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灵异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饮食男女 口味的地域性

发表于 2019-2-21 05: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地形复杂,气候、风土人情不同,各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和传统风俗都有很大的不同,从而也使各地的口味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以各地的独特风味,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人们早期对于口味的描述是“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这是比较概括的说法。一般来说,早期口味为苏、粤、川、鲁四大主流。“苏”以江苏、浙江的菜系为主,还有闽菜的影响。“粤”为广东、潮州、福建还有客家菜。广州是最早的通商口岸,所以菜系还受了国外的影响。“川”为长江的上游,受西北、西南影响较大。而“鲁”则受山东的孔府菜、宫廷菜的影响最大。

  后又逐渐形成了八大菜系,分别是鲁、川、粤、闽、苏、浙、湘、徽菜等。还有十二菜系说,是在八大菜系的基础上增加京菜、沪菜、鄂菜、秦菜四种,即北京菜、上海菜、湖北菜、陕西菜,形成十二菜系。这些菜系都具有各自的地方特色。无论吃到哪个菜系,它们都以其所具有的独特个性,形成了我国不同的菜系和口味的地域性。

  饺子

  饺子是中国最有特色的一种食品,在14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中国人民不可或缺的食物,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都离不开饺子。尤其以春节和冬至两个节日,民间习俗是一定要吃饺子的。

  饺子的来历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国时期,曹魏的张揖的《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这种食品。根据考证,饺子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饺子”的来历和一位“医圣”相关。相传东汉末年的“医圣”张仲景在建安初年(196)任长沙太守,后来瘟疫流行,张仲景辞官还乡,决心为百姓治病。他在回乡路上,见穷苦百姓衣不遮体,许多人冻坏了耳朵,于是用羊肉、辣椒和切碎的祛寒药材,包成耳朵样子的“饺饵”下锅煮熟,分给来治病的穷人。人们吃后,顿觉全身温暖,两耳发热。这样治好了百姓的冻伤,后来人们开始效仿,“饺饵”逐渐被称为“饺子”。

  饺子与节日

  我国人民有春节吃饺子的习俗。据清朝有关史料记载:“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饺子是人们过春节时无论贫富贵贱都必须吃的。新春佳节吃饺子,还有吉祥如意的意思。饺子是“交子”的谐音,交于子时的意思,寓意吉祥如意,用以辞旧迎新。

  “饺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的名称也经历了一些变化。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名称。唐代称饺子为“汤中牢丸”,元代称饺子为“时罗角儿”;明代末年称“饺子”为“粉角”,清朝又称为“扁食”。

  饺子的种类

  “饺子”因其用馅不同,名称也五花八门,根据它的用馅可以有猪肉水饺、羊肉水饺、牛肉水饺、三鲜水饺、红油水饺、高汤水饺、花素水饺、鱼肉水饺、水晶水饺等。此外,因其成熟方法不同,还有煎饺、蒸饺等。

  作为一种非常有特色的食品,饺子在1400多年的历史中,已经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扎下了根,渐渐成为中国饮食的代言词。

  年糕的来历

  年糕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发现了稻种,这说明早在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

  民间“年糕”的来历是和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段历史分不开的,年糕最先从苏州开始传播。春秋战国时期,苏州是吴国的国都。那时诸侯称霸,战火连年,吴国国君阖闾为防敌国进袭,修筑了一道坚固的城墙,认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所以就纵情欢乐。吴国的重臣伍子胥深感忧虑,嘱咐身边的随从“满朝文武如今都以为高墙可保吴国太平。城墙固然可以抵挡敌兵,但里边的人要想出去也会同样受制。如果敌人围而不打,吴国岂不是作茧自缚?忘乎所以,必至祸乱。倘若我有不测,吴国受困,粮草不济,你可去相门城下掘地三尺取粮”。

  吴王阖闾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承王位,听信谗言,赐伍子胥自刎。后来越王勾践为了报仇,举兵伐吴,将吴国国都团团围住,吴军困守城中,炊断粮绝。伍子胥的随从带领大家到相门外挖地取粮,挖到地下三尺的时候,发现筑城的砖是用糯米造的,糯砖救了全城老百姓。此后,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粉做“城砖”来供奉伍子胥。后来流传于各地,称为“年糕”了。

  汉朝人对年糕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古人对年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

  包子和馄饨

  包子最早应该在五代时期就已经出现。有关包子的最早记载见于五代和北宋的史料之中。陶谷《清异录》记载,五代后周的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闾阖门外张手美出售“绿荷包子”。王栐《燕翼诒谋录》中说宋真宗在他的儿子(后来的宋仁宗)出生的时候,赐包子给臣下。《鹤林玉露》记载北宋蔡京的太师府内,有专门做包子的女厨。所以中国的包子可能开始于公元10世纪末到11世纪初,河南开封可能就是包子的发源地。

  馄饨是中国出现比较早的食物之一,形如弯月,比饺子的出现要更早一些。对于馄饨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前的汉代,汉代扬雄在他的《方言》中说“饼谓之饨……或谓之馄”。而“馄饨”这一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有混沌之形。据说“饺子”就是由馄饨发展过来的,它的历史应当比饺子更早。

  古代的四种制盐方法

  盐是地壳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物质,按照它的存在状况可以分为海盐、湖盐、井盐、矿盐等。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将盐分作“海、池、井、土、崖、砂石”等六种。盐的生产在我国已经有五六千年的悠久历史,最早发现的是海盐,约公元前26世纪初至前22世纪到约前21世纪初的五帝时代发现池盐,战国末期发现井盐。

  古代制盐的方法是和它的存在状况联系在一起的。夏商周三代时期,我国的岩盐就很出名,《吕氏春秋·本味篇》把青海产的岩盐称为“大夏之盐”。

  采取晶盐

  最一开始人们是在河床和海床或者湖床直接寻找盐的结晶,但是不久人们发现了更为复杂的制盐方法。

  海盐的制取

  海盐的取得主要是在气候和地质条件适合的海边开发盐田,依靠日晒和自然蒸发的方法来析取盐。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古人就用海水煮盐。至“黄帝时,诸侯有夙沙氏,始以海水煮乳,煎成盐”。“煮海为盐”即“煎制海盐”,海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通过煮、煎来制取。从夙沙氏煮制海盐开始,一直到隋唐时期,海盐的制取都是这种方法。宋元时期海盐才出现了“晒曝成盐”的晒盐方法。明代海盐的生产,晒盐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明朝永乐年间,我国开始废锅灶、建盐田,改蒸煮为日晒。清代海盐的生产有煎有晒。

  池盐的制取

  早期池盐的生产方式是采用太阳暴晒,自然结晶,然后捞采。相传在五帝时代中国就出现了池盐的生产,自汉代起,发明了盐田,由自然产盐到开畦引水,水干成盐,以收其池盐。隋唐垦畦营种法(晒制池盐的方法)的成熟,改变了池盐“天然即成”的原始方法。元代普遍采用垦畦成盐、人工种晒的方法。清代池盐已经全部采取晒制的方法。

  井盐的制取

  中国井盐生产开始于战国末年,在当时由水利专家李冰领导的治水工程中,人们发现了自然流出的盐泉,揭开了井盐生产的序幕。劳动者手执挖掘工具和开采工具直接在井内生产作业,凿成盐井,采卤制盐。西汉时期的井盐生产技术有很大的提高,已经可以凿百米深的盐井,采用楼架安装定滑轮汲取卤水。煎煮的时候用温锅热卤水蒸发水分。魏晋南北朝时期天然气被广泛用于煮盐。唐代在井口小、井身深的井架之上,滑车可以直接悬挂于覆盖在井口的井架上,使用木桶采汲卤水。此时的“火井”煮盐也有所增加。北宋发明了冲击式凿井法,凿出了一种新型盐井——卓筒井。明井盐钻井技术进一步提高。

  1912年,由欧阳显荣等工匠研制成功立式蒸汽汲卤车,使中国的制盐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五谷杂粮

  五谷杂粮是对粮食作物的通称,五谷主要指主食,杂粮则主要指辅食。

  “五谷”名称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微子》中即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话。但五谷究竟指哪几种作物,答案却不是唯一的。《周礼》中的五谷指“麻、黍、稷、麦、菽(豆)”;《孟子》中的五谷指“稻、黍、稷、麦、菽”;《管子》中的五谷指“黍、秫、菽、麦、稻”;《楚辞》中的五谷指“稻、稷、黍、菽、麻”;而在近代编成的《辞源》上,五谷为“稻、黍、稷、麦、豆”。

  稻大约是在4700年前的神农氏时代开始种植的;麦(大麦和小麦)的种植,约在史前晚期或于盘庚迁殷以前传入我国华北;黍、稷和秫都是属于“小米”,黍是黄米;菽是豆的意思,豆在周代被称为“菽”;麻是大麻,叶子有毒,但是种子没有毒,可以食用。五谷概念的形成虽然相沿了2000多年,但这几种粮食作物在我国的粮食种植中所处的地位却因时而异。

  “五谷”说之所以出现分歧,是因为当时的作物并不止于五种,而各地的作物种类又存在差异。“五谷”说之所以盛行,应该是受到五行思想的影响。笼统说来,五谷指的就是几种主要的粮食作物。

  杂粮则是将“五谷”之外的粮食作物统称为“杂粮”。“杂粮”概念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品种也不断丰富。严格说来,“五谷”中除了“稻、麦、小米”外,其他的几种作物都已经应该算“杂粮”了。

  豆腐的来历

  豆腐是我国的一种古老传统食品,也是我国古代最为独特的饮食文化发明之一。豆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仅味美,同时还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按中医书籍记载,豆腐,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具有益气和中、生津解毒、和脾胃的功效,可用于赤眼、消渴、休痢等症,并解硫黄、烧酒之毒。豆腐还有抗癌的作用。《食物本草》上说:“凡人初到地方,水土不服,先食豆腐,则渐渐调妥。”也指出了豆腐的药用价值。

  豆腐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豆腐,其主要根据是清代汪汲《事物会原》中的“腐乃豆之魂,故称鬼食,孔子不食”。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豆腐产生于汉代,是由淮南王刘安发明的。传说他曾与8位老翁在深山中炼丹求道期间偶然制成豆腐,刘安因之被尊为豆腐制作的鼻祖。李时珍《本草纲目》就记载有:“豆腐之法,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叶子奇的《草目子》、罗颀的《物原》等著作中,也都有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的说法。宋代朱熹的《豆腐》诗中也提到“豆腐乃淮南王术”。但赞同意见比较多的是认为豆腐产生于唐代和五代之间。

  豆腐是将大豆经过浸泡、磨豆、煮浆、过滤、点卤、去水压制等程序,每个步骤都需要技术支持,是我国古代最复杂的加工工艺之一。如今,伴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豆腐以其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的特点,以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逐渐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中国古代的调味品

  古代的饮食也是很讲究调味的。调味简单地说是调和滋味的意思,具体而言就是用各种调味品和调味手段,在原料加热前、后或者加热的过程中影响原料,使菜肴具有多样口味的方法。

  味是某种物质刺激味觉而产生的感觉,就是滋味,味可以分为基本型和复合型。基本型是一种单一的滋味,有九种,即咸、甜、酸、辣、苦、鲜、香、麻、淡;复合型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基本味调和而成的滋味,可以分为咸味型、甜味型、酸味型、辣味型、苦味型、鲜味型、香味型、麻味型、淡味型等九种。复合型的调味品大体可以归纳为50种左右。

  调味由实践到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商周时期我国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调味理论,确立了常用的调料品种,还制成了复合调料。商代取咸和酸两种为主味,采用的调料品是盐和梅。《尚书·说命》中有:“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周代的时候,调味品除了盐梅,又有了一些新的调味品,而且,有了比较严格的配伍法则,烹饪不同的菜肴所用的调料已经有了不同,即使烹饪同一种食物,在不同的季节也会有所不同。调味品已经开始食用葱、芥、韭菜、蓼等。周代也更重视复合调料的制备和使用,《礼记·曲礼》中有“献孰食者操酱齐”。孰食即熟肉食,酱齐是复合调料。周代用酱,一肴配一酱,菜肴不同,所配的酱也不同。汉代的时候,酱成了面酱和豆酱的专称。中国古代调味非常重视酱的作用,五代时期的陶谷在《清异录》中就曾说过:“酱,八珍主人;醋,食总管也。”可见,中国古代十分重视酱和醋在调味中的作用。

  在制成酸浆的基础上,再加上曲,可以做成苦酒:“取黍米一斗,水五斗,煮作粥。曲一斤,烧令黄,槌破,着瓮底。土泥封边,开中央,板盖其上。”这已是利用曲发酵,实际上已是早期的醋。早期的醋称“酢”,《广韵》为:“酢,浆也,醋也。”《齐民要术》有“作酢法”,自注为:“酢,今醋也”,又称“醯”。《说文解字》上说:“‘醯’,酸也。”《齐民要术》中还介绍了醋的制作方法。《周礼·天官·醯人》也有:“醯人掌共五齐七菹,凡醯物(以醯和以腌菜,注曰:酿菜而柔之以醯,杀腥肉及其气)。以共祭祀之齐菹,凡醯酱之物(和以醯酱)。”卢湛的《祭记》中有:“四时之祠,皆用苦酒。”《礼记·檀弓》则称:“宋襄公葬其夫人,醯醢百瓮。”这些典籍所记载的都是醋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调味原料,用于烹饪的原料有500多种,绝大部分是中国产的,也有一部分是由域外引进的,比如胡椒、辣椒等。

  古代的调味品主要有:咸味主要是盐和酱;甜味主要是各种糖、蜂蜜以及各种果酱等;酸味主要有醋、酸梅、番茄酱、山楂酱等;辣味主要有辣椒、葱、姜、蒜、芥末等;苦味的主要有杏仁、柚皮、陈皮等;鲜味主要有虾子等;香味的主要有酒、香菜、桂皮、茴香、花椒、芝麻等。

  中国烹饪善于调味,“五味调和”中的五味,是一种略称,而一种菜肴往往是两种以上滋味的复合味道。中国饮食精于调味,调味品在我国古代的饮食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东坡肉

  苏东坡(1037~1101)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名苏轼,号东坡居士。他不仅辞、书、画都很有造诣,烹饪技术也很高明,现在还流传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菜肴,“东坡肉”,也称为“回赠肉”。

  苏东坡早年曾在北宋京城做官,由于与改革派王安石政见不同,自动请调地方,1079年,因所谓的“乌台诗案”受到弹劾,被捕入狱,几个月后被贬谪到黄州(今湖北黄冈)。苏东坡在贫寒境遇中常亲自做菜和友人共享,而且还作了一首诗说:“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又说:“火候足时它自美。”虽然这有可能是后人杜撰,但是也说明苏东坡比较擅长烹肉。

  据《徐州文史资料》、《徐州风物志》、《徐州古今名馔》记载。苏东坡赴任徐州知州后,黄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带决口,洪水围困徐州,苏东坡身先士卒,率领全城军民抗洪筑堤保城,经过70多个昼夜的艰苦奋战,终于保住了徐州城。全城百姓为感谢苏东坡,纷纷杀猪宰羊,担酒携菜上府慰劳。苏东坡推辞不掉,收下后亲自指点家人制成红烧肉,又回赠给参加抗洪的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一致称它为“回赠肉”。

  后来,苏东坡又到了杭州任知州,浙西一带大雨不止,太湖泛滥,庄稼大片被淹。由于苏轼及早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以畅通湖水,使西湖秀容重现,又可蓄水灌田,使西湖旧貌变新颜,既为群众带来水利之益,又增添了西湖景色。后来形成了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东坡收到这些酒肉以后,仍然指点家人按照他的方法烹制,然后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大家觉得苏东坡制作的肉味道鲜美,油而不腻,把他送来的肉都亲切地称为“东坡肉”。

  此后“东坡肉”越传越广,越做越精,成为风靡全国的一道名菜。传说苏东坡还因为这道菜而丢官,朝廷中有一个人和苏东坡的意见不合,后来听说民间都在吃“东坡肉”,就在皇上面前说苏东坡在人民中的怨声很大,因为人们都在说要吃“东坡肉”,苏东坡因此而丢官。这话以讹传讹的成分较大,但同时也说明当时“东坡肉”已经很流行了。

  勾践和投醪河

  勾践(?~前465)是春秋时期越国国君,曾为当时的一代霸主。现在浙江绍兴城南靠近塔山的一条小河,名为投醪河,与勾践有很大的关系。

  公元前496年,吴王夫差大败越兵,越王勾践只剩下5000多兵,被围困在会稽山。走投无路,只得派大夫文种到吴王营里求和。得允后,他忍辱负重,亲自侍候吴王夫差。三年后,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便放其回国了。回到越国后,勾践用文种、范蠡为相,卧薪尝胆,立志复仇。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兵强马壮。勾践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决定伐吴雪耻。出师那天,越国父老以美酒为勾践饯行。勾践说:“我不需要那单枪匹马的勇气,我要的是万众一心,同进同退。”为了表达此心,激励士气,他就把父老百姓送的酒倒入河中,与将士们迎流共饮。士兵们士气高涨,斗志昂扬,互相勉励。终于于公元前473年灭了吴国。然后大会诸侯于徐州(山东滕县南),成为春秋后期的霸主。

  这件事又称为“箪醪劳师”,《吕氏春秋·顺民篇》中有其记载。后人为了纪念这件事,就把这条河称作“投醪河”,又名“箪醪河”、“劳师泽”。“醪”指混合的酒,也指用稻米、黍米、玉米为原料,以特制曲和酒母作糖化发酵剂,经发酵、压榨、陈贮、勾兑、检验而精心酿造成的发酵酒,即是黄酒。宋代曾有人专门写了一首《咏箪醪河》的诗描述了此事:“往事悠悠逝水知,习流尚想报吴时。一壶能遣三军醉,不比夫差酒作池。”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是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在他的《短歌行》中写的。

  魏武帝曹操,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清苏六朋·太白醉酒

  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率军南下,败于赤壁。后来曹操被封魏王。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用人惟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曹操还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短歌行》等篇都抒发他的政治抱负。其中的《短歌行》悲凉慷慨,有限与无限的矛盾、生命与死亡的矛盾,都融化在这杯酒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于是,“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便成为流传于天下的名句,而“杜康”也从此成为酒的代称。现在,还有以杜康命名的酒“杜康酒”。

  传说酒是杜康发明的。史书上说他“余粥弃于桑,郁积成香,竟有奇味,杜康尝而甘美,遂得酿酒之秘”。即将没有吃完的剩饭,放在桑园的树洞里,剩饭放置时间长在洞中发酵,散发出芳香的气味,杜康由此制作了酒。至于杜康是什么样的人,也是众说纷纭。《说文解字》言“少康,杜康也”。少康是夏禹的儿子启建立的我国第一个朝代——夏朝的第五世君王。如少康即杜康,杜康就是夏朝的一个君主了。

  自魏武帝写了“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之后,后代的诗人、学者也有很多写过“杜康”。唐代诗圣杜甫写了“杜酒频劳劝,张梨不外求”;宋代理学家邵雍也曾说过:“吃一辈子杜康酒,醉乐陶陶。”作为酒的代称,“杜康”也融入了传统的酒文化中。

  地窖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储藏食物的方法,地窖就是其中一种保存食物、使食物长期保鲜的一种方法。地窖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它的气温随着温度的变化而调节,夏天储存食物,地窖具有“冰窖”的作用,可以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冬天的地窖则更主要是储藏食物,这种地窖的功能是多样的。

  地窖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就是先在地上挖一个坑,上面用树枝和草秆等遮盖,再用泥土压实,留一个口用于存放食物,一个简单的地窖就可以使用了。土质好的地方,可以直接凿土挖窖,先直下挖一人多深,然后再转挖,窖洞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存放的食物来决定挖多大。一个地窖也就形成了。

  我国使用地窖的历史很漫长,3000多年以前,在古老的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懂得利用地窖来藏冰,使冰不融化。《诗经·七月》中有“凿冰冲冲”,“纳之凌阴”。凌阴指的就是地窖或者冰窖。后来宫廷中保存食物,则是在宫廷中设立冰厨即冷库和冰井,也就是地下冷藏室。这种方法在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有很多考古发现。在河南郑县发现的“冰厨”内,并排有五口井,分别存放猪、牛、羊、鸡等残骨。在炎热的吴、越等地,先民们也都有利用地窖来降低气温以保存食物、保鲜防腐的方法。如今,这种方法仍然还在被人们广泛使用着。在黄河流域的农村,至今还是采用地窖的方式来储藏保鲜食物。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

© 2019 jinfopa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