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灵异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风流天子”也痴情 乾隆帝弘历

发表于 2019-3-1 15: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部红遍大江南北的琼瑶剧《还珠格格》将乾隆帝塑造成了一个始乱终弃的风流天子。其实正史中的乾隆帝是一个难得一见的痴情郎,他一生始终深爱着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两人举案齐眉,伉俪情深。可惜,孝贤皇后韶年早逝。乾隆帝悲痛欲绝,为她写下了数百首情真意切的悼亡诗,至今读来依然令人感动不已。娶妻当如富察氏孝贤纯皇后是清高宗乾隆帝的第一任皇后。她出身名门,是清朝八大姓之一的富察氏,镶黄旗人,察哈尔总馆李荣保的女儿,保和殿大学士傅恒的姐姐。满洲镶黄旗为八旗中上三旗中的首旗,由皇帝亲统,地位很高。在清朝历代皇后中,真正出身于满洲镶黄旗的并不多。孝贤皇后不仅旗籍高,而且出身于名门宦家,世代簪缨。富察氏为满洲八大姓之一,从太祖到世宗时期,富察氏家族人才济济,名臣辈出,为清朝多建功勋。如此高贵的身世并没有让富察氏成为一个飞扬跋扈的娇娇女,而是让她焕发出一种名门淑媛的大方高贵的气质。据史书记载,这个家世显赫的皇后生活极为简朴,在其他嫔妃们都穿金戴银的时候,她只以普通的通草绒花做装饰,从来不饰金玉,反而有一种清丽脱俗的动人魅力。雍正五年(1727)七月十八日,富察氏与皇四子弘历成婚,并在次年(1728)十月份诞下一女,便是弘历的长公主。又过了两年,雍正八年(1730)六月,富察氏又诞下一子永琏,次年(1731)又生了一女。由此也可见弘历对富察氏的宠爱程度。从十七岁对富察氏一见钟情,结为夫妇,弘历一直对这位品行端方,容貌清秀,聪慧伶俐的妻子迷恋不已,他们婚后的生活过得非常幸福,恩爱无比。富察氏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过门后不但悉心照顾丈夫,对他体贴入微,还竭尽全力地孝敬公婆。她每天都殷勤地前去公婆房间请安,并常常嘘寒问暖,伺候他们用膳,恪尽一个儿媳的本分,深得公婆的喜爱。对弘历的侧福晋,她都能够和善宽容地与她们相处,丝毫不以嫉妒之心与人争宠。尤其是在弘历专宠她一个人时,她也从不表现出骄矜的样子来,总是一如既往的谦和礼貌。一代贤后香消玉殒如此美丽聪慧,又识大体的妻子简直是打着灯笼也难寻,因此,乾隆帝一直很感激上苍,为他送来了如此完美的一位皇后。雍正十三年(1735)九月初三,弘历继位登基,富察氏则被封为皇后。乾隆十一年(1746),已经35岁的富察氏又为乾隆帝生下了一子永琮。眼看着几个儿女健康可爱,承欢膝下,公婆又将自己视同己出,丈夫也对自己宠爱有加,富察氏感到人生已经几近完美了。乾隆帝曾经盛赞孝贤皇后“历观古之贤后,盖实无以加兹”。这句评价对于富察氏来说绝非溢美之词。在众多朝臣心中,富察氏都是后妃中无可挑剔的典范。她出身高贵,却始终洁身自好,没有染上骄奢淫逸的习气,即便是做了皇后,也竭力克制自己的欲望,为后宫其他妃子做出了榜样。为了让丈夫能够专心理政,她总是帮助他处置好宫闱内政。她知道丈夫是一个孝顺之人,但囿于繁忙的公务,无暇承欢膝下,便每日殷勤伺候圣母皇太后,深得老人家的垂怜。因为她做事井井有条,待人又和善可亲,所以自嫔妃到宫人,没有一个不称赞她贤能的。但不幸的是,孝贤皇后接连遭遇丧子之痛。先是皇长子永琏因“偶感风寒”,于乾隆三年(1738)夭亡,年仅9岁。后来皇七子永琮出生了。这个皇子聪颖异常,在襁褓中就被乾隆帝视为皇位继承人。永琮的降生也稍稍抚慰了孝贤皇后对永琏的思念之情。可没想到的是,乾隆十二年(1747)腊月,永琮因出痘身亡,未满两岁。中年丧子,对孝贤皇后的打击可想而知。

  乾隆十三年(1748)正月,乾隆帝恭奉皇太后东巡,孝贤皇后随驾。她因爱子夭折,悲悼成疾,加上车马劳顿,走到济南便一病不起了。乾隆帝担忧皇后的健康,下令于三月八日回銮。但已经来不及了,孝贤皇后病情加重,于三月十一日撒手人寰,距皇七子永琮夭折不到三个月。这一年孝贤皇后年仅37岁,乾隆帝38岁。偕老愿虚,不堪追忆孝贤皇后去世以后,乾隆帝的心中永远好像缺了一块,始终都无法填补那种空虚感。脑海中总是充满了孝贤皇后的影子,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勾起往昔的回忆。又是一年初夏,小荷才露尖尖角,乾隆帝来到圆明园,看到物是人非,不由得感慨“榭柳台花依旧荣,触怀无处不伤情”。雨后来到瀛台,想起曾经和孝贤皇后一起听雨观景的情景,不觉悲从中来,又发出“孑然或暂来,怆尔独延伫”的叹息。连举头望明月,都会萌生出“同观人去遥,玉轮依旧朗”的怅惘。故地重游,最能勾起人的感伤,不论走到哪里,他始终都会看到往日的欢愉,想起今天的寂寞。孝贤皇后是死在一条青雀舫上的,为了留住她最后的气息,乾隆帝曾经命人将这艘大船运到北京城来。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这艘青雀舫体积庞大,根本无法从城门穿过。大家都知道乾隆帝太过伤心,恐怕有点儿丧失理智,便开导他,结果他执拗地说:“既然城门挡住了,那就把城门拆掉。”最后,礼部尚书海望急中生智,命人搭起木架从城墙垛口通过,上设木轨,木轨上满铺鲜菜叶,使之润滑,千余名人工推扶拉拽,费尽力气,终于将御舟运进了城内。睹物思人非但不能缓解心中的痛苦,反而加剧了乾隆帝对死去皇后的思念。于是,他一遍遍地责问自己,到底是什么夺去了自己心爱的皇后?他一度责怪自己不够体贴,对她缺乏呵护,才导致了她的早夭。一度又将罪责归于孩子身上,认为是接连生育导致了她的身体过早受损。为此,他曾写下诗句“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当初盼梦熊”、“一纾愤懑酹金卮,柳行将发引时。此去想应兄待弟,都来何致母随儿。”表示宁愿不要儿子,也要留住自己的爱妻。

  乾隆帝在孝贤皇后死后还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岁月,但是任时间匆匆流逝,孝贤皇后的一颦一笑依然在他心中清晰生动。其实,在他的意识里,孝贤皇后并没有离去。每当发生什么重要的事情,或者遇到一些特殊的日子,他总会去静安庄说给地下的皇后听。国家无后不行,乾隆帝尽管沉湎在悲痛之中,依然不得不为大局考虑,另立新皇后。但在册封之前,他特意去静安庄奠酒告知亡妻,以求得她的谅解,显示自己对她生死不渝的忠诚。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帝第四次南巡,往事浮上心头,他写了一首《四依皇祖南巡过济南韵》:四度济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春三月莫分偏剧,十七年过恨未平。即使再过十七年,乾隆帝丧妻的怅恨也无法平息,所以他从来不入济南那个伤心的诀别地。在乾隆帝七十三岁高龄的时候,他还是坚持去孝贤皇后的陵墓祭拜,对于二十多年共同生活的往事仍念念不忘:事远重提处,能忘独旦歌。他常常感慨:齐年率归室,乔寿有何欢?就是说你那么早就走了,我一个人活得再长又有什么意思呢?嘉庆元年(1796)三月初九,八十六高龄的乾隆帝带着新即位的嘉庆帝一起来到了孝贤皇后的坟前,这是他最后一次来祭奠妻子了,此时的他已经与孝贤皇后阴阳相隔长达半个世纪。看着坟前亭亭如盖的松树,他不禁写下这样的诗句:吉地临旋跸,种松茂入云。暮春中浣忆,四十八年分。并在“四十八年分”一句下注释道:孝贤皇后于戊辰大故,偕老愿虚,不堪追忆!

  孝贤皇后虽然英年早逝,但是能够在死后48年内时时刻刻被自己所爱的人思念,如果死后有灵,应该也很幸福吧。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

© 2019 jinfopa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