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灵异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为什么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发表于 2019-1-26 12: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艺术有着不容忽视的艺术表现力。建筑,看似生、硬、冷,实则鲜、活、美,这是大自然赋予建筑的灵性。每一个有特色的建筑单体,每一处有个性的建筑组群,都蕴涵着规划者、设计者、建设者的智慧,体现着超乎物质属性的精神价值和艺术魅力。

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欣赏建筑艺术就是要了解建筑艺术特有的艺术语言。而建筑的艺术语言包括:面、体形、体量、立面(空间)、群体、环境艺术手法等。

颐和园石桥

面的处理要注意运用形式美法则,古今中外均如此。均衡、对称、比例、对位、节奏、韵律、比例尺等,虚实、明暗、色彩、材料质感。综合运用它们,结合建筑物的具体条件和性质,就可以得到既有丰富变化,又高度和谐完美的造型。

体形处理更加丰富多彩,很多建筑体形组合丰富、多样,组成了多种多样体形,这也需要遵循形式美法则。

建筑体量的巨大是与其他造型艺术的显著区别。有些建筑的面、体形处理都很简单,主要靠体量的处理,巨大显示艺术性格。人在它的面前,觉得它是永恒的,而人却十分渺小,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园林建筑中的小别墅、小住宅要注重较小体量,体现亲切感。

建筑与绘画、雕塑同属造型艺术,但绘画、雕塑无中空空间,建筑有中空空间,四面墙壁、地面、天花板围成空间,或许多建筑组成庭院、广场,空间是建筑独有的艺术语言,空间有巨大的情绪感染力。

建筑群常常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由很多单栋、单幢建筑或它们共同围成的广场组合成群。即便是单幢建筑,也是由许多不同性格的房间组成的。一系列不同的建筑和不同的、空间的、顺序的出现,引起了像交响乐有序曲、高潮、尾声的顺序出现,使人的情绪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获得总体的享受,这种群体的艺术感染力,比起某一个单独的建筑单体来得更加强烈、更加深刻。

建筑艺术是环境艺术的主体,与环境、雕塑、环境绘画、建筑小品、工艺美术甚至文学如匾额、对联以及家具、地毯、灯具组合在一起。还有自然环境的山、水、树、石头,它们的形体、光、色,甚至气味,还有人文环境的历史、乡土、民俗的高度有机组合,由建筑艺术统率,并且协调它们,将会产生更为巨大的艺术表现力量。

因此,建筑和音乐同样讲究形式美,但又有自己独特且不可取代的表现方式。建筑将功能和美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将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赋予建筑的内容和形式,从而创造出富于韵律、节奏起伏的绚丽多姿、风格各异的艺术形象。

怎样才能欣赏到这“凝固的音乐”之美呢?首先,应学习掌握欣赏建筑艺术的角度和方法。观赏的角度不同,运用的方法不同,同样的建筑给人的艺术感觉是不同的,有时甚至大相径庭。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掌握:点,即建筑单体;线,即轮廓线;面,即围合空间;体,即体形与体量;群,即建筑群体;轴,即两条轴线;围,即环境。这些也就是建筑艺术的语言。掌握了这样的语言才能更好地欣赏建筑之美。其次,应建立起欣赏建筑艺术的基本理念。解读建筑艺术,不能脱离历史和环境。其核心就是要从了解历史、拥抱时代、崇尚生活、热爱城市的愿望出发,了解和把握城市定位、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建筑的功能、用途等。建筑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不只是物质因素的作用,同时可能更是精神文化因素促成的结果。欣赏建筑艺术时,我们要时刻把产生它们的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文化土壤联系起来,这样就会产生更深刻的“音乐”感受。

中国传统建筑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尤其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古代建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它与西方建筑艺术和伊斯兰建筑艺术并列,自豪地立足于世界建筑文化之林。

中国最早的史前建筑,诞生于距今约1万年的旧、新石器时代之交,即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们的定居要求开始增强的时候。而最早显现出初步的关于美的也即广义艺术要求的建筑,则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从一种结构体系而言,中国传统建筑终结于20世纪初。

中国传统建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主要包括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景观楼阁、王府、民居、长城、桥梁大致15种类型,以及牌坊、碑碣、华表等建筑小品。它们除了有基本共同的发展历程以外,又有时代、地域和类型风格的不同。

在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无所不在,建筑物的营造也不例外。严格的建筑等级制度本质是主张君权至上的儒家等级思想的具体化,根据人们的身份等级制定建筑标准,任何人不得逾越,体现出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基于中国长期的宗法社会土壤,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政治伦理观,而与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以神庙、教堂和清真寺等为主的宗教建筑成就有着明显的不同。

儒家思想对于我国古建筑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讲究建筑的和谐美。儒家认为和谐是一种最高的伦理准则和美学境界。古代传统的“前堂后寝”、方正对称的布局就体现了这种美学主张。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群体组合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但有些类型如园林、某些山林寺观和某些民居则采用了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构图方式,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这与欧洲等其他建筑体系突出建筑个体的放射外向性格、体形体量的强烈对比等也有明显的差别。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也对建筑风格影响深远。中国传统的建筑活动在儒家“天人合一”理念的影响下,特别强调选址,注意将建筑组织到自然环境中,提高整个自然环境的美学质量。许多著名建筑群的选址基本是对自然环境的选择,于是,形成了名山必有古刹的中国古建筑的分布特点。勘察地形、看风水是建筑动土之前的大事。因此,上至宫殿皇陵,下如茅屋瓦舍无不小心翼翼、认真对待。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建筑镶嵌在自然中,仿佛是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而与其他建筑体系更强调人工与自然的对比不同。


古塔

儒家讲究孝道和厚葬,重视丧葬制度,因此,我国古代祠庙和陵墓建筑相当发达。中国的宗**理观念,也影响至几乎所有建筑类型,如祭祀自然神和先贤圣哲的准宗教建筑坛庙,以及在特别强调血缘宗亲关系、特别重视“慎终追远”、“视死如生”等观念的文化背景下发展的帝王陵墓等,它们几乎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类型,以规模之隆重,气氛之肃穆而令人瞩目。

儒家思想对民居空间设计影响深远。从目前存留的种类繁多的民间公共建筑如宗祠、先贤祠、神祠、会馆、书院和景观楼阁等来看,无不深深浸染着传统文化精神。其中民居不但种类繁多,形式十分多样,而且更直接、更真切地面对普通人生,其所体现的群体文化心态也率真而质朴。中国古代民居以庭院建筑为主,布局一般也是将重要建筑置于中轴线上,两侧均衡对称安置次要建筑,若干庭院组成建筑群。在这类民居中,也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如尊长居中等。民居中尊卑有序、长幼男女有别,各色人等的起居、活动空间有明显区分的做法,是儒家的宗法礼教等级观念在居住文化方面的反映,此类建筑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

儒家对建筑思想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城市和建筑群大的平面布局方面,它的触角波及单体建筑的每一个细小方面。不仅重要建筑受礼制的约束,甚至普通民居的开间多少、屋顶的形制、高矮、进深、门的大小、漆画及装饰物的颜色、类别、数量等细节,历朝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任何人都必须遵守。

总之,中国传统建筑的总体特点是: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规划严整,造型优美,装饰丰富多彩,特别注意跟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等。从这样的建筑特点中可以透视中华文化的精神: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尊重自然,讲求天人合一;重视对中和、平易、合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中国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

梁思成对中国建筑的研究
梁思成(1901~1972),是我国也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学家,是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之长子。1901年4月出生于日本东京,在东京的华侨学校上学。他在父亲的教育督促下,自小打下了良好的中国文化基础。1912年,梁启超携全家回到了北京。梁思成考入了“清华学堂”,毕业后赴美国留学,攻读建筑学,获硕士学位。后到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因梁启超病重而中断。梁思成回国不久应张学良邀请到东北大学建筑系任教。1931年回到北京,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从此,他与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结下不解之缘。

1928年,他与林徽因婚后到欧洲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游历考察。看到那些建筑文物都得到妥善保护而且还有专门机构进行系统的研究,梁思成夫妇下定决心投入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由中国人自己写出中国的建筑史。

自20世纪30年代起,梁思成就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他到故宫作实地考察,把《营造法式》、清代的《营造则例》中的图文与故宫建筑实际进行对照,从总体到局部,从结构到装饰进行考察,还请教了当时尚健在的老工匠,并搜集散落在民间的资料。全面研究中国古代建筑,需要更广泛地搜集资料,梁思成等人克服了在资金、交通、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困难,历时5年,跑了100多个县,考察了包括应县木塔、定州大佛、赵州石桥在内的几百座古代建筑。依靠简陋的工具、采用古老的办法测绘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1934年,通过实地调查与测绘,梁思成完成了《清式营造则例》。这是他的第一部著作。他对中国清代的建筑样式、结构、装饰作了科学的分析并用现代建筑的图表示出来,使后人对古代建筑有了科学的认识。

日本学者曾说中国以前不存在唐代木结构建筑,要看唐代木结构建筑只有到日本奈良。梁思成不以为然。一次他在敦煌的壁画中看到五台山大佛光寺的形象,后在北京清凉山寺找到大佛光寺的记载。1937年6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带了助手到五台山探寻大佛寺,据判断这座建筑绝不晚于宋代。他们又从大殿的整体到局部,从梁架到门窗进行了仔细的测量,后又发现经幢上面还刻了名字,推算经幢建于公元857年。根据一般规律是先有庙后有经幢,大殿建造年代应还早于公元857年的唐宣宗时期。林徽因又在庙中找到了供养人,在大梁上也找到了有关建造年代的记载。这是我国自己发现的第一座唐代建筑。

抗日战争爆发后,梁思成带着家人取道天津、长沙于1938年1月抵达昆明,在昆明,他们建立中国营造学社并在西南地区对中国古建筑进行调查。在此之前,他们的研究经费主要靠外国的基金会赞助,抗战后,资金受到了很大影响,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贫病交加的困境下坚持调查工作,并整理、刊出了学术论文。

1940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及助手开始编写《中国古代建筑史》,然而,他们从重庆的国民党政府那里只能要到很少的经费,工作进行得异常艰难。1945年,《中国古代建筑史》终于在西南后方的一个农村诞生了。这部著作总结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规律、特点,与西方建筑进行比较,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其学术水平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

1946年10月,梁思成受邀到耶鲁大学讲学。其间又完成《中国雕塑史》,把中华文化的瑰宝展示在国际学术界面前。

梁思成的调查研究、分析、总结,使过去处于混沌状态的中国古代建筑,剥去了身上的尘埃,露出了它原有的风采。

梁思成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首先,这些调查研究对中国的古代建筑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整理,并总结了其内在规律。通过对紫禁城故宫这个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大小建筑物近千座的庞大建筑群的研究,使其以科学的面貌展现在世界面前。

其次,这些调查研究从中国古建筑的发展中总结出一般规律——总体与局部的关系、整个建筑与各体建筑之间的关系、各体建筑之间的关系,建筑群体的组合以及园林建筑的多样化,等等。

梁思成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调查研究本身就是对文物的保护。

梁思成不仅是中国建筑史学科的奠基人,还是文物建筑保护学科的倡导者。梁思成早在20世纪40年代的战争时期,就曾为保护文物建筑而奔走、呼号。梁思成提出的许多保护文物建筑的观点是科学而全面的,与《威尼斯宪章》的精神不谋而合。梁思成在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中的另一功绩在于冲破传统保护观念,提出了新的保护原则。1935年,他在《曲阜孔庙建筑及其修葺计划》一文中第一个提出:重修文物建筑不同于古代匠师们将已破敝的庙庭恢复为富丽堂皇、工料坚实的殿宇,从而使之面目焕然一新的做法,而应“负保存或恢复原状的责任”。1964年他又写了《闲话文物建筑的重修与维护》一文,更加明确地指出:在重修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建筑中,一般应以“整旧如旧”作为我们的原则。对于“风独残年”危在旦夕的古建筑,应采取“输血打针”的办法使其恢复健康,“老当益壮”,而不是“涂脂抹粉”,使其“返老还童”。他还指出文物建筑应具有“与它的高龄相适应的‘面貌’,表现它特有的‘品格’与‘个性’”。他的这些观点,成为20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共同遵守的指导性原则。

窑洞
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窑洞分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窑洞多种。

土窑洞是利用黄土的特性,挖洞造室而成,一般深7~8米,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窗户有两种,一种是1平方米左右的小方窗;另一种是约3~4平方米的圆窗。土窑洞的特点是冬暖夏凉。

石窑洞是用石头作建筑材料,修筑深7~9米,宽、高皆为3米左右的石拱洞。

砖窑洞的式样、建筑方法和石窑洞一样,外表美观。一院窑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一进三开。窑洞一般修在山腰或山脚下的向阳之处,窑洞上面的脑畔多栽树木和花草。

在城市里一般以石窑洞和砖窑洞居多,而农村则多是土窑洞或石料接口窑洞。

陕北窑洞以靠山窑为最典型。它们是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往往数洞相连,或上下数层,有的在洞内加砌砖券或石券,以防止泥土崩溃,或在洞外砌砖墙,以保护崖面。规模较大的在崖外建房屋,组成院落,成为靠崖窑院。当地居民们修建新窑洞有不少讲究。首先是要找人看风水,择地形。选择挖窑洞地方的土质十分重要,必须是黏土。窑洞要向阳,背靠山,面朝开阔地带。

窑洞造好后,虽然每个孔窑都各开门户,但各孔窑之间却有隧道式小门互通,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联系着这个家族的所有成员。在窑洞内,窑壁的黄土面被刮切得十分平整光滑,穹顶呈半圆形。这使本来就比较宽敞的窑洞更显得高大。另外,从中间一孔窑的里壁向内开有隧道式的小门,通向一个完全黑暗的小窑洞,用做储藏粮食等物品的库房。窑壁上还开挖了一些方形的可以摆放物品的凹洞。

一般窑洞都有两个灶台,只有热天才在室外烧火做饭。窑洞纵深靠墙处有一个大炕,叫做掌炕。而有的窑洞内在靠窗的地方称为前炕。无论掌炕还是前炕,在炕的一头都连着一个三孔灶台,平时便在这里烧火做饭。由于灶火的烟道通过炕底,所以冬天炕上十分暖和。灶台上方的墙上有个凹进去的洞,里面放着油盐酱醋等物。炕周围的三面墙上约1米宽的地方,贴着一些绘有图案的纸和由各种烟盒纸拼贴的画,俗称炕围子。炕围子是一种实用性的装饰,可以避免炕上的被褥与粗糙的墙壁直接接触摩擦,还可以保持清洁。为了美化居室,不少人家在炕围子上作画。这就是在陕北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炕围画”。

窑洞的窗户是整个窑洞中最讲究、最美观的部分。拱形的洞口由木格拼成各种美丽的图案。窗户分天窗、斜窗、炕窗、门窗四大部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色彩单调,为了美化生活,窑洞的主人们以剪纸装饰窑洞。它们根据窗户的格局,把窗花布置得美观而又得体。窑洞的窗户是窑洞内光线的主要来源,窗花贴在窗外,从外看颜色鲜艳,内观则明快舒坦,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光、色、调相融合的形式美。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

© 2019 jinfopa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