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灵异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客家传统民居文化

发表于 2019-3-11 13: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赣南围屋、闽西土楼、粤东围龙屋

  中国传统民居,或为四合院,或为窑洞,或为竹楼,或为蒙古包,或为氆氇帐……千姿百态,蔚为奇观。然而,客家传统民居与众不同,独具特色,在世界建筑史上堪称一绝。

  客家民居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具特色的传统民居主要有赣南围屋、闽西土楼、粤东围龙屋,以及五凤楼、走马楼等。

  1.赣南围屋

  散落在江西赣南的客家围屋,当地称“土围子”,大多背靠青山,面临小河,独立为体。它们大都是方形,是集祠堂、居室、碉堡于一体的家族建筑。四角都构筑有坚固的碉堡楼,外墙为坚实封闭体,墙上设置了一排排对外射击的孔眼,整个外形森严、雄伟。据考证,这些赣南客家围屋,是公元三世纪东汉中后期中原地区大庄园主的典型住宅形式,中原士民南迁时,把这种建筑形式和技术传到客家地区的。因而,人称赣南围屋是汉代“坞堡”的活化石。在这些方形围屋中,小的仅三开间,人称“猫柜”,大的占地10亩。围屋一般两三层,也有四层的,为悬挑外廊结构。规模大的围屋,内部建有祖厅,有的甚至多层套围,按八卦形布局,更具特色。

  赣南围屋

  赣南围屋坚固异常,其外墙多是由麻石、鹅卵石、青砖和糯米浆筑构而成,墙体厚者有两米多,围屋内设有粮仓、水井和排污设施,其结构封闭,防御性能甚为完备。据称,龙南县关西的一座围屋,厚墙内壁上敷了一层用糯米粉、杂粮和防腐草药拌成的“厚泥”。万一敌人围困,在断粮的危急时刻,可以剥下来,泡软后充饥。

  赣南围屋重视门坊建筑,不但建造讲究的门坊,还在门坊上镌刻一副副昭示姓氏渊源和门第的门联,宛如一座家族历史博物馆。

  2.闽西土楼

  福建闽西圆形土楼,世所称奇。据说,20世纪60年代,西方某大国宣称,他们的卫星在中国东南的崇山峻岭中,发现有几组“导弹基地”、“隐匿核力量”……其实,被误认为是“导弹基地”的是客家传统民居——圆形土楼。

  闽西土楼

  南靖、永定是土楼集中之地。据统计,南靖县有土楼776座,而永定县土楼多达四千余座。

  承启楼

  坐落在永定县湖坑乡高北村的“承启楼”,自明代崇祯年间动工到清代康熙年间竣工,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是当地规模最大的圆楼,人称“土楼王”。它的直径73米,全楼共有三圈环形围楼,外高内低。最外一环周长229米,高12.4米,为四层楼,每层72个房间,共288间。第二环为二层楼,每层40个房间,共80个房间。第三环一层,32间。土楼中心是环形庭院,设置了祖宗祠堂,为外圆内八角的大厅,前有天台,边有荫廊,构筑精巧。当地流传着“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的民谣。楼内有两眼深水井,可供楼内居民用水。1986年,国家邮电部发行一套“中国民居”的邮票,其中福建民居就是以承启楼为图案。

  永定县的另一座圆形土楼“振成楼”,按八卦图建造,卦与卦之间设有隔火墙,安全防火。它有内外两环,外环高四层,每层48个房间,内环高两层,楼内设有学堂、书斋、花园,古朴典雅。它的祖宗祠堂前为一座戏台。演戏时,全楼数百居民可在戏台前的天井和内环二楼廊道上看戏,宛如在外国古代竞技场上或大剧院包厢看演出。振成楼的布局、设施,既有北方四合院格式和苏州园林的印迹,还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被誉为“土楼王子”。1985年,它的建筑模型连同北京天坛模型一起,被送往美国洛杉矶,参加国际建筑模型展览。

  前几年,在南靖县发现建于明代的“云峰楼”遗址,直径竟达132米,占地18亩,是目前世界上被发现的最大的圆形住宅。

  2008年7月6日,以永定、南靖客家土楼为主力和典型代表的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令人振奋的是,2010年2月13日,农历大年三十,在万家团聚、喜迎虎年新春的欢乐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兴致勃勃地亲临永定考察客家土楼。在振成楼,胡主席对楼主林日耕说,“土楼是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你要秉承家训,保护好土楼,弘扬和传承好客家文化。”在“土楼王”承启楼考察时,胡主席语重心长地叮嘱道:“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希望一定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

  3.粤东围龙屋

  围屋是客家人的另一种传统民居,主要分布于广东东北部及其他客家聚居区。围屋又有殿堂式围屋和围龙屋两种。它们稀稀疏疏地散落在青山绿水之间,山野、河溪、田畴、池塘,与白墙黛瓦的围屋,组成了客家田园交响曲。

  梅州围龙屋

  围屋中最常见的是殿堂式围屋,因颇似中原府第殿堂而得名。它布局严谨,讲究坐向、主次、对称,外形堂皇,美观大方。例如,广东蕉岭县蓝坊乡中村的丘氏宅居“钜美堂”,就是一座“二堂二横”的殿堂式围屋:进了大门,沿着中轴线依次是下厅堂、矩形天井、上厅堂和俗称“神背”的后室。天井两旁各有一个侧厅,上厅堂还有巷道通向左右天井和左右横屋(二层楼)。这样便把楼上楼下40多个房间和厅堂、走廊、天井都围在一起了。门前是晒物和出入的禾坪及一口半圆形池塘。池塘接纳各个天井的排水,既可养鱼、浇灌菜园,又有了消防用水。而且,从“山主子孙水主财”的传统风水观念看来,屋前聚水的池塘,便能聚财了。屋后是种有各种果树和林木的小山,既有林果收入,又调节了小气候,还减少了洪水对围屋的冲刷。厕所、牛栏、猪圈和柴草间,皆在围屋外另置杂屋,且设在下风向的地方,因而,整座围屋既安全舒适,又清洁卫生。

  殿堂式围屋有大有小,人多地阔的,可建造“三堂四横”或更多横屋的大围屋。

  围龙屋大都是殿堂式围屋的扩展,大多建于较为开阔的丘陵缓坡或田畴中。建屋之初,通常先建祠堂和横屋,后因兄弟成家,子孙繁衍而扩建新屋时,倘若围屋后面地基开阔,便从左右横屋往祠堂后面建造半环形的围屋——因宛似游龙从后面围护祠堂,故名围龙屋。按风水术的说法则是,用环形围屋将屋后山筋的龙脉围养在屋里,故称围龙屋。有趣的是,围龙屋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左右对称,而且前低后高,这叫“步步登高”,既有利于排水,又适应“坐实向虚”的地形,符合和谐的视觉心理和风水的要求。而大门前面的禾坪和半圆形池塘,正好与祠堂及后面的半圆形围屋组成一个太极图。蕉岭石寨郭氏围龙屋,其环形围屋共设64个门,以合八卦的八八六十四卦。

  蕉岭县广福乡的罗氏围龙屋,是“三堂四横三围”的大屋。第一围建于1816年,1943年建第二围,1954年建第三围。近三十年,族人再建新屋时,因当地俗规不得超过三围龙,便在第三围的后面建起一栋栋一字形走马楼。罗氏围龙屋共有300余个房间,分别为50户人家的卧室、厨房、仓库、杂物间、厩棚、碓房和厕所。围龙屋之间的一条条天井,多用卵石铺拼成各种几何图案,它们晴天晒物,雨天排水,既采光,又流通空气,还是万一失火时的隔火巷。于是,外地人参观后,将这种集居住、饲养、加工、贮存、晾晒、防盗、防火等设施于一体的围龙屋,说成是最有“客味”的客家民居。

  4.五凤楼

  五凤楼多分布于各地客家山区,其形制大致与殿堂式围屋相似。但是,为适应山地斜坡,那一进进厅堂和横屋,皆随地势而呈阶梯式向上升高,房基呈阶梯形,顶瓦呈层叠式。从远处望去,那一层层屋脊飞檐,有如展翅的凤凰。因常见的多为五层叠,故称“五凤楼”。

  五凤楼

  5.走马楼

  走马楼实为对全封闭的方形土楼的“简化”和“开放”。走马楼形式多样,它随山势、地形及住户人口的多少而不同,常见的有一字形、曲尺形、凹形。走马楼多为两层楼,一层是厅堂、厨房、杂物间及畜厩、厕所,二层为卧室、仓库。走马楼的特点是二层外面有一条外伸悬空的走廊。灵活多样的走马楼,颇适应山区的复杂地形和多雨潮湿的气候,既干爽、通风、防洪、避潮,还简单易建,省工省料,因而越来越受客家人的欢迎。

  走马楼

  此外,在平原地区的客家聚居区,还有将一栋栋纵列楼房围在一起的“纵列式多栋楼房”。在山陡地窄的深山里,则有依山建造的一字形平房或楼房。为安全起见,又在屋前及左右两侧筑起围墙,并在一侧开设门楼,因形似昔日的旧式大锁头,故名“锁头屋”。

  二 客家传统民居的特点及社会功能

  以土楼、围屋为代表的客家传统民居,类型不一,风格各异。然而,其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则是它们突出的共同特点。

  1.坚固性

  现存的福建、广东、江西一带的圆形、方形土楼,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的历史。它们历经风雨洗刷,强烈地震、台风袭击,至今仍安然无恙,巍然屹立在崇山峻岭之中。作者的老祖居“钜美堂”,也有200年左右的历史了。

  如此坚固的民居,与精心选择屋址,科学的设计、用料及施工方法分不开。现仅从土楼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作一些说明。

  土楼的墙壁,下厚上薄,有些厚的竟达两米。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埋入大石为基,这叫“大脚”。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这叫“小脚”。接着往墙基上放上夹墙板,往里倒进墙泥,便一层一层地夯筑墙壁。土墙的原料以当地黏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捣碎、拌匀,洒水堆闷,做成俗称的“熟土”。在墙壁的拐角处等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黏性。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强其拉力。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夯筑,便筑起了有如钢筋混凝土似的土墙,再加上外面抹了一层防止风雨剥蚀的石灰,因而坚固异常,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能力。据《永定县志》记载,1918年发生大地震,历时20分钟,但土楼始终挺立无恙。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土楼、围屋采用传统的穿斗式木构架,使土楼、围屋的内部结构具有良好的拉力和整体性。例如南靖县的“裕昌楼”,楼内回廊木柱从左往右倾斜,最大倾斜度为15度。然而,650年来依旧岿然屹立,有惊无险,成为古代民居建筑的活标本。

  和贵楼

  此外,有些客家建筑师还别出心裁,采用一些特殊方法建造的土楼,更是令人称奇。如南靖县的“和贵楼”,用被誉为“水浸千年松”的耐水浸的松木为介质,采用桩基、筏基等综合技术,竟然在沼泽地上建造土楼!这座将近三百年的土楼,至今坚固如故,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此楼现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安全性

  客家人本是中原汉人,他们南迁到闽、粤、赣边界山区后,为防止盗匪的打劫及猛兽的袭击,他们建造的土楼、围屋,皆防范严密,极为安全。

  例如,宛如古城堡似的土楼,一层不设朝外的窗子,或只开设枪眼似的里宽外窄的细长石窗;二楼三楼的每个房间都有朝外的大窗,既利于采光、流通空气,又成了瞭望敌情和向外射击的枪孔。土楼大门的门框、门槛都是条石,门板厚约10厘米,有的门板外面还钉了防护铁皮。有的大门上斜挖了几个嵌有竹筒的护门孔,倘有土匪攻门,可往下射击和浇开水。有的土楼大门还安装了防火水槽,若来犯之敌放火烧门,只要一按开关,水便顺门板流下,以灭火护门。土楼本已坚固异常,但为防万一,有的土楼还夯筑了夹墙。万一外墙被炮火轰开,土楼仍有夹墙支撑,可安然无虞。土楼内有各种齐全的生活设施:设于天井的深水井,是被围困时的水源;楼内有砻、碓等加工粮食的设备……这一切都令匪敌久攻难下。至于那些四角建有高耸碉楼的,更是令盗匪望而却步。

  3.封闭性

  客家民居,不论土楼还是围屋、五凤楼,里面的每一个房间、厅堂、天井,都与走廊、巷道、楼梯相通,住户生活方便。然而,它们对外则是全封闭的。土楼一般只开一个正门一个后门,或一个正门两个侧门;围屋、围龙屋的各横屋和半环形围屋之间,皆设有门楼。万一有盗匪打劫,只要把门一关,便封闭得严严实实。

  4.合族聚居性

  客家土楼、围屋、五凤楼等,一般都规模庞大。永定“承启楼”有400多个房间,面积5376平方米。“遗经楼”有五层楼,面积10336平方米,光是厅堂便有51个。

  如此庞大的民居,正是为了适应聚族合居的特点。“承启楼”最多时曾住80户,600多人。作者家乡广东蕉岭的罗氏围龙屋,有300多个房间,为罗氏50户人家、350人所共居。住户虽多,但由于房间、厅堂、天井也多,能以厅堂及天井和若干房间组成一个个互不干扰的生活小单元,令住户各得其所,显得幽雅、舒适。

  值得一提的是土楼、围屋的“心脏”——祖宗祠堂。平日,这里是族长聚集各户家长议事的地方;逢年过节,合族的每家都挑着各种供品,到这里祭祀祖先;男儿娶亲,须在祠堂拜天地,叩先祖,宴宾客;闺女出嫁,要在祠堂向列祖辞行后,方可罩上盖头,踏着象征团圆的大圆匾出阁;老人谢世,祠堂成了举哀发丧的灵堂……就这样,一座祠堂将合族融洽地凝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三 客家传统民居探源

  谈及客家民居,不少研究者都指出,客家民居源自中原,是客家先民从河南等地向南迁移时带来的黄河流域的建筑文化。这里以地下发掘的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为依据,从客家民居的形制、布局、建筑方法等方面,追溯客家民居与黄河流域建筑文化的渊源关系。

  1.客家民居肇始于黄河流域

  古人讲,“南越巢居,北朔穴居”(晋代张华《博物志》)。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原始先民,由于气候炎热,多雨潮湿,虫蛇兽害严重,他们最初在树杈上架设巢式窝棚。后来,这种“巢居”发展为地面上的“干栏”式房屋:先在房址打上一根根木柱,上面架梁铺板作室面,再用竹、木围成四壁,上盖茅草为顶,门外置一个小晒台,最后用木杆、木条和藤类扎制上下的楼梯。于是,上层住人、贮物,下层饲养牲畜,既遮日避雨,通风防潮,又可防虫兽之害。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大量实物证明,7000年前的本地先民,曾用木构架建造大型“干栏”长屋,进深7米,长达23米。

  今天,生活在云南的傣、景颇、德昂、佤、哈尼族,贵州的水族、苗族、侗族,广西的壮、瑶、苗族,他们居住的房屋,或用竹、木构筑,或以砖木结构,屋顶盖瓦,不论是竹楼、木楼,还是吊脚楼,都保持着“干栏”房屋的基本形制,以及上层住人、下层养畜的传统居住习俗。

  在黄河流域,由于气候干燥,冬天寒冷,原始先民大多选择干燥、向阳、背风的洞穴为栖息之所。例如,生活在七八十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二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都是居住在天然洞穴里。随着人类的进步,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北方先民由穴居渐渐进化为半穴居,以至发展为在地面建造土木混合构架的房屋。

  6000年前,生活在西安半坡遗址的先民,他们建造的一处处氏族聚落,其房屋或方形或圆形。方形的是先挖出浅穴,四周用密排的木柱构成壁体,中间再以木柱作为构架的骨干,并支持屋顶。壁体和屋顶铺敷泥土或草。圆形房屋一般建于地面,周围密排较细的木柱,中间再立二至六根柱子,在圆锥形之上可能再造一个两面坡式的小屋顶,壁体和屋顶敷泥土或草。木骨泥墙的出现,是地下建筑发展为地面建筑的关键;而直立的墙体,倾斜的屋盖,则为后代建筑的基本形式奠定了基础,因而在建筑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半坡遗址的原始村落的房屋群中,位居中心的是一座大型的方形房屋,据推测,这可能是氏族公共活动场所。而在它北边发掘的45座中小型房基,皆大体朝南,并形成一个面向大房子的不甚规则的半月形。

  离西安半坡不远的临潼姜寨,也发掘了6000年前的原始村落:村中心是用于欢庆丰收和其他重大活动的广场;四周围绕着五个房屋群落,它们分属于五个不同氏族,但所有房屋的门都朝向中心广场;每个氏族房屋群,都有一个用于氏族集会、祭祀和游乐的方形大屋子(1)。这种原始聚落的布局,与客家民居中的围龙屋的半环形屋,围护着中心的祖宗祠堂,一个个房门朝向祠堂相近似。特别是与福建南靖书洋田寮坑村的由几座圆楼围护中心一座方楼的客家聚落布局,甚为相似。还有,围龙屋的祠堂,作为氏族议事、祭祖、娱乐和举办婚丧大事等氏族公共活动的场所,也与半坡遗址的方形大房子功能相似。至于它所体现的氏族聚落特有的团结向心精神,与客家民居聚族共居的习俗和团结对外的传统精神,也是一脉相承的(2)。

  在半坡遗址住房附近,还发现了两处营造简陋的长方形建筑遗址。据推测,这是饲养牲畜的栏圈。这种人畜分开的居住习惯,也与客家民居中的殿堂式围屋近似,而与南方土著“干栏”式建筑的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的习俗迥然不同。

  在河南安阳后岗遗址龙山文化层,考古工作者在600平方米范围内发掘了38座房基。据考证,这些大约4000年前的房基,都是直径为3.2米至5.7米的圆形地面建筑。有趣的是,这种住宅不仅其形制与客家圆形土楼相似,其建造方法也颇为相同:先在地面垫土筑起高于周围地面的台基,然后在台基上挖出建墙的沟槽,再用处理过的纯黄土在槽内筑起土墙。

  这一切,都说明黄河流域先民的房屋建造方法和居住习惯,与客家民居有种种相似之处。因而可以说客家民居仍保留着黄河流域史前建筑的风韵。

  2.夯土版筑源流

  客家传统民居,几乎都是采用版筑建造的。筑墙时,两边用木制墙板夹定,举杵夯实,这叫“版筑”,它是夯筑法的发展。古人将版筑技术广泛应用于长城、城垣、宫殿、楼宇和民居建筑中。例如,东晋大夏国王征民工10万,建造国都统万城(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毛乌素大沙漠南端)时,使用黏土、石灰、沙子版筑,并规定若以铁锥刺城墙,能刺进一寸,就要杀死筑城之人。于是,把城墙筑得“城坚如铁石,攻之不能入”,“其坚可以砺刀斧”(3)。同样,有些客家土楼虽经几百年风雨侵蚀,然而,有人欲开墙造门,竟如开凿石隧似的艰难。

  那么,版筑方法源起何时呢?

  《孟子》和《史记》都记述了这样的故事:相传,商代有一位名叫傅说的人,本是在今河南三门峡、洛阳一带从事版筑的罪人。大概是因为他的版筑技艺高明,管理才华出众,商王武丁想提拔他来治理国家。但又恐朝廷贵族百官不服,便假托梦中见到一位名叫“说”的圣人。于是,商王派人把他找来,并举为宰相,由是商朝大治。

  这里姑且不论故事的真假,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淮阳县平粮台发现了4500年前的古城遗址。该城墙残高3—5米,底宽13米,顶宽8—10米,是采用小版筑堆法筑成的。在河南郑州的商城遗址发掘的属于3500年前的古城墙基址,四周总长为6960米,是采用分段版筑法逐段延伸建筑,每段长3.8米左右,墙体下宽上窄呈梯形,墙基宽为10.5—10.7米,一般夯层厚8—10厘米,夯窝圆形,直径2—4厘米。因夯层较薄,夯窝密集,质地相当坚硬。

  如前所述,客家人在版筑舂墙时,每筑一版都要平放一些杉木枝或竹片做“墙骨”——古称“纴(rèn)木”,以增强土墙的拉力。放置纴木之法,早在汉代筑造长安城时已见采用。有趣的是,汉代在甘肃河西走廊一些河滩沼泽地段建长城和烽火台时,由于那里土质黏性较差,又缺少树木,民工就用河滩、沼泽的芦苇充作纴木,亦甚为坚固。

  3.殿堂式围屋溯源

  客家殿堂式围屋,源自黄河流域的传统建筑文化。在河南、陕西等地,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发掘的殿堂建筑和遗址都极为丰富。

  在今日陕西岐山凤雏和扶风召陈村,都发现了西周初期的殿堂式建筑基址。考古工作者对岐山凤雏遗址的研究表明,这座南北长45.2米、东西宽32.5米夯土台基上的大型建筑群,是以门道、前堂、过廊、后室为中轴,东西配置厢房,前后二进、东西对称的封闭院落。进了正中大门是门道(客家称“下厅”),门道两侧有东西塾房(或曰“门房”)。前堂前面为中院(客家人称天井),两侧各有台阶通向东西厢房。厢房左右对称,各有大小不等的八个房问。由中院台阶升入前堂,它面阔六间,进深三间。前堂后面有一条通向后室的廊道,把后庭分成东西两个小院(天井)。后室有五间,东西两端各有一小门道通向室外。整座建筑,从堂、室、厢、塾及庭院、廊道,皆围护在一起。这种封闭式的建筑物,从形制、布局以及堂的功能作用,与客家殿堂围屋颇为相似(4)。

  4.客家土楼探源

  中国最早出现的楼是城楼。有人从甲骨文中的和等字,推测3000年前的商周时代已有城楼。这是可能的,但有待考古发现的确证。2500年前的吴王阖闾建造的吴城,“门三,皆有楼”(《越绝书》)。其后的越国大夫范蠡,则为越王勾践建造了象征天门的“飞翼楼”。不过,这些城楼,高垒厚墙,楼上设垛口、射口,以居高临下抵御进攻之敌,纯为防御设施,并非民居。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秦汉时期中国出现了楼宇。秦始皇造的阿房宫,“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汉武帝听了方士建议,下令建起迎神的神明台和井干楼——顾名思义,这大概是井字形的方楼。

  东汉已有民居的楼宇。汉代《古诗十九首》中有“西北有高楼”诗句,汉乐府《陌上桑》也写道:“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乡间采桑女秦罗敷也住楼了,可见楼宇已相当普遍。

  不过,像客家地区碉堡似的土楼,源起何时呢?

  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广州动物园内麻鹰岗东汉墓葬中,出土了多座陶城堡明器。它们反映了墓主人生前住宅的建筑形式和特点:方形城堡,前后开设大门,门顶皆建有用来瞭望和御敌的碉堡;城堡一层不开外窗,二层才开设细长的竖窗;城堡四角各建一座碉堡似的望楼,以便瞭望和居高临下地射击进犯之敌(5)。

  陶城堡

  城堡,汉时称“坞堡”,甚为盛行。东汉初期,经过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靠着地主豪强的支持建立起来的东汉政权,赋予豪强地主种种特权,他们巧取豪夺后,纷纷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建起庞大的田庄。他们中有的占有良田万亩,攫取亿万资财,控制着上万家农户——农民平日为他们耕种、做杂役,战时充当“部曲”(家兵)。为保护其财富,他们在自己的田庄修建坞堡。坞堡内,有高耸似塔的望楼和庞大、坚固的城堡式住宅。东汉末年,董卓在离都城长安130公里所建的郿坞,高丈余,周一里许,里面屯积了够用30年的粮食,黄金二三万斤,白银八九万斤,号曰“万岁坞”。

  陶城堡的形制及功用,与客家方形土楼,特别是俗称“四点金”的方楼极为相似,它们都源自黄河流域的建筑文化。

  四 客家民居的发展变化

  南迁的客家人,传承着黄河流域的建筑文化。不过,客家民居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在建筑形式和功能方面也有各种变化。例如,“走马楼”的出现便是其中一例。

  “走马楼”是当今广东、福建、江西等客家地区常见的建筑形式。它多倚山而建,其形式有一字形、曲尺形、凹字形。其中的凹字形走马楼,显然是由方形土楼演变而来。这是因为客家人在当地站稳脚跟,反客为主了。于是,他们便将高层、庞大、防范严密的土楼,改成了低矮、小巧和灵活开放的走马楼了。

  走马楼形式虽多,但共同特点是:在二楼外部,用木料(如今有的用钢筋混凝土)架设一条长长的外伸悬空的骑楼式走廊。同时,走马楼的二层多为卧室、仓库,一层则用作厨房、农具杂物间、牛栏猪圈、厕所和加工粮食的碓房。这种房屋结构和居住习惯,与古代南方百越人,以及今日西南一些兄弟民族所居住的“干栏”式房屋相似。显然,这是客家人南迁后吸收南方土著民居的优点,以适应岭南地区多山、潮湿和多虫蛇兽害等自然环境。

  客家华侨在海外生活中,既恪守中华传统习俗,又努力吸收外国文化。这在民居建筑中的表现是出现在侨乡的一种被称为“中西混合式”的民居。1930年代建的梅县白宫的“联芳楼”,便是其中的一个例证。

  联芳楼

  从外表看,“联芳楼”是一幢西洋风格的建筑:在两层楼上,高耸着三座穹顶的钟塔;正面的30多条柱子,20扇拱形窗户以及墙面、墙角、墙边,都装饰着精美的欧式浮雕和绘画……然而,穿过西式门楼进去一看,屋内是“三堂四横”的殿堂式围屋。走廊的柱子和楼梯地面的装饰,也是星星、云彩、牡丹、凤凰等传统民族图案。

  近几十年来,客家民居建筑的形式越来越丰富,结构、布局、装饰也越来越精致,既有花样翻新的走马楼,又有外国式的洋楼,还有设计精巧、装饰华丽、美观舒适的别墅式民居,真可谓百花齐放。

  五 客家传统建房习俗

  建房做屋,既为着当代人的安居乐业,也关及子孙后代的繁衍和兴旺发达。因此,客家人对建房极为讲究,从选择屋址、破土动工、上梁,直至乔迁新居,都有一套甚为严格的传统习俗。

  1.选择屋址的习俗

  凡做新屋,一般都要请堪舆先生来看“风水”,以选择吉利的屋址。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念,不免带有某些迷信色彩。然而,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对住宅地址选择、规划的合理因素。例如,屋址最好是左有流水,右有道路,前有池塘,后有山丘,认为这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环抱的风水宝地。这些说法反映了客家人崇拜龙凤龟虎的古老遗风,但也有其实用目的:在这种地址上建造坐北朝南的房屋,既避风向阳、暖和舒适,又临水、近路,汲水便利,交通方便。

  客家人大都住在山区,因而格外注重屋址与山水走向以及地形之间的关系。民间认为,做屋要选有“龙势”的地方,这就是山脉的入首之处,要山碧水环,左右盘旋,以形成曲折的入口之地。在这种基址做屋,能人口兴旺,飞黄腾达。同时,屋址前面要有腰带状的江河流过,而且来水之源与去水之口,皆有回环而看不见水口,这样便能财源茂盛。为此,倘若门前没有水流,则要在门前开渠挖塘,以求财纳吉。池塘多为半圆形,可与半圆形的围龙屋组成吉祥的圆形。反之,被视为“血盆照镜”的正方形池塘,那是万万不可的。

  选屋址还有诸多忌讳。例如,屋址要取顺势、忌逆势,忌坐南朝北;要前低后高,忌前高后低;宜在宫观仙居侧近做屋,忌在塔冢、寺庙、炉冶、故军营战地和草木不生之处做屋。此外,做屋还忌正对山沟深壑、通衢大道和直冲江河,以免“冲射”。如果实在避不开,则应在正对“冲射”之处,立一块镌刻有“泰山石敢当”一类的碣石,以“避邪去煞”。

  2.房屋布局的习俗

  选定屋址后,还要注意新屋的高低和向位。如果屋后山丘较高,可将新屋建得高些或离山远些;若后山较低,新屋可离山近些,且不宜建高楼。这样既可避风防潮,又使房屋与山峦的配置和谐。

  新屋左右地势的高低,也有讲究: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左边可比右边高一些,而右边不得比左边高,这就是俗话说的“不怕青龙高万丈,最怕白虎高一拳”。显然,这是古代崇龙、尚左的风俗在客家民居建筑中的表现。

  客家建房还讲究整体布局。例如,为显示主次关系,围屋上下厅堂的高低、宽窄便有所区别。紧靠大门的下厅堂要低些,上厅堂应高些;与之相配,上厅堂比下厅堂还应宽一些、深一些。这样,从高处望去,前低后高,前窄后阔,方显出气派。而且,也使得上下厅的布局恰如“昌”字,以兆繁荣昌盛。

  厅堂与左右厢房(俗称横屋)的配置,其高低也有规矩:紧靠厅堂的左右第一列横屋,要比厅堂低一些;而第二列横屋,则要略低第一列横屋。同时,由于上厅堂高于下厅堂,这样就要求左右横屋和天井的后半部,也要随之高于前半部,使之与上下厅堂的高低相配套,既显得和谐美观,又利于雨天排水。

  3.破土动工习俗

  客家一般多在农事闲暇、雨水较少的冬季建造房屋,但究竟何日平基、开基、落石、安门、上梁等等,则要请“风水先生”来择取黄道吉日。动工之日,如主家子孙的生肖有相冲相克者,则应避开。

  若屋后是山岭,破土动工,需挖山搬平地基时,应在屋后山坡挖出一层层水平梯级(客家人称为“阳段”),以减缓雨季山洪下泻时对房屋的冲刷。

  如果是炸石开出的屋址,在挖沟砌墙基之前,应先往石面上撒些泥土,以示有泥土落地,必能生根开花结果,预兆主人能安居乐业、子孙繁衍。由此可见客家人崇拜土地的传统习俗。

  如果屋址是向别人购买或调换来的,必须由买卖或调换双方及公证人,共同签署契约文书为凭据,以免后代子孙节外生枝。同时,乡间迷信者还要在买下的屋址上,焚香烧纸,念叨一番,说明向卖方去世的先人“购买”地址,以祈做屋顺利和居住安宁。

  4.建房习俗

  围屋墙基皆用石块与灰浆砌造,既坚固,又抗洪防涝。因而,在洪水多发的河边地区,有的甚至将墙基砌至屋顶,以求永固无虞。而一般人家的墙基,高约四尺左右。打好墙基,接着是在墙基上夯筑土墙。舂墙之土,或是山岭生土,或是稻田底层的板结土,皆土质坚韧,黏性极好。但夯筑之前,先用锄头捣碎,并用筛子筛净,再掺上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拌匀作堆,洒水闷透,做成“熟泥”,便可用来夯墙。

  舂墙人站在夹墙板上,高举木杵使劲夯筑。夹墙板长四尺左右,而建造圆形土楼和围龙屋的夹墙板略短,长约三尺,便可舂成环形、半环形的土墙。舂墙时,要放入一些杉木枝作为“墙骨”,以增强土墙的拉力。

  舂墙质量如何,事关房屋的坚固程度。为防止偷工马虎,留下外实内虚的后患,受聘的舂墙人多为本族兄弟子叔或亲朋好友。为避免泥瓦匠、木匠的暗算,甚至借助“模拟巫术”手段,给主家下“魇镇”,如悄悄往墙内放小木人、纸人、纸刀、头发、钉子一类的祟物,让主家遭祸害。为此,主家聘请的师傅匠人,应是人品、技术皆佳的。同时,主家对他们皆好生相待,工钱也格外优惠。

  做屋期间,主家及干活的人,皆忌讳说“跌死”、“倒塌”一类的不吉之词,以免发生意外。从前轻视妇女,木匠、泥瓦师傅的尺、墨斗、瓦刀等工具,不得被女人踩踏跨越,以免出现误差。

  5.安门设窗习俗

  围龙屋上厅的祠堂背后与马蹄形的围屋之间,有一段用卵石铺砌的天井,地面似球状隆起,因宛似孕妇的小腹,俗称“化胎”,而铺砌的卵石则象征着百子千孙。“化胎”寓意子孙繁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客家民谚说,“千斤门楼,四两化胎”,足见门楼设置,至为关键。

  围屋、围龙屋的大门,一般安置在中轴线上。而锁头屋、走马楼等民居,可在向位吉利的一侧建门楼。大门和门楼,一般为向南、向东南,或正对远处的高峰大嶂,以取“山峦培秀士,世代出人才”。大门和门楼忌向下——以当地河流为准,大门应逆河流方向而设;若顺流而向,此为“退水门楼”,不吉。大门和门楼还忌讳对着山峡、沟壑、深巷、高塔,也不能让别的房屋所遮挡。万一避不开时,可在门楼正脊安置陶制雄狮、八卦图或立一块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碣石,以避煞驱邪。另外,在门前三五米的地方,挖一口池塘,民间认为它也可“吞食”风煞。

  安置大门时,要在门上贴“安门大吉”一类的大红吉联,门楣悬挂俗称“门红”的红布。讲究的大户人家,还要在门槛下埋放少许金银或钱币,以取“脚踏金银,财源茂盛”。而后,便在鞭炮声中,把大门安置起来了。

  6.上梁习俗

  上梁是新屋基本落成的标志,各地民间对上梁都十分重视。客家上梁习俗甚为讲究。首先,大梁要挑选又大又直的上好杉木,有的还要髹上朱色油漆。大梁正中要写上“世代兴隆”、“财丁兴旺”、“世代书香”等古语,有的还要绘上八卦图。大梁正中系挂一个装有线香的红布袋,此谓“挂龙”;两端则各系一个装有早稻谷的红布袋。这一切无非是祝贺上梁大吉,日后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财源茂盛。

  上梁要请宗族中一位儿孙满堂、德高望重的长辈来主持司仪。吉日良辰一到,随着他的一声号令,众人在鼓乐、鞭炮声中把大梁抬入上厅堂。接着,在他的唱诵声中,木匠师傅开始浇酒祭梁。“……一盅酒,把梁头,儿孙世代出公侯;二盅酒,把梁心,裔孙世代万年兴;三盅酒,把梁尾,裔孙世代做官回,大吉大利,万代富贵!”

  祭梁之后,众人用红布系紧大梁两端,抬梁上屋脊——依照惯例,上梁先抬左端,后抬右端。看着大梁平稳升起,主持人又高声唱赞上梁吉语。上梁仪式在火爆的鞭炮、鼓乐和欢呼声中结束后,主家依例要设宴庆贺,酬谢主持人、各位师傅、亲友和帮工。

  六 乔迁新居习俗

  新屋竣工后,要及时乔迁新居。如一时未能迁入,则应将衣服挂于梁上,以示有人在此,以免鬼魅乘虚潜入作祟。新房忌空室,这是中国各地民间共同的古俗。

  旧时,民间认为生地新屋,恐有什么灾煞作祟,应请僧道法师在夜深人静之时,杀鸡宰狗,以驱赶凶煞,祈得居家安宁。这一陋俗今已不见。

  择吉乔迁新居时,要请本族长辈中一对多子多孙的夫妇来开大门。他俩先站立门内,待外边祭过门神,他们便在鞭炮声中,边唱诵边开门:“左门开,财丁来;右门开,富贵来;财丁富贵一齐来。”

  大门开了,主家列队顺序进入大门:走在最前面的是肩挑炭火正旺的火炉——搬家先搬灶,这是中国各族崇火的古老习俗,以示香火鼎盛,兴旺发达。第二位是挑米谷豆类的,第三位是挑豆腐和发酵米糕的,第四位提一笼母鸡和小鸡——这一切,无非是借以祝福主家迁入新居后,日子红红火火,五谷丰登,发家致富,子孙繁衍,家庭兴旺。跟在他们后面的,不论男女老幼,人人都肩挑或手提家具、用物,切忌空手入门。

  这天,主家要请族中长辈、兄弟、亲友共庆乔迁之喜。亲友则依例要馈赠各种贺礼,贺礼多为家庭实用品,如今从大挂钟到电视机、电冰箱皆有。但贺礼中必有芹菜、青蒜、发酵米糕、豆腐和鞭炮、门红,以借其谐音,祝主家勤劳、善算,发家致富。而主家则要盛宴款待亲友、来宾、工匠、帮工等,共庆乔迁之喜。

  七 石旗杆和风水林

  在福建、广东、江西客家地区旅行,不时可看到一种在外地罕见的景象:在围屋门前,耸立着一座座华表似的巍峨石柱。这就是客家人称之为“石旗杆”的特殊建筑物。

  石旗杆

  石旗杆一般高约五六米,先用精选的花岗岩条石凿成一段段圆形或方形石柱,每段下面有一块四角或六角、八角形的石底座。然后,再把它们一段一段地衔接起来,竖立在宗族祠堂门前。石旗杆的石柱和底座上,皆雕有蟠龙、翔凤、祥云一类的吉祥图案和其他装饰物。旗杆上还雕刻有立旗杆人的姓名、生平和主要业绩。

  原来,石旗杆是客家人的旌表之物。古代,族中倘有人考取进士,除在祠堂大门或厅堂上高悬“进士及第”的匾额外,还要在祠堂或围屋门前竖立石旗杆,以示荣耀和激励后人读书仕进。清代,除了进士,凡举人、贡生、监生、秀才等有功名的人,也可竖立石旗杆,只是底座以八角、六角、四角形相区别。近代,那些高官、富商以及对家乡和宗族建设做过重要贡献的海外华侨,族人也为之竖立石旗杆,以示留芳铭念。

  由于觅石不易,加之聘请石匠雕石和竖立沉重的石旗杆,花费甚为惊人。于是,有人便代之于高大笔直的大杉木,并在上面雕龙刻凤。竖立后,两边再用两块石柱镶夹固定。高耸屹立的木旗杆,虽无石旗杆的雄伟、凝重,坚固耐久,亦颇显气势,同样起着激励人们建功立业和造福乡梓的作用。在作者家乡的丘氏祠堂前面,便并列立过石旗杆、木旗杆各一座。

  客家民居,不论是背靠山坡峰岭,还是坐落在田畴平地上,村民必在屋后栽种林木或果树、竹丛。它们郁郁葱葱,少则几亩、十几亩,多则百亩。这些树木,多为生命力较强的红栲、楠木、榛和竹类。树干高大,枝繁叶茂,盘根错节,而且一次栽种,自生自繁。这些屋后树林,不少是当年创建围屋的开基祖所栽种,流传至今,有的已是百年乃至几百年的古树了。对于这些林木、果园,后世子孙皆精心管理、养护,视之为能福荫宗族风水的宝林,于是人称“风水林”。

  风水林

  客家人极为爱护“风水林”,不仅宗族立下了严禁砍伐、采樵、放牧的条规,违者将严惩不贷。同时,人们还赋予种种神秘传闻,借以养护风水林。例如,他们把古树作为族中老人的象征,倘若哪棵古树因年久枯朽而被大风刮倒,族人皆甚为惊惧,以为这是不祥之兆——族中某位老人将不久于人世了。有这种世代相传的心理民俗,谁人敢动风水林的古树呢!

  在一些客家地区,民间还流传着动人的保护风水林的故事。

  在广东大埔县银滩村背头山,那里的大片风水林,浓荫蔽日。这片风水林的繁茂不败,与当年的禁山故事分不开。传说当年乡贤百畴公曾主持订立族规民约,规定砍伐风水林者,初犯罚演戏一台,重犯则加倍处罚,等等。尔后,百畴公故意支使自己的儿媳妇偷偷进入林中打柴。村民发现后,告到百畴公跟前。百畴公不徇私情,执法如山,自罚一台大戏,并向族人认错,赔礼道歉。村民见百畴公严格执法,大义罚亲,皆自觉遵守保护风水林的条规。

  客家人珍爱“风水林”,有其实用的功利目的。在多雨的南方,用生土夯筑的客家民居,最怕山洪的冲刷。为此,人们除了在屋后陡坡挖出一级一级俗称“阳段”的梯级外,还在屋后栽种树木、果树和竹丛,以涵养水土,防止洪水冲刷和山崖坍塌之虞。此外,“风水林”也有防风挡沙、冬暖夏凉之效,调节了居住环境的小气候。

  “风水林”也给客家人带来生活乐趣。例如,作者家乡祖居屋后的“风水林”,古木参天,树身披着青苔绿衣,灌木、藤蔓丛丛蓬蓬,遮天蔽日,宛如原始森林。这片“风水林”成了族人共享的乐园:夏日雨后,村姑孩童,手提竹篮钻进林中,用手扒开那厚厚的枯枝败叶,可采到金黄鲜嫩、美味可口的蘑菇;秋后,垂挂在野柿树上的小灯笼似的山柿子,在呼唤着它们的主人;冬天,待北风把榛子吹裂落地时,村童拾得一颗颗珍珠似的榛子时,真是乐趣无穷。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

© 2019 jinfopa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