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灵异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古代图书版本常识

发表于 2019-1-26 12: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钞本

  钞本也称“写本”,凡是手写的都称钞本。一般唐以前称“写本”,唐以后称“钞本”。清乾隆以前的称旧钞本,清末民初称近钞本,民国以后的称新钞本。由于宋以后雕版盛行,现今流传下来的宋元钞本很少,但明代钞本还较多,清钞本更多。现存最早的钞本书是西晋元康六年(296年)写的佛经残卷,因为当时尚无印刷术。

  钞本有优劣之分,取决于所抄底本与抄者。其中抄写精美、字体工整的称为精钞本。钞本价值比较高,因为一是钞本一般比较完整;二是钞本常源出古本,错误较少;三是有些未刊刻仅存钞本的,或是原刊已佚,或是可补他本之不足的钞本,钞本价值就很高;四是钞本有的出于名人之手,书法等价值较高,如手写本中往往有特别罕传的书籍,尤其是著名藏书家等的钞本,一般用自家专门钞书格纸,版心或栏外印有堂号,书中常常有校,有钞书题记,钤有印记,这种所谓名家钞本大都属于稀见之物。因此,钞本图书一直为研究工作者所重视。

  对钞本的鉴定,可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了解并分清各个时代的书法和风气;了解并分清各个时代的纸墨和质量;熟悉各个时期的藏书名家、学者及其室名、别号和图书印章以及手迹字体。如从纸格的颜色看,人们往往称红格钞本、蓝格钞本、黑格钞本,或称朱丝栏、乌丝栏,大体上,明人多蓝格,清人多红格、黑格。

  影钞本

  明清时期,藏书家为保存稀见宋元版书原稿,雇请抄手,用优良纸墨,照原样影摹下来,版式、字体往往与原本相差无几,这样的写本被称做影写本,又叫做影钞本。主要有影宋钞本和影元钞本两种。《天禄琳琅书目》卷四《周易辑闻》:“明之琴川毛晋,藏书富有,所贮宋本最多。其有世所罕见而藏诸他氏不能购者,则选善手以佳纸墨影钞之,与刊本无异,名曰影宋钞。于是一时好事家皆争仿效,以资鉴赏,而宋椠之无存者,赖以传之不朽。”影宋钞本创自明末汲古阁主人毛晋,抄摹非常精工,后人称之为“毛抄”。清代藏书家也往往有借宋元刻影抄的。一些宋元原刻亡失已久,借自影元钞本,可以看到原刻面目,所以收藏者对之颇重视,其价值仅次于旧刻本。

  刻本

  原名“椠本”,又名“刊本”,是雕版印成的书本。中国雕版印刷术发明很早,在唐后期时已逐渐发展有雕版印刷本,分书商、私人和官府刻书,至宋代达到繁荣。刻本书的出现当推五代冯道刊刻“九经”为始。刻本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形式。

  以时代区分:有宋、金、元、明、清刻本;

  以刻书者区分:有官刻、私刻、坊刻本;

  以刻版形式区分:有大字、小字、影刻、巾箱等;

  以地域区分:有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四川、安徽、山西、湖北等各地刻本;

  以印色区分:有朱印本、蓝印本、朱墨或几色套印本等;

  以版式区分:有9行本、10行18字本、白口本、墨口本、两节本等;

  以纸张区分:有麻纸本、罗纹纸本、皮纸本、薄棉纸本、竹纸本、开化纸本、宣纸本、毛边纸本等;

  以刻印先后区分:有原刻本、翻刻本、重刻本、仿刻本、初印本、后印本等;

  以内容及价值区分:有通行本、足本、残本、增订本、删节本、繁本、简本、孤本、善本等。

  从宋代至清代,刻本书一直是历代刊刻书籍的主要形式。清末现代印刷技术传入我国后,雕版印书即趋衰落,但刻本图书的流通,对传播和保存祖国文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活字本

  用胶泥、木、铜、铁、铅、锡、磁等制成方块单字,然后排版印刷的图书,称为活字本。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北宋中期,毕昇首先发明了泥活字,此后陆续出现多种材质的活字本古籍。元代首先用木活字印出《大德旌德县志》(已佚);元代王祯又用木活字排印了《农书》,但均未见存本。现存最早的活字本是1972年发现的西夏文木活字排印本《大方广佛华严经》。明清时期活字本较多,明弘治五年(1492)华燧以铜活字排印了《锦绣万花谷》,弘治八年(1495)又排印了《容斋随笔》和《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等书。清代又出现了磁活字版的《周易说略》,咸丰七年(1857)上海出现最早的铅活字本《六合丛谈》,开近现代铅字印刷之先河。清雍正年间,内府以铜活字排印了1万卷《古今图书集成》,乾隆间又以枣木活字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此外,流传到我国的还有朝鲜活字本。

  活字本在古籍中所占份额极小,据资料记载,流传至今的古籍总共有数万种,但其中有书目可稽考的活字本仅220种,明以前的活字本基本无实物存世。目前藏家所追逐的基本围绕着清武英殿木活字“聚珍版”和清铜活字版《古今图书集成》。武英殿“聚珍版“1773年起印刷,共用木活字25万多个,先后印了134种图书;《古今图书集成》共有1万卷,但只印了64套,这批铜活字就被销毁,用去铸了铜钱。因此,存世之书愈显珍贵。

  百衲本

  用各种不同版本的残卷零页配合或汇印而成一部完整的书本。“衲”本指经过多次补缀的僧衣,“百衲”形容补缀之多。百衲本书始出于清初的宋荦,他用两种宋本,三种元本,配置成一部《史记》80卷,称为百衲本《史记》。傅增湘用几种宋本拼配了一部《资治通鉴》,称为百衲本《资治通鉴》。近代还有商务印书馆于1930~1937年影印的《百衲本二十四史》,其选用当时最古的善本影印,最为著名。如《史记》用宋庆元黄善夫家塾本,《晋书》以几种宋刻本配齐,《汉书》用宋景祐刻本,南北朝七史均用宋眉山七史本,《隋书》和《南史》、《北史》用元大德刻本,《旧唐书》用宋绍兴刻本,《新唐书》用宋嘉祐刻本,《旧五代史》世无传本,用清人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的本子,《新五代史》用宋庆元刻本,宋、辽、金三史均用元至正刻本,系初刻本,《元史》用明洪武刻本,《明史》用清乾隆武英殿原刻本。

  百衲本的显著特点是,全书版刻风格尤其是版式和字体多有差异。

  校本

  根据不同本子和有关资料核对过的书本。取某书之一本子作底本,搜罗一种或几种不同本子及有关资料相核对,发现其讹误衍脱,即在底本上加以批注。如只传抄他人所校,则称为“过录校本”。研究版本除了鉴定其文物价值外,目的还在于辨别、获得善本。书籍传世或抄或刻总会有讹,如经校雠(校对)尤其经名家校雠,当然更具有文物价值与使用价值。传世宋元校本极少,明人校本不多,而多批点本。清人重考证,因此多校本。校勘名家有顾炎武、惠栋、钱大昕、戴震、黄丕烈、纪昀、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郝懿行、桂馥、王筠、阮元等,不胜枚举。鉴别名家手校本,首先得看笔记,继而是印记、纸张与其他因素。清代著名的校本,有何焯七校《五臣注文选》及宋本《文心雕龙》,惠栋校《淮南子》,钱大昕校《安南志略》,吴骞七校《笠泽丛书》。此外如黄丕烈、孙星衍等的手校本,也为艺林之宝。

  善本

  凡具有文献价值或文物价值的古籍,包括手稿、旧拓碑帖等,均称为“善本”。清代张之洞曾提出善本的标准为:“善本非纸白版新之谓,谓其为前辈通人用古刻数本,精校细勘付刊,不讹不缺之本也……善本之义有三:一足本(无缺卷,未删削),二精本(精校精注),三旧本(旧刻,旧抄)。”(《轩语》)如宋、元、明时所刊刻、抄写的书籍。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有关部门在整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时,就听取了许多专家的意见,将善本书的标准定为“三性九条”。

  所谓“三性”:一是因其书年代久远而具有的“历史文物性”;二是因其书内容有重要参考价值而具有的“学术资料性”;三是因其书雕版印制考究、插图等精美而具有的“艺术代表性”。善本范围可分为刊本、钞本、印本三种,但也包括清代早期精写刻本,传世稀世本,名人、学者的题跋、批注本等。以此“三性”为原则,延伸出下列具体可操作的“九条”:

  第一,元代或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书籍;

  第二,明代刻印或抄写的书籍(版本模糊、流传较多的除外);

  第三,清代乾隆及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钞本;

  第四,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刻印的书籍;

  第五,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钞本;

  第六,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及较少见的刻本、钞本;

  第七,辛亥革命前有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抄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刻本、钞本;

  第八,在印刷上能反映我国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印刷水平的各种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

  第九,明代印谱、清代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钤印本,有特色或有亲笔题记的。

  凡是符合上述九条细则之一的就可称为善本书。

  孤本

  独一无二的罕见本称为“孤本”,未刻印的手稿或碑帖的旧拓本,世上仅存一本的,也称做“孤本”。

  珍本

  流行较少但文物价值较高的古籍刻本称做“珍本”。通常只侧重于珍本的文物价值。

  残本

  卷帙有佚、文字不全的古书称做“残本”。如一部书缺整卷、整册的,就可称做“残书”或“残本”,如果仅是缺书末若干页的,称做“不到尾”。

  伪本

  旧时一些书商为谋利而假造的善本书,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删去原书牌记和序跋等,并加以挖改描补的;冒充古本、珍本的;将一卷分为多卷,以残充全的;加盖伪章,冒充名家收藏或校勘的等。

  宋本

  宋本即宋代刻印的书。宋代雕版印刷大盛,杭州、建阳、眉山等几个经济发达的城市都成了刻书中心,并呈现官、私、坊刻并举的局面。因年代较远但刻印精良,为藏书家所珍重。有建本、浙本、蜀本之分。政府各部门所刻书为官刻本,依其官署名称分为茶盐司本、转运司本、安抚司本、提刑司本。地方政府用公库钱刻印的书称“公使库本”。私人校刻的书称家刻本,著名的有赵、韩、陈、岳、廖、余、汪七家。书商所刻书为坊刻本。宋本刻印本的特点是,北宋质朴,南宋挺秀,以欧、颜、柳体为多,墨质精良。白口居多,至南宋中后期出现细黑口,纸多用白、黄麻纸,装帧主要是蝴蝶装。宋本多校勘精审、雕印精美,往往为后世刻本所依据,为学者所重视。另外,宋本避讳较严。

  坊本

  坊本是历代书坊、书肆、书铺、书棚刻印的图书。坊刻本以营利为目的,刻印较差,往往校勘不精。坊刻本中著名的有浙本、婺州本、台州本、闽本、建本、蜀本等各种版本。宋代坊肆刻书,如临安陈氏、尹氏书籍铺等,都是历史既久、刻书又多、名气很大的书坊,所刻图书与官刻本、家塾本不相上下。元代书坊刻书,比宋代更兴盛,书坊集中之地,仍然是宋代以来的浙、蜀、闽以及金代山西平水(即临汾)。著名的书坊有建安余氏勤有堂、虞氏务本书堂、郑天泽宗文书堂等。元代坊刻没有经史大部及诸子善本,而以应科举的帖括经义及医书为多。明中叶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适应社会需要,书坊大量编印出版了戏曲、小说、医药、日用百科之书,书业比较繁荣。明代晚期书坊所刻的书有一种坏作风,就是逞臆妄改。清代书坊,多集中在北京、南京、苏州、扬州。清代坊刻图书,规模之大,历史之久,足以继汲古阁之后,下迄民国初年的著名书坊,以苏州洞庭席氏扫叶山房为最。

  汲古阁本

  明末江苏常熟人毛晋所刻书,亦称毛刻本。版心多印“汲古阁”字样,纸张为江西特制毛边纸。毛晋重古本,善校雠,刻书种类繁多,从明代万历末年到清代顺治初年,40余年之间,共校刻书600多种,包括《十三经》、《十七史》、《津逮秘书》、《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文选李善注》、《宋六十名家词》、《六十曲种》、唐宋人别集、百家九流、佛经道藏、词曲小说等。

  汲古阁刻书,不仅数量多,而且刻印精良。一是毛晋所刻之书多为宋元善本翻刻;二是毛晋曾以高薪聘请名士校勘书稿和书写版样;三是所刻印之书,纸墨精良,装潢考究。所以汲古阁本是历代私家刻书中影响最大的一种刻本,当时即有“毛氏之书走天下”之誉。后之学人,很多受惠于“毛刻本”。直到今天,除各图书馆外,流传于个人手中的“毛刻本”还有不少。

  “邸报”和中国古代的报纸

  “邸报”也称“邸钞”、“阁钞”、“朝报”、“杂报”、“条报”、“除目”、“状”、“状报”、“报状”或“京报”。邸报是中国古代报纸的通称。中国古代的报纸起始于唐朝,唐玄宗开元年间出现的《开元杂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之一,在唐末孙可之的《经纬集》中对《开元杂报》有详细的记载。邸报在唐代有“报状”、“进奏院状报”等称谓,由藩镇驻京进奏院各自传抄。宋代因为邸报由“邸使”负责传发,所以开始称为“邸报”。北宋末年开始有小报,南宋更为流行。小报的内容以邸报尚未发表或不准发表的材料为主。宋朝和后来的元朝当局都曾对小报的出版发行进行过查禁。元明清各代,也都出现过这类的小报。宋人称小报为“新闻”,这是“新闻”一词的最早的来源。在元朝是由同政院发布“官报”。明朝、清朝都称邸报为“京报”。明朝的邸报,由通政司和各省派驻首都的提塘官负责传发,内容与宋朝的邸报差不多,但受到封建中央政府的严格限制。清朝由内阁的六科和各省的提塘官负责封建官报的编发事宜。

  邸报的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命令,皇帝的起居言行,封建政府的法令、公报,皇室的动态,关于封建政府官员的升黜、任免、赏罚、褒奖、贬斥等方面的消息,以及各级臣僚的章奏疏表及皇帝批语,没有一般新闻和言论。邸报只在封建统治机构内部发行。一般的百姓是看不到邸报的。

  不管邸报或小报,都是为封建王朝服务的,对劳动人民的活动或不利于统治阶级的消息皆不在反映之列。由于邸报受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和封建专制政府的禁锢,它的发展异常缓慢。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

© 2019 jinfopa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