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灵异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发现穴位的?

发表于 2019-1-22 16: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穴位,学名腧穴,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灸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称为穴、穴道。

       经络现象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伟大发现之一。用针刺、艾灸、按压等方法,对身体表面的一些特殊的位点(叫做穴位)进行刺激,可以在身体内与刺激位点不同的部位产生各种生理效应,而且这些反应部位(特别是脏器)与体表位点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我们的祖先利用这种现象,通过有选择地刺激某些穴位来治疗各种疾病和减轻病痛,这就是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历史的针灸疗法。反过来,内脏的病变也可以在体表反映出来,产生压痛点和皮疹。这些体表反应点和发生病变的内脏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可以被医生用作诊病的依据之一。
b812c8fcc3cec3fdabbbe0e5d488d43f8694279c.jpg

  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发现刺激穴位能治病的,现在已不可考证。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些推测。

  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发现穴位的?

  牙痛是一件很令人烦恼的事。在原始的生活条件下,牙痛会更加折磨人。如果有一天,我们祖先的拇指和食指之间的三角区受伤出血(这是很容易发生的)。为了止血,他会对出血处进行按压。出乎他的意料,这一按使他的牙痛减轻了。这个位置,就是后来称为合谷的穴位。直到现在也还是效应最强,使用最多的穴位之一。

  那个时候我们祖先的食物粗糙混杂,卫生条件又不好,吃坏了东西肚子疼也是常有的事。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祖先膝盖前外下方受伤出血(这也是腿部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之一),他去按压止血,突然发现他的肚子疼减轻了。这个位置就是足三里穴,也是效应最强,现在使用最多的穴位之一。

  所以我们可以推测,穴位的发现,也许就是从这两个效应最强,又处在最容易受伤位置的两个穴位,合谷穴和足三里穴开始的。它们所对应的,也正是我们的祖先最常见的病痛(牙痛和肚子痛)。所以它们最有可能首先被发现。

  按压身体的特定部位能减轻身体某处的病痛,这在医疗条件几乎不存在的古代,是一个极有价值的发现。它为我们的祖先提供了一个有效而又简易的治病方法。同时,这也是思想上的一个飞跃。一旦我们的祖先认识到按压某些位点能镇痛,他们就会继续去探索,寻找更多的镇痛点。

  在寻找镇痛的位点时(必然是在身体的各个部位逐一试探),我们的祖先发现,身体有的地方在按压时没有什么特殊感觉,有的地方却很敏感,重压时会产生酸、胀、麻的感觉。接着他们又发现,具有镇痛作用的位点多数会产生这样的特殊感觉,而没有治疗效果的地方就很少有这样的感觉。这样他们就逐渐把能够治病,按压又有特殊感觉的体表位点与体表的其他区域区别开来。这些特殊的位点以后就叫做穴位。这种感觉,后来叫做得气,是针灸治疗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志之一。

  当然我们也可以设想其他发现穴位的过程。我们的祖先在山林中觅食,在荆棘中穿行,很容易被植物的刺所刺伤。如果碰巧刺是扎在穴位上,深浅也正好合适,也会产生和按压相似的效果,甚至更好。被刺和按压中哪一种导致了穴位的发现,已经无法确定了,但是其中的逻辑过程是一样的。直到现在,针刺和按压这两种方法仍然在临床中使用。

  还有一种刺激穴位的方法,既不是按压,也不是针刺,而是加热。我们的祖先在用烧热的卵石取暖的过程中,也发现加热身体的某些部位也有减轻或消除病痛的效果。这也许就是“灸”(用特制的艾条来熏烤穴位以治病)的来源。与按压和针刺穴位一样,这种治病方法也简单易行,在古代的原始条件下就能施行。这种方法和针刺合起来,就成为刺激穴位的主要方式,合称针灸。

  到后来,针灸的治疗范围逐渐扩大到其他疼痛,比如头痛、腰背痛、关节痛和妇女的痛经,等等。再往后,治疗的对象也逐渐扩大到疼痛以外的病症,如发热、气喘、腹泻、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这些都是原始社会中容易发生的病症。就是到今天,你要是去看现在出版的针灸教科书,它们仍然是针灸治疗的主要症候。目前西方国家使用针灸治疗的主要疾病,也多在这个范围内。

  随着治疗范围的不断扩大,穴位的数目也不断增加。《黄帝内经》里就已经记载了160个穴位的名称。到了晋代,黄甫谧编撰的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里,记述了人体340个穴位的名称、别称、位置和主治病症。到了现在,有名称的穴位已经超过700个。《百度·百科》里就说“人体总计穴位有720个,(其中)医用402个”。

  科学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也充满了偶然性。常常是一个人的一念之差决定了是否能做出重要的科学发现。在原始条件下要发现穴位治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症状,有体表的伤害,而且还要伤得恰到好处。位置要正确,刺激这个位置的效果正好要与那个人当时的病痛相对应。伤害的程度也要合适。轻了不起作用,太重了伤害本身就会变成了比原来病痛更严重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现它的治病效果。更重要的是,当事人还得是一位善于观察和思考,能做出新发现的人。要这几个条件都凑齐,几率极小。我们穷一生的经历,也没有从自己的经验中发现这个现象(学习有关知识和接受针灸治疗除外)。

  所以我们也可以推测,最初发现穴位能治病的,也许就是一个人。由于他(或她,下同)的发现,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不但产生了针灸疗法,也深刻地影响了古代中国人对人体的认识,以及后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他在中国医学历史上的作用,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可惜我们已经无法知道他是谁,也无法给他立纪念碑了。

  穴位被西方人发现:亨利·海德的“极值点”

  穴位治病反映的是体表和内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理现象。只要有合适的机遇,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有可能发现它。虽然发现它的几率很小,但是在几千年之后,这种现象还是被一位西方人发现了。这个人就是英国科学家亨利·海德(Henry Head,1861—1940,以下简称海德)。

  海德出生于伦敦,从小就想成为一名医生。在剑桥大学的Trinity College获得自然科学学位后,他去德国的Halle大学学习生理学和组织学。应生理学家Ewald Hering的邀请,他去布拉格(Prague)研究呼吸生理和彩色视觉。然后回到剑桥大学,在那里学习解剖学和完成生理学课程,并且在1890年成为一名医生。他先在剑桥大学的医院工作,后来去维多利亚胸部疾病医院当医生。因此他是受西方医学教育的科学家和医生。

  在医院工作期间,海德注意到内脏疾病和皮肤变化之间有关联。他的医学博士论文的题目就是《内脏疾病所引起的感觉变异》(Disturbances of sensation with e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pain of visceral disease,发表于1893年Brain杂志上)。他发现,内脏的病变会使皮肤上一些区域的敏感性增高,甚至发生疼痛。他把这种疼痛叫做牵涉性疼痛(referred pain)。他非常精确地描绘出了与不同的生病内脏所对应的皮肤敏感区域。这些图的质量非常之高,以至于后来人们给这些区域取了专门的名字,叫做Head Zones或Head Areas,国内称为海氏带。你只要搜索这几个字,立刻就可以从互联网上看见他当年绘制的图。

  不仅如此,他还发现,在这些敏感区域内还有一些特别敏感的点,他叫它们极值点(maximum points)。在他绘制的图中,一半人体画敏感区域,一半人体画极值点。

  他发现,(在这些极值点上)“皮肤非常敏感。使劲按压这些点能减轻而不是增加,患者的疼痛”(There is great cutaneous tenderness...Yet firm deep pressure relieves,rather than aggravates,his pain)。这句话和本章开始时,关于我们的祖先发现按压能镇痛的推测,是不是几乎相同?在前文里我们只是猜测,而海德的发现却是有清楚记录的实际例子。

  他还说,“用芥子叶贴在胸部和背部的极值点可以消除恶心和呕吐”(Mustard leaves applied to the maximum spots of the affected areas of the chest or back,...will remove the nausea and vomitting)。这和中国针灸师在穴位上用药治病(比如药针)的做法是不是如出一辙?

  2011年,德国的歌德大学(Goethe University,即法兰克福大学,University of Frankfurt)和Charite大学的科学家们合作,重新审视了海德的“极值点”,并和中国的穴位位置进行对照,得到了有趣的结果。他们选择了海德所记录的4位患者的内脏疾病,分别是肺(急性支气管炎)、肝(胆囊结石)、胃或脾(肚子疼)和肾(肾结石)。然后他们按照中国《针灸甲乙经》里的描述,挑选了与这四个器官对应的“募穴”(位于胸腹面,与内脏对应的穴位)的位置。这四个穴位分别是:肺-中府、肝-期门、脾-章门、肾-京门。同时他们也按照《黄帝内经》里的描述,挑选了背部与这些内脏对应的俞穴(俞发音shu,第一声),即肺俞、肝俞、脾俞和肾俞的位置。然后他们把这些穴位的位置与海德绘出的,对应于肺、肝、脾、肾的极值点的位置进行比较,发现二者高度重合!对此结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这些德国科学家的原文(Beissner F,Henke C,Unschuld PU.Forgotten feartures of Head Zon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diagnostically relevant acupuncture points.Evidence-base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1,2011:240653.)

  这些结果说明,中西方发现了同样的体表位点与内脏之间的对应关系。只不过这些位点在中国称为穴位,而海德称之为极值点。而且海德已经有了和我们的祖先同样的思路,即利用这种联系来治病。但后来的西方医生在思想上还不如海德。就像这篇文章的作者所指出的,他们只是把海德的极值点作为诊断疾病的辅助手段,没有加以重视。而在中国医学中,募穴和俞穴既作诊断用,又作治病用。当一个位点感到痛,或按压这个点可以缓解原有的痛,就把这个位点作为可以用针灸和其他有关的技术来治病的位置。这是把一个简单的概念反过来用——这里是从皮肤到内脏,正是这种做法使得中国人的想法如此迷人(West Head zones are purely used as a diagnostic tool...In Chinese medicine,however,Mu and Shu points are both,diagnostically and therapeutically relevant.When a point is aching or when pressure on the point relieves an existing pain,this point is considered for treatment with acupuncture,moxibustion or related techniques.It is this ** idea to take a reversed action—from the skin to the viscera—for granted,which makes the Chinese concept so intriguing)。

  而且,中西方做出这个发现的时间点相距太大,环境完全不同,因而命运也不一样。海德生活在西方医学已经建立器官系统观念的时代。因为与主流观点不合,他的发现只是灵光一闪,随即被人遗忘,没有继续发展。直到100多年后,他的工作才被人们重新记起。而中国的发现是在几千年之前,没有受到西方思维方式的影响,因而能够在中国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独立自主地发展,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经络理论。

  经络理论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

  既然刺激穴位能治病,我们的祖先就会想,是什么渠道把刺激穴位的效果传输到生病的内脏上去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也许从下面两个现象中得到了启发。

  一是治疗同一病症的穴位常呈线性排列。在针灸治疗的实践中,我们的祖先逐渐发现,治疗同一病症的穴位常常不止一个。比如治疗腹痛,除了前面说的可以针刺足三里穴以外,还可以针刺上巨虚穴(在足三里穴的正下方)、内庭穴(在足背,第二三趾之间)、梁丘穴(在足三里穴的正上方)和天枢穴(在中腹部)。再观察一下这五个穴位在体表的位置,就可以发现它基本上呈线性排列。它们之间的连线,就是现在我们知道的胃经路线的下半部分。

  二是线性感传。在一部分患者身上,针刺和按压穴位产生的酸、胀、麻的感觉还能沿着一定的路线传递,有时甚至到达治病部位。这种现象在1948年由日本的针灸学家柳谷素灵在《针灸医术入门》中提到。1951年日本的冈部素报道了135例这种现象。从1973年起,我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组织了对这种现象的大规模研究,由30多个单位按统一的方法,在20多个省、市、自治区中对63 228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15%~20%的人能感觉到这种现象,所以它是一种客观的生理反应。这些感觉传递的路线和经脉的路线相同或相似,所以后来就被叫做“循经感传现象”。译成英文就是“propagated sensation along channels”。不仅如此,在已经被观察的外国人中,包括莫桑比克人(203例)、尼日利亚人(182例)、塞内加尔人(193人)、英美德法等白种人(110例),也有循经感传的现象,说明这一现象没有人种和地域的分别。

  因此可以设想,我们的祖先也很早就发现了这种现象。再和上面说的同类穴位呈线性排列的现象结合起来,就使我们的祖先逐渐产生了经脉的概念。经脉联系穴位和内脏,刺激穴位的治疗效果由经脉传输到体内的病变部位。这也许就是经脉思想最初形成的过程。

  再后来,发现的穴位越来越多,情况也越来越复杂。简单的几根经脉已经不能解释所有的治病结果了。于是在经脉的基础上,又加上了络脉的概念。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由经脉和络脉构成联系全身的网络,合称为经络。

  最初的经络思想应该是直观而简单的。但是要总结为正式的经络理论,情况就不那么单纯了,一定会受到当时社会上占主导的思想的影响。了解经络理论早期形成的过程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可惜这个阶段早已为历史所湮没。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的记载经脉理论的文献。在它们里面就已经有三条足阳经,三条足阴经,三条手阳经和两条手阴经的名称。这和《黄帝内经》里记述的十二经脉已经非常相似。这说明经络思想的形成时间比《黄帝内经》的成书之年要早得多。所以我们只能从这些经脉的名称和内容,来推测经络理论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哪些思想的影响。

  一是阴阳学说。《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时期,在公元前99年—前26年。而成书比《黄帝内经》早约1000年的《周易》(据信成书于商末周初,即公元前1066年左右)里面,就已经有了阴阳的思想。《周易》看似一本卜卦的书,实际上包含有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它的基本卦象由“-”、“--”两爻(“爻”发音yao,第二声)组成,“-”为阳爻,“--”为阴爻。三个阳爻为乾,后来作为男性的代称;三个阴爻为坤,后来作为女性的代称。由阳爻和阴爻的不同配合,代表天、地、雷、风、火、水、湖、山八种最常见的自然事物。从它对事物的概念可以看出,它是把上、外、动,热、亮看为阳,把下、内、静,凉、暗看为阴。它认为自然界所有的变化,都可以归结为阴阳两种势力的消长,而且这两种势力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这种观点和现代哲学中认为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统一学说是相通的。阴阳概念具体在人身上,就是上为阳,下为阴,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

  二是脏腑概念。古人从捕获的猎物,屠宰的家畜,战争中人的尸体以及对死刑犯人的一些处死过程,都能了解到有关内脏的知识。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五脏五腑的概念。脏是实体性的器官,包括心、肝、脾、肺、肾。因为它们都位于身体内部,所以属阴。腑是内空的器官,包括小肠、胆、胃、大肠、膀胱。它们直接间接和体外相通,所以属阳。而且脏和腑之间还有相互配合的“表里”关系,如心与小肠,肝与胆,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

  三是气血学说。古人认为,气、血、精、津液由身体的内脏产生,为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和各种功能所必须。其中气和血运行于经脉,连接和滋养身体的各个部分。那气和血又是什么关系呢?《灵枢·营卫生会》说,“血与之气,异名同类”。《素问·调经论》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不居集》说,“气即无形之血,血即有形之气”。

  四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古人认为人世间的一切事情,包括人的身体,都是自然界(天)的反映。“天有四时,地有四方,人有四肢”,所以人要与天对应。《黄帝内经》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要“与天地如一”(《素问·脉要精微论》)。

  这些思想看来都影响了经络理论形成。比如与内脏对应的原来只能有十条经脉,因为只有五脏五腑。但在同时,古人又把“十二”看成天之大数,因为一年有十二个月,所以经脉也应该是十二条。那怎么办呢?那就把所有的内脏都合起来,连同容纳它们的体腔,统视为腑,另外取一个名字,叫作三焦。它可以按在体腔里的位置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又把心脏分为心和心包。这样就多出来一个脏(心包)一个腑(三焦),就可以达到《灵枢·五乱》中说的“经脉十二,以应十二月”。从长沙马王堆里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里缺的一条手阴经,也是用把心分成两个脏器来补上的。

  在这些思想影响下产生的十二主经脉中,经过上肢和下肢的各有三阴三阳六条经脉。位于肢体外侧的为阳经,位于肢体内侧的为阴经。阳经与阴经分别与其阴阳性质相同的脏和腑相连,这样就有:

  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按照这样形成的经络理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路径。它们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是人体功能的联络,调节和反应系统。穴位即是人体脏腑气血输注的特殊部位,与体表和深部组织器官都有密切联系。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既可以从内通向外,把内部的疾病反映到体表;又可以由外通向内,通过对体表的刺激来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协调阴阳,防治疾病。

  不仅如此,这十二经脉还首尾相贯,依次连接,因而经脉中的气血也循经脉依次传注。在一天的24小时(12个时辰)中,从肺经开始,气血按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的顺序流动,再回到肺经,开始下一个循环。这个气血在一天中沿十二经脉依次流动的过程叫做子午流注。

  经过历代的发展扩充,经络已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除了上面所说的十二经脉外,还有奇经八脉,十二经筋,十五别络以及孙络、浮络等。这些系统中,有些是属于臆测的。比如十二经筋,它是把全身的筋肉按经脉的走行路线分为十二个区域,叫作十二经筋。但是临床实践的结果常与其冲突,也就没有再发展。还有奇经八脉中的冲脉和带脉,前者在古籍中的记载多种多样,后者只有零星记述。所以具有实践基础,有临床指导意义,又被研究和使用得最多的,还是十二经脉加上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总称十四经脉。任脉位于躯干腹面的正中,督脉位于躯干背面的正中。它们分别和阴经和阳经联系。任脉是“阴脉之海”,督脉是“阳脉之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把全身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包括体表和内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以及与之有关的一些生理现象(如循经感传),借用经络理论的名字,把它称之为经络现象。它是一种客观现象,与人的主观思维无关。中国人、外国人都可以发现它。而经络理论则是我们的祖先解释这种现象的一种理论,是人的主观思维。人们也可以提出别的理论,所以经络现象也可以有别的名字。但是在经络现象的实质完全弄清之前,我们还是先使用经络现象这个名字。

  经络理论的优点和缺点

  经络理论是我们祖先的宝贵发明。它系统地总结和归纳了我们的祖先对经络现象所做的大量观察和记录,以及运用它们来治疗疾病的丰富的临床经验。它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关于经络现象的完整和系统的理论。经过历代针灸工作者的实践和补充修正,这套理论已经相当完备,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有效地指导医务工作者用针灸疗法治疗各种疾病,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就是现在西方的科学家研究经络现象,也要先了解中国的经络理论。

  经络理论所描述的体表和内脏,体表与体表以及内脏和内脏之间的联系,是西方医学所欠缺的,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西方医学把人体分为许多系统,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等等。它们在结构上自成系统,功能上彼此相对独立。每个器官的功能也基本上与它所属的系统有关,而与其他系统的器官没有多少关系。比如西方就不考虑心脏和小肠有什么关系,肺和大肠有什么关系。如果说西方医学对人体分析研究思路是纵向的,那经络理论的思路和观点就是横向的,或者说是网络型的。

  中国的脏腑观念虽然和西方的看法有相似和相同之处,比如心主血液流动(“心主身之血脉”),肺主呼吸(“天气通于肺”,“诸气者,皆属于肺”),肾主排泄(“肾者,水脏,主津液”,“肾者主水”),但是每个脏器还有其他的功能。比如心还和思想、神志有关(“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还和气、血、津液的宣发有关,进而和体表的皮肤毛发有关(“肺主皮毛”);肾还和生长发育以及生殖有关(“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二八,肾气盛……精气溢泻,故能有子”),等等。

  另一方面,同一个生命现象或生理过程又和多个脏器有关。比如精神活动就与五脏都有关系,“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呼吸与肺和肾都有关系,“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血液循环与心、肝、脾都有关系,“肝藏血,心行之”,“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之统率”,等等。不仅如此,每一个脏器和所有其他脏器之间都有关系。

  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形成这些观念的,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我们可以做一些推测。

  一是针灸实践中的发现。常常是同一根经脉可以治不同脏腑的病(一经多脏),而同一个脏器的病又可以被不同的经脉所治疗(一脏多经)。比如针刺胃经上的足三里穴不但可以治疗腹部的疾病,还可以治疗卒中(脑部疾病)、心悸(心脏疾病)、气短(肺部疾病);针刺大肠经上的合谷穴可以治疗头面部疾病,还可以治疗闭经(子宫疾病)、腹痛(胃肠疾病)。这自然就使人们产生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的概念,是脏腑之间的联系把治疗效果从一个脏器传到另一个脏器。

  二是治疗一个脏器的病,常常引起另一个器官的变化。比如治面部的黄褐斑和痤疮,一般的做法是做皮肤表面处理。但是如果同时对肺的功能进行调节,治疗面部疾病的效果就会更好。我们的祖先可能也观察到类似的现象,所以产生了内脏和体表互相影响的思想,如肺主皮毛。另外,肝的功能状况直接关系到眼睛的外观,视力的好坏。病毒性结膜炎和角膜炎以及属于结缔组织病变的巩膜炎,用清肝的方法治疗,常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效果。我们的祖先可能也是从类似的经验中,得到了“肝开窍于目”的概念。

  三是当时的知识水平。经络现象在中国发现于几千年之前。那个时候人们对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了解还比较原始。五脏是最为明显的器官,把人的各种基本生理活动归结于这些器官是很自然的。特别是心,心跳一停,血液就停止流动,神志也很快丧失。把心的功能归于血液流动和思想活动可以理解。肺开口于鼻,气息不断进出,自然会想到肺主呼吸。肾有管子连到膀胱,膀胱又和尿道相连,当然会意识到肾和排泄有关。精液和尿液从同一管道里出来,这也容易使人认为肾和生殖有关。而脑和脊髓看上去像骨髓,而且都是包在骨头里面的,容易被认为是一类东西,比如把骨髓和脊髓都统称为“髓”。骨头里面的东西看上去没有动静,好像很难和精神活动联系起来,等等。但是我们的祖先也不能等几千年再形成想法,而是必须根据当时他们最好的知识水平来构建理论。

  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经络理论,没有像西方那样把人体分为纵向的,彼此相对独立的系统(被经络“拴”住了,分不开),主导思想是人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符合经络的性质)。脏器之间也有分工,但更强调的是联系与合作。虽然它对脏器的概念和西方的不完全符合,但是仍然能够形成一个自圆其说的体系,而且能成功地指导实践。用这个体系,我们的祖先能够对各种经络现象进行解释,并且对针灸的临床实践进行总结。我们将在以后的部分里再谈这个问题。

  但在同时,这个理论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后果。首先,由于在早期形成的脏腑概念与后来解剖学上的脏腑概念有明显差别,而且这些早期的脏腑概念已经融入到脏腑理论中,这就使得中国的经络工作者无法用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方法来进一步研究脏器,因为与中国传统脏腑功能完全对应的实体器官并不存在。这种研究得出的结果会与中国的脏腑概念相冲突。因此,对脏腑功能及相互联系的研究只能在原来的理论框架里进行。比如用“补肾”来增强生殖功能,用“清肝”来改善眼睛状况,用“治肺”来改善皮肤状况,等等。这就使经络工作者中的许多人只能固守于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脏腑概念。

  其次,它处理的是人作为一个整体时,不同部分之间的联系。将人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这些联系也就不存在了。这就使得中国经络工作者的注意力始终集中于人的全身。在西方医学已经进展到分子水平的情况下,中国许多经络工作者对人身体的认识还一直停留在整体水平上。

  再次,是身体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是极为复杂,难以研究的。现象比较容易,机制很难确定。由于这些原因,在蓬勃发展的西方医学面前,经络理论已经显得落后,处于明显的弱势,也容易遭受批评、质疑甚至否定。

  但是不要忘记,经络现象和经络理论是两回事。理论可以讨论,但作为经络理论基础的经络现象却是客观存在的。在经络理论受到质疑的今天,我们更有必要看看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来研究经络现象的成果。

  用现代科学实验重新验证针灸疗效

  针灸疗法能在中国实行几千年,并且能传播到国外,当然首先是因为针灸疗法在实践中所得到的、可重复的治疗效果。如果针刺穴位除了引起所刺部位的感觉外,没有其他效果,或者效果是随机的,不可重复,经络理论和针灸治疗的实践就不会生存并发展到目前的程度。

  但是这样的疗法是从历史中,由针灸医师的个人经验汇集而成的。由于在古代针灸医师多是个人行医,又没有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学术组织或学术刊物来交流讨论行医的经验和结果,更多的是靠个人之间的交流和不定期的著作来总结,所以这些结果虽然有一定的统计意义(多人、长期),但也受著书者个人观点和能力的局限。这些书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更多的是共识和经验,而不是严格的统计分析的结果。而且在过去中国的历史条件下,也不可能做这样的统计分析。在西方严格的实验方法面前,这样的共识很容易受到置疑和否定:在身上扎根针就能降低血压?有什么科学根据啊?拿出数据来啊!所以针灸治疗的效果需要用现代的科学技术重新进行验证。

  同时,西方国家对于针灸疗法的兴趣和应用也在快速增加。一是由于西药的不良反应,人们希望有一种不吃药的治疗方法。二是由于西方高科技带来的高治疗费用,人们希望有比较便宜而又有效的治疗方法。三是人们对一些西方的治疗方法感到失望,转而寻求其他的治疗手段。针灸作为一种低成本,又不需要服药的治疗手段,再有比较长的在西方国家成功使用的历史,自然会受到西方人的青睐。

  到现在,开展针灸治疗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40多个,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在46个国家拥有7万多名会员,针灸教育正在进入各国的正规大学。1997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召开了一个有1200人参加的关于针灸的学术会议,由12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主持,包括针灸、痛觉、心理学、精神病学、理疗、毒品滥用、普通医疗全科、卫生政策、流行病学、统计学、生理学和生物物理方面的专家。在会上,有25名这些领域的专家在会上做了报告,最后发表了一个共识声明(Consensus Development Conference Statement)。

  这个共识声明认为,针灸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已经在美国广泛使用。尽管对针灸的研究还有许多模糊和不确定处,但针灸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经出现了一些有希望和前途的结果。比如对手术后疼痛,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及牙科手术后的疼痛都有缓解效果。对药物上瘾,卒中后恢复、头痛、痛经、网球肘、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肌筋膜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骨关节炎、背痛和哮喘等也有效。这是西方对针灸疗效的正式承认,也间接承认了经络现象客观存在的事实。

  在中西方共同需求的推动下,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对于经络现象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利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科学家们用严格的随机双盲对照的实验方法(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experiment),对经络现象和针灸疗法进行了新一轮的探讨。除中国的科学家外,德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科学家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还只是初步的,这些研究结果也已经证实了经络现象的存在和针灸疗法的功效。

  下面是一些实际例子。

  (1)针灸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德国Sklinikum大学Frank A.Flachskampf的实验室研究了针刺对血压的影响。他们怕自己做不好针灸,特地从南京中医学院邀请了7位受过专业训练的中国针灸师来进行实验。这些中国针灸师都不会讲德语。一切通过德方翻译。而且这些针灸师的任务都封在信封里,临实验开始前才给他们。因此无论是针灸师或患者事前都不知道针灸的内容。这样得到的结果表明,在足三里等穴位进行的“真”(verum)针刺比对照组的“假”(sham)针刺(不相关的穴位)在降低血压上的作用强得多(P<0.01)。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niversityof California Irvine)的Li和Longhurst报告说,针刺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可以在70%左右的轻度和中度高血压患者身上降低血压。降压效果出现缓慢但是持久,主要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的活性。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van Wormer等总结了8个用针刺治疗心律不齐的实验报告,发现针刺能使87%以上的心律不齐患者心率改善。

  (2)针灸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有急腹症的婴儿会啼哭不止。瑞典和丹麦的科学家发现,用细小的针扎入婴儿的合谷穴2毫米深,能明显减少他们啼哭的时间和强度。

  化疗会造成严重的胃肠道反应,恶心和呕吐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医生一般用抗呕吐药来缓解症状。而针灸能显著减轻恶心和呕吐。德国Saarland大学的儿童血液和癌症学系用针灸来治疗患实体恶性肿瘤,接受化疗的儿童。结果表明,针灸组呕吐的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抗呕吐药物的需要量也明显减少(P<0.01)。

  通过饲管进食的危重患者常常会营养不良,因为他们的胃蠕动缓慢,喂进的食物常常停留在胃里,不能被排出。德国Regensburg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们把饲食后两天胃还不能排空的患者(胃残留量多于500毫升)分成两组,一组给予促进胃蠕动的药,一组针刺内关穴。5天以后,接受针刺的患者有80%都能够再进食(胃残留量少于200毫升),而使用药物的只有60%能再进食。即使是在针刺的第一天,患者胃排空的程度也高于药物组。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研究所的Lin Yaping等报告说,电针足阳明胃经的四白穴(面部)、天枢穴(腹部)和足三里穴(膝下)都能够增加胃的蠕动和胃黏膜血流量,并且提高胃动素(motilin)的含量。由于这3个穴位位于身体上非常不同的位置,这些穴位类似的作用表明,与胃对应的经脉上的穴位,的确都对胃的功能有调节作用。

  (3)针灸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哮喘是一个世界性的疾病,影响大约3亿人。韩国的科学家搜寻了8个电子数据库和6种有关杂志,综合分析了符合高质量标准的文献中的数据,发现药针(pharmacopuncture,即在穴位注入中药提取液)对治疗气喘有效。

  鼻甲肥大和慢性鼻窦炎常会造成鼻塞。德国海德堡大学耳鼻喉学系的Sertel等试用针灸来治疗,发现针灸能显著改善鼻塞状况,而且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

  针灸也可以治疗过敏性鼻炎。德国Charite大学社会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Social Medicine)征集了5327名患者,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无任何处理)。3个月后,针灸组比起对照组来症状有明显的改善。而且效果稳定。

  (4)针灸的镇痛作用

  针灸的镇痛作用早已为人所知,也是西方国家测试和使用得最多的。

  腰背痛:德国的针灸试验计划(German Acupuncture Trial,GERAC)对此进行了大规模的测试,发现针刺(无论是在传统穴位上还是在非穴位上)都能显著地减轻腰背痛。其疗效是常规疗法(镇痛药、理疗和运动)的2倍。

  痛经:德国Charite大学的Witt等报道说,针灸能显著减轻痛经,改善生活质量。

  当然,不是所有的针灸试验都有效(比如戒烟、戒酒、抑郁症),报道有效的也不一定可靠。针灸治疗是不容易掌握的技术,给患者的心理暗示作用也很强。现在使用的针灸技术,除了中国传统的方法以外,还使用电针(在刺入的针上加上各式各样强度和波形的电流)和用激光甚至微波代替针刺。用作对照的,或者是假刺(按在穴位上,但不真的刺入),或者是真刺在非相关穴位(真穴位,但与疾病无关)上,或扎在非穴位上,或完全不做处理。这样就使“真”针灸和“假”针灸的区别难以弄清,实验结果也常互相不一致。这就需要一个客观而又严格的评定方法。

  西方有个说法,叫做非同寻常的结论需要非同寻常的证据(extraordinary conclusion requires extraordinary evidence)。对于经络现象和针刺效应,也应该按照最严格的标准来审查实验结果,因为这是关系到经络现象是否能被现代科学所证实的大问题。这个最高标准就是Cochrane review,在中国翻译成循证医学综合评定。

  Cochrane系统评价机构是按照已故英国流行病学家Archie Cochrane(1909—1988)生前的倡议,于1993年在英国成立的非盈利性国际评价协作网,目前在100多个国家(包括中国)有超过1万名协作员。它收集医学文献中全部的,有关某个题目的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trial,RCT)的研究报告,按照该组织制定的评审标准,剔出那些不符合标准的文献,根据对标准符合的程度把文献分为不同等级,再将它们组合在一起进行荟萃分析(Meta-analysis)。因此Cochrane的评定最具权威性,是一种疗法是否有效的最高标准。

  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临床医生和卫生决策机构提供依据。如果它说“有效”,那就是他们认为没什么问题了,可以在临床上使用了。所以它对治疗方法的判断时间点是“完成时”。意思是,成品可以交付了。但对于科学研究来说,这种方法并不完全合适。因为科学研究常常处于“进行时”。在研究的初期,必然会有因为实验方法技术不成熟完善而导致的假阴性或假阳性,以致研究结果彼此矛盾的现象。已经显示正面作用的实验,也可能因为在有些地方还未能达到Cochrane机构的高标准而不被采用。证明“有效”的高质量报道也常被淹没在质量较低的报道中,使其意义被低估。对有些项目的研究,第一次评估被认为证据不足,第二次由于有了更多的数据,就变为有效了。所以如果按照第一次的评估,就会得出负面的结论。

  尽管如此,用Cochrane评定的标准来审视对于经络现象的研究结果也是有好处的。因为这种评估更容易否定真成果,而不容易放过假结果。人们对于经过这样审视的实验结果更加具有信心。同时,它也使以后的研究更加严格,质量更高。

  下面我们把Cochrane机构对针灸治疗的研究评价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认为“有效”的。那就是被最高标准所认可的结果。第二部分是被Cochrane评估认为是“初步显示有效,值得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那就是已经获得初步证明,有可能是有效的结果。如果Cochrane机构对同一类试验有多次评估,以最新的评估为准。

  被认为是“有效”的针灸治疗有:

  原发性头痛(primary headache),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偏头痛(migraine),慢性头痛(chronic headache),牙痛(acute dental pain),手术后疼痛(postoperational pain),颈痛(neck pain),肘外侧痛(lateral epicondyle pain),面神经麻痹(facial paralysis),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恶心和呕吐(nausea and vomit),外周关节的骨关节炎(peripheral joint osteoarthritis)。

  被认为是“初步有效”的有:

  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增加人工授精的怀孕率和分娩率(in vitro fertilization),孕期症状(pregnancy complains),臀位性难产(breech presentation),引产(induction of labor),哺乳期间乳房肿胀(breast engorgement during lactation),失眠(insomnia),便秘(constipation),单纯性肥胖(** obesity),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眼干(dry eye),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痤疮(即“青春痘”,acne)。头颈癌患者经放射治疗后的口腔干燥(irradiation-induced xerostomia),小儿脑性麻痹(cerebral palsy in children),颞下颌疾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增进儿童的麻醉效果(induction of anesthesia)。

  这些结果说明,针灸治疗的效果确实是存在的,经得起最严格的现代科学实验的检验。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在没有任何先进的科学仪器的情况下发现了这一现象,并且有意识地利用这种现象来治疗疾病,探寻人体的奥秘,是令人惊异的。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应该为我们的祖先感到骄傲和自豪。

  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耳朵和内脏的关系,这是体表和内脏彼此相关的一个突出例子。在西医眼中,耳朵不过是收集声波的器官。除了皮肤和里面的软骨,好像就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应该和内脏扯不上关系。但是临床观察表明,许多器官的病变都能在耳朵上反映出来,引起皮肤敏感甚至疼痛,比如咽炎(pharyngitis),阿弗他口腔溃疡病(Aphthous oral ulcer),牙周脓肿(periodontal abscess),扁桃体炎(tonsillitis),食管瘤(esophagus tumor),胃酸反流症(gastroesophageal reflex disease),颈动脉痛(carotidynia),甲状腺炎(thyroiditis),心绞痛(angina pectoris),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肺癌(lung cancer),焦虑症(anxiety)等(见Ely J W,Hansen M R,Clark E C.Diagnosis of ear pain.Am Fam Physician,2008,77(5):621-628)。

  反过来,针刺耳朵上的穴位也能治疗许多疾病。经Cochrane review初步显示为有效的就有:神经血管性头痛(neurovascular headache),手术后疼痛(postoperative pain,比常规针灸效果更好),癌症疼痛(cancer pain),手术中焦虑(perioperative anxiety),儿童注意力缺乏及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ency,hyperactivity)。被随机双盲试验表明有效的还有:痛经(dysmenorrhea),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胆囊切除后的恶心(vomiting after cholecystectomy),改善前列腺炎患者的排尿(urinary tract symptoms in chronic prostatitis),寻常痤疮(acne vulgaris),腰背疼(lowback pain),增加嗅觉灵敏度(increase olfactory acuity),等等。

  所有以上的结果也都有力地表明,经络现象,即身体各个部分之间跨生理系统的横向联系,也是客观存在的。内脏的疾病能反映在体表(包括耳朵),而针刺体表的位点,包括耳朵上的位点,也能缓解多种疼痛,减轻妇女在经期和怀孕、生产前后的各种症状以及多种其他疾病。这些现象用西医的观点是很难解释的。这也说明西方医学对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还有很大的空当。而要补上这个空当,就要挖掘我们祖先发现的经络现象(总结在中国的经络理论中)这个宝库。

  同时,人们也在对解释经络现象的经络理论进行再思考和再研究,特别是对经络理论的核心——经络系统的研究。这将是下一节的内容。

  11.2近年来对于经络现象的研究

  在上一节中,我们已经用大量事实表明,针灸的确可以治疗许多病症。这不仅为中国过去几千年的临床实践所支持,而且也被现代严格的科学实验所证实。刺激体表的位点可以调节内脏的功能和治疗内脏的疾病,内脏的病变也能在体表引起相应的变化,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关系跨越西方医学概念中经典的功能系统(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是难以用西方医学的理论来解释的,也是西方医学中的一大盲点。在功能系统概念显示出它的局限性的今天,研究这种跨系统的联系就具有很大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既然针灸的理论是经络学说,即是经络把身体的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那人们必然想知道经络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在古代,经络被认为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到了生物学和医学空前发达的今天,人们自然不会满足于这个抽象的概念了,而是想知道经络的结构是什么,是什么物质在里面运行。

  近年来报道的其他经络现象

  对经络现象进行研究的思路,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从经络理论出发,用各种方式去寻找沿着经脉路线的物质结构。另一种研究的也是体表和内脏的关系,但不是从经络的概念出发,而是用同时与体表和内脏相连的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

  对于已经接受传统经络理论的人,这第一种思路是直接而自然的。既然经脉是具有类似功能的穴位的连线,是联系体表和内脏的渠道,又是循经感传的路线,那必然会有某种物质的结构存在于这些路线上。

  首先要考虑的自然是经络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关系,或与循环系统(血管和淋巴管)的关系。因为后面的两个系统都和全身所有的部分相连,因而有可能担负起联系身体各个部分的任务。但是用解剖学的方法却找不到与经脉路线一致的神经纤维和血管、淋巴管,而且经络现象也和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的工作方式有明显区别。

  比如神经纤维传递信号的速度很快,可以从每秒钟几米到上百米,而循经感传的速度只有每秒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神经纤维接受和传递刺激信号是瞬时的,针灸的效应一般并不立即出现,而是需要比较长时间的穴位刺激,包括“行针”(把针留在刺入处一段时间,其间还可以对针进行捻转)。神经纤维传导信号通常是单向的,不是从周边传向中枢,就是从中枢传向周边,而循经感传可以是双向的,体表和内脏之间的互相影响也是双向的。各种神经纤维传递信号的速度虽然不同,但是每一种神经纤维的传递速度是基本恒定的。而循经感传不仅速度相差很大,还可以停滞和回流。这些现象使人相信,经络不是神经。

  血液和淋巴的流动是单向的,而且血液或淋巴从身体的一部分流向另一部分,比如从手上的合谷穴流向牙疼的部位,先要经过心脏,在那里与身体其他部位来的血液混合,再输送到全身,这就难以解释穴位和内脏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果经络既不是神经,又不是血管淋巴管,那就有可能存在着独立于这两个系统之外的第三套网络系统。如果经络的物质结构能被发现并加以证实,那也有利于阐明循环于经络系统内的“气血”的意义和实质,有可能引起生物学概念上的革命。这就是许多经络现象研究者的思路。

  在这种指导思想的驱动下,寻找经络物质基础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也发现了一些支持经络结构存在的证据。除了前面说过的循经感传现象和牵涉性皮肤敏感和压痛点以外,还有以下报道:

  (1)循经性皮肤病。这是沿经脉路线分布的带状皮肤病,包括皮肤萎缩、贫血痣、色素沉着、红斑、扁平苔藓、神经性皮炎等。和循经感传一样,它也被认为是经络结构存在的证据之一,被称为“可见的经络现象”。它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后天的。皮肤病变路线以肾经为最多,其他还有大肠经、小肠经、肺经、肝经和心包经等。到目前为止,国内报道的各种循经性皮肤病有100多例。在国外,日本和匈牙利也有报道。

  与此类似的是循经性反应,即针刺穴位时可以沿经脉线出现红线、白线、红疹、皮下出血、皮肤过敏和发汗带等,而且可以保持数小时之久。

  (2)循经性疼痛和循经性感觉异常。这是沿着经脉路线的钝痛或压痛。互为表里的经脉可以同时出现这种现象,同一名称的经脉可以双侧出现。

  (3)穴位的低阻、高导现象。最早发现这个现象的是日本的中谷义雄。他发现肾病患者身体上有一些导电性高的点。这些点的连线正好与中国经脉图谱中肾经的路线一致。他把这个路线称之为“良导络”。这个结果后来为中外许多实验室的测定所证实。针刺入后捻针时,穴位的导电性会增加。艾灸也能使穴位处的导电性增加。当身体患病时,有关经脉的穴位的电阻变小,导电性增强。用间隔一厘米的点阵覆盖全身皮肤,把测到的低阻点连成低阻线,结果在上、下肢都可以测到6条低阻线,其路线与传统的经脉线路相似。日本科学家则发现人体表面有26条“良导络”。

  (4)沿经脉的温度升高。中外的研究都发现,人的体表存在与经脉循行路线基本一致的红外辐射线。比如在身体正中并无大中血管纵向分布,但却各有一条高温线,好像分别是任脉和督脉的热像显示。针刺穴位可在体表出现与循经感传路线基本一致的高温带,温度可比周围区域高1℃以上。高温带的强弱与针感的强弱有明显关系。针感强者,高温带也明显。脏腑病变时也会在对应的经脉上出现高温带。比如肺部有病者,患侧肺经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比对侧显著和完整,其在胸腹部的穴位的温度和高温点的面积也高于和大于对侧。人体穴位红外辐射的峰值约在2.5微米、7.5微米和15微米。

  (5)高发光现象。用光电倍增管探测到在一些穴位处有微弱的可见光,波长为380~420纳米。针刺“得气”可以增加发光强度,有循经感传者穴位发光强度的上升更为明显。

  (6)高导声现象。输入穴位的低频声波可以沿经传播。当叩击经脉上的穴位时,在同经的另一穴位可以听到比周围位置更强的声音且音质不同。动物实验显示,切断皮肤和皮下浅筋膜对声音的传导无明显影响,而切断深层筋膜组织则循经传声消失。

  (7)同位素循经流动现象。这是法国科学家首先使用的方法。在经穴处注入放射性同位素,再用仪器探查其运动情形,可以观察到同位素沿一些路线流动的现象,而这些路线与经脉的路线相类似。比如将锝-99m(99mTc)注入人体的腕踝部穴位皮下,以大视野的γ闪烁照相机进行记录,注入的同位素即以每秒17厘米左右的速度循经移行,在四肢示踪轨迹与古典经脉路线的符合率约78%。在穴位注入磷-32,以X线片放射自显影,结果有86%的受试者出现了宽3~5毫米的示踪影像,走向与所属经脉的路线大致相符。

  (8)高钙离子浓度。在穴位处,细胞外钙离子的浓度远较周围组织为高。当针刺入穴位时,会在穴位周围产生大量的钙离子,并且可以使同一经脉上其他穴位的钙离子浓度增高。用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络合穴位处的钙离子后,针刺的效果消失,说明钙离子的存在对于经络的作用是必须的。当某个器官有病时,与其对应的经脉线上的穴位处的钙离子浓度降低,而且降低的幅度与脏腑病变程度正相关。在病况好转后,钙离子的浓度又逐渐恢复。钾离子浓度也有类似现象。

  (9)高代谢活动。针刺穴位后还能在经脉线上引起皮肤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增加和氧分压的下降,说明针刺效应还包括循经代谢活动的增加。

  这些结果说明,穴位所在位置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确与周围组织有区别。这些循经现象更加使这些研究者们相信,经脉路线上必然会有某种物质结构存在。

  然而,数十年来寻找经络物质结构的努力都没有成功。1997年由卫生部前部长崔月犁(1920—1998)主编的《中医沉思录》中就说,“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一直寄希望于在神经血管之外,能找到经络独特的形态学基础,结果一无所获”。唯一在国际上宣布找到神经血管以外的管状系统的,是朝鲜的金凤汉(Bonghan Kim)和韩国的苏光燮(Kuang-Sup Soh)。

  1963年,平壤医科大学的金凤汉在《朝鲜医学科学院杂志》(Journal of the DPRK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上发表的题为On the Kyungrak System的论文,宣称找到了经络,并将其发现的结构称为凤汉小体(Bonghan corpuscle)和凤汉小管(Bonghan duct)。这个结果一度使人觉得经络的结构真的被找到了。但是这个结果并没有被别国的科学家,包括中国的科学家所证实。

  事隔40多年之后,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苏光燮宣布他“重新发现”(rediscover)了凤汉小体和凤汉小管。据他的解释,当年其他实验室不能重复出金凤汉的结果,是因为金凤汉所用的染色方法没有公开(Until recently,Bonghan Kim's discovery could not be reproduced,mainly because the formula of the staining dye,which was essential for identifying the Bonghan ducts,was kept secret.)。而用他的染色法,他的实验室可以在兔子肝脏表面看见细管束。细管直径约20微米,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其细胞核呈杆状。数根管道并列,外面被膜所包围。管内有直径约1微米,含有DNA的微细胞(microcell)在运行。在细管分支交汇处有膨大的小体。这样的细管也可以在皮下、脑脊液以及血管和淋巴管内用不同的染色方法被发现。这些细管是松散地分布于内脏表面(threadlike tissues do not adhere to the su**ces or capsules of internal organs and freely move),或“漂浮”在脑脊液中(running afloat in the cerebrospinal fluid),或大口径的淋巴管中(floating inside large caliber lymphatic vessels)。

  在检测兔子肝脏表面的网状结构时,他用的是染DNA的福尔根染色法(Feulgen stain)。这个染色法要对组织用甲醛固定一天,用高浓度盐酸(5mol/L)水解,用希夫试剂(Schiff reagent,与醛基反应)处理,再用乙醇脱水。这些步骤会造成组织结构的剧烈变化。他在观测皮下的管状结构时,用的是台盼蓝染色法(Trypan blue stain)。而台盼蓝是在实验室中专门用来染已经死亡的细胞和组织的,因为活细胞的细胞膜能抵抗这种染料的渗透。在过去的十来年中,只有苏光燮一家实验室在报道这些结果。这些细管与经络的关系还没有建立,也没有功能性的研究。在他最新发表的文章中,他也说“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被台盼蓝染色的结构,以证明它们就是针灸中的经脉”(Further study is needed to investigate the network of the Trypan blue-stained structures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m as acupuncture meridians)。所以要说这些结构就是经络,还为时过早。

  尽管如此,许多人还是相信在传统的经脉路线上有某种物质结构存在,并且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假说。

  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经络假说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提出的关于经脉结构的构想不下几十种。它们的共同点都是要为经脉路线提供物质基础。下面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假说。

  (1)认为经络是由皮下和骨骼表面的筋膜系统所组成。证据是许多穴位的位置都在这些筋膜上或附近。穴位处的高钙离子浓度也存在于筋膜与穴位对应的区域内。这些筋膜中的胶原纤维定向排列,在径向对9~20微米的远红外线有近100%的透光率,而横向方面几乎完全不透光,因而认为这些胶原纤维具有光纤的特性,是人体内的“信息高速公路”。此外,捻动针时在穴位部分阻力较大,在得气后,拔针的阻力比周围组织为大。最近用电镜观察发现,捻针得气时,有结缔组织缠绕于针上,似可说明结缔组织的纤维与针刺效果密切相关。

  (2)认为是肌电传递的结果。四肢的横纹肌大致以纵向排列,经络走向也是如此。而凡是肌纤维交错排列的地方,如面、颊、肩、臀、胸、腹,经络走向也呈曲折回绕现象。而且骨骼肌也具有兴奋性,这些兴奋区域可以定向传递。

  (3)认为经络是由蛋白质组成的蛋白链。在这个总的构想下,细节又有不同。

  比如认为一些蛋白质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组织细胞中。由于它们有相同或相近的分子结构,可以在同类蛋白质信息的诱导下跨越组织细胞产生共振。

  也有人认为经络的实质就是经络蛋白质分子的偶联带。经络蛋白质连同具有液晶性质的细胞膜一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偶联,依次变构,有序排列,和谐共振,共同组成具有信息,能量传递与转换机制的能带结构。

  还有人认为存在于组织间隙及间液中的蛋白质是经络的物质基础。蛋白质具有压电效应,而穴位是电传感器位于体表的感受器。经络的机制就是外界刺激穴位时,细胞间隙中的蛋白质产生压电传感效应,使外界信息以生物电的形式沿细胞间隙定向传递至内脏器官。

  再有一种说法是,经络是由蛋白质链构成的通道,是与体液和神经递质联系的复合系统。其信息载体是“孤子”,即在规则蛋白链中局部激发下产生的能量波。它可以传递生物化学能量,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

  此外,还有认为经络的主要物质是“处于临界浓度附近的溶液晶体透明质酸”;认为经络是“由具有一定导电性的,极细微的液体‘管道’所构成”的;认为经络可能是“心肌电位通过血液传导而形成的电磁场矢量轨迹”;认为经络是“特异分布的氧调节通道,氧在其中的传递可能与蛋白的构象有关”;认为经络通路的结构是“由细胞间并置膜结构连接而成的低阻通路”;认为“小分子扩散通道在肌体表层和内部脏器的线形集中分布或功能强化便形成了经脉和络脉”,还有自由基说,以及“高离子浓度低价黏性的脉管外流体通路”假说,等等。

  还有人提出经络本质的量子观、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生物全息论,等等。

  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综合性的假说,比如“低阻抗、高振动声、多层次、多形态、多功能立体结构”假说。还有人建立人体生物力学模型,由三维经络科学模型再加上时间因素(子午流注),成为四维经络科学循行模型。最复杂的一种假说认为,经络由7种网络所组成,包括血管网络、神经网络、淋巴网络、内分泌网络、胶原纤维网络、凝胶网络和组织液流动的网络。

  在寻找经络实质结构所遭遇的挫折面前,也有人提出经络是无形的思想,所以用解剖学的方法根本找不到。比如认为“经络是生物体的一个特殊的自组织系统,它无固定形态,寓于生命体的间隙维中”。可以说,为了解释经脉的物质基础,什么可能的机制都想到了。

  但是所有这些假说都应该说明,传输的物质是什么或传输的信号是什么,它们如何形成,为何只按一定的路线传递,为何有滞后期,为何能双向传递,信息如何被细胞接收,细胞如何转换信号,神经系统如何感受到这些过程,以致成为我们能主观上感觉到的过程,等等。到目前为止,上述假说中没有一种能够解释所有的经络现象(比如在这部分结尾时所列举的那些现象),也没有得到广泛的承认和接受。

  按照传统的经络理论,经络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而且气血是按一定的顺序,沿着十二经脉周而复始地循环的。经络通畅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经络不通则会引起疾病,“不通则痛”。《灵枢·经脉》中就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在子午流注中,互为表里的阴经和阳经是在手脚末端彼此相连的:肺经和大肠经在食指端相连;胃经和脾经在足大趾端相连;心经和小肠经在手的小指端相连;膀胱经和肾经在足小趾端相连;心包经和三焦经在手的无名指端相连;胆经和肝经在足大趾相连。这些地方的伤害和切除在理论上都能中断经脉的通路,使得气血循环受阻。但切除这些指(趾)头并没有引起这样的后果。

  医生进行胸腔和腹腔的大手术,有时会有横贯躯干前面的切口,按理说有可能切断经过这些区域的任脉,胃经、脾经、肾经、胆经和肝经,造成气血从切断的经络断口泄漏外流,给对应的脏器带来不利的后果,但这样的情形并不出现。在创伤外科中,有器官受伤、血管受伤、神经受伤,但从来没有经络受伤及其后果的报道。

  最能说明经络系统并不存在于经脉路线所在位置的事实就是幻肢感传。在截肢患者身上,针刺断肢残端上的穴位仍然可以引起感传,并且能通达已经不存在的肢体的末端。一些脑部疾病的患者也可以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产生循经感传现象。另一个是意念的诱导。一些练气功者能用意念使循经感传的现象发生。我国的研究还发现,循经感传经过口部时,张开双唇并不能阻止感觉沿着人体正中线,即任脉和督脉的进行。感觉沿着其他经脉传递时,也可以越过裂开的伤口。这些现象都说明循经感传并不需要沿着经脉线的,具体的物质结构。我们感觉到的经脉路线,有可能是存在于别处。

  因此,在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之外独立存在的形态学上的经络系统一直未能证实。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对于经络现象所进行的有组织的大规模研究,至今已经有60多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对于生命现象的研究已经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远非当年的情况可以相比。人们不但可以“看见”分子,甚至可以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探测到单个原子。然而寻找经络结构的努力仍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令人眼花缭乱的众多假说的出现,正好说明人们在缺乏经络结构的状况下难以找到方向。就像有人指出的,“太多的答案等于没有答案”。这种情况说明,沿着传统经络理论里的经脉路线去寻找经脉结构的思路可能有问题。

  经络现象的神经学解释——海德和石川父子的思路

  在经脉路线上寻找形态学结构的努力,是经络思想指导下的自然结果。但是对于没有经络概念的人,对同样现象的理解就完全不同。海德在19世纪末发现的与内脏疾病对应的皮肤敏感带和压痛点,虽然是典型的经络现象(见11.1节),但是海德是一位西方的神经学家,没有来过中国,多半不知道经络理论。那他又该如何来解释他观察到的经络现象呢?

  海德是一名神经学医生,知道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中的皮肤痛是由被疱疹病毒感染的神经纤维所引起的。他由此得到启发:会不会是病变的内脏传入的信号影响了皮肤的感觉信号呢?于是他用解剖学的方法检查了内脏和与其对应的皮肤区域的神经联系,发现与二者联系的神经纤维在脊髓水平交汇。在此发现的基础上,他认为,内脏的病变会增强神经传入脊髓的信号。这些增强了的信号能够在脊髓背角的灰质内放大与其交汇的与皮肤相连的神经纤维传来的信号。大脑接收到的就是经过放大了的,或被扰乱的皮肤信号。这样,平时不会引起痛觉的刺激也会引起疼痛反应。这也许就是对经络现象最早的神经学解释。(Irradiation of abnormal afferent impulses produces a state of excessive irritability in the grey matter of the dorsal horn at the level which they enter it.As a result of this,impulses from the skin that pass through it are exaggerated or disordered so that a stimulus that would not usually provoke a painful reaction does so.)。现在的西医对于经络现象的理解(如各种“牵涉性疼痛”),也基本不出海德的想法。

  有趣的是,在海德发表他的看法后约半个世纪,他的思想却由两个东方人,日本的石川(Ishikawa)父子继承和发展。石川父子是东方人,受的却是西方医学的教育。父亲石川日出鹤丸(1878—1947)出生于医生世家。1903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的医科大学,1908年起留学德国3年,从师于Verhorn。回国后第二年(1912年)即任东京大学生理学教授。石川大刀雄(1908—1973)是石川日出鹤丸的长子,1931年毕业于京都大学医学部,毕业后师从同校的病理学教授清野。1943年任金澤医科大学(现金大医学部)教授。

  石川日出鹤丸虽然研究针灸,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美国占领军禁止的针灸疗法奔走呼号,但他的思路却和海德相同。在他列举的他之前研究经络现象的科学家的名字时,就清楚地列出了海德的名字,说明他是在海德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研究的。他延续了海德用解剖学的方法弄清内脏和皮肤神经交汇的做法,全面建立了皮肤与神经联系的节段关系。除了人体,石川在青蛙和家兔身上也发现了类似的神经-皮肤联系的节段现象。

  节段关系是身体各部神经联系的一个重要现象。皮肤和内脏与脊髓的联系不是混乱和随机的,而是有明显的节段性。人的脊髓分为31个节段,人的皮肤也从上到下,依次与这31个节段的神经联系,形成关系明确的皮肤条带。内脏的神经联系也有节段特征,即每个内脏和特定的神经节段联系,但情形比皮肤节段要复杂一些。在下一部分中,我们还会详细叙述身体的节段性。它对于理解经络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海德观察到了皮肤敏感带和压痛点,也就是体表对于内脏疾病的反应。石川以家兔为实验动物,进一步研究了内脏和体表之间的关系。不仅如此,他还研究了体表和体表、内脏和内脏、内脏和肌肉之间的关系。体表反应也不再限于敏感度和痛觉,而且还包括分泌(汗腺、皮脂腺等),竖毛肌收缩。他把运动性反应和分泌性反应称之为反射(在原文里也写作反射,以及英文reflex),把感觉改变称之为关联(在原文里写成“連関”和英文reference)。具体来说有:

  (1)躯体-内脏关联(somato-visceral reference)。当刺激不同皮肤部位时,可以引起相应内脏器官的过敏反应。(所以不仅内脏疾病可以引起对应的皮肤区域过敏,刺激皮肤也能使对应的内脏过敏。信号传递是双向的。)

  (2)内脏-躯体关联(viscero-somatic reference)。刺激内脏时,可以引起相应的皮肤区段过敏。(这和海德观察到的现象一致。)

  (3)躯体-内脏反射(somato-visceral reflex)。刺激不同的皮肤部位可以使对应的器官的功能改变。(这正是针灸治疗的依据。)

  (4)内脏-运动反射(viscero-motor reflex)。刺激内脏可以使相应节段的骨骼肌紧张、收缩和强直。内脏的传入信号很强时,也可以引起跨节段的骨骼肌反应。(这是肌肉也具有节段性的证明。)

  (5)躯体-分泌腺反应(somato-secreto reflex)。刺激某些皮肤部位可以引起消化液分泌的改变。(这也是针灸治病的原理之一。)

  (6)内脏-躯体营养反射(viscero-somatic trophic reflex)。内脏的病变可以使相应体壁的组织萎缩。(这和循经性皮肤病的现象很类似。)

  (7)内脏-躯体自主性神经反射(viscero-somatic autonomic reflex),包括使对应皮肤节段汗腺分泌改变,竖毛肌反射性收缩,末梢动脉口径改变,皮脂腺分泌改变。(这也和循经性皮肤病类似。)

  (8)内脏-内脏反射(viscero-visceral reflex)。从一个内脏的传入信号可以使另一个内脏的功能发生变化。(这和中国脏腑理论中内脏之间相互影响的看法一致。)

  (9)皮肤-肌肉反射(cutano-muscular reflex)。刺激皮肤能使对应的骨骼肌发生防御性的收缩反应。(这大概是比较典型的神经反射。)

  (10)皮肤-皮肤关联(cutano-cutaneous reference)。刺激一个皮肤区域可以引起相邻皮肤区域的感觉变化。(这也是有趣的经络现象之一。)

  石川大刀雄继承父业,研究穴位的物理性质,并且发明了“皮电计”,对“内脏体壁反射”中的皮疹点和压诊点进行电学测定,定量地研究各种关联和反射现象。

  石川父子的工作,实际上是对经络现象的一次全面的探索和总结,是对经络现象研究的重要贡献。但是他们对于这些经络现象的解释却不是从经络的概念出发,而是和海德一致,认为是与体表和内脏连接的神经之间在脊髓节段上的交汇反射所引起。不仅如此,他们还进一步发展了海德的思想,认为经过丘脑的反射也与躯体内脏反应有关,因而提出了向心性神经二重支配法则。

  这些思想脱离经络的概念,开启了经络研究的另一个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当然这些思想是比较简单初步的,还缺乏细节,所以也难以解释前面谈到的各种循经现象和穴位的物理化学性质。

  近年来对经络现象的神经学研究

  在亨利·海德(以下简称海德)和石川父子的神经学解释的影响下,大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外都对经络现象的神经学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我国,除了寻找经脉的物质基础外,也有科学家从神经学的角度来研究经络现象,并且做了很多工作。在这里我们只能做最简单的介绍。

  要用神经活动来解释经络现象,就要求所有的穴位处都有丰富的神经联系,不然对于穴位的刺激就无法被神经系统所感知。研究的结果也证明情形确实如此。

  在20世纪70年代,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解剖学家G.von Kellner根据上万张显微切片发现,穴位处神经末梢的密度(每平方毫米0.31个受体)比其周围组织(每平方毫米0.16个受体)高将近一倍。但是穴位处没有确定的形态结构(There is no definite physical structure corresponding to acupuncture points.)。

  中国的研究也表明,人体中的穴位与神经关系密切。据一项研究,324个被检查过的穴位中,有323个与神经有关。其中与浅层神经相关的304个,与深部神经有关的155个,与浅层和深层神经都有关系的137个。

  所以“穴位处得有神经”这个条件可以说是满足的。而“穴位处都有神经”的现象又反过来支持神经系统在经络现象中的作用。有些假说就经不住这类考验。比如“肌电反应说”就难以解释为何耳针也有治疗作用。耳郭上并没有肌肉,但耳针却有作用,而且效果有时比体针还好。

  对神经系统的研究有多种方法,它们各有长处。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到神经系统与经络现象有关的活动的多种信息。

  (1)用麻痹神经和切断神经的方法来检测神经活动对于经络现象的必要性

  用麻醉剂(如普鲁卡因和氯胺酮)阻滞神经纤维的传导活动,针刺的效果就完全消失。切断有关神经也会使针刺的生理效果减弱或消失。比如针刺心经上的穴位能对乌头碱诱发的家兔心率失常有明确的疗效,但切除心交感神经后,针刺效应消失,说明针刺效应与交感神经有关。电针刺足三里穴能使大鼠的胃酸分泌下降,但切断有关迷走神经后,电针就没有明显的作用,说明一些针刺效应与迷走神经有关。针刺对胃碳酸氢盐分泌的影响,可以被抗胆碱能药物完全阻断,说明针刺的效果是通过胆碱能(cholinergic)神经来实现的。破坏家兔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是传递温度和疼痛感觉的上行通路,和中枢神经对痛觉信号进行下行抑制的区域),可使针刺足三里穴对家兔胃电活动的抑制效应消失,说明针刺的有些作用也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如果经络是独立于神经系统以外的系统(比如是由筋膜组成的系统或由蛋白链形成的系统),切断神经或麻醉神经应该不会影响经络系统的工作。

  (2)用神经纤维示踪的方法研究神经纤维的走向和交汇

  在海德和石川的时代,对于神经纤维的走向只能靠手术刀,组织切片和显微镜。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神经纤维不但传输电脉冲,也活跃地传输各种物质。比如肽类神经递质就是由神经细胞的胞体合成,再输送到轴突末端(叫做顺向传输)。反过来,需要代谢的神经末端的物质以及通过胞饮等机制被神经细胞摄入的物质,也被逆向输送到胞体(叫做逆向传输)。利用这种过程,在神经末梢附近加入各种示踪剂,就可以逆向追踪神经纤维的走向。

  用于逆向追踪的物质包括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快蓝(fast blue),核黄(nuclear yellow)等。它们可以用组织化学和荧光检测等方法被观察到。如果在内脏和对应的穴位处施加这些示踪剂,就可以观察它们的传入神经纤维是否在脊髓水平汇聚。

  用这个方法,研究者们发现胃与足三里穴,心脏与内关穴,肝脏与期门穴,胆囊与日月穴都在脊髓的若干神经节段发生交汇与重叠。用这种方法还可以追踪出某条经脉上的穴位所对应的神经节段,以及与对应的内脏的传入神经纤维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的确有交汇。

  (3)直接监测神经系统各个部分的电活动

  比如在循经感传过程中,感觉的到达可以引起支配该部位皮肤的感觉神经纤维放电,说明感传的过程的确涉及神经纤维的激活。电针刺激内关穴,也可以在对侧大脑皮质中的后乙状回(sigmoid gyri)中的一个区域中诱发电位。这个区域就被称为内关投射区。监测这个区域的电活动可以发现,刺激内关穴来的电信号能和来自内脏大神经的传入信号相互作用,说明穴位与内脏的相互作用也发生于大脑皮质。

  (4)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来监测脑中血流量的变化

  这种技术的原理是利用血红蛋白在带氧和脱氧状态下磁性性质的改变来形成脑部血流变化的图像。脑中某个部分的神经活动增加时,流过那个区域的血量就会增加,含氧血红蛋白比例上升。用这个方法,研究者可以监测针刺穴位时脑中不同区域被活化的状况。

  用这种方法进行的研究表明,穴位刺激可激活脑中的许多区域。而且激活区域与穴位之间有对应的关系。比如针刺右侧内关穴可以激活右侧颞上回、颞中回、左侧颞中回、双侧额上回、额下回、扣带回和小脑方叶前部,其他脑区无明显激活。针刺神门穴可以激活左侧的额中回、颞上回、颞横回,中央前、后回以及丘脑和壳核。虽然用这个技术得到的图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也说明针刺穴位能在脑中引起多区域的复杂活动。

  用这些研究方法得到的结果表明,针灸效果与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活动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神经系统的完整性不仅为针灸疗效所必需,神经系统与经络现象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复杂,涉及多层次的作用。在这些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我国学者也提出了经络现象的神经学解释。

  曾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的季钟朴(1913—2007),根据我国对于经络与自主性神经系统(主要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也称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关系,于1981年提出经络的实质是体表内脏植物性联系系统(skin-visceral vegetative correlative system)。在这里植物性是指自主性神经系统。

  我国的另一位科学家汪桐(1930—2010,安徽省皖南医学院)于1977年提出了经络实质的二重反射假说。这个假说认为,针刺穴位时,既可以通过局部组织损伤所释放出的化学物质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引起局部的短反射,也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反射效果(即长反射)。这和石川父子的向心性神经二重支配法则的想法是一致的,但是更具体地谈到外部刺激活化神经的机制。

  安徽中医学院经络研究所的周逸平(1932年出生)则更具体地提出大脑边缘系统-下丘脑-自主神经系统与经络现象的关系。这个假说包括了神经系统的不同层次在体表-内脏联系中的作用,是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论。在他和王富春主编的《经络·脏腑·相关理论与临床》一书中就明确提到:“神经系统无疑在针刺信息的传入、整合、传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阐述经脉与神经系统的关系则是重中之重”。“从脑神经科学入手,深入研究经脉脏腑相关及其与脑联系将是一个正确、可行的方向和趋势”。

  即使是这样,用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经络现象也仍然有一些困难和不完全处。神经反射一般是很快的,手摸到烫的东西会立即缩回就是一个例子。而针灸的反应一般比较慢,而且常常有一个滞后期。循经感传的速度也大大慢于神经传递的速度。神经假说也必须回答经络现象中的双向传导问题,穴位的低阻抗高钙离子现象,等等。如果沿经脉线的形态学结构并不存在,那又如何解释各种循经现象?另外,是哪种神经纤维与经络现象直接有关,是什么神经受体直接接受各式各样的对穴位的刺激,并将它们转化成为神经信号,都还没有阐明。

  对解释经络现象的理论的要求

  随着近年来生命科学的巨大进展,目前已经有新的知识可以用来更好地解释经络现象。在我们具体介绍这些知识,并系统地解释经络现象之前,有必要先列出必须解释的经络现象。这些现象也可以用来检验以往提出的其他的经络理论。

  (1)信号传递的双向性。从皮肤来的信号可以传至内脏。反过来,从内脏来的信号也可以传至体表。

  (2)体表与内脏的对应性。某一穴位与其有治疗效果的内脏之间有对应关系。反过来,内脏病变与发生反应的皮肤区域之间也有对应性。

  (3)效应的滞后性。从刺激穴位到治疗效果出现,或从刺激内脏到皮肤反应,一般不是立即出现的。针灸效应也可以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数月。

  (4)线性特征。无论是同类穴位的排列,还是循经感传路线,都有一定程度的线性特征。

  (5)刺激强度要求。针灸和类似的方法(如刮痧、拔罐、推拿)治病,都需要达到相当的强度,甚至是局部伤害的程度,才有效果。

  (6)刺激的多样性。针刺、艾灸、推拿、刮痧、拔火罐、电流刺激和激光刺激,都能激发经络效应。因此必须有同时能接收机械刺激,组织伤害,温度变化,电流变化等外界刺激的机制。

  (7)解释“得气”现象。即针刺穴位时产生的钝痛、酸、胀、麻等感觉,并且得气的感觉还随人变化,随病变化,随穴位变化。

  (8)解释循经感传现象。包括循经感传的慢速度和速度变化。

  (9)解释循经性皮肤病。为何在对应的皮肤上会出现红斑,皮下出血等现象。

  (10)解释穴位的低电阻。电阻随内脏病变情形改变的现象。

  (11)解释沿经脉的高温和高发光现象。

  (12)解释穴位处的高钙离子浓度。其浓度随内脏病变情形改变的现象。解释为何用EDTA络合钙离子后,针刺效应消失。

  (13)解释为什么穴位除与神经末梢有密切关系外,还和筋膜组织有密切关系。

  还可以列出一些。但以上诸点是最主要的。如果一种假说能够解释所有这些现象,那就是一种有希望的、值得考虑的假说。这在过去是很困难的。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已经有可能做到这一点。这将是下一节的内容。

  11.3理解经络现象所需要的现代科学知识

  在11.2节中,我们谈到经络研究中的两种基本思路。一种是沿着经脉路线去寻找物质结构。在这种思路指导下,数十年来大规模有组织的研究并没有产生突破性的结果。而且在现今技术手段高度发达的情况下,还有未被发现的组织结构的可能性不大。

  另一个是跳出传统经络的概念,用神经系统与身体各部分的联系方式、工作特点,以及神经系统所控制的各种效应器(包括内分泌系统)来解释经络现象。这个思路得到越来越多的证据的支持,对于经络现象的解释也逐渐趋于完善。本文将用后一种思路来解释经络现象。

  近年来,与经络现象有关的神经学研究及受体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对于经络现象的理解很有帮助。在具体解释各种经络现象之前,我们先对这些知识做一些介绍。

  与经络现象有关的知识及其意义

  (1)人身体的节段性(segmentation)

  一说到身体的节段性,好像只是环节动物如蚯蚓,或节肢动物如蜈蚣一类动物的特征。其实脊椎动物,包括人,身体也有节段性。这是生物进化过程在人身上的残留。

  在人胚胎发育的第三周,在神经管两侧的中胚层即分段形成体节(somite),到第五周末形成42~44对体节。这些体节从胚胎表面即能分辨,看上去像神经管两侧的两串珠子。每一个体节单位后来分化出三个区域,分别叫作生皮节(dermatome)、生肌节(myotome)和生骨节(sclerotome)。之后它们分别发育成真皮、骨骼肌和中轴骨骼,包括脊柱。在成人身上,它们仍然保留有体节带来的节段性。

  脊柱是明显分段的。位于脊柱之内的脊髓的节段性,可以从脊髓发出的神经束的数量得出。每一个脊髓节段向左右两个方向各发出两条神经束。靠近背面的一对叫做后根,位于腹面的叫做前根。它们合并成为脊髓神经束,从椎间孔穿出,再分支与对应的皮肤,肌肉和内脏联系。

  人体一共有31对脊髓神经束,对应于31个神经节段。它们被分为8个颈段(C1~C8,C指cervical),12个胸段(T1~T12,T指thoracic),5个腰段(L1~L5,L指lumbar)和5个骶段(S1~S5,S指sacral),再加1个尾节(coccygeal segment)。

  与各个脊髓节段相联系的皮肤区域称为皮肤节段(dermatome)。从头到脚,皮肤节段依次与脊髓节段相联系。每个皮肤节段主要与一个脊髓节段联系,并以该脊髓节段的编号命名。比如C6皮肤节段就主要和脊髓节段中的第6颈段相联系。

  皮肤节段多呈长条状,在四肢基本上与长轴平行,一个皮肤条带几乎纵向走完上肢或下肢的全程。而在躯干部分,条带则为横向。

  这种纵向和横向的皮肤条带看起来有些奇怪:为何不全是纵向或横向?但是如果把人的姿势恢复到直立行走之前(四肢垂直向下),那这些皮肤节段的走向就清楚了:基本上全是竖直方向的条带,好像人身上被投影了条纹布。这才是人在长时期进化过程中皮肤节段的实际情形,和其他动物如家兔和狗的情形非常相似。甚至两栖类动物如青蛙都有类似的皮肤节段分布(见石川父子的研究结果)。人虽然后来直立了,但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时间太短,还来不及改变皮肤条带的分布情形。看似连续无缝的皮肤,其实在神经联系上是分成长条的,而且彼此平行。这是人体结构仍然保留有节段性的最有力的证据。

  与此相似,与不同脊髓节段相联系的内脏叫做内脏节(viscerotome)。但是由于内脏在发育过程中变化很大,位置变迁,节段联系也有变化。一个内脏器官常与多个脊髓节段联系,而同一脊髓节段又和多个内脏器官联系。但不同内脏的神经联系范围不同。比如支配心脏的脊髓节段为T1~T5,而支配肝脏的脊髓节段为T7~T9。

  既然同一个脊髓节段能同时与皮肤和内脏相联系,来自皮肤和内脏的神经信号就有可能在这个神经节段里交汇和相互影响。这是许多经络现象的神经学基础之一。在四肢,皮肤节段的纵向长条形对于解释循经现象也具有重要意义。

  (2)感觉神经纤维的双向传导性

  经络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号传递的双向性。皮肤受刺激的信号可以传至内脏,内脏病变的信号也可以传至皮肤。这就需要一个神经学的解释。

  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是多极的(multipolar neuron),由细胞体发出多根神经纤维。其中许多是树突,接收各种信号。只有一根是轴突,传出神经信号。无论是树突还是轴突,信号的传递在这些细胞中都是单向的。由于多数神经细胞都是这种类型,它们给人以神经传导只能是单向的概念。

  但是感觉神经细胞不同。它们没有树突。从细胞体发出一个凸起,在离细胞不远处呈T型,分为两支,一支通向皮肤或内脏器官,接受从这些地方来的感觉信号;另一支通向脊髓,把来自皮肤和内脏的信号输送到脊髓的背角。由于这类神经细胞只发出一个突起,又很快分为两支,所以被叫做假单极神经元(pseudounipolar neuron)。

  由于这两个分支在本质上都是轴突,由神经细胞发出的单个突起分支而成,两个分支可以看作是基本对称的,所以信号传输的方向也可以反过来。

  在皮下注射组织胺或5-羟色胺,在注射位置周围的皮肤会出现毛细血管扩张、组织液渗出、皮肤潮红、荨麻疹样突起等炎性反应现象。切断细胞体和皮肤之间的神经纤维,这些现象就不出现,而切断细胞体和脊髓之间的神经纤维,则对这些现象的出现无影响。这说明这些皮肤反应不是注射的化学物质向皮肤表面扩散引起的,而是这些化学物质激活了感觉神经纤维,神经信号反向传递到皮肤表面,释放出化学物质,引起炎性反应。直接刺激感觉神经也能在其负责感觉的皮肤区域引起血管扩张,组织液渗出等反应。

  这些实验结果表明,感觉神经纤维是可以反向传递神经信号的,也就是可以双向传递神经信号。

  感觉神经元位于脊髓发出的后根内。它们的细胞体聚在一起,形成后跟的膨大部分,叫做后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又叫脊神经节(见前文“脊髓神经的参考链接”)。由于皮肤和内脏的感觉神经元都位于后根内,同一神经节段的皮肤和内脏的感觉神经元就因彼此靠近而相互影响。这种影响传至内脏,就是针灸的治疗效果,影响传至皮肤,就能引起皮肤疾病(炎性反应)。

  (3)与经络现象有关的神经纤维

  神经细胞不但有单极多极之分,神经纤维也有不同的类型。有的信号需要快速传递,反应时间越短越好,比如和动物逃生或避险有直接关系的信号。有些信号需要较慢但持久地传递,比如发炎和内脏的疼痛。那么哪一种神经纤维和经络现象有最密切的关系呢?

  神经纤维传递信号的速度与纤维的直径有关。直径越大,传输速度越快。但是大口径的神经纤维太多也会增加神经系统的体积,增加神经元之间的距离,使整体神经活动变慢。所以不需要高速传递的信号就由比较细的神经纤维来输送。

  神经纤维也可以根据纤维外面有没有髓鞘包裹,分为有鞘纤维和无鞘纤维。髓鞘由施万细胞(Schwann's Cell)包裹神经纤维而成。它们对电信号绝缘,可以提高神经电脉冲的传输速度。无髓鞘的神经纤维则传递信号较慢。

  如果按传导速度来分类,可将神经纤维分为A、B、C三类。其中感觉神经纤维有Aα、Aβ、Aδ和C纤维四种,B-纤维则是通向内脏神经节的神经纤维。A-类和B-类的神经纤维都是有鞘纤维,C-纤维为无鞘纤维。Aα-神经纤维最粗,又有髓鞘包裹,传输速度最高,可达每秒80~120米,和快速肌肉反应有关。Aβ-纤维的直径要小一些,传输速度每秒35~75米,主要传输触觉、按压、振动、质地等非伤害性的皮肤感觉。

  Aδ是A类纤维中直径最小的,髓鞘也最薄。传递速度每秒5~35米。C-纤维是所有感觉纤维中直径最小的,而且没有髓鞘,是裸露的神经纤维,传递速度只有每秒0.5~2.0米。这两种感觉纤维都能感受痛觉,烫、冷等多种伤害性感觉。但是这两种纤维传输的性质不同。Aδ-纤维覆盖的感觉区域小(即密度比较大),传输速度比C-纤维快,主要快速传输定位精确的尖锐疼痛感。C-纤维覆盖的感觉区域大(即密度比较小),传输速度慢,主要传输位置模糊的钝痛感觉。

  如果根据纤维直径的大小来划分,可以分为Ⅰ、Ⅱ、Ⅲ、Ⅳ四类。Ⅰ类相当于Aα类,Ⅱ类相当于Aβ类,Ⅲ类相当于Aδ类,Ⅳ类相当于C类。其纤维直径分别为13~20微米,6~12微米,1.4~5微米和0.2~1.5微米。在有关经络的文献中,这两种分类方法都被使用。

  对针刺效应的研究发现,Aδ-纤维传输的尖锐痛感和“得气”的形成无关,也不具有治疗效果。由C-纤维传递的钝痛和酸胀感才是“得气”的主要成分,也和针灸的疗效有关。因此和针灸治病效果关系最为密切的神经纤维应该是C-纤维。不过在针刺镇痛中,由Aα和Aβ传递的非伤害性刺激信号对于痛觉信号有抑制作用,与针灸治疗其他疾病所涉及的神经纤维有所区别。

  C-纤维除了在上皮组织之外,还在皮下组织以及内脏和血管表面广泛存在。C-纤维在皮肤和内脏,血管表面分支,形成裸露的神经末梢。它们的密度不大,感觉定位比较模糊。这种分布形成了C-纤维传递内脏和穴位信号的物质基础。与A类神经纤维不同,C-纤维的兴奋阈值比较高,也就是不容易被激活。这就是为什么针灸和类似方法的治疗中,必须有足够强度和时间的刺激才能奏效的原因。

  (4)与经络现象有关的分子感受器

  刺激穴位的方法有多种,比如针刺、艾灸、刮痧、拔罐、激光和推拿。这些方法对于穴位的刺激方式不同。比如针刺、刮痧和推拿会造成机械刺激;艾灸和激光会造成温度变化;针刺,刮痧(一般到皮下出血)和拔罐(一般也要到皮下出淤血)以及重压会造成局部组织伤害,释放出各种化学物质;而电针则是直接引入电位变化。作为针灸治疗的第一步,C-神经纤维上的分子感受器必须能感受所有这些形式的刺激,并将其转换为神经信号。现在人们只是说接收这些刺激的神经末梢是多功能的(polydomal),但是没有说明神经纤维上的分子感受器到底是什么。

  皮肤内的许多感受器,功能各有不同。如环层小体(lamellar corpuscle,又称帕西尼小体Pacinian corpuscle)感受物体的光滑度和皮肤的快速变形;麦氏小体(Meissner's corpuscle)感受轻微触摸;鲁菲尼小体(Ruffini endings)感受持续的压力;克氏终球(Krause's end bulb)感知低频振动,等等。但是他们感受的都是比较轻微的,非伤害性的刺激,而且敏感度很高(活化阈低)。它们距离皮肤表面比较近,而穴位常位于皮下数毫米到数十毫米。它们多由Aβ神经纤维传递感觉信息。从这些特征来看,它们不大可能与经络现象有关。

  C-纤维上的有些受体可以被组织伤害所释放出的氢离子激活,比如对酸敏感的离子通道(acid-sensing ion channels,ASICs)。但它们的功能单一,不足以说明C-纤维接收信号的多功能性。能够同时感受针灸等治疗中的各种局部伤害性刺激,包括机械力、温度、化学和电位刺激的分子感受器,应该是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ion channels,TRP)离子通道。

  TRP离子通道在C-神经纤维上有表达,而且在穴位处一些TRP离子通道的表达程度比周围组织为高。针刺还能进一步增加这些TRP离子通道的表达程度。这些事实也符合C-纤维在经络现象中起主要作用的想法。

  TRP离子通道最先是从果蝇的一个突变体上发现的。正常的果蝇在受连续光刺激时会发出持续的神经信号,而这个突变体却只能发出很短暂的神经信号。研究发现,突变的是一种细胞表面受体,为一类离子通道,因此这类蛋白质就叫做瞬时受体电位(TRP)离子通道。后来,类似的通道在所有的动物身上都有发现,种类超过30个。

  但是这个名称有一个缺点。瞬时受体电位本来是果蝇身体上的一个突变体表现出来的性质,用它来做这类离子通道的名称,会使人误以为正常的离子通道也会产生瞬时电位变化。为了避免这个缺点,我们以后不再用瞬时受体电位这样的用语,而只称之为TRP离子通道。这样既保留了英文缩写中原来的意义,与国际上的称呼保持一致,又避免了原来全名的翻译所能引起的误解。

  这类离子通道的共同特征是,它们位于细胞表面的细胞膜上,都含有六个跨膜区段(trans-membrane domain,**),而且它们的两端(氨基端和羧基端)都位于细胞内。TRP蛋白质形成四聚体,由**5和**6围成离子通道,所以每个通道由8个跨膜区段组成。这些通道在平时是关闭的,但能被各种达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打开,让阳离子进入细胞。阳离子的进入会改变细胞膜两边的电位差,在神经细胞上触发神经电信号。它们对于阳离子的选择性不高,可以让钙、钠、钾等离子进入细胞,但不同类型的TRP离子通道对这些离子的偏好不同。

  人身上的TRP离子通道有28种,分为六个大类,分别是TRPC、TRPV、TRPA、TRPM、TRPP和TRPML。其中对于针刺效应关系最为密切的应该是TRPV1(V代表类香草素vanilloid)和TRPA1(A代表锚定蛋白ankyrin)。

  TRPV1可以感受机械力刺激所造成的细胞膜扰动,可以被组织伤害时释放出来的物质如氢离子所活化(pH<5.2时),也能被43℃以上的温度活化。TRPV1也对电位变化敏感,因此也可以被电针传入的电流所活化。它还能被化学物质如辣椒素(capsaisin,辣椒中引起辣感觉的物质,)所激活(所以烫和辣是由同一种受体感受的)。因此,TRPV1是真正的多功能受体,可以接收针灸和相关治疗中的各种刺激。

  TRPA1常表达于含有TRPV1的C-纤维中,与TRPV1之间有协同作用。它也可以感受机械力的扰动,还可以被组织伤害所释放出的缓激肽(bradykinin)激活,因此很可能与TRPV1一起,在接收针灸刺激中起重要作用。除此以外,还有感受更高和更低温度的TRP受体。比如TRPV2在52℃时被激活,TRPM2在温度低于25℃时被激活。这样,各种对于穴位的刺激都能被这些TRP离子通道感受到,被转换为神经信号。因此,TRP离子通道应该是C-纤维上直接接收各种穴位刺激的主要分子感受器。

  有许多皮肤内和皮下的TRP离子通道是处于睡眠状态的,称为静默的TRP(silent TRP)。它们在炎性反应环境中被激活,反应阈降低,使得平时轻微的刺激也会产生痛觉。比如皮肤被晒伤后,轻微的触摸也会感到疼痛。伤口周围红肿的部分也会因触摸而产生痛觉。这可以解释压痛点和牵涉性疼痛的产生。对穴位长时间的刺激也会激活这些静默的TRP离子通道,在针灸结束后仍然发出信号。这可以部分解释针灸效应的长久性。

  (5)肽类神经递质

  针灸治疗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疗效出现缓慢,需要对穴位进行比较长时间的反复刺激。循经感传的速度也很慢,在每秒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低于最慢的C-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这也需要一个解释。

  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突触(synapse,不要和轴突神经纤维混起来)。突触是轴突分支末端与其他神经元的接触处。突触和与其接触的神经元之间有一个很小的缝隙。当神经信号到达突触时,突触释放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到这个缝隙中。这些化学物质很快扩散过缝隙,与下一级神经元表面的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把信号传递下去。

  对于小分子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这个过程非常快,在毫秒范围内。缝隙中的神经递质很快被突触重新吸收,所以这些小分子神经递质的作用范围不出突触之外。信号传递途径也很特异,就是从兴奋的神经元通过突触到下一个神经元,而不会传导与之没有突触联系的神经元上去。这种快速特异的神经信号传递方式显然与针灸治疗的特点不合。

  但是除了小分子的神经递质外,C-纤维还能释放出分子量比较大的肽类神经递质,如P物质(substance P,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P物质是由11个氨基酸线性相连组成的多肽分子,而CGRP则是由37个氨基酸相连而成。

  突触处小分子的神经递质的受体一般就集中于突触的对面,以接受这些神经递质。与此相反,下一级神经元上对于肽类神经递质的受体分布很广,甚至不在突触处。发送信号的神经细胞也没有迅速回收肽类神经递质的机制,因此这些递质被释放后可以扩散到周围的神经元附近,活化没有直接突触联系的神经元。

  由于相邻神经元之间的这种信号传递是通过肽类神经递质的扩散来实现的,速度自然比较慢,而且速度取决于释放的这类神经递质的多少。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气感”的强弱与治疗效果直接相关,循经感传的速度也随“气感”强度变化。

  除了作为神经递质,P物质和CGRP也是血管扩张剂。它们还能活化肥大细胞(mast cells),使其释放出组胺,进一步引起炎症反应。从内脏病变传出的神经信号,可以通过神经交汇沿着对应皮肤的感觉纤维逆向传向皮肤上的位点,释放出P物质和CGRP,活化肥大细胞,引起各种皮肤病变。

  由于信号传递是由神经递质扩散而成,信号传递的路线不再是突触联系那样快速和特异,而是可以通过接力的方式达到缓慢的横向传递。皮肤和内脏的感觉神经纤维在神经系统不同层次的交汇,看来并不是要建立彼此的突触联系(如果是那样信号传递就是瞬间的),而是把彼此带到肽类神经递质的扩散范围以内,通过这些递质的扩散来建立联系。这可能是皮肤和内脏之间通过神经系统来联系的主要方式。

  当然除P物质和CGRP外,很可能还有其他的肽类神经递质在起类似的作用,比如和P物质同类的神经激肽(neurokinin)A和B。也许还有未被发现的其他肽类神经递质,也通过扩散来活化临近的神经元。分子不同,但基本机制是一样的。

  上面这些知识其实已经解释了经络现象的一些重要特点。下面我们将分步讨论针灸治疗过程中的信号传递过程。

  针灸治疗的信号接收段、交汇段和效应段

  (1)信号接收段:“得气”现象

  针灸要达到治疗效果,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要在被刺激的穴位处产生特殊的感觉,叫做“得气”。这是把各种刺激信号转换为神经信号的关键步骤,是针灸疗法的信号接收和转换阶段。

  “得气”,古称“气至”,近代称为“针感”,是针刺入穴位后,通过捻、转、提、插等手法,在针刺部位产生的酸、胀、麻、沉重等感觉的现象。在“得气”的同时,施针者还会感觉到针下沉紧,阻力增大。不用针刺,掐和重按穴位也能产生类似的感觉,产生类似的治疗效果。如果针刺只产生尖锐的疼痛,是达不到治疗的效果的。

  传统的经络理论认为,得气是经络的气血集中在被针灸的穴位处的一种表现。疾病能在某些经络中打乱气血的运行规律,或使气血运行量减少。通过针灸的方法使穴位得到振奋,发挥自我改善功能,使气血向穴位处集聚,达到治病的效果。但是由于经脉结构不能被证明,这种学说也就没有了物质基础。

  现代的研究表明,慢性钝痛和酸感是“得气”感中最常出现,也最代表“得气”特征的两种感觉。而这两种感觉都和C-纤维和TRP离子通道密切相关。C-纤维传递的感觉就是钝痛,而TRP离子通道能够被组织伤害而释放出的氢离子所激活,产生酸感。因此,从现代的观点看,“得气”就是用各种方法,特别是通过局部组织伤害和反复地刺激,来活化穴位上C-纤维上的TRP离子通道后产生的感觉。由于不同的TRP离子通道感觉的信号种类有差别,多种TRP离子通道被同时激活可以产生感觉上有差别的“得气”感觉。

  除造成局部组织伤害(破坏其他非神经细胞)外,“得气”也可能是伤害C-纤维本身的结果。这样的伤害使C-纤维持续发出电脉冲,使中枢神经敏感化,增强针刺的效果。

  但是要激活穴位处C-纤维上的TRP通道却非易事。C-纤维末梢在穴位处的密度是比较低的。前面已经提到,维也纳大学的解剖学教授G.von Kellner发现,穴区处神经末梢的密度平均为每平方毫米0.31个受体,也就是每个神经受体的感觉面积为3.2平方毫米。虽然比其周围组织神经末梢的密度(每平方毫米0.16个受体)高出近一倍。但是与皮肤表面每毫米几十根神经纤维的密度相比,还是很低的。而且这些神经末梢还包括环层小体,麦氏小体、鲁非尼小体、克氏终球等神经受体。如果把这些受体除去,C-纤维的游离神经末梢的密度就更低了。

  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针灸师为了得到“得气”的感觉,必须在大范围内试探。针刺的深度根据不同穴位的深浅以及针刺方向不同而不同,如直刺可从0.5~1.0寸[1],1.0~1.5寸,甚至2.5~3.0寸,即上下变化可达0.5寸或更多。针刺的方向也要不断变化,以寻找针感最强的部位。这些操作很可能就是在寻找C-纤维。

  而且就是刺中C-纤维附近的位置后,还必须用捻、转、提、插等手法,使更多的细胞受到伤害,释放出足够多的炎性反应物质,以活化更多的C-纤维和处于休眠状态的TRP离子通道。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足够强度的神经信号,有效地影响对应内脏的感觉神经,达到治疗的效果。这可能就是针灸治疗有滞后期的原因。

  除针刺外,用较高的温度(艾灸)也能激活TRPV1和TRPV2,刮痧和拔罐都会造成微血管和一些细胞的破裂,捏掐和重力按压也会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和针刺造成的组织损伤一样,用这些方法造成的组织损伤也会释放出炎性物质。所以我们的祖先创建的各种刺激体表的方法,其实都是要达到同一个目的,即活化穴位处的C-纤维和它上面的TRP离子通道,而且要有足够多的C-纤维被活化。针灸师的传统手法看似彼此不同,在神经纤维和分子受体上都统一起来了。

  “得气”时的滞针感,即转针和提针时感觉阻力增加,是“得气”的重要标志之一。电镜观察发现,是胶原纤维在“得气”时缠绕在针体上。胶原纤维在穴位以外的地方也广泛存在,为何用针刺的手法不能使其缠绕于针上?就是刺中穴位后,没有“得气”的感觉也不会有滞针感。有可能是C-纤维被活化后所释出的各种物质改变了该区域胶原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更容易地缠绕在针上。所以滞针现象应该是TRP离子通道和C-纤维被活化后带来的一系列后果之一,即胶原纤维性质的变化,而不是针刺效果的原因。

  (2)信号交汇段

  对穴位各种形式的刺激在转换为神经信号后,体表和内脏之间的空间关系就变成了与它们相连的神经细胞之间的空间关系。广而言之,身体各个部分的信号传入神经系统后,就被抽象化,变成了神经通路之间的关系,尽管是变形了的、多层次的空间关系。由于神经细胞和神经通路的高度密集,原来彼此相隔很远的身体部分,在神经通路上却能彼此接近。这样,神经信号就可以通过肽类神经递质扩散的方式,横向联系没有直接突触的神经细胞,造成不同神经通路之间的相互影响。这就是经络现象的中枢机制,即信号交汇段。

  这样的交汇场所可以在多处发生。来自穴位的神经纤维除了与同一脊髓节段联系的内脏神经纤维交汇外,还可以发生跨节段联系。这些神经纤维进入脊髓时,可以不立即形成与其他神经元的联系,而是沿着一个上下方向的通路叫做利绍尔背外侧索的(tract of Lissauer)上行和下行几个脊髓节段,再和脊髓里的神经元形成联系。这样,来自皮肤和内脏的信号就不只是在它们进入脊髓的节段内相互作用,而且还可以与从其他节段进入的感觉纤维相互作用。

  不仅如此。感觉神经纤维把信号传至脊髓后,还会通过下一级的神经元把信号传至脊髓对侧,再经过脊髓-丘脑路线把信号传至大脑,形成感觉。在此过程中,躯体部位的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是被保留的。针刺皮肤时,我们能立即准确地知道被刺的部位,说明体表的空间关系在大脑中有对应的分布。在大脑中的躯体感觉区域(primary somatosensory area),人身体的部分各有对应的区间,画出来像一个变形的人。这种情形和大脑的初级视觉中枢和眼睛的视网膜之间存在空间对应关系的情形相似。从皮肤到大脑,中间还要经过丘脑。有人认为在丘脑中也有类似的“矮人”存在。这些神经区域之间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彼此相互作用。

  因此,身体各个部分之间,特别是体表和内脏之间,在神经系统内可以通过多个位置和多个层次彼此交汇。这就使得体表与体表,体表与内脏,内脏与内脏之间的联系(即经络现象)成为可能。

  但是这些联系都发生在神经系统内部,也是最难研究的。有一些总的图像,但是细节还很缺乏。比如在脊髓节段神经元之间的横向联系很可能是通过肽类神经递质来实现的。但是在更高层次,除肽类神经递质的扩散外,也许也有通过突触的直接联系。从穴位刺激到效应出现,其间的路线还不很清楚,中间的限速步骤也不得而知。因此,现在我们还不能完全从神经交汇的资料来解释穴位和内脏的对应关系。用针灸治病,还要依靠传统的经络理论所总结的规律和经验。

  (3)效应段

  信号接收段和信号交汇段几乎完全是神经系统活动。但是信号在传到内脏的神经通路后,对内脏的调节作用就既可以是神经的,也可以是其他途径,就像神经系统用各种方式控制和调节全身各部分的活动一样。

  针灸治疗常会引起内分泌的改变,而且这种改变无疑是达到针灸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胃酸分泌的改变,心率和血压的调整,都与内分泌的改变有关。针刺镇痛也涉及内啡肽(endorphine)的释放。

  但是内分泌系统既没有直接接收针灸刺激的受体,在信号传递的路线上也与经络理论描述的路线不同。没有神经系统首先接收刺激信号并进行信号交汇,内分泌系统就不能在针灸治疗中有效发挥作用。这个系统的作用毋宁说是神经系统在针灸治疗中的效应器之一,而不是主导系统。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没有对内分泌系统做详细介绍。

  对各种循经现象的解释

  我们已经解释了许多经络现象的重要特征,如体表和内脏通过神经系统的联系,信号的双向传递、滞后期,效应出现的缓慢,刺激的多样性,对刺激强度的要求和针灸治疗中信号传递的过程,等等。但是我们还没有回答为什么穴位处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周围组织不同,支持经脉存在的循经现象又该如何理解。下面我们就对这些现象进行解释。

  (1)循经感传和循经性皮肤病

  这两种现象都被看成是经脉结构存在的主要证据,而且它们产生的机制也相似,所以合并在一起讨论。

  这两种现象都主要发生在四肢。现在我们知道,四肢皮肤的神经联系是分节段的。这些皮肤节段呈长条形分布,与四肢的长轴方向一致。上肢基本上可以分成C5~C8和T1等条带;下肢也可以基本上被分为L2~L5和S1~S2等条带。在每个条带内的皮肤位点,包括穴位,都主要和同一个脊髓节段相连,也就是它们的感觉神经都通过同一条后根神经束,包括后根神经节。

  当用针刺皮肤节段中的一个穴位时,与那个穴位相连的神经元就会被激活。如果被激活的程度足够大,这个神经元就会释放出P物质和CGRP。这两种分子由于不能被神经元重新吸收,可以扩散到相邻的神经元,使其活化。被活化的神经元会把信号传至脊髓,再传至大脑,使人感觉到与相邻神经元对应的皮肤位点也被刺激了。

  如果被活化的相邻神经元足够兴奋,它自己也会释放出P物质和CGRP,再活化与它相邻的神经元。这样一级一级活化下去,每一级都有信号传至大脑,主观上就会产生感觉传递的现象。由于同一皮肤节段的不同部分是在该皮肤节段内呈长条形排列的,它们在后根神经束中对应的神经纤维被依次活化时,我们就会觉得好像感觉是沿着纵向的路线在传递,使人产生循经感传的印象。从这个观点看来,在四肢,经脉的线性走向主要是皮肤节段为纵向长条这一事实的反映。

  这种神经末梢依次活化的思想早在1980年即由我国科学家张保真(1915—1999)提出,叫做轴索反射接力联动假说。不过他的构想是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可以沿着感觉纤维的分支(即通向皮肤的感觉神经纤维再分支,联系不同的皮肤位点)传回皮肤,在那里引起炎性反应,再兴奋下一个邻近的神经末梢。现在我们知道,P物质和CGRP的受体并不止是在神经末梢,而是整个细胞表面都有,所以依次活化的过程不一定要在皮肤处发生(这样还需要再分支的感觉纤维)。而且循经感传也可以在没有皮肤症状的情况下发生。但是他依次活化的基本思想是正确的。

  如果相邻的神经元被活化的程度足够强,兴奋信号也可以沿感觉神经纤维反向传递到皮肤,在那里释放出P物质和CGRP,活化肥大细胞,在循经路线上引起微血管扩张,组织液渗出,皮疹等现象。这就是针刺引起的循经性皮肤病。

  同理,如果某个内脏生病,它发出的神经信号可以活化与其交汇的皮肤感觉纤维,再由皮肤感觉纤维反向传至皮肤,引起炎性反应和压痛点。被活化的皮肤感觉纤维还可以活化与它相邻的同一皮肤节段的神经纤维,引起循经性皮肤病。

  而在躯干部分,由于皮肤节段是横向的,循经感传难以发生。主观感觉上感传路线常发生偏移,而且常常从一个经脉传至另一个经脉。这正是感觉沿着横向的皮肤条带传递的现象。在已经发表的脾经和肝经的路线图中,经脉路线在躯干部分就有两种画法。一种是没有拐弯的,一种是横向来回拐弯的。不拐弯的路线很可能是下肢皮肤条带上的穴位与躯干部分募穴(躯干部分与内脏对应的穴位)的连线,而拐弯的则是包含了实际感觉的走向。已经发表的循经性皮肤病的照片,也多是限于四肢部分,而且和皮肤节段的走向相似。

  由于P物质和CGRP的扩散不是单向的,表现在同一节段的皮肤条带里的感传就是双向的。刺激越强,这两种物质释放越多,相邻神经元被依次活化的速度越快,造成循经感传的速度随感觉强度变化的印象。刺激减弱或停止,最远的神经纤维最先失去活化状态,主观上好像是感觉在回缩。

  如果在感传的上游或下游施加压力,就会活化A-神经纤维,通过控制门(gate)机制抑制相邻神经元被活化,给人循经感传能在经脉路线上被阻滞的印象。

  由于循经感传是在神经系统里发生的过程在主观感觉上的反映,感觉能越过张开的嘴唇和裂开的伤口的“奇怪”现象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两片嘴唇和伤口两边的神经联系并没有被破坏。

  输送到大脑的信号如果被多次重复,就会在大脑中留下记忆。这种大脑中的回路可以在原先的刺激源不复存在时被激活,产生感觉。一个例子就是幻痛(phantom pain)。已经被截掉的上肢或下肢,或被切除的乳房,也会感觉到痛或痒。同样,已经在大脑中建立的循经联系也会由于各种原因(疾病、气功等)被激活,产生循经感传的感觉。这种感觉甚至可以传递到已经不存在的肢体上。

  从上所述,与循经感传和循经性皮肤病有关的各种现象,都可以用上面说的身体的节段性质,以及神经元通过肽类神经递质的扩散依次活化的过程来解释。因此,这两种现象也就不能被用作经脉结构存在的证据。

  (2)同位素循经迁移

  这也是用来支持经络结构实质存在的证据之一。与循经感传类似,它只发生于四肢,到躯干部分就散开。迁移的平均距离为57厘米,短于上肢或下肢的长度。换句话说,就是在四肢,迁移也不能走完全程。而且在穴位的不同深度注射同位素,迁移的路线也不一样。如果同位素真的是沿着经脉的路线迁移的,那迁移的原理应该是一样的。为什么在躯干部分不是这样?为什么在同一穴位的不同深度会有不同的迁移路线?

  这些现象基本上可以用四肢的结构特点来说明。四肢中的肌肉、腱、骨骼、血管、神经,都大体上成纵向分布,其间会形成许多纵向的空间。这些纵向的空间或通道,就是同位素扩散迁移的路径。由于在四肢,经脉路线也是纵向的,这就容易形成同位素沿经脉迁移的印象。在躯干部,这样的纵向通道基本不存在,同位素的循经迁移也就看不见了。

  (3)穴位处的高钙离子浓度

  多项研究表明,在穴位所在区域,钙离子的浓度明显高于周围组织中的浓度。据不同的报道,浓度高数倍到数十倍。在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络合钙离子后,针刺穴位的治疗效果就完全消失,说明钙离子对于针刺的作用是绝对必须的。

  由于钙离子是细胞活动重要的信使,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如肌肉收缩、神经介质的释放、腺体的分泌、血液凝固、免疫反应等,钙离子在穴位处的富集现象使人们对它的作用做各种猜测,但都难以确定。一些关于经脉实质的理论,比如筋膜传递远红外线的假说,也难以解释为何这种光纤系统需要钙离子。经络为蛋白链的假说也有同样的困难。

  而如果TRP离子通道是针灸刺激的感受器,那穴位处需要钙离子就是不言自明的事。TRP离子通道的工作原理就是在外界刺激下通道打开,让一些阳离子如钙,钠等进入细胞,改变神经纤维的膜电位,使纤维发出神经电脉冲。特别是香草素类型的TRP离子通道(TRPV),对于钙离子的偏好远高于其他离子。比如TRPV1对钙离子和钠离子的选择性之比为9:1。没有钙离子,TRPV1就无法有效工作。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络合钙离子能使针刺的效果完全消失。钙离子对穴位的必要性也反过来说明与针刺效应密切相关的感觉受体是TRPV型的离子通道。

  (4)穴位处的低阻抗和高温现象

  穴位处的高离子浓度本身就是对导电能力有利的。在内脏状况不佳的情况下,来自该内脏的信号能够经过与该穴位联系的感觉纤维反向传递到该穴位上,增加那里的致炎物质浓度。虽然这些物质的增加还没有使炎性反应达到可以感觉到的程度,但是也会增加那里的代谢速度,造成局部温度升高,氧分压下降和二氧化碳分压上升。

  (5)穴位与筋膜的关系

  高传声、高导光现象都与穴位处的筋膜结构有关。切断筋膜,这些现象也就消失。但是这些现象都不能作为经脉存在的证明。还没有证据表明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是通过声音或远红外光来实现的。但许多穴位的确位于或靠近筋膜组织,这似乎需要一个解释。

  一些TRP离子通道的工作原理可以给这种联系提供一个解释。为了感受针刺的机械力,TRP离子通道的不同部分通过系丝分别固定在细胞内的细胞骨骼(cytoskeleton)和细胞外的结缔组织上。这样,当细胞膜受到机械力的扰动时,TRP离子通道就会被拉开,使阳离子进入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比如我们耳蜗里听觉细胞上的TRPA1、TRPV4和TRPML3很可能就是这样工作的(见作者博客的另一篇文章:《听觉探秘——从鞭毛、鼓膜、淋巴说到离子通道》)。穴位靠近筋膜组织,也许是对针刺起反应的TRP离子通道需要固定在神经纤维外的胶原纤维上,或类似的纤维或膜结构上。这样,TRP离子通道在受到机械力时,才能有效地打开。

  针灸医生行针时的捻、转、提、插等手法,除了造成局部组织伤害,以细胞破裂释放出的物质激活TRP离子通道外,还有可能是造成C-纤维和胶原纤维之间的相对位移,直接拉开一些TRP离子通道。

  至此,我们已经解释了第二部分中列出的全部十三项需要说明的经络现象。过去使人感到神秘的经络现象,随着神经科学的进步,已经可以比较全面地得到解释。也就是说,没有经络的概念,经络现象一样可以被理解,而且是用现代的科学知识来理解。因此,没有必要再用主要精力去寻找经络结构,而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与经络现象有关的神经活动(包括受体和效应器)上来。

  对经络现象的几点思考

  (1)什么是经络现象?

  从我们以上的分析,经络现象实质上就是身体各个部分传入的感觉信号在神经系统中不同层次的交汇和相互影响。信号一旦传入神经系统,就被抽象化。原来皮肤与内脏的区别,心脏和小肠的区别,都消失不见了。剩下的只是传递这些信号的神经通路和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由这些空间关系带来的神经通路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些相互影响可以由神经系统本身传到靶器官,也可以通过内分泌系统等多种途径对靶器官造成影响,再次具体化。但是最初的信号接收和传送是纯神经性的,主要通过C类型的感觉神经纤维和它上面的TRP离子通道。信号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内进行。

  现在的问题是,神经元之间为什么会有相互影响?从皮肤来的感觉信号为什么会与从内脏来的感觉信号相互作用?从经络现象的特点(缓慢和有滞后期)来看,这种联系不是通过快速的突触联系来实现的,即不是经典的神经网络的联系方式,而是通过肽类神经递质的扩散来实现的(也许还有其他的)“非经典”方式。

  一种可能性是,这只是进化过程遗留下来的神经系统的不完善性。如果把传递电信号的神经纤维看成电线,那经络现象就是“漏电”的结果,即一条神经纤维的电信号“漏”到另一条神经纤维上去。

  说到漏电,我们会立即想到并行电线之间的相互作用。电荷流动是会产生电磁波的。为了屏蔽从并行电线来的电磁波的影响,在要求高音质的音响系统中,电缆的外面都要包一层金属网。但是神经纤维最多只有对电绝缘的髓鞘包裹,外面并没有一层屏蔽电磁波的金属网。那相邻的神经纤维之间,会不会通过电信号产生的电磁波相互影响呢?

  这个问题早就有人探讨过。在1970年发表于《生物物理杂志》(Biophy.J.)上一篇题为“神经纤维之间相互作用的数学研究”(A Mathematical Study of Nerve Fiber Interaction)的文章中,美国的Clark JW和Plonsey R用数学方法详细研究了神经束中神经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的结论是,神经纤维之间的间质的导电率起关键作用,而神经纤维之间的距离是次要的。由于这些间质是导电的,它的作用相当于电缆外面的金属层,所以神经纤维之间通过电磁波的相互影响很小,只在1毫伏左右,约相当于神经纤维电脉冲强度的百分之一。

  既然电磁波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那肽类神经递质如P物质和CGRP(也许还有其他大分子神经递质)的扩散看来就是主要的“漏”信息的机制。大脑中也有很高的P物质和CGRP的表达,说明这样的机制在大脑中也能发生。如果这种“漏”是对生物不利的,那生物为什么要保留这些扩散性的神经递质?数亿年的生物进化过程为什么不消除它?

  反过来的解释是,这些“漏电”是神经元之间在突触联系之外的另一种联系方式。这种方式是快速的突触联系的补充,在突触的纵向联系外加上横向联系。身体各个部分之间跨系统的横向联系,很可能就是通过神经通路之间神经递质的横向扩散来实现的。这种联系把身体各个部分跨系统地联系起来,为生物的整体协调所必需。这种联系的表现之一就是经络现象,可能还有经络现象之外的,我们尚不了解的作用。

  但就是经络现象的发现也是非常宝贵的。特别是在中国,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发现了它,并充分地利用这种现象来治疗疾病,这就是已经有悠久历史,并且现在得到世界承认并应用的针灸疗法。

  其实对于经络现象的应用并不限于针灸疗法。中医的经络理论和脏象学说其实就是用代号语言对经络现象的详细总结。中医所说的“整体观”,其实就是这种通过神经通路之间的横向联系所造成的身体总体状态。

  针灸治疗和中医开药治病依据的是同一个理论,只不过针灸只是对体表的位点(穴位)进行刺激,而中医则通过药物作用于体内的各个经脉,通过脏器与脏器、脏器与皮肤等关系来调节身体各个部分的功能。你要是看一下中药学,就可以发现每种药的作用不仅是活血、平肝等具体药效,而是每一种中药都按它所作用的经脉而“归经”。比如柴胡归肝经和胆经,泽泻归肾经和膀胱经。这说明中医用药的原则和针灸治疗是一致的。中药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药针。

  (2)“气血”和“穴位”

  既然没有一个独立运行的经络系统,各种经络现象可以用神经活动及其效应过程来解释,那“气血”的运行就没有了物质基础,有关“气血”的概念也需要重新定义。

  按照上面我们对经络现象的解释,气血可以被理解为与身体各个部分健康状况对应的神经活动的状态。与一个器官有关的神经活动正常和活跃,就是气血充足。过于活跃和过于不足,都是气血不调。利用经络理论治病,就是用刺激体表位点所激发的信号,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改变与病变内脏有关的神经活动的状况,达到调节内脏功能的效果。气血在一天的12个时辰中沿着12条经脉循环的概念,也可以理解为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机体血压、内分泌、各种器官的功能状态,都在按生物钟不断地变化。这些变化是受神经系统支配的。那支配各个器官的神经活动的节律变化也可以解释成气血的盛与衰。

  再说“穴位”。按照传统的经络理论,“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的特殊部位”。“它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深部组织器官有密切联系,互相疏通的特殊部位”。换句话说,它是联系体表和内脏,通过气血相互联系的位点。现在既然“气血”的概念已经改变了,那“穴位”又是什么?

  神经系统的活动是通过复杂的通路和结点来实现的。在这些通路上的一些点上,其他神经的活动可以施加正(增强)和负(减弱)的影响。这有些像电路板中起调节作用的电子元件。与这些调节点相对应的体表位置可能就是穴位,因为它们传入的信号可以改变其他神经通路的活动。如果运用得当,就可以用来治病。由于神经联系的节段性和更高级神经中枢对于体表和内脏联系的空间对应性,具有类似功能的穴位按线性排列,形成表观上的经络。而作用最强和使用最频繁的穴位,就是那些特别能起调节作用的位点。

  由于穴位是对神经活动最具调节功能的神经位点在体表的对应位置,它们受感觉神经反向传递的影响也最大,成为体表的“热点”,表现为穴位处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如低阻抗和高钙离子浓度)和对于内脏疾病状况的反应(压痛、皮疹等)。

  而且同类穴位的连线不一定都是线性的。比如石川大刀雄(见11.2节)测到的内脏疾病的体表反应点,就成片分布,像散弹枪打出的弹痕,没有明显的线性趋势。就是传统的经络理论中,也有许多不在经脉上的穴位,叫做经外奇穴。它们不在十四经脉上,但是有固定的位置、名称和主治病症。由于神经活动是动态的,一些体表反应点还可以在任何地方出现。这就是阿是穴。它们是体表的压痛点,但又不属于任何有名称和位置的穴位。医生按压到它时,患者会“阿”的叫一声,因而得名。

  我们平时所说的穴位,是指那些能够用来治病的位点。但既然穴位是能够对身体其他部位进行调节的位点,那它的作用就不一定都是正面的,而可能会有负面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死穴”,如百会穴、尾闾穴、章门穴、哑门穴等。对这些穴位施加过重的刺激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结果。据报道,全身的“死穴”共有108个,其中不致死的穴为72个,致命为36个。所以体表刺激对于身体的作用是各式各样的,从有利到有害,这才是对于穴位全面的认识。

  (3)经络理论需要放弃吗?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经络现象的实质并不是“气血”沿着经脉路线运行的结果,而是神经信号之间的相互影响,那传统的经络理论是不是可以用神经活动的理论来代替呢?

  从理论上说应该是这样的,但是在实际上,这还不现实。原因就在于神经系统是人体系统中最复杂、最难研究的。肝脏的体积和大脑差不多,但是里面的肝细胞彼此相似,执行的是同样的任务。肝脏边缘的肝细胞和内部的肝细胞也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神经系统不同。它是掌管全身活动的地方,也是产生感觉和意识的地方。光是它和全身各部分的联系方式和其结构中各部分的名称就够让人眼花缭乱了。为了使文章简单,我们都尽量少介绍。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就更是超乎想象的复杂。

  人的大脑有100多亿个神经细胞,接近银河系里面恒星的数目。但一个几斤重的大脑,其复杂程度远远超过银河系。银河系里的星球之间基本上是通过重力相互作用,关系简单,也可以用计算机模拟。但是在人的神经系统中,在不同结构和位置上的神经元会担当不同的角色。大脑中每个神经元还能和其他神经元有上万个联系。那就是100万亿个连接。

  在这样的复杂性面前,要弄清各个神经通路的关系,具体说明经络现象产生的细节,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目前的研究基本上还是把神经系统当作黑盒子,从这里输入一个信号,看那里出来的结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在粗线条上找出一些规律,比如脊髓的节段性,大脑不同区域在针灸治疗中的作用,神经元之间非突触的横向联系方式,受体的种类和作用,效应器的工作方式,等等。但是这些研究的层次和整个神经系统的复杂性相比,还是非常低级和初步的。

  要更实际地体会一下神经系统工作的复杂性,我们再举一个例子。低级动物线虫(C.elegans)只有302个神经细胞。在这302个神经细胞之间,就有5000多个连接。比起人的神经系统来,这够简单了吧?原来有人以为,在这些联系的基础上,用计算机模拟,就可以解开线虫神经系统工作的秘密。这些联系早在20年前就已经完全弄清,但是科学家们至今仍然不知道这302个神经细胞是如何指挥和控制线虫的活动的。再看看人的神经系统中的100万亿个连接,你觉得有希望吗?

  所以我们目前面临的,是一个两难的处境。一方面是经络理论的神经机制已经被许多人认识到,但是从目前对于神经系统的知识水平出发,还远远不能对经络现象做出详细具体的说明和预测。在另一方则是几千年前形成的经络理论。它使用的是代号语言,用经络的概念来理解身体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它对于脏腑的概念也是功能性的。它总结了各种经络现象的大量资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关于经络现象的系统理论,也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但是它使用的代号语言和功能概念使它难以和现代医学接轨。

  人的经脉,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像太阳运行的黄道。本来是地球围着太阳旋转。但是在地球上的人看来,是太阳围着地球旋转。从地球上人的眼里,太阳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经过不同的星座。把太阳移过星座的轨迹画出来,就是一条线,我们的祖先称之为黄道,并且对它做了比较精确的计算。根据黄道理论,人们不仅可以解释,也可以计算出一年中太阳在星座中的位置,所以也有可检验性和预见性,虽然黄道这条线实际上并不存在。

  这是对同一自然现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得出不同的,然而都有实用性理论的例子。经络现象也一样。它是一个客观的现象,不管东方人西方人都能发现它。由于发现的早迟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形成的理论也不一样,但是都有实用性。不管刺激穴位的信号是沿着经脉传到内脏上的,还是通过神经纤维之间的横向联系传过去的,实际的效果是一样的。

  人神经系统工作的复杂性,比起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来,不知复杂多少倍。我们想用神经系统的工作方式来取代传统的经络理论,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这还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

  那怎么办呢?看来在指导治病上,我们还得继续使用仍然行之有效的、传统的经络理论。而且在长时期内,它对疾病治疗的指导作用还难以被取代。因为它反映的身体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比如肝脏和皮肤上的肝俞穴)仍然成立。用心经上的穴位治疗与心脏有关的病症仍然有效。但是在科学研究上,就不能再以经络概念作为出发点,因为传统经络概念中的经脉和络脉并不存在。科学研究就要以经络现象的真实机制,即以神经为主导的活动作为出发点。

  要把治病和科研统一起来,就需要在传统经络理论和现代医学之间搭一个桥梁或建一个界面。就像数码电视和类比电视的信号不能兼容,用一个机顶盒就可以转换一样,传统经络理论里面的代号语言也可以被“翻译”成现代医学的语言。比如把西医生殖的概念换为中医理论中肾的概念,把消化功能转换为脾的概念,把沿着经脉的信号传递思想转换为沿着神经路线的传递,就可以做到相互理解。

  当然这不是一个容易的任务,需要边研究,边“翻译”。但是我们没有别的选择。这是历史造成的状况,是人类认识自然(包括人自己)曲折过程的又一个例子。但是人类就是这样进步的。

  [1]1寸=3.33厘米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

© 2019 jinfopa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