》、《幸福者》,志贺直哉的《在城崎》,有岛武郎的《一个女人》等。

  存在主义文学

  二次大战前夕发端于法国,以宣传存在主义哲学为目的的文学流派。

  二次世界大战后流行法国,并随着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在欧美各国的广泛传播,对各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的文学流派。它包括以加布里埃尔·马塞尔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义和以让·保罗·萨特为代表的无神论存在主义。基督教存在主义没有追随者,影响不大。萨特的存在主义宣扬“存在先于本质”,认为“存在”即“自我”,只有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并且这种真正的存在和客观现实永远是对立的、不可能统一的。客观事物和社会总是与人作对,处处威胁“自我”,认为“他人就是我的地狱”。存在主义者认为恐惧、孤独、失望、被遗弃等是人在世界上的基本感受。他们认为艺术家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感受,而不是艺术地再现客观世界。因此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往往是描写荒谬世界中个人的孤独、失望及无限恐惧的阴暗心理。为了消除孤独和面临死亡的恐惧,基督教存在主义教人皈依宗教;萨特则强调个人选择的绝对自由,包括个人反抗一切的自由,而且这种选择不需要什么标准,不必考虑行为的动机和效果。

  存在主义表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厌恶,但是他们宣扬以自我为核心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个人主义,在“自由”的名义下美化悲观厌世的人生哲学,是资产阶级没落思想的反映。

  教育的起源

  现代大学的直接源头是欧洲中世纪的大学,迄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历经几多王朝的变革、革命的激荡,大学仍是中世纪欧洲大陆上留给后世最可称誉的文化遗产。19世纪末,大学之角色开始巨大的变化,这一改变始于欧洲这片古老的土地,在德国洪堡等人的革新下,柏林大学首先改制,标示着以大学为研究中心的新理念,形成了“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现代大学模式,成为欧洲各地和美国大学效仿的典范。而美国的大学就像一座巨型的仓库,可以说美国高校的体制完成了从精英型向全民型的历史性转变。今天,美国的很多学校不但以培养未来社会的领袖为己任,同时将课程与专业设置的重心不断地向科学与应用技术的领域倾斜,将人类带入奇妙的未来世界。

  智商

  智商是心理学智力测验的一个专门术语,即智力商数。智力测验是19世纪60年代英国人高尔通从遗传决定论出发,用统计方法研究人的智力差距而首先提出的。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两人合作,首先把智力测验用于学校。后来美国心理学家推孟修订了《比纳——西蒙量表》,提出用“智力商数”来衡量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他制定了一个求“智力商数”的公式:智力年龄/实足年龄×100=智力商数智力商数在120以上为聪明儿童,高于130为天才儿童,在80以下为愚笨儿童。

  不过,智商只能在大体上反映儿童的智力。至于将来能否成才,主要取决于其所受教育和主观努力的程度。

  托福

  “托福”的全称是——“英语作为外语的考试”(Test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简称TOEFL)。这是世界上非英语国家的学生申请上美国大学时需要参加的一种标准考试。

  美国的一家私立的非盈利机构——教育测试服务机构(简称ETS)负责180个国家的“托福”考试。从1998年起,“托福”考试的形式由笔试变成计算机测试(机试),但在2001年前,笔试在中国等一些亚洲国家仍然有效。这两种形式的考试都是用来测试学生的英语理解水平、英语写作水平和对非技术性英文阅读材料的理解水平。一些美国大学除要求“托福”考试外,还要求英语写作考试(简称TWE),测试学生对某一指定话题的英语写作能力。

  “托福”考试分四部分,即听力、句子结构、阅读和写作。

  GRE

  GRE是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的英文缩写。该考试分为一般能力测验和专业测验两种。

  一般能力测试是测试学生的基本英语对英文方面知识所涉及的广度和深度,分为语言、数学和分析测验。

  专业测验是用来评估考生对于专业科目知识程度的测验,分为生物化学、生物学、化学、计算机、经济学、教育学、工程学、地质学、历史学、英国文学、数学、音乐、物理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每位考生一次只能报考一科。

  从1999年10月15日起,GRE在中国改为计算机化考试,每个工作日均可考试,每个考生每月可以参加一次考试。

  GMAT

  GMAT全称为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考试对象是针对有意申请管理研究方面的考生。考试内容分为阅读、修辞、逻辑和数学。

  GMAT考试从1998年1月开始在中国改为计算机化考试(简称CAT)。在进入正式考试之前,都有一个计算机考试适应性练习。同一天同一个考场的同类考生所遇到的题目会不同,这是因为CAT形式的考试是根据考生的答题能力来调整考题难度的。考生不能跳跃式地回答问题,也不能对前面问题的答案进行检查和修改。

  GMAT考试时间为每个月后20天的工作日,每个考生每个月可以参加一次考试。报名可采用电话、传真或信件等方式进行,报名中心将按照考生所留下的电话、传真号码或邮寄地址与其联系进行确认。

  回归教育

  回归教育,是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中应运而生的。如今已成为普遍接受的国际教育思潮。回归教育是把基础教育以后的一切教育都包括在内的一种教育战略。它主张把教育分散在人的一生中,把教育与劳动交替进行。从而打破了传统的、连续的学校教育方式。它的目标是建立教育—劳动—教育—劳动的循环模式。具体说,就是人们在接受基础教育以后,不必连续升学,而是去参加工作或劳动。过一段时间后,再根据需要到学校学习。学一段时间再回到工作岗位中去。这样循环往复,劳动和教育交替进行,直到退休。回归教育的好处是可以及时更新已经陈旧的知识和技术,以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

  马太效应与反马太效应

  在当今社会上,对于已有相当声誉的人才所作出的成绩,常会给予越来越多的荣誉,而对未出名的人才的成绩则是难得到承认。1973年,美国人默顿将这种社会现象概括称为“马太效应”。它源自《圣经·马太福音》第25章中的一段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从总体看,“马太效应”的存在不利于人才的成长。为此,有人提出“反马太效应”,鼓励社会要为人才的成长创造好的环境;而人才要想得到社会的承认则必须自强不息,克服“马太效应”所造成的阻力和障碍。

  国外的“吃苦教育”

  中国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他们往往只注重对孩子的智力开发,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一面——“吃苦教育”。其实,社会竞争,绝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而更多的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因此,国外的家长比较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和生活自理能力。

  日本人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就都要通过劳动获得。”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日本大中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商店售货、在养老院照顾老人、做家教等来挣自己的学费。

  在美国,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不管其家庭多么富有,男孩子12岁以后就会给自己的父母家里剪草、送报赚些零用钱,女孩子做小保姆去赚钱。美国一些州立中学为培养学生独立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

  在德国,家长从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事情。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SOS儿童村

  这是一个专门收养孤儿的国际性民间慈善机构。本来,“SOS”是一个国际通行的海上遇难时发出的紧急求救信号。1912年,在伦敦召开的国际无线电通讯大会上,确定选用美国电报发明者莫尔斯电码中三点三横三点作为国际救难信号,在莫尔斯电码中,S的代号是三点,O是三横,这就“SOS”代号的来历。儿童村取名“SOS”,意思是尽快地来拯救那些孤儿或因其他原因被家庭遗弃的孩子。第一个SOS儿童村于1949年由一名医学博士在奥地利创办。

  1960年,国际SOS儿童村组织成立,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目前,这个组织已在近80个国家成立了100多个SOS儿童村。我国于1985年在天津和烟台建立了SOS儿童村。

  哈佛大学

  建于1636年,比美国作为独立国家的建立几乎要早一个半世纪哈佛大学当年,移民们以英国的剑桥大学为蓝本于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奈市建立了这所美国历史上最早的高等学校,始称剑桥学校。1639年,为了纪念主要创办人和捐献者哈佛,学校更名为哈佛学院,1780年扩建为哈佛大学。全校共有13所学院,其中本科生院两所、研究生院11所。哈佛年度总收入超过9.5亿美元,主要来自广泛的募捐和捐赠。

  哈佛大学具有举世公认的世界一流的学术和教育水平,在多数的评比中,哈佛都在众多的大学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到目前为止,哈佛大学共出过6位美国总统,33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32名普利策奖获得者。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亦出身哈佛,而我国的许多学者如林语堂、梁实秋、陈寅恪也曾负笈于此。

  牛津大学

  牛津大学是英国乃至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早在12世纪,许多学者就曾聚集牛津城讲学,后来不断发展衍变,牛津大学成为英国以及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屈指可数的明星大学。

  目前,牛津拥有35个学院,6个准学院(各个宗教教派所办)院规模不等,但都在500人以下。各学院在管理上实行自治,每个学院都拥有自己的土地、产业、基金。

  牛津在教育上最大的特色就是导师制。每所学院都有一大批旨在帮助学生自学的导师。另外,牛津拥有英国第二大图书馆——博德利图书馆,藏书600万册。牛津出版社更是举世闻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出版社,它的《牛津英语词典》风行全球、享誉各地。牛津大学在英国教育史上有着极其重要作用,现代英国政府要员及大多科技人才都出自牛津,共有29位首相,1位总统,1位挪威国王,21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是1209年由从牛津脱离出来的部分学者创办,因校址在剑桥而得名。

  剑桥大学目前,剑桥大学共有31所学院,其中著名的有“三一学院”、“卡莱尔学院”和“基督学院”。与牛津一样,剑桥的学院也有独立性在教育上,也实行导师制度。

  剑桥的科研水平和文化科研能力一直在世界上负有盛名。其中1871年筹建的卡文迪许实验室一直是物理学研究的世界中心之一,仅这个中心就已培养出30人左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剑桥大学在多次各种机构的大学排名中一直位居前三名,长久以来,它一直是各国学子向往的世界一流学府之一。与牛津大学一样,剑桥大学在英国和世界许多地方都有深远影响。

  斯坦福大学

  1885年,参议员李兰德·斯坦福为了纪念自己的独生子小李兰德·斯坦福,在地处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半岛圣·弗朗西斯科城南约30英里的地方建立了这所后来闻名遐迩的大学。

  斯坦福大学校园面积约8,180英亩,其中1951年建立的“斯坦福研究园”占地660亩。校园内,还有绵延两英里长的直线加速器中心,是高能物理的世界级研究中心。

  斯坦福大学以其世界一流的科研水平著称于世,它是美国硅谷的一个重要中心。在各类评比中,斯坦福大学曾一度在1985、1987年名列全美第一、1990年名列第二,1991年位居第三。有12位诺贝尔获奖者出身斯坦福大学,美国31届总统胡佛也是斯坦福大学校友。目前,斯坦福大学正以执美国科研牛耳的姿态来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耶鲁大学

  耶鲁大学最初是由以詹姆斯·皮尔庞特牧师为首的康涅狄格州公理会牧师发起创建的,这发生在1701年。到了1718年,为了感谢英国商人耶鲁的慷慨捐赠,学校改名为“耶鲁学院”,1887年学校升格为耶鲁大学。

  耶鲁大学校园占地200英亩,住宿学院占地20英亩,运动场占地100英亩,高尔夫球场、禁猎区占地500英亩,共820英亩。另外它还在其他地方拥有大量的土地。

  耶鲁现有12个学院。它有别于其他高校的是它的住宿学院体制耶鲁以它一流的人文科学研究享誉世界,它是美国高等教育界人文科学研究中心,是全美最优秀的文科大学。另外它也有一流的科研人员,共有1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供职于此。

  麻省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的理工科的科研水平在美国是一流的。它的师资质量和水平都是公认一流的。它有93位教师任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90位是国家科学院的成员,209位是美国艺术科学研究的成员。

  依靠这一支杰出的教师队伍,学校培养出大批的优秀人才,其科研能力举世瞩目。麻省理工学院另一个特色的地方在于它是为数不多的给美国提供ROTC计划的大学之一。

  幼儿园

  古代希腊的学龄前儿童是由专职的男女奴隶监护,在家庭里受教育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第一个提出了这样一种设想:所有三至六岁的儿童都要受保姆的临护,集中于神庙附近的儿童场院。但是随后的整整一千年间,幼儿教育没有出现大的突破。

  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开办的。1816年,他在苏格兰开办了一个实验自己社会改革理想的大纺织厂,他为工厂1至6岁的孩子开办了“性格形成新学园”,包括了现代的托儿所、幼儿园和游戏场。

  但是在幼儿园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教育家要算比欧文小11岁的德国人福禄培尔。1837年,福禄培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幼儿园,一天,他和朋友们一起在图林根地区的一个地方散步,突然他打破沉默大叫起来:“噢,我找到了,它叫‘幼儿园’!”原来他正为寻找一个幼儿护理组织的恰当名称而绞尽了脑汁,“幼儿园”的概念很快便作为儿童教育机构的专有名词在德国传播开来,在福禄培尔的努力下,幼儿园网在德国迅速发展起来。福禄培尔逝世后,在他的墓碑上刻着他的一句话:“来吧,为我们的儿童生活吧!”

  函授教育

  函授教育起源于英国。1868年大学推广运动中,有一文学会为鼓励没有条件入学的青年自修,于教学方法上给以指导,但尚未形成一套函授制度。1873年,英国一些大学的教授合办了一所函授大学,到19世纪90年代,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市采取入股投资的企业组织形式,办了一所国际函授教育学校,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包括我国几个大城市)设有90所分校。此后,许多国家都先后创办了函授教育。

  函授教育,是一种用通信方式进行教学、以自学为主的教育形式。它的特点是分散教学,通信辅导。在我国,第一所函授学校是1914年由商务印书馆创立的,设有国语、算术、商务、英文本科和专科五门课。全国解放后,函授教育得到重视和发展,最先举行函授教育的高等学校是中国人民大学和华北师范大学。

  学校假期

  自从历史上有了学校以后,就开始有了假期。我国古代的学校有年假,欧洲古代的学校有圣诞节(公历12月25日),此前后也要休假。17世纪时,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就主张每年秋季招生一次。再往后,世界各国的学校教育确定每年有较长的假期——暑假和寒假。

  留学生

  “留学生”这个词是由日本人创造的。唐朝时,日本政府为了汲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团是外交使节,不能在中国停留过长,因而难以很好地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起,就同时正式派遣“留学生”和“还学生”。所“留学生”,则当遣唐使等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还学生”则在遣唐使回国时一起回国。日本政府向中国派遣的留学生中,著名的有吉备真备等。

  后来,“留学生”这个词就一直沿用下来,其语义也有了变化发展;凡是留居外国学习或研究的学生,都称作“留学生”。

  “学位”与“学衔”小考

  学位,是反映专门人才专业知识水平的称号。它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一般按水平高低依次分为:博士、硕士、学士三个等级。也有些国家或高等学校只设其中的一级或两级,如欧洲大陆许多国家只设博士学位;法国除法学等极少数学科外,只设博士和硕士两级学位;苏联的学位分为博士和副博士两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从1981年起施行,规定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士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院校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授予。

  学衔,是指高等院校教师的职称。一般依次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四级。美国还有“助理教授”一级,其地位在副教授和讲师之间;英国某些大学则有“高级讲师”一级,高于一般讲师低于教授。学衔的授予,主要以学术水平为根据。有的国家规定了一定的学衔须具有一定的学位,如教授、副教授须具有博士学位,讲师须具有硕士学位,助教须具有学士学位等等。学衔的设置也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当时,获得博士学位,即获得在大学中教书的权利,博士和教授为同义词,教授常主持某一学科的讲座,其助手称为“讲师”或“助教”,这些称号后来逐渐演变成为高等学校教师的四种等级。

  义务教育

  在资本主义国家又称“强迫教育”。它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学龄儿童所施行的一定范围的普通教育。起源于欧洲。在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新教国家为推行宗教教育,提倡广设学校。1619年,德意志魏玛邦公布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送6至12岁男女儿童入学,否则政府强迫其履行义务。这是义务教育开端。英、美、法等国实行义务教育大都是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当时由于大工业生产的发展,文盲劳动力已不能适应大工业生产需要,工业生产对劳动力的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是劳动人民同资产阶级斗争的结果。

  中国自清末颁布《奏定学堂章程》(1903年)起,经过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都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但从未实现。一个国家义务教育年限的长短,发展速度和普及率高低是由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普及义务教育对发展国民经济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当前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义务教育年限,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有延长的趋势。办法有两种:一是往后逐年延长,一是提前实施。在西欧有一种比较引人注目的做法,就是发展义务教育后的职业教育。有的国家甚至把这种义务教育期满后的职业教育也列为义务教育。

  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措施保证全体人民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叫做普及教育,它包括普及学龄儿童的义务教育。

  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乃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教育的总和。始于生命之初,终于生命之末。包括教育体系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包括正规的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也包括非常规的成人教育,是从生到死继续的、有系统的教育。日本有人把终身教育形象地说成是“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教育。

  最近十几年内,把终身教育理论推进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的直接推动者,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代表人物是该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郎格朗,他被誉为终身教育的倡导者之一。导致终身教育理论产生,推动终身教育发展的要素有三,即社会的需要、个人的需要和传统教育的缺陷。由于技术的进步,职业的流动,导致生产的发展越来越不依赖于资本和劳动者的数量,而日益取决于人的创造力,迫使各阶段水平的劳动者通过学习来维持和更新其职业技能。

  终身教育的思想,1944年在英国教育法令中已有反映。作为一种教育思潮,最初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欧洲,法国在1956年的议会立法文件中第一次出现了终身教育的概念。终身教育现在已成为各国重新阐述教育理论,重新编写教育学和进行教学改革的指导原则。

  形式教育论

  形式教育论是18和19世纪资产阶级的一种教学观点,选择学科内容的原则。它把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同发展能力割裂开来,认为学生的学习,重要的不是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而是发展智力和才能。教学不应当把注意力放在传授知识上,应当着重在培养能力,发展思维、想象和记忆的形式上,只要给一些抽象的思维方法,认识能力得到了发展,就可以掌握知识。至于教材的内容是否科学、系统,是无关紧要的。维护这种理论的人,多半是坚持古典教育方针的。他们轻视自然科学的学习,重视语文(特别是拉丁语和希腊语)和数学的学习。理由是这两门学科能够发展智力和才能。这种理论片面强调形式训练,对科学知识的作用估价不足,按照这种理论去实践,也不可能全面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才能。这是一种唯心论的教育理论。

  实质教育论

  实质教育论是同形式教育论相对的。19世纪末,在资本主义日益发展的情况下,日益需要学校培养具有实用知识的人,选择学科内容的主要标准就是对生活有利和有用,只要教给学生一些现实的、有用的、适合于生活需要的知识就可以了,不必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与才能。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思维、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倡启发式,主张要在学生有学习要求,尚有疑难之际启发他们思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强调要引导、策励、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倡用互相问难的“产婆术”(在柏拉图的对话《泰阿泰德篇》中,苏格拉底宣称,他虽无知,但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正像他自己的母亲是一个产婆,虽然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一样),通过问答揭露对方的矛盾,使之达到所谓普遍的认识。

  发现法

  发现法又称“解决问题法”或“问题法”。主张由儿童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的自然教育理论,杜威关于教学过程和思维过程的理论,以及设计教学法、单元教学法等,都强调儿童在自己活动中探究和发现问题。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的“过程结构”心理学(关于儿童智力结构发展的理论),认为每门科学都有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它们就是各科的结构,教师应从学科内容本身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引导儿童自己去掌握和发现这种结构。他把与这种结构课程相应的一套教学方法称为发现法。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尽量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可能性,发展他们对掌握知识的探讨和创造精神。运用发现法的一般步骤是:

  (1)提出要求解决或研究的问题;

  (2)对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

  (3)创设特定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这种情景中面临矛盾,如为什么钉子会沉到水里,而金属造的船却浮在水面上?

  (4)寻求问题的解答——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可以展开讨论,运用可以获得的知识捍卫自己的观点,提出论据和论证;

  (5)对争论和证明作总结,得出共同的结论。

  发现法的创导者认为它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使学生认识活动内部经常伴有猜想、惊讶、困惑、棘手、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科学的观点来评价现象和过程,并得到科学的认识方法。缺点是,需要花的时间多,不利于掌握系统知识、练成必要的技能技巧。

  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设计。使学生扮演模拟环境中的角色,从事指定的活动,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美国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他的《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曾经描绘在一种模拟的环境中,计算机专家、设计家等联合起来,设计一种实验园地,学生穿上化装的衣服,进行一系列计划好的活动。还有人建议把学生放在发明家的地位,引起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并刺激他们的首创精神。设计者认为学生亲自参加到一个复制的环境中如实进行活动,有利于深入钻研科学。

  电化教育

  沿用我国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概念。当时主要是指运用幻灯、电影、广播进行民众教育。解放后,中央和省市自治区经常通过广播、电视、电影、幻灯向人民群众进行教育,称电化教育。

  现在我们所说的电化教育,是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使用幻灯、电影、电视、录像、录音、广播,以及语言实验室、程序教学机、电子计算机等电教器材,和配套的软件对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教育。

  电化教育萌芽于19世纪末期。幻灯最早被用于教学。20世纪2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化教育发展很快。20年代有无线电收音机、有声电影;40年代有录音机:50年代有电视、语言实验室、程序教学机;60年代有新生路电视;70年代有电子计算机。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

© 2019 jinfopa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