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灵异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永生孤独的暗夜贵族 文学中的吸血鬼

发表于 2019-3-5 16: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游走于文字中

  文字是人对自身生活的一种反映和折射,凭着人类超丰富想象力的发挥,任何幻丽的梦境都可以被打造。当吸血鬼游走于人类的文字中时,时而是丑陋的恶魔,时而是身份高贵的绅士,抑或是妩媚迷人的女郎,任意穿梭于时空中,为所欲为。

  第一部吸血鬼小说Vampyre

  19世纪的英国人非常喜欢超自然或是幽灵鬼怪的神秘故事,吸血鬼故事在英国民间成为耳熟能详的民间传说故事。只是那时还没有人有意识地将这种故事写成叙述性的文字。吸血鬼传说变成故事性的小说,这一过程颇具戏剧性。

  1816年,英国诗人拜伦曾与人打赌要写一部以吸血鬼达尔韦为主角的小说,由于种种原因,写这部小说的承诺一直未能兑现。不过,拜伦把小说的故事梗概告诉了他的秘书兼私人医生波利多里。一次,波利多里与拜伦闹翻之后便离开了拜伦。1819年,波利多里把他在拜伦那里听到的有关吸血鬼的故事整理出来,写出了一部名为Vampyre(《吸血鬼》)的短篇小说。在小说中,波利多里将拜伦原先拟的吸血鬼主角名字达尔韦,换成了吕特温爵士。同年4月,这部短篇小说很快刊登于《新月刊》,在当时的英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概是为了吸引读者,小说当时的署名是拜伦。不过,由于拜伦本人否认著作权,波利多里只好在之后声明,虽然本文创作灵感确实来自拜伦,但的确是他自己写出来的。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在若干年后,人们会把这部小说公认为吸血鬼小说的鼻祖。后来,拜伦按着自己的原始想法写成了小说《断章》,讲述的是一年轻男子和年长男子结伴出游的故事,不过最终没有写完。

  波利多里的小说Vampyre叙述了一个发生在19世纪初的故事。奥布利从小是个孤儿,他和妹妹一起在监护人的抚养下长大。当时有一位名叫吕特温爵士的男人活跃于伦敦上流社会,奥布利很崇拜他,便和他相约一起外出旅游。两个人到了罗马后,却发现兴趣不合,便分开旅行。

  奥布利一个人去了雅典。在那里,他与美丽的旅馆主人的女儿艾安茜相恋。没多久,在一个暴风骤雨的夜晚,他发现艾安茜死在床上,浑身都是鲜血,尸体旁边放着一把形状怪异的匕首,但她并非死于这把匕首之下,而是因为喉咙上的血管被咬噬导致失血过多而死。艾安茜的父母思念女儿,伤心之余也死去了。受了打击和惊吓的奥布利一病不起。这时,恰逢吕特温爵士也来到雅典,他无微不至地照顾奥布利。奥布利对他心存感激,病好后二人相约再次结伴同行。

  在希腊旅行的途中,他们在一个荒芜的山区遇到了强盗的袭击,吕特温爵士肩膀受了伤,之后他因伤口感染恶化而亡。临死前,他让守候一旁的奥布利立下誓言,要他在一年零一天之内隐瞒他们两人之间的交往。奥布利庄严地保证,他会信守这个誓言。吕特温爵士见状,在发出一阵离奇的笑声后死去。处理完吕特温的丧事后,奥布利返回伦敦。妹妹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聚会,请来了许多客人。在欢乐的人群中,奥布利听到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声音:”记住你发的誓。“他一转身就看见吕特温爵士正在朝他笑,一会儿又不见了。这令他感到十分恐惧。在检查吕特温爵士的遗物时,奥布利发现,吕特温爵士有一个奇特的刀鞘,其造型与艾安茜被害后他发现的那把匕首恰巧吻合,当他试图向人们求证这个死人还活着时,人们却觉得他精神有问题。就在他的誓言有效期内的最后一天,他收到了他妹妹将要与一位名叫玛斯登伯爵的男人成婚的消息。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奥布利很快发现,玛斯登伯爵正是一年前死去的吕特温爵士。奥布利又惊又怕,试图阻止婚礼未遂,他一怒之下气血攻心,终于倒了下去。在临死前,奥布利把真相告诉了他的监护人,但是已经来不及了,等到大家终于追到那对新人时,玛斯登伯爵消失了,可怜的奥布利小姐已经被吸血鬼吸尽鲜血。

  在小说中,波利多里向人们描绘出神秘而恐怖的气氛,吸血鬼的故事具有令人震惊、耸人听闻的效果。小说的结局说不上完美,吕特温爵士没有被杀死,因此它还可以继续挑选牺牲品,吸**们的血。但作者在小说里细腻地勾画出吕特温爵士这个吸血鬼的标准形象。

  Vampyre一经出版,就造成异乎寻常的轰动,预示那个时代人们所渴望的耸人听闻故事的重新复活。小说出版后曾多次再版,后又被改成剧本搬上了舞台。1820年6月13日,巴黎的圣马丁门剧院异常热闹,几乎整个巴黎的人都来看Vampyre,晚上圣马丁门剧院里的观众一直挤到了大门口。该剧的导演是大受欢迎的M.克罗兹尼埃和梅尔勒,新剧获得了极大成功,吸血鬼迷喜欢到专演恐怖戏的剧院,向他们的偶像齐声喝彩。面对热情的观众,演员们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出来谢幕。最后,甚至连剧本都非常畅销。每天早晨,巴尔巴书店的柜台上都堆满了新进的书,一天内就会售罄。

  仗着拜伦的名气,波利多里的故事掀起一阵吸血鬼风潮,甚至引起抄袭之风。不过,波利多里本人却并未因这部小说成为文坛的领军人物。继Vampyre之后,先后共有800余部关于吸血鬼的小说问世,其他以吸血鬼为主角的情节剧、通俗剧和歌剧也开始纷纷亮相。直到1852年,法国小说家大仲马还在改编Vampyre这部小说。由于一再炒冷饭,以吸血鬼为题材的新作品数量越来越少,品质也大大降低。读者和观众们很快就审美疲劳了。在欧洲大部分国家里,福斯对吸血鬼已经感到厌倦。这时候戏剧和通俗文学里的吸血鬼,已经不再像刚出现时那样时髦了。但在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情况略有不同。在那个公众只认可工作、金钱和宗教的现实社会里,沉迷于幻想作品成为人们理想的逃避方式。于是,神秘和恐怖故事成功地吸引了英国人的目光,他们对幻想和恐怖作品的兴趣不减反增。

  在那些恐怖吓人的故事里,社会的秩序受到嘲弄,既定的道德规范也受到质疑,阅读这类故事就成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现实不满的一种发泄。从1840年起,廉价杂志在英国大行其道,连载的通常是又臭又长、糟糕透顶的故事。其中有一部长篇小说《吸血鬼瓦尔内》,于1847年结集出版,作者不详。

  在19世纪后半期的几十年里,鬼魂故事热扫英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连小说家狄更斯以及作家布尔沃·利顿等知名人物也欣然动笔。就是在这样的气氛里,英国小说家乔瑟夫·协利丹·雷·法纽在1872年发表了又一部成功的吸血鬼小说《卡米拉》。

  第一部女吸血鬼小说《卡米拉》

  《卡米拉》的作者乔瑟夫·协利丹·雷·法纽,出生于吸血鬼传说盛行的地方——爱尔兰的达布尔市。雷·法纽从小身体孱弱,喜欢一个人绘画,不画画儿的时候就缠着他的奶妈给他讲一些可怕怪物的传闻故事或是发生在一些古宅里的神奇传说,这成为他童年时代的一大乐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进入达布尔的大学之后,雷·法纽阅读了许多关于鬼怪、幽灵的书籍,在22岁时,他曾发表了一篇名为《幽灵与接骨师》的短篇小说。结婚15年后,他的妻子去世,他独居在安静的宅子里,悲伤之余,开始埋首写小说。在此后10年的光阴中,他发表了15部长篇小说,成为英国最知名的恐怖小说家之一。

  1872年,雷·法纽推出了他的短篇小说集《神秘的镜子》,其中就收录了哥特式中篇小说《卡米拉》。该小说是第一部把女性吸血鬼当作主角的哥特小说,它以凄美、哀怨的气氛从众多吸血鬼题材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吸血鬼小说中的名篇。

  《卡米拉》以女性的口吻述说了关于女吸血鬼卡米拉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传说中吸血鬼出没的地方,一个名叫施蒂里亚的乡村里。女主人公兼叙述者劳拉和她的父亲就生活在这里。劳拉的父亲是退休的奥地利公务人员,家里的经济条件使他们以便宜的价格买了一座废弃的城堡。

  有一天,6岁的劳拉偶然结识了一个与她同龄的女孩卡米拉。很快,两个小女孩成为了好朋友。就在两个好朋友分手的当夜,劳拉就噩梦连连,她梦见一个像猫一样的野兽在夜里袭击她,咬她的胸口。有一天夜里,当劳拉枕着自己的手睡着后,半夜突然惊醒,感觉有两根针插进了自己的胸膛。劳拉大哭起来,恍惚中她看见一个女人熘下了床,走向房门,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保姆和用人闻声赶来,没发现任何人,也没发现她胸口有任何伤口。大家都以为这只是劳拉的噩梦罢了,也没太在意。劳拉继续和她的好朋友卡米拉保持着联系。

  转眼劳拉19岁了,而她与卡米拉也已多年不见。一天,卡米拉的马车凑巧在城堡附近坏了。劳拉一见到自己的客人,立即认出了卡米拉就是13年前从自己床上熘走的那个女人。正在劳拉困惑不已的时候,她的母亲因为有急事外出,从而把劳拉独自留在了城堡。有一天,劳拉突然发现,卡米拉和她家族祖先画像中的伯爵夫人米卡拉·卡恩斯坦(1698年的画像)惊人相像,而劳拉和母亲就是卡恩斯坦的后裔!自卡米拉来到城堡之后,劳拉再次噩梦不断。其实,这正是吸血鬼卡米拉在放肆地残害劳拉。它时而变成一只猫,时而变成一个女鬼,夜里对劳拉纠缠不休。

  一天,劳拉父亲的老朋友朵夫将军来到城堡拜访。因为丧女之痛他远离家乡。在与劳拉的言谈中,他讲述了自己女儿不幸夭折的事情。他的女儿日渐消瘦却找不出什么原因,最后,一个医生推断她是被吸血鬼所害。为了捉住那个害人的吸血鬼,一天夜里,将军暗藏在女儿房中等待着,终于,一个名叫米拉卡的年轻女吸血鬼出现在房里。

  将军一下子跳了出去,试图用剑刺死它,可米拉卡却轻易逃脱了。朵夫将军的故事还没讲完,卡米拉进来了。将军一眼就认出它就是逃跑的那个吸血鬼。不过他们还没来得及做什么,卡米拉就逃之夭夭了。人们尾随着卡米拉,一路来到了三英里外的城堡卡恩斯坦,在那儿找到了它的坟墓。

  这个坟墓正好是劳拉的祖先卡恩斯坦伯爵夫人的坟墓。当人们打开这位伯爵夫人的棺木时,发现入葬已久的她依旧面色红润。棺材里浸满了约有10厘米深的血,伯爵夫人的尸体就漂浮在里面。经医生和探长证实,尸体鲜活,甚至还能听到微弱的心跳声。按照古老的习俗,众人将一根长木钉刺入了卡米拉的心脏,这时,卡米拉发出了一声凄厉的嘶喊,就像活人在临终时发出的声音一样。于是,人们把它的头颅割下来,血汩汩地从斩断的脖子里流出来,它的身躯和头颅被放在柴上烧掉,灰烬被扔到河里,散在风中。从此,这个地区才消除了吸血鬼之祸。

  传统的吸血鬼作品沿袭着男女欲望(男吸血鬼与女性猎物)的路子,而《卡米拉》的出现则打破了这种套路。

  女主人公劳拉与吸血鬼卡米拉之间,既有着姐妹般的亲昵,又有着情人般的暧昧。作家巧妙利用了吸血鬼迷信中性的元素,把卡米拉描绘成一个美艳、淫荡、充满野心和控制欲的女吸血鬼,并且与女性”受害者“之间有着暧昧不清的关系。作家把性的主题描述得淋漓尽致,如故事开始,在卡米拉第一次袭击劳拉时,它用自己小巧的双臂搂着劳拉的脖子,胸膛够到劳拉的嘴唇,温语款款,这在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观中,无疑是罪大恶极的。整个小说充满着馥郁纤细的情欲和阴沉冷郁的死亡意象,作家在满足了读者脱离常轨的趣味的同时,也尊重了社会主流的道德规范。在故事的最后,罪恶终于在上帝的力量下溃退,正义得到伸张。

  作者雷·法纽相信,吸血鬼是人死而复活的结果,而非魔鬼的灵魂。复活的吸血鬼常常会攻击家人、爱人、子孙,但它们的活动范围常局限于自己的坟墓附近。尽管它们脸色苍白,吸血鬼依然想尽办法融入社会,而不会引来不必要的注意。吸血鬼有两颗钢针一样的牙齿,但平时是看不到的,它们常用它来咬人类的脖子或胸膛。在小说中,卡米拉喜好夜行,但并不局限于夜间活动。它还有超自然能力,能变换成各种形状,包括猫。

  《卡米拉》也被称为19世纪最具特色的、经典的女性吸血鬼小说。它后来直接影响了布莱恩·斯托克对吸血鬼的构思,尤其是它在《德库拉伯爵》中对女吸血鬼攻击乔纳森·哈克的处理上。在20世纪,《卡米拉》被搬上了银幕,成为一系列吸血鬼电影的母版作品。”二战“后,第一部直接由《卡米拉》改编的电影是法国导演罗杰·瓦迪姆执导的《鲜血与玫瑰》,随之而来的是拉·马尔蒂辛的《卡恩斯坦》(又名《恐惧深藏》)。20世纪70年代,海默电影公司连续拍摄了《卡米拉》系列电影《情迷血族》(1970年)、《吸血鬼的情人》(1970年)和《恶的孪生》(1971年),最后一部最为忠实于雷·法纽的中篇小说。海默电影公司的成功,激发了欧洲许多电影公司将《卡米拉》题材搬上银幕。最先尝试的是西班牙电影:《德库拉之女》(1972年)、《伯爵夫人的裸照》(1973年)、《女吸血鬼伊罗蒂凯尔》(1981年)、《血淋淋的新娘》(1974年)。20多年来,受《卡米拉》启发的电影还有《邪恶的德库拉》(1975年)和《瓦莱丽》(1991年),等等。

  除了电影,《卡米拉》还成功地出现在连环画中。

  1968年,沃伦出版公司在杂志《爬行》第19期将《卡米拉》引入世界连环画业。该杂志曾禁止在连环画里出现吸血鬼的相关画面。后来,马里布漫画集团还曾发行了一本六集漫画《卡米拉》。

  经典吸血鬼小说《德库拉》

  1897年,爱尔兰著名小说家布莱姆·斯托克继波利多里和雷·法纽的成功之后,创作出一部在哥特小说史上影响最深远的小说《德库拉》。为了写好这本书,在写作之前,斯托克曾在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里待了很多天,查阅有关吸血鬼的故事,以及特兰西瓦尼亚的历史、地理、风俗和民间传说等方面的资料。斯托克出色地将之汇集在自己的小说主人公德库拉伯爵身上,将19世纪甚至在更早作品中出现过的模煳而又自我矛盾的德库拉形象重新塑造,使之成为一个迷人的、令人满意的强大角色。小说主人公德库拉伯爵,一度成为20世纪福斯眼中吸血鬼的标准形象。《德库拉》经典地再现了英国哥特式小说的风采,在跌宕诡异、阴森恐怖的气氛中,斯托克采用新闻式日记体的写作方式,让读者如身临现场般目睹了主人公如何发现恐怖的事情,以及如何与恶势力抗争的故事。

  19世纪,伦敦一名年轻的公证处书记员乔纳森·哈克奉命前往罗马尼亚的小镇特兰西瓦尼亚,与一位叫德库拉的伯爵洽谈生意,因为伯爵想购买英国的一处房产。当他途经贝斯特里兹的时候,马车上的乘客听说他要去德库拉城堡时,脸上都表现出一种愕然的神情,一位同行的妇人给了哈克一条十字架项链,另外还送给他一些大蒜、野玫瑰和花椒,哈克虽感觉奇怪,但也不好意思拒绝。经过漫长的旅途,哈克终于来到德库拉城堡并见到了德库拉伯爵。他在日记中描写了他对德库拉伯爵的初次印象:身材高大,从头到脚着一袭黑色,鬓角很干净,只有唇下有一小撮纯白的胡须。当德库拉和他握手时,哈克感觉到他的手又冰又凉,简直就是一只死人的手。在吃晚餐时,哈克终于仔细地观察了这位德库拉伯爵,这次观察使德库拉成为人们心目中标准的吸血鬼形象:一口白而尖的牙齿,有两颗甚至直接露到了唇外;嘴唇泛着他这个年龄不该有的红润;他耳朵顶部很尖,下颌宽大,脸颊僵硬,整张脸看起来苍白得如死人。他的双手从近处看,十分粗糙枯藁,手指的关节短而粗大,奇怪的是,他手掌的中心竟然有毛,指甲又长又尖。当伯爵同他说话时,口中散发着阵阵恶臭,令哈克感到恶心和恐怖。而当伯爵诡异地笑起来时,哈克竟然看到了他长长的獠牙!哈克在日记中描述了接下来在古堡中生活的那段日子,德库拉伯爵的神秘令他觉得恐惧。一次,哈克正在刮胡子,忽然听到背后传来沉重的呼吸声,但镜子里并没有显示出身影,而当他一转过身去,却突然发现德库拉正站在他的背后。当哈克不小心划破下巴流出鲜血时,伯爵看着他,眼中露出恶魔般的贪婪,随即紧紧地扼住他的喉咙。就在他的手刚好碰到哈克的十字架时,表情才突然恢复了正常,放开了他。德库拉伯爵一连串古怪的行为引起了哈克的注意,他开始有目的地观察他,发现他从未吃饭,也没饮过水。最离奇的一天晚上,哈克不经意地向窗外一瞥,看到德库拉伯爵正行走在城堡的墙壁上!伯爵与哈克的见面和交谈从来都是在晚上进行的,在一次交谈中,哈克发现德库拉对特兰西瓦尼亚的历史十分熟悉并充满自豪感。最终令哈克确定德库拉为一只吸血鬼的一件事发生在白天,他看到伯爵竟然睡在一个棺材里!那形象与传说中的吸血鬼无异!勇敢的年轻人开始跟踪监视伯爵的罪行,善恶双方从此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对决。

  后来,哈克身陷囹圄,被留在古堡,而德库拉伯爵则带了50箱家乡的土壤乘船前往英国,那些土壤供它白天休息时所用。上船后,它每天晚上都悄悄从木箱中爬出来,吸食船员的血液。渐渐地,船上的人都相继病倒了,随着航程的继续,他们相继慢慢死去。德库拉看上去越来越年轻,法力也越来越强大,它逐渐可以化身为狼或蝙蝠。到达英国之后,德库拉看上了哈克未婚妻米娜的朋友露茜,它把她掳到离她住所不远的一条小河边的长椅上(伯爵最心爱的人就是在这里自杀的),贪婪地咬向露茜的颈部,吸食了她的血液。每次被吸血后,露茜都不得不找她的医生约翰·苏沃德输血。约翰帮助了她,却不知这反而延长了她的痛苦,不幸的露茜被德库拉吸干血液后死去并最终变成了吸血鬼。接着,德库拉伯爵试图把哈克的未婚妻米娜也变成吸血鬼。此时,哈克终于逃回英国,他求助于驱鬼专家范·海辛博士,露茜的医生约翰也加入到这个对抗吸血鬼的组织中来,范·海辛教给他们毁灭吸血鬼的方法,并把他们训练成了吸血鬼猎人。他们先用木桩刺穿心脏、放大蒜和斩首等方法毁灭了已经成为吸血鬼的露茜。

  随后,范·海辛等人发现德库拉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它已经能控制死尸和动物,特别是蝙蝠、老鼠、猫头鹰和狐狸等”脏东西“,也能随时随地隐身,甚至还能控制气候变化。值得庆幸的是,它的力量在白天仍会受到限制。

  比如,如果它想在白天走动,就只能在日出、日中和日落三个时刻变身;它只能在涨潮和退潮时穿过海水;它的力量会被大蒜、圣物(十字架、灵符)和野玫瑰等驱散。它也能被穿过棺材的子弹射透身体、木桩钉穿(不一定是心脏)和斩首等方式毁灭。

  就在德库拉对米娜展开袭击,即将把米娜变成吸血鬼的那一刻,猎人们闯入了她的卧室,阻止了悲剧的发生。

  赶走德库拉后,范·海辛和哈克等人捣毁了德库拉用以栖身的家乡土壤。德库拉靠仅剩的一箱泥土乘船穿越黑海,想要逃回古堡,而范·海辛、米娜和哈克乘火车比德库拉先行一步到达古堡。此时,正值日出,德库拉的法力受到限制,范·海辛趁机在德库拉城堡和墓地里进行驱魔仪式。乔纳森·哈克和昆西·莫里斯挖开德库拉的坟墓,并再次杀死了它。哈克一剑砍下了它的头颅,莫里斯将弯刀插入了它的心脏。400多岁的德库拉顿时化为尘埃。

  斯托克的《德库拉》一出版便大获成功,极富凄美、惊悚的哥特风格令它轰动一时,《每日邮报》甚至把它与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美国人艾伦·坡的《厄舍府的倒塌》等表现主义文学杰作相提并论。评论界认为,这部作品以神秘怪诞、血腥恐怖的超自然故事为题材,在满足维多利亚时代读者喜好猎奇、刺激的隐秘心理的同时,旗帜鲜明地突出了善与恶的对立,邪恶力量与正义力量的生死对决,最后以正义的一方大获全胜告终,符合了社会道德规范,使读者在道德良心上得到了解脱。

  另外,小说中包含着极其隐讳和复杂的象征意味,如吸饮人的血液、潜入人的灵魂,正是人类某种欲望的象征,这种欲望体现在被吸血鬼附身的女性身上,代表了人性中被压抑的本能冲动。对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的绅士来说,任何本能冲动都是污秽不洁、充满邪恶的,但它又是流淌在血液中的本能反应。此外,作者还大胆涉及了当时还属于新鲜的、精神病学方面的理论,这一切都使得《德库拉》从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延续至今的神秘小说传统的主脉之一。

  斯托克以丰富的想象力和逼真的文字,创造出经典的吸血鬼形象德库拉,”凶残的恶魔、人类的敌人,只有消灭它,人类才能得以安宁“。此后,一度沉寂的吸血鬼文学重获振兴,各种以德库拉为原型而创作的小说、戏剧和电影层出不穷。《德库拉》堪称后世吸血鬼文学的奠基之作。

  ”吸血鬼教母“之《夜访吸血鬼》

  安妮·赖斯,因写出十余部吸血鬼小说而产生广泛影响,被人称为”吸血鬼教母“。这位女性作家于1941年出生于美国刘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在那里度过了她人生绝大部分时光。值得一提的是,安妮的姐姐爱丽丝也是一名作家,热衷于写作狼人故事。安妮的丈夫是一位诗人,他们的儿子克里斯多弗在诗人老爸和”吸血鬼“老妈的熏陶下同样成为一名惊悚小说家。

  1969年,安妮·赖斯发表了她第一篇关于吸血鬼的小说《夜访吸血鬼》。这篇小说原本只是一个小短篇,但是发表之后却大受欢迎。受到鼓舞的安妮在7年后,即1976年将这个小短篇扩写为世人所熟悉的小说《夜访吸血鬼》。

  在传统的吸血鬼小说中,不论是波利多里的Vampyre,还是斯托克的《德库拉》,吸血鬼从来都不是主角,它们所充当的往往是反派,是邪恶的代表,而安妮笔下的吸血鬼是以主角的形象出现的,这对于以往的吸血鬼形象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颠覆。安妮的吸血鬼带着更多的人性,在亦正亦邪之间,潜藏在人类社会中,充分发扬了血族的美丽和永恒两个特性,成为堕落与完美的结合。《夜访吸血鬼》是作家吸血鬼系列中的第一部,因其前所未有地展现了一个吸血鬼世界,吸引了众多的读者,书的销售量达到150多万册。在那以后,一发不可收十的安妮,共创作了十余部关于吸血鬼的小说,安妮的这些关于吸血鬼的小说被合称为《吸血鬼编年史》。在整个系列中,《夜访吸血鬼》是其中最出彩和影响最大的一部。

  《夜访吸血鬼》以一个男孩与吸血鬼路易对话的形式,用细腻忧伤而充满深度的文笔,讲述了一个完整、丰富而光怪陆离的吸血鬼生活及心灵世界。

  故事发生在北美洲殖民地时代,生活在新奥尔良的法裔贵族路易,在丧弟之后,沉沦于失意迷惘之中,过着颓废、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在极端痛苦中,他碰上了吸血鬼莱斯特,被同化之后也成为吸血鬼,从此开始了无尽彷徨和孤独黑暗的命运。路易本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青年,有着文雅、忧郁而善良的心,虽是自愿选择了这条道路,却一直不能像真正的吸血鬼那样生活。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又不伤及无辜者的性命,心地善良的路易一直靠吸取动物的血来维生。莱斯特则一心要把路易教导成一个真正的吸血同类。

  在新奥尔良的一个下雨天,路易遇见了因瘟疫而失去亲人的小女孩克劳迪娅。这一次,路易终于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而吸食了小女孩的血,望着克劳迪娅奄奄一息的模样,路易心生怜悯,无奈之下,它只好听从莱斯特的建议,让莱斯特将5岁的克劳迪娅变成了吸血鬼。

  它们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奇特的家庭。冷淡的生活维持了60年后,克劳迪娅仍然是5岁小女孩的模样。它开始怨恨莱斯特剥夺了它的成长权,而路易始终也不喜欢莱斯特,因为莱斯特把它和小克劳迪娅看成奴隶。为了与路易一起离开莱斯特,克劳迪娅诱骗莱斯特喝下了死人的血,并乘其虚弱之时将其刺杀。正当路易和克劳迪娅准备前往巴黎时,已经面目全非的莱斯特突然出现。在搏斗中,路易抓起油灯掷向莱斯特,火焰立刻将它吞没。在那场大火中,路易与克劳迪娅登上了去巴黎的轮船。

  在巴黎,路易和克劳迪娅过着既像父女又像情人的生活。它们在古老而繁华的巴黎找到了另外的吸血鬼群体。

  在那个冰冷的吸血鬼小天地里,生活着纯粹意义上的吸血鬼,它们冷漠、无情、老朽的灵魂困在不死的躯壳里,只剩下残忍冷酷和沉沉死气。哪怕是最年长和智慧的阿曼德,也说不出吸血鬼的本质和起源,它们是一群没有追求、没有目的、不知自身是谁的生物。时间久了,路易也终于变成了冷漠的生物。在绝望而痛苦的克劳迪娅的哀求下,它答应把因丧女悲痛得失去心智的马德琳变成吸血鬼给它做伴;它吸了马德琳的血,明白”在屋子里死去的不是那个女人,而是我的最后一丝人性“。

  然而,在吸血鬼的世界中,谋害同类是唯一的罪孽。

  知其来头的吸血鬼圣地亚哥率众抓走了克劳迪娅和马德琳,它们被暴露在阳光下变成灰烬。路易则被关入棺材中,被吸血鬼阿曼德所救。疯狂复仇的路易,用一场大火埋葬了那个冰冷的吸血鬼世界。最后,无论是否残存人性,路易都只能孤独地流浪,如同一具行尸走肉般漂泊于世界各地,任时光流逝,人间沧海桑田。1980年后,路易回到新奥尔良,意外于一破屋中看到了形容枯藁、神志不清的莱斯特。

  路易向男孩马洛伊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希望以此训鉴后人。不料马洛伊在听完之后却被深深吸引,并希望路易把他变成吸血鬼,路易十分失望又生气,给了马洛伊一点儿教训后就不辞而别了。惊慌失措的马洛伊在路上被潜伏在车内的阿曼德吸了血,也变成了吸血鬼。在他成为吸血鬼之前,阿曼德给了他选择,要么死,要么变成吸血鬼,马洛伊选择了后者。影片似乎在暗示观众,选择决定命运,徒劳的后悔只能成为负累,因为木已成舟,除非时光能够倒流。

  由于《夜访吸血鬼》的成功,小说很快拍成了同名电影。另一部《被诅咒的女王》于2002年被改编为电影《吸血鬼女王》。安妮·赖斯的笔下就是这样一些苦苦追求自我、追求美好,却始终被社会排斥在外,永远游荡的孤魂野鬼,表现出了个体的渺小与无奈。吸血鬼在被赋予了超自然的神力之后,依然受到死亡的威胁。另一类吸血鬼如莱斯特,没有情感,不具备人性,对杀人麻木不仁,它们没有痛苦、没有矛盾、没有挣扎,像一具具行尸走肉,最终必然导致灭亡。小说以幻想的手法,呈现给读者一个非现实世界,形而上地反映了人性的困惑,在对人类命运做理性思考的同时,作者也表达出对未来社会的疑惧,体现了她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安妮·赖斯是个多产作家,除了吸血鬼系列之外,还有《鞭打者》、《魔法时刻》、《万圣节》、《木乃伊》、《向天哭泣》等作品。虽然评论界对安妮·赖斯及其作品褒贬不一,然而其影响之广泛,令人瞩目。

  新派吸血鬼小说

  吸血鬼因美丽的外表、强大的力量,以及纠结脆弱的内心,成为那些有着超高深想象力的作家们不忍丢弃的主角,他们不停地在前辈作家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一而再再而三的形象及个性塑造。

  布莱特《孽子》

  1988年,安妮写出《吸血鬼编年史》第三部《被诅咒的女王》时,同城的另一名年轻女作家布莱特发表了一篇关于吸血鬼的短篇小说。三年之后,布莱特将这部短篇小说扩写成一部长篇小说《孽子》,并成为她出版的第一本书,其优秀的文笔和才华在评论界获得的评价甚高。在布莱特的笔下,吸血鬼的形象充满了现代感。它们甚至会吃巧克力,也喜欢将酒往嘴里灌,还喜欢用锉刀将自己的牙齿锉尖,然后开着笨拙的货车四处闲逛……布莱特对于吸血鬼这一形象的贡献主要在于,将同性恋情结引入了吸血鬼文学,并塑造出一批雌雄难辨、美艳绝伦的中性吸血鬼形象。布莱特几乎推翻了前人对吸血鬼的定义,她认为吸血鬼并不是由人类演变而成的,而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人类的种族。吸血鬼不再是妖魔鬼怪,它们有着和人类相仿的生活方式,也许在人类周围就存在着大量的”吸血鬼“。

  乔治·马丁《热夜之梦》

  作为当今世界幻想文学界为数不多的几位大师之一,美国作家乔治·马丁的吸血鬼小说《热夜之梦》在21世纪初入选英国格兰兹出版社的”奇幻大师杰作系列“,由此成为与《夜访吸血鬼》齐名的经典。截至2007年,该作品共18次入围雨果奖,共获得4次雨果奖、2次星云奖和1次世界奇幻奖。

  《热夜之梦》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前后在密西西比河上发生的一段吸血鬼故事。雄心勃勃的船长和水手统治着密西西比河,在这条美国大动脉水道上竞相追逐,争夺金钱和荣誉。一艘华丽的蒸汽轮船”菲佛之梦“一路飞奔,将这条大河上的所有快船都抛到身后。它追逐的并不是”第一快船“的荣誉,而是鲜血,因为驾驶它的正是古老的吸血鬼。”菲佛之梦“将密西西比河搅成一条血河,而它自身也渐渐变成一条血船。本书是乔治·马丁在吸血鬼题材上所做的大胆尝试,也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它以蒸汽轮船作为舞台,以追求梦想贯穿始终,彻底突破了以往人们对吸血鬼小说和吸血鬼形象的认识,不仅在当年的读者评选中位列三甲,而且不断再版,成为世界吸血鬼小说流派中的一座里程碑。

  史蒂芬妮·梅尔《暮光之城》

  美国作家梅尔女士曾获得英国文学学士学位,婚后育有3个子女。作为一位家庭主妇,梅尔利用闲暇时光,用文字塑造出一段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发生在人类与吸血鬼之间的爱情故事。2005年,这个故事以《暮光之城:暮色》的名字出版后,由于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很快成为畅销书。接下来,梅尔相继推出了《暮光之城:新月》、《暮光之城:月食》与《暮光之城:破晓》,使《暮光之城》成为系列畅销小说,后来很快被搬上了电影银幕。

  《暮光之城:暮色》讲述了一段人类和吸血鬼之间的爱情故事。高中少女伊莎贝拉·斯旺的母亲再婚了,为了让母亲过得更开心,伊莎贝拉只好搬去福尔克斯和父亲查理一起居住。在这里,伊莎贝拉遇到了一个奇怪的英俊少年爱德华·卡伦,两个人很快互相吸引,两情相悦。不久,伊莎贝拉知道了爱德华的真实身份,它来自一个极其特殊的吸血鬼家族中。卡伦家族是吸血鬼中的”素食主义者“,它们拒绝饮用人类的鲜血,而靠捕食动物血为生。

  伊莎贝拉和爱德华陶醉在充满激情、却也违背伦理信仰的爱情海洋中。

  《暮光之城:新月》沿袭了第一部的浪漫爱情,伊莎贝拉和爱德华的人类与吸血鬼的不伦恋受到原始本能的挑战,此时,帅小伙儿狼人雅各布出现在伊莎贝拉身边。伊莎贝拉为情所困,爱德华误以为她跳崖而死痛不欲生,便去意大利想寻死了事。伊莎贝拉得知后赶去告诉爱德华自己还活着,两人终于发现自己都已离不开对方。

  第三部《暮光之城:月食》继续讲述伊莎贝拉和爱德华以及雅各布之间的感情旋涡,以及吸血鬼对伊莎贝拉的追杀,为了保护伊莎贝拉,卡伦家族决定和狼人雅各布联手,共同对抗吸血鬼军队。在战斗期间,爱德华、伊莎贝拉和雅各布一起在山林间宿营藏身,面对两个深情款款的男人,伊莎贝拉再次陷入了感情的迷局。

  《暮光之城:破晓》讲述了伊莎贝拉和爱德华冲破重重阻碍终于结婚,婚后伊莎贝拉怀孕,为了不让伊莎贝拉难产而死,爱德华终于完成了她的心愿,让她成为了不死之身。可是它们的女儿却由此成为吸血鬼和狼人的眼中钉。为了保护女儿,伊莎贝拉和爱德华与对手展开了一场大战,最终获得了完美的结局。

  《暮光之城》系列小说成功地刻画了主人公伊莎贝拉在青春期的情感困惑,扑朔迷离的感情纠葛真切细腻,亦真亦幻的故事和曲折诡异的情节令读者感受到理智与情感的斗争、灵魂与肉体的挣扎、人类与魔界在心灵上的碰撞与冲突……2008年,这部很畅销的系列小说一经搬上银幕,就受到了年轻一代的狂热追捧。梅尔一跃成为新派畅销吸血鬼小说作家,几乎与”吸血鬼女王“安妮·赖斯分庭抗礼。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

© 2019 jinfopa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