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灵异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的爱情故事

发表于 2019-2-17 16: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婴宁的故事

      婴宁,小说集《聊斋志异》中《婴宁》篇的主人公,是狐狸和人所生的女儿,被托付给鬼母抚养。她长承山村雨露,娇憨天真,一笑生神。婴宁十六岁时,因上元节外出踏青,引来了对她一见钟情的姨表兄王子服,带着她一块回到王家并成婚。由于恶作剧般设局害死觊觎她美色的西邻之子,引起了官司而受到婆母训斥,婴宁发誓不再笑了。一年后她生了个很有自己样子的儿子。
5ab5c9ea15ce36d3832d4dd832f33a87e950b129.jpg

  要说中国最能哭的女人,那非孟姜女莫属。

  一般来说,女人的眼泪只能软化男人,但孟姜女的眼泪却可以软化长城,让八百里长城在她的哭声里轰然倒塌,我以为这已经把人类的“哭”这种行为发挥到了极致,以后再也不可能超越了。

  要说中国最能笑的女人,则非《聊斋志异》里的婴宁莫属。

  按道理女人的笑与哭一样,都具有软化男人的功效,但要达到这个效果,像迷惑了唐伯虎的秋香,也只要一笑就行了,“一笑倾人城”嘛。夸大点,不过三笑。就算是三笑的秋香,比起这位婴宁来也是小巫见大巫了。我统计了一下,在《婴宁》这篇不到4200字的短小故事里,这个女孩子总共笑过23次,而且笑容也多种多样,可谓是令人目不暇接、耳不暇听。

  虽然微笑与眼泪都可以算得上是女人的武器,但我们知道这种武器也不可以多用,尤其不可滥用。要是整天都堆着笑,时刻都笑容满面,搁男人那会让人觉得他是笑里藏刀,至少也是娘娘腔。要搁着女人,那至少也会让人觉得虚伪,觉得不自然。况且,老笑着,脸也累啊!

  既然如此,那么蒲松龄为什么要把这位婴宁姑娘写得这么多笑,又这么擅笑呢?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她到底是怎么笑的。

  一开始的时候,婴宁的笑也不多,只有两声,但笑的样子已经很突出了。

  话说元宵节那天,平常被母亲管得很严以至于很少出门的书生王子服,跟他一位姓吴的表哥一起去郊游。路上表哥因家里突然有事先走了,剩下十七岁的王子服一个人在街上闲逛。因为是元宵节,路上的美女也很多,像王子服这样的漫无目的逛街的小伙子,大概就是专门给路上美女提供回头率的点数的。

  看着,看着,王子服的眼睛突然动不了,别以为他是拧了脖子,他其实是被人“点了穴”,当然那人是用笑容点了他的穴。他看见一个女孩子,“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

  当然,所谓“笑容可掬”也只是泛泛的说法,这种笑但凡是女孩子都会,还不能算是有特色。有特色的是这个女孩子在笑容中对王子服凝视目光的反映。在王子服盯着她看的时候,她边从王子服身边走过,一边嗤嗤地笑着对身边的丫环说:“个儿郎目灼灼似贼!”也就说“你看那双炯炯有神的贼眼啊!”

  听这话,我们会以为她在骂王子服,但说这话的时候她还有个细节性的动作,她边说,边走过,边“遗花地上,笑语自去”。也就是把手中的梅花抛在了地上,又咯咯地笑着离去了。这样的话和这样的动作再配着那个“笑容可掬”可就有意思了。

  我就想,“你看那双炯炯有神的贼眼”这句话是说给谁听的呢?

  从语气上看,当然是说给身边的那个叫小荣的丫环听的。但因为是从王子服身边走过,王子服也有可能听得到,但王子服当时的表现是“拾花怅然,神魂丧失”,也就是说即使他听到了耳朵里,也没听到心里去,因为他那会儿全身心都在这个姑娘的身影与笑容里了。所以我认为婴宁这话既不是说给小荣听的,也不是说给王子服听的,从这话的功用上看,倒主要是说给她自己听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看,一个大姑娘,带个小丫环,出来郊游。手里折着一枝梅花,满脸带着笑容,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子的形象呢?要注意,婴宁并不是看到王子服才笑的,也不是看到王子服呆呆的傻样才笑的,她是一路“笑容可掬”地走过来的,也就是说在王子服见到她之前她就是这样一幅“春天”的模样。在古时,元宵就是初春了。在初春的季节里,在郊外的小路上,这样一个富有“春天”气息的女孩子走过你的身旁,你会有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我想,用健康的眼光看,答案就两个字:自然!

  这就是蒲松龄要着意要写婴宁的笑的第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在那个时代里只有最自然、最清纯的女孩子,才有最毫无顾忌的笑容。

  自然并不代表着无动于衷。

  因为自然,所以婴宁对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虽笑骂之为“贼眼”,但这“贼眼”所带来的凝视的目光却是让她感到快乐、而不是厌恶的。这就是一个健康女孩子的自然的心理:渴望被关注,却又有几分羞涩,几分不好意思。换作是李清照笔下的小家碧玉,就会是“和羞走,却把青梅嗅”;换作是薛宝钗那样的大家闺秀,就会是“面儿上不做声色,心底儿却扑通通跳个不停”。只有婴宁这样青春、爽朗、又带着两分野性的女孩子,才会既笑又骂,且留下一枝含苞待放的梅花。

  她那句“你看那炯炯有神的贼眼啊!”其实话里透着兴奋,透着感慨,透着一种很活泼的情绪,这种很活泼的情绪也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青春!

  所以,当后来王子服来到婴宁家,当着婴宁母亲的面儿,一样专注地看着婴宁的时候,丫环小荣突然想起了婴宁说过的这句话,当时就悄悄地跟婴宁咬耳朵,说“目灼灼,贼腔未改”。

  婴宁听了这话,当时当着母亲与王子服的面儿她的表现就是突然“大笑”,然后又赶快忍住,对小荣说:“视碧桃开未?”就是我们去看看院子里碧桃花开了没?这时候怎么会突然想起来看花了呢?其实就是心里想笑,找个理由好出去痛痛快快地笑。于是“遽起,以袖掩口,细碎连步而出。至门外,笑声始纵。”

  你看,蒲松龄的这几句描写实在是精彩之致。“以袖掩口”,说明快要蹩不住了,这心里的笑意已经像杯子里的水满了要溢出来一样。“细碎连步而出”,虽然步子细碎,但却是“连步而出”,就是快走几步,这就像是一阵微风啊,配上婴宁那“容华绝代”的身影,你就会不由得想起《天龙八部》里的“凌波微步”来。才来到门外,就“笑声始纵”。这个“纵”字我觉得用得特别的好,那笑声就像春天的气息一样弥漫在空气里,而且还有回声、回响、回荡,这真的很让人陶醉。

  当然,要让别人陶醉,首先也得让自己陶醉,婴宁的表现说明她明显是被那句“炯炯有神的贼眼”给陶醉了,小荣的这句话其实是勾起了她当时初遇王子服时候的那种情绪,而这让她特别地感到快乐,所以她这么自然、这么爱笑的女孩儿都要蹩着到院子里来笑,这就更说明了当初她那句“炯炯有神的贼眼”是特别能打动她自己心灵的一句感慨!也就是说这话是说给她自己听的。

  被这么一个美丽、青春、自然的女孩儿打动也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儿,事实上,这样的女孩子从你面前走过,你要是看也不看一眼,我觉得那才真是不光彩的事儿呢!

  王子服回家后就得了相思病,把那枝捡来的梅花每天都放在枕头边。这母亲看儿子病了就很着急,就把王子服的表哥找来,王子服就把路上偶遇婴宁的事儿告诉了表哥。吴表哥就拍胸脯答应帮他去找,后来说找到了,告诉他那女孩也是他们家的姨表亲,就住在城外三十里的西郊小镇。

  其实表哥是怕他的病情恶化,就诓他来着。可王子服当了真,有一天一个人就拿着那朵已经枯萎的梅花到城外去找。结果还真地被他在山谷找到了婴宁的家。婴宁的母亲,其实是婴宁的养母,而且与王子服的母亲竟然是姐妹,因嫁人多年才失去了联系,这样的话婴宁与王子服其实就是表兄妹。

  我们不由得想问,怎么会这么巧呢?而且刚好跟吴表哥瞎说的一样!况且如果真的是自己的姨妈的话,为什么住得这么近却一直没有联系呢?我想,这都是较为冷静的人马上都能想到的疑问。可王子服根本不管这些,他哪有空去想这些,他高兴还来不及,因为他这样的话马上就可以看到他那日思夜想的“表妹”了。

  结果姨妈果然留他小住,还给他引见了婴宁表妹。

  王子服坐在屋里,先是听到“户外隐有笑声”,等走近了则是“户外嗤嗤笑不已”,等人进了屋还是“犹掩其口,笑不可遏”。王子服看到正是朝思暮想的婴宁,一幅关注的样子又引得婴宁“女复笑,不可仰视”,等到小荣在旁边提起那句“炯炯有神的贼眼来”,婴宁的笑也就到了高潮。

  我们说,从情理上来看,婴宁的笑似乎确实有悖常理。那“炯炯有神的贼眼”确实可笑,你笑也罢了,怎么什么时候都在笑呢?这种无时无刻不在笑的表现好像是在武侠小说里被点了“笑腰穴”才会有的情况啊!或者难道是得了什么笑病?比如脸部肌肉神经萎缩什么的?但要是这样的话,笑容是不应该有太大变化的,也就是不可能有微笑、大笑、掩口笑、呡嘴笑等多种神情变化的。所以婴宁的笑应该没有以上几种可能。

  那么会不会笑神经虽然没有问题,但是脑神经却有问题呢?婴宁的养母向王子服介绍婴宁的时候就说婴宁“年虽已十六,呆痴如婴儿”,蒲松龄在小说最后发表议论时也说“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那么婴宁这种不停的笑,是不是因为智力受损之类的原因造成的呢?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蒲松龄用了两个非常传神的细节。

  一是在王子服住下后,第二天来到花园正好碰到在树上荡秋千的婴宁。婴宁笑声中与王子服自然有一番问候。说了几句话之后,王子服从袖中掏出那枝梅花给婴宁看。这时候两人有一番对答:

  婴宁说:“已经枯了,还留着它干嘛?”

  王子服说:“这是你上次抛在我身边的,所以我才留着呀。”

  婴宁说:“为什么我扔的你就要留着呢?”

  王子服说:“这小小枯枝对我来说,充满着爱意!”

  婴宁听了大笑,说:“这有何难,我马上叫小荣来砍一大捆给你带走好了!”

  王子服说:“表妹这样说不是太痴了吗?”

  婴宁问:“怎么痴了?”

  王子服说:“我不是爱花,我是爱人啊,你能把拈花的人也扎一捆让我带走吗?”

  婴宁听了又笑,说:“那不是爱花草一般的爱吗?”

  王子服说:“我说的爱不是花草般的瓜葛之爱,而是夫妻之爱。”

  婴宁问:“有区别吗?”

  王说:“当然有,夫妻之爱乃‘夜共枕席耳’。”

  这时候婴宁的表现是——

  “女俯思良久,曰:‘我不惯与生人睡。’”

  读到这一句,简直让人拍案绝倒!请注意,这是婴宁出场以来,唯一不笑的地方。前面的交谈,婴宁都是在“倚树而笑”的情况下进行的,到了这个地方,她“俯思良久”,也就是低着头认真想了一下,然后对着向自己求爱的表哥认真地回答了一句“我不习惯与陌生人一起睡”。

  我们听了这个回答,大概所有人都想笑,就连当时王子服的表现也是苦笑。但是为什么最爱笑的婴宁这时候却不笑了呢?这说明她这句话倒还真的不是句玩笑话。应该说,话她是脱口而出的,但对于和表哥之间的爱,她却不是可以在笑声随便做个决定的。这之后,她决定跟王子服一起回家,我想那决定或许就是在说这句“不惯与生人睡”的时候做的决定。这也说明婴宁并不是一个没思想的女孩儿。

  在随后的午饭时间,还有一个细节体现了婴宁甚至有些狡黠的地方。当养母问你们刚才在花园里聊什么的时候,婴宁故意来了句“大哥欲与我共寝”,意思就是表哥想跟我睡觉,这弄得王子服“大窘”。实际上因为养母耳背,婴宁把这话说得母亲刚好听不到,而王子服却听得清清楚楚。这种小技巧,不正见出恋爱中的女孩子的可爱之处吗?

  这两处貌似“痴”却实狡黠,貌似随意却实际上很认真的表现也说明婴宁其实是个很聪明的女孩儿。这也是蒲松龄要写婴宁善笑的第二个原因,就是要用她的笑来表现她表面的“痴”,实际上却来反衬她的聪明可爱。

  婴宁后来跟王子服回了家,虽然王子服的母亲有很多怀疑,但因为儿子喜欢,也就让他们结了婚。

  结婚的典礼上,大概因为要穿婚纱、礼服等特殊的服装,婴宁看着笑到“笑极不能俯仰”,弄得婚纱礼服愣是穿不上,最后只好作罢。也就是没穿礼服就结婚了。

  成了人家媳妇,这爱笑的习惯还是改不了。婴宁的女红、家务什么的都做得特别好,“但善笑,禁之亦不可止;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邻女少妇,争承迎之。”也就是说,她虽然笑得惊世骇俗、与众不同,但她的笑却不让人感到厌恶,大家都很喜欢听她的笑声。不只是家里人,甚至连周围邻居家的妇女们也很喜欢她,争着跟她交好朋友。

  另外,家里的下人要犯个什么错什么的,甚至王子服怕母亲责怪的一些事,都会求婴宁来出面,因为她出现的地方总有笑声,所以每次王子服母亲生气的时候,“女至,一笑即解。”也就是婴宁一出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任何问题都解决了。你看,婴宁的笑不只是一种性格的表现,它还具有着现代公共关系学的沟通与交流的内涵。所以对于婴宁来说,笑不只是快乐,也是解决问题的手段。这在一次危机事件中表现得更为清楚。

  因为婴宁特别喜欢养花,所以家里院中到处都是她养的奇花异卉。后花园的墙边上有一排花架,婴宁总爱站在上边看花。有一次,邻家的一个男人看到婴宁,色心大动,就挑逗婴宁。这里写婴宁的反映只有两句话,也是两下笑。一是“女不避而笑”,二是“女指墙底笑而下”。

  蒲松龄没写婴宁这时是怎样的笑,但我想一定是冷笑这一类笑,至少不是见到王子服时“笑容可掬”的那种笑。因为她笑的同时就决定要报复这个登徒子了。

  大概这个登徒子是中了婴宁的幻术,以为婴宁的意思是约了他晚上在这儿见面。于是黄昏的时候跑来赴约,发现婴宁果然在这儿,就想行苟且之事,结果被树洞里的毒蝎子蛰中了下体,最后毒发死了。开始他爹来了问他怎么回事,他不肯说;后来她老婆来了,她才说了是怎么回事儿。你看他本来就是个有老婆的人,还勾引隔壁的少妇,这不是登徒子是什么?婴宁对他的挑衅报以“不避而笑”,并狠狠地惩治了这个色狼,所以我说,这个“不避而笑”的笑一定是一种冷笑。

  你看,婴宁的笑既是给人以快乐,给人以温暖,甚至是给人以“解困”的手段,它也是维护自己尊严、对登徒子之流惩恶扬善的手段。这说明了她的笑里具有一种属于人性的“爱之深、恨之切”的内涵,我想,这就蒲松龄要着力描写婴宁善笑的第三个原因。

  从自然清纯,到聪明可爱,到富于人性,因为笑声,婴宁成了蒲松龄笔下一位最奇特的女子。

  事实上我认为整部《聊斋志异》就是专写奇女子的,所谓狐妖鬼魅,不过是在形式上强化一下这些奇女子的奇而已,她们真正的“奇”则在于她们身上的那种精神与个性,在婴宁,这一切都集中在她的笑里。

  所以当西邻登徒子事件引发了命案之后,王子服的母亲不问青红皂白对婴宁的笑大加指责之后,婴宁突然之间再也不笑了。就算是有人逗她,她也再也没有笑容。我觉得这个处理实在是太深刻了,也就是说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再清纯自然的美都终究会被扼杀的。

  婴宁不仅不笑了,而且还有了眼泪。有一天她对王子服哭诉,说她原来的养母、王子服所谓的姨妈只是个鬼母而已。而她却真是王子服姨父的女儿,是王子服的姨夫和一个狐精所生,我们不知道那一段人狐恋是如何的凄婉,但婴宁的父母自有了恋情就不为人世所容,在他们死后,是鬼母很辛苦地将她养大。如今她吐露实情一是不想再瞒爱自己的丈夫,二是想把父母合葬,王子服听了深为感动,也就帮着婴宁完成了这个心愿。

  我们怎么来看这时婴宁出现的眼泪呢?尤其是在她从笑到不笑之后。

  我觉得这眼泪说的是婴宁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而当初的笑同样也可以见出她纯洁的心灵世界来。只有中间的那段不笑,大概就象征着残酷的现实世界。

  在现实面前,人总是笑不出来的。连天性爱笑的婴宁都无法与这种残酷的现实抗拒,我觉得这既是现实的悲哀,也是整部《聊斋志异》中最深刻的地方。

  幸好,蒲松龄还留给了我们一点希望,在婴宁不笑之后,她生下一个男孩儿。这个男孩儿“在怀抱中,不畏生人,见人辄笑,亦大有母风”,也就是继承了婴宁爱笑的特点。看来遗传基因还是很重要的。

  说起来,这个爱笑的婴儿还不只是一种希望的象征,他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呼应”的作用。他呼应什么呢?其实婴宁的故事里还有一个重大的疑点,那就是婴宁的名字。其实婴宁她并不姓婴。古人是有不少叫婴的,比如齐国的名相晏子晏平仲,他的本名就叫晏婴;再比如刘帮手下有员大将,名叫夏侯婴。可这都是名,不是姓,百家姓里就没有婴这个姓,所以婴宁她不可能姓婴。

  那么,既然没有婴这个姓,我们为什么又叫她婴宁呢?其实答案就在鬼母说婴宁的那句话,说她“痴如婴儿”,说这个名字叫宁的姑娘快乐单纯得就像婴儿一样,这样大家才把她叫做婴宁的。

  要知道,在中国文化里,尤其是道家,是非常推崇婴儿状态的,老子就说那是人生最自然、最健康的阶段,所以他希望人们返朴归真的一个口号,就是让人们回到婴儿时的精神状态。可惜尘世浮华让所有的人在成长过程都永远丢失了童真,唯有婴宁是一个特例,所以她叫做:

  婴宁!

  说到婴宁的笑,我想,男人们大概都希望娶这样一个妻子,因为男人宁肯生活在女人的笑声里,也不愿生活在女人的唠叨声里。但如果娶的是一位樊江城那样的妻子,我估计多数男人还是会觉得,生活在女人的唠叨声里也就算是一种幸福了。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

© 2019 jinfopa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