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灵异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未解之谜廖仲恺遇害案

发表于 2019-3-3 12: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廖仲恺是民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是孙中山最得力的助手,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中国共产党的挚友。他以理财专家著称,尤其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在协助孙中山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创办黄埔军校、扶助农工运动等方面,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不仅身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也处于国民党矛盾旋涡的中心,是一位关键性的政治人物,他的遇刺引起社会舆论纷纷猜测。

  1925年8月20日上午,盛夏的广州空气十分闷热,一辆轿车在越秀南路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大门前停下,从里面首先下来位中年男人,他就是廖仲恺。随后,廖夫人何香凝、国民政府监察委员兼《广州国民日报》编辑陈秋霖两人依次下车。作为国民党的中央党部,在平时总是站有警卫的,但是这一天大门前却是空无一人。这是十分反常的现象,但是并没有引起廖仲恺的警觉,他下车后,径直朝大门走去。这时候,妇女部的干部刘家桐正好走过来,叫住了何香凝,两个女人便站到一边聊天去了。廖仲恺、陈秋霖依然朝大门方向走,当走到大门前的第三级台阶时,突然从旁边冲出两人,举枪就朝他们扫射。几乎与此同时,大门铁栅栏后也出现了几个大汉,举枪射击。一时间枪声若爆竹般迭声响起,廖仲恺中枪后仰面倒地,陈秋霖踉跄地向前挣扎了几步,随之倒下。廖仲恺连中四枪,都命中要害,在送去医院的途中就断气身亡,享年48岁。

  祸起权力失衡

  廖仲恺遇害后,广州顿时陷入一阵恐慌和惊乱之中。

  当时,廖仲恺是国民党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孙中山先生的左右臂,身兼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常务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黄埔军校党代表、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常委、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广东省财政厅厅长等十几个职位,这么一位党国要员,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机枪扫射而亡,在党内乃自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究竟是谁如此大胆,敢射杀党国元首?案发当日,国民政府成立了以朱培德、陈树仁、甘乃光等9人组成的“廖案检查委员会”,并组成审判委员会和特别法庭,追查暗杀的幕后真凶。没过多久,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政府委员会、军事委员会紧急召开联席会议,汪精卫、蒋介石、许崇智三人被授以政治、军事、警察全权,组成特别委员会,负责处理廖案,以及应付时局。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强大的调查委员会,对此案表现得讳莫如深,遮遮掩掩。有人说,是国民党内部高官所为,其目的是为了排除异己,夺取权力。

  1925年3月12日,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一天上午9时30分,中华民国与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孙中山先生,因患肝癌医治无效,在北京东城铁狮子胡同5号逝世,终年59岁。孙中山逝世后,党内群龙无首,一时间出现了权力真空,各股势力明争暗斗,都盯住了孙中山的位置,所以,这个时候的国民党内暗流汹涌,形势十分紧张。但是,无论是资历、威望还是能力,廖仲恺都是最佳人选。

  廖仲恺祖籍广东,1877年4月23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1893年随母亲回国,1897年与地产商何载的九女儿何香凝结婚。1903年在日本留学时,结识孙中山,从那以后,就一直跟随孙中山出生入死,与孙中山一起经历过辛亥革命、亡命日本、参与反袁、创立黄埔军校……他与孙中山的关系既是革命同志,又是患难兄弟,而且为了革命事业兢兢业业,不辞辛劳。在黄埔军校成立之初,经费极度紧缺,廖仲恺为了筹集经费,一有空就往外跑,四处求人。特别是那些军阀,得等到他们把大烟抽完了,心情高兴了才能开口,而且不能说是为黄埔军校,得说是十万火急的事,急需要钱。廖仲恺此举受到校长蒋介石和学生的高度赞誉,他也被称作“黄埔慈母”。他的理财能力非常强,被誉为“为孙中山管荷包的人”。孙中山逝世后,廖仲恺坚持贯彻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参加主持讨伐陈炯明,平定刘震寰、杨希闵的叛乱。然而,随着他声望的水涨船高,危险也随之而来。

  1925年6月,由共产党领导的省港大罢工开始,廖仲恺坚决予以支持,并在部分香港工人回到广州后,廖仲恺还下令国民党中央工人部封闭了广州一些赌馆、烟馆和闲置的祠堂、会馆,作为罢工工人的宿舍。罢工工人深受鼓舞,仅半月之内,人数激增至25万人。廖仲恺按照孙中山先生的《遗嘱》所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各种革命措施,他因此被人认为是“**”、“共产”。其实在这个时候,公安局长吴铁城就提醒过他有人要杀他,廖仲恺却不以为然。何香凝知道这事后,也提醒他多增加几个卫兵,保护自身的安全。可廖仲恺还是不听,他认为,如果有人真的要刺杀他,就算增加几个卫兵也是没有用的。再说,中国不联俄联共就没有出路,只要自己扪心自问时无愧于党和人民,生死就由他去吧。果然没几天就出事了,那么究竟是谁要了廖仲恺的命呢?党内纷争,暗流汹涌

  廖仲恺身亡后,经过法医的检查,很快发现了问题。

  廖仲恺一共被击中了四枪,其中三枪是大口径的手枪,而致命的那一枪却是小口径的左轮手枪。当时凶手用的都是大口径手枪,这小口径的左轮手枪从何而来?唯一可以解释的是,这个凶手藏在暗处,而且从被击中的部位来看,这致命的一枪,应该就是从党部里面打出来的。

  国民党自成立那天起,就是党派林立,各自拥兵自重,而且军阀之间政见不一,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只是孙中山在名义上被公推为领袖,却无法统一各党派的意志。

  所以,孙中山的逝世极大地打破了原有的权力制衡,他死后党内可谓是剑拔弩张,究竟谁能取代孙中山的位置,成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当时比较有实力和资格的,除了廖仲恺外,还有汪精卫、胡汉民和许崇智这三个人。当时的蒋介石除了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外,并没有占据其他要职,更谈不上党的领导地位。汪精卫和胡汉民都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属于元老级人物,相较而言,两人论资排辈虽不相上下,但是汪精卫没有兵权,腰杆子想硬也硬不起来,何况,在廖仲恺遇刺前,他曾在一次会议上写了张小纸条提醒廖仲恺,说有人要害他。所以从这几个角度来看,汪精卫没有作案的动机。许崇智实力较强,手底下握着兵权,在当时也可以算得上是权倾一时的大人物了。但是,这人是个土包子,只会打打杀杀,没什么运筹帷幄的头脑,要说廖仲恺的案子是他一手策划的,国人必然不信。排除了以上两个人,就只剩下胡汉民了。

  胡汉民的原名叫衍鸿,字展堂,汉民其实是笔名,祖籍江西庐陵,1879年12月9日出生于广州。他文武全才,结识孙中山后,参加革命。民国成立后,孙中山推荐胡汉民担任广东都督,并称赞他说,“胡汉民先生为人,兄弟知之最深,昔与同谋革命事业已七八年,其学问道德均所深信,不独广东难得其人,即他省亦所罕见也。迹其平生之大力量、大才干,不独可胜都督之任,即位以总统,亦绰绰有余。”这可真是要命的夸奖,说以胡汉民的才干,不仅可以胜任都督,总统都没有问题。这么一位能文能武,身边又围绕着几名军阀实力派的人物,要说他没有当总统的心思,那是不现实的。那么胡汉民是刺杀廖仲恺的幕后真凶吗?在刺杀现场,廖仲恺的贴身卫兵虽身负重伤,但是在最后的时刻,开枪击倒了两名凶徒,致其一死一伤,那名伤者后被逮捕。被捕的这人名叫陈顺,是个标准的地痞流氓,穷得连饭都吃不饱,被收买行凶。陈顺被送到医院后,也快不行了,于是一边抢救他,一边审问,让他供出指使人,他在临死前总算做了回好事,说是大声佬指使他们做的,还说香港有200万元打共产党,有几十万元打勐人。“勐人”是广东话,就是指比较有能耐或有声望的人,廖仲恺正是当时的勐人之一。而“大声佬”却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叫朱卓文,1912年从美国回来后任临时大总统府庶务司司长。1920年11月,被任命为民国政府的首任航空局局长。后来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廖仲恺遇刺前一个月,国民党右派分子朱卓文、邹鲁、邓泽如、林直勉、胡毅生等人在胡汉民家中聚会,一个月间开会11次,秘密协商清党的办法。胡汉民的堂弟胡毅生曾因用不正当手段谋选广州市长未果而被廖仲恺查办,心怀仇恨,极力主张对廖仲恺实施暗杀,并与港英当局勾结,以200万基金收买亡命之徒。

  案子查到这里,国民党犹豫了,这牵涉进来的都是大人物,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按法严办,天下必然大乱。所以,后来调查委会员虽然发了通缉令,但是涉案人逃跑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逃之。胡汉民后来在汪精卫的帮助下,逃出广东,随后赴苏联。刺廖案件虽查出了真凶,却因党内顾虑,不了了之。由于国民党的态度,在香港方面究竟是谁出重金杀人,至今依然是个不解之谜。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

© 2019 jinfopa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