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灵异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湘西“鬼师” 傩祭:传自远古的腊月驱鬼仪式

发表于 2019-1-22 13: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苗族有个传统,久婚未育的族人会向傩公傩婆祈求得子,因为傩公傩婆被他们奉为人类始祖。那么,苗族人眼中的傩公傩婆究竟什么样子?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远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繁衍后代,生存的欲望需要宗教(自然宗教)观念的帮助来超越自我,龙的传人以伟大的浪漫主义心性创造了灿烂的巫傩文化。
b8389b504fc2d562c6e0deabef1190ef77c66c8f.jpg


      “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即使在现代,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留于民间。

世上从有人类起,就有了,一种在腊月举行的驱鬼仪式。在带着迷雾和瘴气的山林里,戴着狰狞面具的巫师,吟唱着只有他本人才听得懂的古怪咒语。据说,面具能赋予他们法力,咒语能沟通天地神灵。比傩祭仪式更古怪的,是巫师本身。则是一群奇怪的人,据说,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大病一场后,自然而然就有了法力。他们说,自己是被神选中的人间使者,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傩祭:传自远古的腊月驱鬼仪式

  1980年的一天,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五街乡普早塘村,41岁的村民张达忠忽然得了眼病,一只眼睛“疼得要命”,而且黑眼珠很快变成了诡异的白色。他去乡卫生院看病,也没什么效果,回到家还是疼得厉害。

  这时,他想起了20年前的那天夜里,那个只有他自己知道的秘密。

  那是1960年,那晚张达忠家来了一位奇怪的客人。他从来没见过这个人,这个人宣布自己是神仙派来的,一进门就跌倒在地,起来后就神情恍惚,连说带唱,“就像巫医给人治病一样”。

  张达忠一直记得他唱的内容,大意是“我是管神庙的,我要教你在方圆几十里内当阿贝玛(巫师)和医生、给人治病的权利。”并且,这个权利张达忠必须接受,不然眼睛就会瞎。唱完后,没等天亮,这个人就走了。张达忠此后再也没有见到过他。

  张达忠最初不敢接受,因为他当时是“公家人”,也就是在政府机关里做事的人,那个时代,这样一位公职人员,转而去做被视为“封建迷信”的巫师,是绝对不被允许的。所以,他也没敢跟家人说起这件事。

  但与此同时,他发现自己有了一些变化,比如,对吃东西变得很挑剔,很多过去爱吃的,现在都不想吃了。他戒了烟和酒,只吃几种肉,而且吃的猪、鸡等动物,从宰杀到煮熟的过程,必须干净、得体。他再也不愿意在别人家过夜,也不愿意吃别人家的饭,包括自己亲戚家。

  他还学会了用符水来给人治病,连村里的长者都常常征求他的意见。而张达忠自己解释不了为什么会这些事,他觉得那个人可能真的授予了他特殊的力量。但他始终没有正式担任村里的阿贝玛。

  1963年,因为表现“积极进步”,他入了党,还在另一个村做了两年党支部副书记。

  被神选中的“人间使者”

  之后的20年,张达忠一直平平安安,直到那天眼病发作。这时,他终于意识到“大概是神在惩罚我不按他的授命行事”,于是马上跳起来,爬到楼上,在家神的灵位前烧了一大把香,一边烧一边祷告,保证马上去当阿贝玛和医生,给人治病、举行各种仪式。

  “香一烧完,眼睛就不疼了,至今再没有犯过那个毛病。可是,我觉悟得太晚,行动得太迟,有一只眼睛没有恢复过来,瞎了。”张达忠从此成了方圆几十里地的全职阿贝玛,他不敢不当,他说不能再拿另一只眼睛去冒险。

  这个故事,是人类学者刘小幸博士在云南作田野调查时,对当事人的实录。在他的调查成果中,类似张达忠这样一场异常变故后,就自然成巫师者,数量相当多。他们说,自己是被神选中的人间使者,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这样的人,在中国大地自南往北都有,彝族叫“阿贝玛”,汉族民间叫“大神”,或是“神汉”、“神婆”,这是传承自史前的古老职业,与农民、牧民一样久远。他们的职责,是用符水等独特的医疗手段为周边村庄民众治病、作法驱赶邪灵、水旱瘟疫等灾难。在每年腊月,他们还有更重要的固定活动,那就是傩祭。

  在中国,从有人类起,就有了傩,这是一种在腊月举行的驱鬼仪式。在带着迷雾和瘴气的山林里,戴着狰狞面具的巫师,吟唱着只有他本人才听得懂的古怪咒语。据说,面具能赋予他们法力,咒语能沟通天地神灵。

  方相氏
   360截图-67877453.jpg
  傩,本是巫师为驱鬼敬神、逐疫去邪所进行的宗教祭祀活动,称为傩祭、傩仪,傩师所唱的歌、所跳的舞称为傩歌、傩舞。后来,在傩歌、傩舞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傩戏。

  直到今天,古老的傩祭,仍然遍布于中国大地北到河北、南到西南诸民族的广阔地带。在西南地区,由于群山阻隔、交通闭塞,傩祭尤其普遍。彝族、苗族、土家族……他们的傩仪,据说可以一直上溯到上古传说中的蚩尤时代。

  傩仪之所以在腊月进行,是因为在古人的观念里,这是一年中阴气最盛的时候,而鬼总是伴着阴气而来。古籍《周礼》详细记载了周代宫廷里的傩祭场景:

  一个身高近两米的魁梧武士,带着120名“罪隶”,也就是周族内部因罪被贬为奴隶的人,狂呼号叫着逐一搜索宫中房间,目的是找出“鬼疫”。

  这个领头的武士,与其说是人,不如说他更像一个鬼。他头顶熊皮,从肩部披下,熊皮头部装着带有金黄眼睛的面具,用绳索串连起来,两端挂在耳朵上。那眼睛用黄金铸成,诡异的是,眼睛不是两只,而是四只,鼻子两边各两只。他的身上则穿着褐色上衣和红色裙子,左右手分别挥舞着盾和戈。

  他是方相氏,宫廷特设专职驱疫赶鬼的军官,也就是宫廷傩礼的主角。他被被称为“狂夫”,因为他们必须是个子高、力气大、本领强的军中能人,傩礼的本意,也就是“军人战胜鬼疫”。

  方相氏将宫中每间房屋都搜索一遍后,宣布疫鬼都已被驱赶出了宫殿。然后,军士抬过来一些祭品,挂在宫中四方十二个宫门上。祭品有肢解并风干的猪、牛、羊肉,这是要祭祀宫门之神,希望他把守好大门,不让鬼疫重新窜入宫内。

  “磔禳”

  但祭品不只是猪、牛、羊肉,军士们陆续挂出来的祭品中,还有一些是人的躯干、四肢甚至头颅。它们同样被风干,挂在宫门上。这是人牲,是被杀死后献祭的异族俘虏。

  每次傩祭时用到的人牲,多则三五百人,少则过百,最少的也有二三十人。这是一种特殊的祭祀礼仪,名叫“磔禳”。磔,肢解尸体;禳,祈祷消除灾殃。

  但傩仪也不只是在腊月举行。一年之中,什么时候举行傩仪,是不是要“磔禳”,在几个宫门磔禳,要根据不同时节阴气的轻重而定。

  仲春也即阴历三月,阴寒气尚存,但阳气正在东方上升,所以只磔南、西、北三面的九个门,让东三门的阳暖之气充满各方,使万物感气而生;夏季阳暑气过剩,驱之反会有害,所以不傩也不磔;阴历八月,阳气尚未衰退,但阴气将至,采取中和的对策,只傩不磔;而十二月阴气极盛,不但要有傩仪,四面十二门也都要磔禳。

  这是国家举办的傩仪,风格雄浑、凛冽,似乎是以举国之力同厉鬼、自然灾害、瘟疫进行较量。相对的,在民间,则有“乡人傩”,大概情况差不多,当然,血腥的“磔禳”是不会有的。

  童男驱鬼

  近千年后的汉代宫廷,傩祭依然存在,不过已经文明、开化得多,“磔禳”没有了,形象恐怖的方相氏,也已经换成了宫中的宦官。在汉代宫廷中,从事傩祭的宦官有个特殊的名称——中黄门。

  他们会舞蹈、能歌唱,而跟着他在宫中跳舞、呼喊的,也不再是奴隶,而是一个个十来岁左右,面容俊美的童男。 最初,汉朝人选用的是童男童女各半,因为童男童女的纯洁,代表了求神的虔诚。后来又只用童男,因为纯阳的童男更能驱除代表鬼疫的阴气。

  这些童男在呼喊中,还唱着一首奇怪的歌曲,而他们的头上,带着十二种不同的面具,那是一些从来没人见过的怪兽形象。每一种怪兽,专门对付一种鬼疫,汉代人要对付的鬼疫,又增加了一些他们害怕的东西,比如最毒害人的“蛊”,这种可怕的巫术常在汉代后宫争宠中使用,巫人用木偶和纸人做成仇敌的形象,以此来加害别人。

  这十二种怪兽,分别名叫甲作、巯胃、雄伯、腾简、揽诸、伯奇、强梁、祖明、委随、错断、穷奇、腾根,似乎从来没有人见过它们的真容。流传下来的史书,也只记载了其中的四种,它们分别是:

  雄伯,传说中能吃“魅”的神;

  伯奇,即百劳鸟。这种鸟本来是人,他的父亲轻信后母谗言,将他杀死,父亲发现错杀后,又射死了后母。伯奇变成了鸟,但心明如镜,能知噩梦、吃噩梦;

  强梁,又叫疆良,它有老虎的头,人的身体,口里衔着蛇。强梁与祖明一起共同吃磔死、寄生两类鬼疫;

  穷奇,一种像牛的动物,浑身长着坚硬的刺猬毛,叫声像狗。穷奇与腾根一起,专门吃最可怕的蛊。

  这十二兽出身都不好,连根基很正的伯奇,人们也嫌他的叫声会导致死人。但它们能吃掉鬼疫,而被人们利用。

  120名童男摇着鼓,夹着人的呼号声,惊天动地,声势十分浩大,在宫中一间一间房子地赶鬼出宫。最后还要劝鬼疫赶快逃跑,不然就会被十二兽掏心、挖肺、抽筋、扒皮、吃掉。

  湘西“鬼师”

  传承自远古的傩祭,一直在当代还遍布中国各地。不过,较之人类蒙昧时代傩祭的血腥恐怖,当代的傩祭,无疑已经文明得多。

  其实,汉代以后,巫傩歌舞就已经逐步融入了杂技、巫术等内容,表演因素更多,并与地方戏剧融合,甚至出现了傩、戏杂陈的局面。那些原生态的神秘仪式,只在少数边远地区得以保留。

  但将之放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大背景下,它依然显得极为古朴、原始,甚至带着神秘的蒙昧气息。

  湘西,中国地势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的交汇处,云雾缭绕之下的武陵山、雪峰山,阻挡了它与外界的联系。

  在武陵山与雪峰山之间,发源于梵净山南麓的锦江河,自西南向东北流经“麻阳陆相红盆”里的山原和丘陵,这里是位于湘西腹地的麻阳县,在县境西部的一个山村里,一场带着杂技性质的节庆正在举行。

  这是农历正月十五。苗族人是在每年这一天送旧迎新。此刻,他们正在观看这节庆中最为隆重的表演“上刀山”。这是湘西“鬼师”们必备的傩技之一,“鬼师”这个称呼,就相当于彝族的“阿贝玛”,或是汉族的“神汉”、“神婆”。至于

  “傩”,除了在一种叫“傩堂戏”的地方戏曲中使用外,一般湘西人已经很少再用了。

  村子里的人围着一块开阔的平地,只见平地中间放一根四五丈高的木杆,木杆粗且直,顶上竖一面深黄色的旗。杆子上带着的似乎是一把把短刀,但又看不分明。因为只有刀把,隐约的刀口均用麻布紧封,有些神秘、庄严。

  有几位身穿红袍、佩牛角司刀的人,正在人群的一边,口中似念着咒语,但又听不清楚,不知他们说的什么。他们就是“鬼师”。村民们都晓得,这些咒语是不能外传的,是故意念的不甚分明,免得外人听了去。

  “上刀山”

  到了中午,苗人的“三连铳”大炮在山头响起,此时,那几个“鬼师”舞着花旗,在炮声中走到场中央。他们合掌指天,光脚赤手,耍舞一阵后,领头的“鬼师”走到杆子下面,慢慢揭去那些麻布,果然是一把把短刀,刀刃向上,一共36把。

  领头的“鬼师”先用手紧扣着上面的刀刃,脚轻轻踩上下面的刀刃,爬上了“刀山”,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紧接着,其他鬼师也一个个跟了上来,一级级踏刃朝上攀登。他们的手指弯曲,死死地扣着刀刃边缘,但手指并不和刀刃接触;脚踏在刀刃上,轻捷而平稳,绝不在刃上有一丝滑动。越往上,刀刃越锋利,每爬上一级阶梯,围观的人群就齐声喝彩。

  领头的“鬼师”爬上了顶端,他扯下一根头发,往那最锋利的刀上一搁,头发即断成两截。然后,那“鬼师”从腰间拿出一只牛角号,仰天鸣响,雄浑激越的号音在人们耳际萦绕,在山岭间回荡。

  等到几个“鬼师”们都上到了顶端,他们又头朝下,把脚搭在刀刃上,表演起了倒挂金钩!接着,还有大鹏展翅、观音坐莲,都是在刀刃上表演。

  正在这时,忽然“三连铳”又跟着锣鼓、唢呐、爆竹一道,震天动地的轰响。一对戴着凶神面具的人,跳着怪异的舞蹈,呼喊着,走进场地中央。他们的面目,多立眉突眼、翘嘴獠牙,有勾簿判官,有押兵先师,还有钟馗、灵官。而围观村民的情绪,此时也达到高潮,雀跃、欢呼,如痴、如醉……

  每年除了元宵节,农历四月八和中秋节,也要举行这种“上刀山”的傩技表演。此外,还有“下火海”,即将若干砖块立起,排列成一沟槽,槽内烧木炭,将砖块烧红,“鬼师”赤脚于烧红的砖块上行走;而含红耙齿则是将铁耙齿烧红,“鬼师”将它含在嘴上。

  带阴兵

  这些表演是给鬼神看的,也是给信徒和观众看的。前者在于告诉各路鬼神妖魔,“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鬼师”法力无边,各路鬼神妖魔,不得胡作非为;后者在于展示傩坛威风,吸引信徒,招来观众。

  但苗人“鬼师”绝不只是会表演,除了上刀山,他们还会统帅“阴兵”。

  在湘西的大山深处,鬼与神,是人们的重要信仰。鬼师,则是连接人与神的纽带。几乎每一个山村里都有鬼师,他们代代相传,家里都有着古老的符咒天书。他们就是今天的“方相氏”,是傩仪的主角。麻阳县现在就还有340多位“鬼师”和“道师”。

  那些祖传古书中,有关于“元皇流教”祭祀、师承及各种符咒的记载。比如,在一个名叫段法兴的“鬼师”家中,那流传已有三四百年的古书中说,他们的祖师法名叫“张法高”。尽管不知道这位祖师爷真实的姓名,但在四川峨眉山却有他的牌位……

  如今的“鬼师”也已与各种“道师”混杂、合流,麻阳鬼师的唱词中,“三清大道、十极高真、三元法主、王母仙人……北极星君、五岳大帝,还有启教祖师吕山九郎、横山七郎、张姓二郎、李五郎、百法七十二位真人,以及天下统兵大元帅、五营四哨统帅”等各方神灵都在恭邀之列。

  身披鬼邱、脚踏鬼罡、手拿鬼剑, 相对于主要做超度亡灵的“道师”,“鬼师”还有傩愿、取魂、渡关、安床、求子等等义务。 有长时间家族传承的“祖传鬼师”很受苗人群众的认同。

  “鬼师”所使用的法器,除司刀、牛角、竹筶外,还有宝印、“柳机袋”。而上刀山,最厉害的“鬼师”上的是36级刀山,不够厉害的,只能上12级、24级。

  据说“鬼师”还可统帅阴兵,但他们自己对此讳莫如深,他们会告诉外人自己阴兵的数目,外人却从来不知道,也看不见,这些阴兵究竟在何处,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巫傩活动在赣鄱大地可上溯到殷商。经三千年的沿袭、发展,江西傩文化形成了历史积淀丰厚、原始形态古朴、文化遗存众多、文化体系完整等鲜明的特点;江西傩事活动分布广泛,其中的许多民俗遗存和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据 1995 年调查统计,全省有 25 个县(市)有傩事活动,保留的傩舞傩戏节目 247 各;江西傩被学术界誉为古代文化的“活化石”,倍受瞩目,多次应邀远赴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及香港、台湾地区表演、交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诞生地

  世界上的文明古国都处于北纬30度左右。中国的文明是农业文明,中国农业文明的核心文化是水稻文化。水稻是一种喜暖畏寒、宜水忌旱的农作物。因此,只有在北纬30度左右,具有平原和沼泽地貌的地区最适合水稻的生长。中国南方的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大面积水域和它的水源地都有可能是水稻文化的发祥地。由于“傩文化”是农耕时代的意识形态,它只能依附农耕文化才能生存。因此,它也应发祥于上述地区。

  傩字介绍

  要知道什么是傩文化,首先得了解什么叫“傩”。“傩”这一名称,“傩”是汉字中最神秘的字,

  在数量庞大的汉字字库中,最古老而神秘的字是哪个?笔者认为应该是“傩”(nuo,读诺,繁体“傩”)字。

  字是象形文字,由象形、

  会意、记音三要素组合而成。它的意义往往包含在它的象形之中。傩字的繁体字由“亻”、“堇”、“隹”三字合成,“亻”字表示它与人事有关,“堇”是记音,“隹”就是雀。因此,“傩”就是崇拜神雀的农耕民族所举行的“神雀祭”。“傩文化”就是因祭祀神雀而产生出的一系列“神雀文化”。雀、鸾是一音之转,因此,这种被中国人崇拜的神雀,也就是鸾鸟,在中国古籍上有雀、雒、鸾、丹雀、彩鸾、鸾凤、丹凤、凤凰等种种称谓。这就是我所说的,为什么“傩文化”就是“鸾文化”的原因。

  分布领域

  傩文化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中国的傩,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各有特点。以服务对象、演出对象和演出场所划分,分为民间傩、宫廷傩、军傩和寺院傩四种。土家、壮、侗、仡佬、苗等民族的傩戏属民间傩;地戏、关索戏属军傩;藏族聚居区大寺院的跳鬼,包括北京雍和宫的正月跳鬼属寺院傩。据有关专家调查表明,贵州是我国傩戏最多,品种较齐全的省份,因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与兴趣,美国、日本、法国、西德等10多个国家的专家多次专程前往考察。

  历史形态

  上甲微创建禓五祀

  据《山海经》记载,夏朝帝泄十二年,在华北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商族首领亥,赶着牛群去有易国(地当今河北易水流域),有淫秽不轨之事,被有易国王绵臣杀死。亥的儿子微,“假师千河伯,以伐有易”。最后消灭了有易国,杀了绵臣。

  微,又叫上甲微或上甲。也说微是名,上甲是字。他与夏帝泄是同一时代人,约在公元前19世纪初叶。从商族始祖契到汤建立商朝前共14代,微是第8代,处在当中。他是商族历史上一位重要的领袖,消灭了有易国,替父报了仇,为商争了光。为祭祀亡父又创建了“?五祀”之礼。

  (禓,shang ),一是鬼名,指非正常死亡之鬼,称为“强死鬼”;二是礼名,禓礼;三是行祭,动词。五祀,有五种祭祀对象:门、窗、井、灶、中霤(屋檐或堂屋)。禓五祀,《说文解字》示部说:“禓,道上祭”,要将亥的尸体从有易国运回,当然也有一个“道上祭”的过程。而微创建的是“禓五祀”,还不是一般的“道上祭”。在当时,禓五祀很可能是一个完整的仪典,因为?鬼死得冤,特别不安分,所以禓礼要将门、窗、井、灶、屋檐(堂屋)都搜索驱赶一遍,以免有强死鬼被遗漏。可见,禓礼比傩礼更细、更费力气。后代则把禓和五祀,分成两类仪典。

  创禓五祀本来祭祀亡父,但其深层意图或许是为增强国力,以征服邻国,并夺取夏王政权。这是商族历史上的一大转折,从此商族不断壮大。甲,是天干之始,殷人将天干应用于天文、历法、农业生产、宗族谱系和宗教信仰等多方面,使商族在科学、文化方面逐渐发达,乃至超过夏王朝的实力,这应当都是在上甲微手上加速发展起来的。

  商禓,就是商傩。饶宗颐说:“按?#91;即禓,与傩字同”。

  东汉学者郑玄注《礼记·郊特牲·乡人禓》说:“禓,或为献,或为傩。”这样说来,实际上它是一礼三用。你看:第一,傩,驱赶一般的鬼疫,是定期的。第二,禓,不定期。因系驱赶强死鬼——非正常死亡之鬼,所以要比傩礼更激烈,更复杂,需要将门、窗、井、灶和屋檐(或堂屋)等处都要搜索驱赶干净。第三,献,上甲微祭祀亡父亥,必有献。

  礼 五礼 傩礼

  中国古代的礼,是一种基本政治制度,关系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礼从风俗中提炼而来。礼就是法,违礼就是违法。礼又是一种宗教,古代的礼也是由国家组织和管理的宗教活动。所以,中国宗教史常称其为“国家宗法制宗教”。

  中国古代的礼分为吉、凶、军、宾、嘉五类,称为五礼。两千多年的古代历史,也是五礼的历史。汉族统治者用这个系统,掌管中央政权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也用这个系统。甚至民国时期也将当时的礼仪制度都纳入五礼分类中。

  古代的傩礼,有两大任务:一、定期驱傩;二、为死去的帝王将相送葬。它至少与军礼和凶礼有关。所以,要了解和研究傩文化,也需要多少知道一点五礼的常识。简单的说:一吉礼,是对天神地祗和宗庙(祖先)的祭祀之礼。封禅就是历代最大的吉礼。二凶礼,是指伤亡灾变之礼,包括水旱、饥馑、兵败、寇乱等礼,以丧礼最为重要。三军礼,主要是指军武之礼,有亲征、遣将、受降、凯旋、大射等礼。傩礼,多数朝代都归于军礼。四宾礼,是指君臣、父子等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中央与地方、中国与外国之间关系的仪典。五嘉礼,则是指登基、册封、婚冠、宴乐、颁诏等“喜庆”之礼。

  傩礼,在五礼中是军礼的一个项目,它本身就是一种带军事性质的行动,诚如唐代贾公颜疏所说,傩礼“亦是武事”。周代傩礼的主角方相氏,由掌管军政军赋的大臣夏官大司马领导。方相氏本人没有爵位,不在士大夫阶级之列,却是掌管驱鬼逐疫的下层专职军官。方相氏被称为“狂夫”,就是因为他们是个子高、力气大、本领强的军中能人。由此可见,周代傩礼的礼意是“军人战胜鬼疫”。

  从“酬神”到“娱人”的变迁

  傩戏是一种从原始傩祭活动中蜕变脱胎出来的戏剧形式,是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合的孪生子,积淀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文化和民间艺术。这种戏曲艺术形式,曾经一度遍布三湘四水,省内的苗、侗、瑶、土家族村寨都有其活跃的身影,是我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湘西称之为傩堂戏、傩神戏、土地戏、师公子戏,湘南称为师道戏、狮子戏、脸子戏,湘北一带则称为傩愿戏、姜女儿戏,湘中称为还傩愿、老君戏等。

  傩是古代驱疫降福、祈福禳灾、消难纳吉的祭礼仪式。巫傩歌舞逐步溶入了杂技、巫术等内容,扮演因素、表演因素也增多了,并与其他地方戏剧种有所借鉴与交流,甚至出现了傩、戏杂陈的局面。随后,我省各地的巫傩活动出现了逐渐戏曲化的倾向,剧目日渐增多。到了清代的同治、光绪年间,傩戏已初步脱离了傩坛,登上了戏台,而且常年都可以演出。到了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傩戏还进入到热闹的城镇演出。

  新中国成立之后,傩戏的封建迷信色彩受到抑制。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傩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消失,但在我省的一些地方还保存着这种古老的戏曲形式,湘西、湘南、湘北以及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活动着一些业余的或半职业化的傩戏剧团。

  古傩样板 周代宫廷傩礼

  宫廷特设的专职驱疫赶鬼的军官方相氏,是宫廷傩礼的主角。他头上顶着熊皮,再从肩部披下。熊皮的头部装着四只金黄的眼睛,穿着褐色的上衣和红色的裙子,左右手分别挥舞着盾和戈,率120名“罪隶”,狂呼狂叫地在宫中一个一个房间地搜索鬼疫,把它们驱赶出宫去。《周礼·夏官》是这样写的:“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盾,率百隶索室驱疫”。这就是西周宫廷傩礼的基本式样,就是那么简单,那么粗犷。

  “黄金四目”是什么意思,学界还有很多争论。清代孙诒让认为:方相氏的面具,不是装在熊皮的头部,而是将黄金铸成的四只眼睛用索串连起来,然后两端挂在耳朵上,四只金眼布置在鼻子的两边。这种说法有合理的成分,现今江西乐安的“鸡嘴”和“猪嘴”面具,就类似此法。

  西周有罪、蛮、闽、夷、貉五种奴隶,后四种都是外族俘虏。罪隶,则是周族内部因罪被贬为奴隶的人,其中挑选120 名,平时在百官官府做“家中小事”(轻微劳动),举行傩礼时,则由方相氏率领在宫中驱疫赶鬼。傩礼中的“百隶”是个概数,实际上是120名。

  周代的礼制相当繁复,大多追求庄严隆重,配有乐舞。却也保存着像傩礼这样粗糙的礼典。这种宫廷傩礼后世称为“周之旧制”,当做傩礼的样板。它有三个特点:

  第一,它是朝廷规定必须举行的礼典。宫廷每年定期在春、秋、冬各举行一次。冬季是在除夕进行,由于天气最为寒冷,要求全国上下全都要各自参加不同等级的傩礼,称为“大傩”,奴隶也得参加。

  第二,它是原始傩仪意念的遗存。主角方相氏还是半人半兽的打扮。长期继承着驱赶“无形之鬼”的格式(傩传到日本则很快改用有形之鬼。中国和韩国有些地方后来也用有形之鬼)。整个傩礼不信神,更不求神。傩礼驱疫总是驱之必胜,凭的是方相氏的凶丑和力量。

  第三,它保留了浓厚的原始群舞成分。整个仪式简单、粗犷,没有迎神送神等多余的程序。只是在傩礼前,有个“舍萌”仪式,是为天子求来年吉梦的,也是为傩礼开路。而傩礼本身宗教因素很淡。方相氏与百隶驱疫,也只表达一种疾恶如仇的情绪,没有其他情节。

  千古之谜 十二兽

  上古的傩,简单而又粗犷,保持着浓厚的原始群舞特点。进入秦汉时期,由于信仰和艺术活动的新发展,要求傩礼也要有所提高。从秦和西汉的傩礼开始,逐渐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和程序。先是在方相氏和百隶的基础上加进了童男童女,东汉前期又将童男童女改成只有童男担任的“侲子”。到了汉末,更增添了“十二兽吃鬼歌”及其表演过程。

  晋代司马彪《续汉书·礼仪志》记载的这种汉末傩制,其他所有后汉史书全都没有提及。其中,十二兽(又称“十二兽神”或“十二神”)的多数出典无从查考,被十二兽“吃”的十一疫大多也找不到来源。这很可能是这种傩制经历的时间极短,又逢兵荒马乱,使典故失传,终成千古之谜。“十二兽吃鬼歌”的内容是说:甲作、巯胃、雄伯、腾简、揽诸、伯奇、强梁、祖明、委随、错断、穷奇、腾根十二位神兽,分别要吃鬼虎、疫、魅、不祥、咎、梦、磔死、寄生、观、巨、蛊等十一种鬼疫;最后还要劝鬼疫赶快逃跑,不然就会被十二兽掏心、挖肺、抽筋、扒皮,以致被十二兽吃掉。十二兽中能找到明确出典的有四种:

  ①雄伯,传说中能吃“魅”的神。

  ②伯奇,即百劳鸟、鵙 。他本来是人,其父轻信后母谗言将他杀死,变成伯奇鸟,父亲发现错杀后,便射死了后母。伯奇变成了鸟,但心明如镜,故能知恶梦、吃恶梦;

  ③强梁,又叫疆良,虎首人身,四蹄长肘,能衔蛇操蛇的神。强梁与祖明一起共同吃磔死、寄生两类鬼疫;

  ④穷奇,像牛,一身长着坚硬的刺猬毛,其声如狗,吃人。又说像虎,长长的尾巴,爪如钩,手如锯。它专吃正直忠良的人,却细心侍候奸邪恶劣的人,是一个奇得不能再奇的“穷奇”。穷奇与腾根一起,能吃流传最广的鬼疫蛊。

  可见,十二兽出身都不好,连根基很正的伯奇,人们也嫌他的叫声会令人家死人。

  不过,司马彪记载的这种傩仪的整体结构是清楚的。它有一个“先倡→后儛→再驱疫”的简单情节,整个仪式就是一出雏形傩戏。即:开始,由太监中的艺人中黄门带领120 名侲子倡(似唱非唱,似说非说)“十二兽吃鬼歌”;接着是“方相与十二兽儛”(请注意:这是带单人旁的舞字,强调的是其表演成分)。中国戏剧史专家任半塘《唐戏弄》一书说:“汉制大傩,以方相斗十二兽,以斗始,而以舞终。”斗,是镇服十二兽的过程,令其改恶从善;舞,是方相率领十二兽和120名侲子,在宫中一间一间房子地赶鬼出宫。120名侲子们各自手摇拨浪鼓(鼗鼓),鼓声和人的呼号声,惊天动地,声势十分浩大,鬼疫还能不被吓跑吗!

  从驱兽到驱傩

  “傩起源于原始狩猎活动”的假说,得到较多学者的认同。这种假说认为,它有一个从驱兽到驱傩的发展过程。

  狩猎,是人类延续了几百万年的生产项目,再驱赶中猎取动物是一种基本的技能。经历了旧石器时代长期的狩猎实践,人们不断观察和摹仿动物行为,在狩猎之余也会手舞足蹈,以表达狩猎成功的喜悦和对动物的喜爱,并力求摹仿得逼真。这便是原始驱赶式群舞,一种最接近自然状态的艺术。

  稍晚,发明了面具狩猎法,人们靠着面具伪装,接近和袭击野兽变得比较容易,狩猎成功率大为提高。人们便以为面具本身具有某种力量,因而产生了崇敬甚至敬畏面具的心理,早期的狩猎面具是假形和假头。在原始假面驱赶式群舞与原始巫术结合之后,逐渐演变成原始假面式巫舞;进入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驱赶巫舞逐渐转向以农耕为主题,成为农业社会的驱赶式巫舞。

  生活在不同地区的早期人类,本来就有相对不同的生活状况。私有财产的出现,促成了社会的大分化。在我国,就有定居的旱作农业、稻作农业、半定居农业、草原游牧业、高原农牧业等不同经济类型同时并存。最迟到青铜时代,便形成了中原史官文化、南方巫官文化、北方萨满文化等不同文化形态。至少在考古学上,它们之间有着质的区别。进而造就了许多不同形态的假面驱赶巫舞。在中原,则形成原始傩仪。

  这种原始傩仪应当有这样一些特点:最初是随意、杂乱无章的,没有整齐的步伐,摹仿的是追捕动物时的速度和效率。没有程式,无需继承,每次的舞姿可以不同。但是,少不了“驱逐状“这个基本形态语言;要披兽皮(准假形)或戴兽皮假形面具,跟真狩猎时一样做动物打扮,并且力求摹仿得逼真。

  傩神与戏神

  我国各地有数不清的傩神,也有数不清的戏神。稍稍辨认就可以发现,傩神和戏神之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首先,民间普遍称唐明皇为戏神,但早在明代,湖北蕲州的傩队,就抬着唐明皇的神像四方游走,可见唐明皇也是傩神。同样,二郎神、老郎神、太子神,都兼有傩神和戏神的双重身份。

  其次,戏神的偶像,往往为童子相。旧时戏班中的婴孩道具就是戏神的偶像,演员上台前要对着木偶道具作揖,祈求上台演出平安顺利。这个婴孩道具被称为唐明皇或老郎神。内蒙古、河北、天津和东北三省普遍流行“供彩娃子”习俗,“彩娃子”为一男一女两个木雕的小童,身着彩色衣裤。演员上台前要对“彩娃子”燃香扣拜。陕西、河南的戏神“庄王爷”也是木刻的童子,清康熙时甘肃某戏班直称戏神为“童子爷”。

  傩神的偶像也往往是木雕的童子相。江西有不少傩班供奉傩神太子,把一个童子偶像摆在祭桌上,演出前后都要对着“太子”祭拜;傩班演员的衣服上,写着“傩神太子”几个字。南丰县石邮村的“傩神庙”中供奉的傩神就是少年童子相。安徽贵池傩戏的神像,是一个高二尺馀的农村小孩儿形象。福建邵武有“太子菩萨”信仰,其偶像为一木雕小孩。傩戏品种之一的福建龙岩师公戏,把一婴孩砌末称作“太子爹”,演出前后有迎送“太子爹”仪式。贵州傩仪也有“送太子”仪式,偶像是一个约一尺长的木雕男童偶像,其生殖器被刻意雕出。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傩神与戏神的相似,不仅反映出戏源于傩这一事实,而且反映出童婴崇拜、生殖崇拜在我国根深蒂固。

  傩的根本目的是驱逐疫鬼,因为疫鬼使人生病、致人死亡。在先民们看来,童婴是最容易生病、夭折的,因而为童婴驱逐疫鬼早在上古已成为傩的基本目的之一。同时,妇女不能生育或不生男婴,也被看成是疫鬼作祟,所以傩中包含着生殖崇拜的旨义是不奇怪的。

  早在汉代,宫中大傩便使用120个10岁到12岁的童子,而江苏南通一带流行的傩戏至今被称为“僮子戏”,反映出人们延续后代的强烈愿望。

  戏剧史研究中的傩戏热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文献的民族。有关巫风傩俗的记载泛见于经、史、子、集。经、史主要记载宫廷“大傩”的仪式程序;子、集大都记载民间“乡傩”的形态。记载固然丰富,却“述而不作”,缺乏条分缕析的研究。

  继王国维之后,20世纪30年代,留学日本的学者岑家梧著《图腾艺术史》一书。书中主要介绍西方学者有关原始图腾艺术的研究视角以及成果,同时附录《中国图腾跳舞之遗制》一文,对中国古代文献中与图腾相关的巫风傩俗进行了归纳。作者认为,中国远古传说中的“百兽率舞”,就是原始人类拟兽舞蹈的遗绪。文中还梳理了经、史、子、集中的典型事例,以及各地民间习俗中的牛舞、祈年舞、贵州苗族的“跳月”、海南黎族的“盘瓠舞”等等,文中写道:

  关于傩舞、傩的起源,传说皆运用模拟动物的跳舞以驱逐四方疫鬼。

  春秋前后,傩舞习俗的用意已转为驱邪逐疫。百戏、角抵也演变为民间节令的娱乐形式之一。然跳舞中的动作、仪仗、身体装饰仍然有模仿动物的用意,所表现的图腾跳舞的痕迹至易找寻。

  这一观点具有“发现”的价值,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不过,仅仅局限于“拟兽”的图腾因素,未及其它。

  戏剧史学者也很快注意到了这一点。周贻白在40年代完成、1953年出版的《中国戏剧史》第一章“中国戏剧的胚胎”中这样写道:

  最初祀神的乐舞本属巫觋。三代以下,乐舞虽渐用于娱乐,但……亦仅仪式的一部分。其歌者或舞者为优为巫,很难分别。

  汉代……承接了周秦之制,……祀祭所用依然崇尚旧有的仪式,不过规模已较不同。如“驱傩”一项,虽为仪典,实以舞蹈方式出之。……这形式虽或来自民间,但其形式仍很庄重,由此,反衬出乐曲的发展完全依仗着民间的来源。

  这里涉及了巫傩与戏剧的关系,强调了民间的创造。

  由于巫傩涉及封建迷信,50年代以后,渐渐被视为学术禁区。1956年春、1957年夏,文化部中国舞蹈研究会、中国舞蹈家协会曾两次组织调查小组,对江西、广西遗存的傩舞进行过调查、记录,此后便不再进行。60—70年代,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巫风傩俗自然属于被扫荡的“牛鬼蛇神”之列,研究无从谈起。

  无庸讳言,巫傩现象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然而它所负载的人文的、历史的、艺术的信息,却是难以取代的珍贵资料。80年代初,随着文化大革命后的拨乱反正,相关的课题才被提到日程上来。随即,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当时的美术家协会主席华君武认为:巫傩面具是“民间艺术的宝库”;戏剧家协会主席曹禺惊叹:巫风傩俗所负载的文化现象是我们民族的又一道“文化艺术长城”,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国戏剧史或许将因此而改写”。

  在各地一系列研讨活动的基础上,1988年11月,中国傩戏学研究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有关巫风傩俗的研究进入了集团性研究的层面。该学会成立至今12年,团结、联络来自戏剧界、民俗界、舞蹈界、美术界、音乐界等领域的300余名学者,成果颇丰。据统计,会员们撰写的专著有20余部,论文1000余篇。又与台湾学者合作,出版巫风傩俗的调查报告及民间傩戏、地戏、目连戏剧本集80余种。还与有关单位合作,自1990年至2002年,在全国各地区举办国际性学术研讨会近10次之多,为弘扬我国的传统傩文化作出了极大努力。

  此外,各地区举办的调查考察、学术研讨、展览、表演、中外互访等活动不计其数。毫无疑义,80年代以来,巫风傩俗以及傩戏的研究业已成为学术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傩俗崇拜

  种类 形式 仪式

  安徽芜湖市的“马灯”

  安徽祁门县的《游太阳》

  安徽歙县的《打罗汉》

  安徽芜湖市的《跳荷花》

  安徽歙县的《嬉锺馗》

  广东潮汕“英歌”与闽南“宋江阵”

  社渚傩文化

  社渚傩文化

  椎牛祭:苗族祭祀盘瓠神的仪式盛典

  广西仫佬族的“依饭节”

  广西苗族的“磨过”与“芒蒿”

  江西南丰的“搜傩”仪式

  汉军旗人祭祀仪式——跳虎神

  傩傩送丝蚕

  青海三川土族“跳法拉”

  山西曲沃的“扇鼓”傩礼

  社渚傩面具

  社渚傩面具

  福建南平的 “蛇王节”

  三川土族的“纳顿节”

  北京雍和宫的“跳布札”

  “三星堆”的青铜巫师人像与面具

  江苏溧阳社渚镇的“竹马灯”、“祠山庙会”、“冻煞窠”、“跳幡神”、“跳五猖”、“跳观音”、“跳祠山”、“祠山舞”、“关公舞”等

  安徽郎溪梅渚镇的“跳五猖” [2]  、“降福会”等

  古老的战阵文化遗存

  九曲黄河阵又称“九曲黄河灯”,简称“跑黄河”,流行于山西、内蒙、辽宁等地,是一种通过走阵形式进行的社火祈福活动,一般是以村社为单位,在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举行。

  黄河阵体主要用高粱秸(俗称“秫秸”)搭制而成。首先将十来根秫秸用麻绳扎成把子。再根据阵图要求的大小,以一米五株距,把扎成的把子一排排冻埋在地上。然后,再用捆好的把子将四面外边第一排把子连接起来,围成一个方城。而方城内埋好的把子也要按阵图的路线用草绳连接起来。这样黄河阵体就形成了。最大的方阵称谓“三九连城”,约二里见方,需用9600个把子。阵体搭好后,则要在阵中央立一杆,顶部安有方斗,斗正中插一黄色镶黑边的狼牙大纛,四角各插一红、兰、白、黑三角旗。方斗下方除拴一串九连灯外,还拴有四根挂有彩色小旗的长绳与方阵的四角相连。旗杆下放一红漆八仙桌。方阵的南面还要设用松枝搭成的入口、出口,称谓“阵门”。阵门贴有对联。入口的门楣横批为“三官圣会”。另外,阵门外应留一空场,空场对面座南朝北搭一神棚。因为跑黄河在元宵灯节举行,每一个把子上均安放一盏纸糊彩灯,灯内放一装满酥油的灯碗。

  十四日清晨跑会开始。首先由会首带领秧歌队至附近庙宇,请来天、地、水三官及三霄娘娘神位。三官牌位要放在阵前的神棚中。三霄牌位安放在阵中旗杆下的供桌上。以上仪节称谓“迎神安座”。这时空场上已集聚了十里八村来跑黄河的民众。三声铳炮响,会首开始给三官神位设供、燃香,秧歌队则唱起“秧歌柳子”表演起秧歌,是谓“飨神”。飨神毕,在会首前引下秧歌队扭着秧歌绕阵一圈,回到阵门入口处,是谓“踩阵”。以上仪节进行完毕,接着又是三声炮响,群众跑阵正式开始。他们由会首和扭着秧歌的秧歌队为前导,按阵图顺着拴有绳子的秫秸把子限定的路线至阵中央,设供拜三霄娘娘。然后,再按阵图路线走完全阵,由出口出阵。

  首次仪式进行完毕后,各地前来走阵的群众可以随时进阵跑黄河,人们多以没有秧歌队带领却能顺利跑完全阵为快。因为这意味着来年大吉大利,一顺百顺。凡是跑黄河的人大多不止跑一次,认为次数越多越吉利。特别是体弱老年人,即使让人扶养背着也尽量要多跑几次。

  十五日是跑黄河的正时辰。夜晚,全阵燃起彩灯,村人以家庭为单位,举着自制的花灯,提着盛满酥油的瓦罐,离开家门。出村后,则掏出事先备好的棉捻,沾酥油,点燃,向路旁抛撒,称谓“亮道”,目的在于驱邪除祟。进阵前则要给三官老爷磕头、添油、烧香。进阵后要给三霄娘娘磕头、添油、烧香。当天,还有一约定俗成的习惯,就是允许青年妇女偷灯碗,据说可以生育贵子。会首则派专人补灯,补灯越多,越说明办会成功。据说这意味着今后村内的人丁兴旺。

  九曲黄河灯会并不是年年举办,一般是遇有大喜事需要庆祝,或遇到了天灾人祸需要消灾免祸时,方能举行。但每次都必须连续举办三年,头一年称“跑龙头”、第二年称“跑龙身”、第三年称“跑龙尾”。如果身子不全,龙就不会翻身布雨,后果是容易引来旱魃。由此可见,这种具有战阵特色的传承仪式,确为上古巫傩文化的历史遗存。

  傩傩送丝蚕

  在四川民间傩戏里,有一出《送丝蚕》的剧目。剧中主角傩傩面戴一个没有下巴的面具,在土地与春宫陪同下,挨家挨户送丝蚕贺春,祈祝人们四季兴旺,家境富强。可是,傩傩为什么没有下巴?为什么要挨家挨户送丝蚕,说来故事颇为传奇、生动。

  话说,傩傩自幼失去双亲,七岁即上财主家当马童牧马。傩傩主家,家境豪富,膝下只有一女,伶俐可爱,远近闻名。可是年已二十,仍不出嫁。远近宦官子弟、富豪人家,相媒求婚,概不应允。一天,又有一官宦大户前来提亲,员外见年轻人彬彬有礼,又门当户对,当即应下聘礼,可是小姐誓死不嫁。员外大怒立即究问原因,若说不清原因便立即许人成亲。无奈之下,小姐实话禀告自身已许他人。员外大惊追问许与何人,由何人媒证?小姐说,身许家中白马,马童傩傩为媒。并说白马乃神灵投胎,不久即可变人成亲。员外气极召来傩傩盘问,傩傩说,是梦中白马相托,小姐应允。员外怒不可遏狠狠打了傩傩一巴掌,把傩傩打倒在地,打掉了傩傩的下巴,并将傩傩赶出家门。接着,杀死了白马,把马肉喂狗,把马皮绷在树上,让白马永世不得变成人身。

  傩傩被逐出家门,又没有了下巴,无以为亲只好整天围着马皮痛哭。不想,过了几天马皮流出了不少黄水,马皮上长出了不少小虫。小虫爬到树上蚕吞树叶。不久,竟结成茧。茧又抽出长长的茧丝,茧丝可织布成衣。傩傩大喜决心养殖小虫,用虫茧之丝织成绸缎制衣暖体。茧蛹又可充饥,给人温饱。但面对大量茧虫、茧丝,个人受用不了,便想起邻里乡亲和与他同样苦命的弟兄们,决定将此分赠给大家共同享用,使大家生活都能得到温饱而家庭和美。于是,每到年初,傩傩便背着茧丝、蚕茧挨家挨户地进行赠送。让邻里乡亲开拓种麻、养蚕的活路,使年年获得好收成,过上好生活。

  以后,人们为纪念傩傩送丝茧的恩惠,便编制了《送丝蚕》的节目。每年开春,只见一个戴着没有下巴面具的傩傩,在土地、春官的陪同下,挨家挨户贺春送茧,祈祝人们四季平安、五谷丰登、财源茂盛。人们也把傩傩的到来,视为吉星高照而倍受尊重和欢迎。久而久之,此戏便成为贺春的传统节目在乡间流传。

  傩公傩婆的传说

  在傩仪的神坛上,供奉最为普遍、并且来自神话传说的是始祖神,傩公和傩婆(或傩公、傩娘),他们是傩俗信仰中至高无上、最具威望的傩神。

  相传,傩公、傩婆原系兄妹二人。在很早很早以前,天下发大水,淹没了人间房屋、庄稼,千千万万的人畜被洪水吞噬,兄妹俩人因逃到一座很高很高的山上,才幸免于难。兄妹二人,眼见田地、房屋、人与牲畜惨遭灭顶之灾,人类面临灭绝的危险,心中十分焦急。一再商量,为了繁衍子孙后代,重建人间的美好生活,干脆结为夫妻。可是,世上没有兄妹结为夫妻的规矩,怎么办呢?兄妹二人商量了个办法,每人抱一扇石磨,从东西两边滚下山去,如果二人滚到一起,两扇石磨相合,就结为夫妻;如果滚不到一起,说明无缘,不能成亲。于是兄妹二人各抱一扇石磨从山上滚下,滚到山下平地时,恰好两人滚在了一起,石磨也完整相合,说明老天爷赞成他们婚事(后人释为“天作之合”),兄妹便毅然成亲。从此,二人耕地种田、纺纱织布、生儿育女,一代又一代的繁养生息,人间大地,又是一派生机。

  所以,后来人们奉傩公和傩婆为人类始祖,是人类救星,为人类带来平安、五谷丰登、儿孙满堂、凡事兴旺的福星,而信奉倍至。依照当地习俗,凡婚久未育子女者,便向傩公、傩婆祈求,并许下愿信,以后身怀有孕或生了子女请端公做法事一堂,或演戏酬谢。如遇家有凶事或遇猪瘟、鸡瘟、家人多病,便祈求傩公、傩婆佑福,年终隆重祭祀。在农村,此种酬神方式,人们统称“还傩愿”(演出之戏叫“傩愿戏”)。

  傩坛特技

  傩,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驱鬼逐疫、禳灾纳吉的仪式活动。法师在为愿主还愿时,一般都要根据不同需要使用驱赶巫术。贵州傩坛使用的驱赶巫术,从傩堂戏角度看,有不少是特技表演,这里择要介绍几种。

  “踩刀”俗称“上刀山”,分“踩天刀”和“踩地刀”两种。“踩天刀”由掌坛师手执牛角,口念咒语,背着过关童子即有病的儿童,赤脚爬上由十二把或二十四把、三十六把利刀组成的刀杆上。“踩地刀”是将装在刀杆上的利刀平放在地,刀锋朝上,掌坛师赤脚牵引过关童子从刀上走过。程序一般为“请师”、“迎王”、“上座”、“拜表”、“上关”。在上述程序中掌坛师要念咒语、打卦。在巫术信仰看来,小孩多灾多难,是遇上了恶魔鬼怪,要在神灵护佑下,由巫师驱赶鬼怪,指引小孩闯过人生旅途的关隘,易长成人。在观众看来,则是一幕惊险、有趣的特技表演。

  类似上面的巫术表演,还有含红耙齿,是将铁耙齿烧红,巫师将它含在嘴上表演。“下火池”俗称“下火海”,是将若干砖块立起,排列成一沟槽,槽内烧木炭,将砖块烧红,巫师赤脚于烧红的砖块上行走、表演。傩戏演出中各种特技表演还很多,如“开红山”、“捞油锅”等都很惊险。这些表演是演给鬼神看的,也是演给信徒和观众看的。前者在于告诉各路鬼神妖魔,“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师法力无边,各路鬼神妖魔,不得胡作非为,更不得给愿主家带来灾难,否则就要遭到灭顶之灾;后者在于展示傩坛威风,吸引信徒,招来观众。

  时代区别

  上古傩与原始傩的最大区别在于:第一,有了宗教理论——阴阳说;第二,等级更加森严,历史上称其为“血缘宗法等级制”(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前,这就是中国统一的国教)。

  西周的一年之中,什么时候举行傩礼,什么时候不举行?什么时候驱傩要磔禳,在几个宫门磔禳,什么时候不磔禳?全都依阴阳说安排:一季春(阴历三月),阴(寒)气尚存,但阳气正在东方上升。所以只磔南、西、北三面的九个门,让东三门的阳暖之气充满各方,使万物感气而生;二夏季阳(暑)气过剩,驱之反会有害,所以不傩也不磔;三仲秋(阴历八月),因阳(暑)气尚未衰退,但阴气将至。采取中和的对策,只傩不磔;四季冬(十二月),阴(寒)气极盛,必须全民皆傩,四旁十二门都要磔禳。

  磔禳,分裂牲体以祭神的意思。在这里,是说在方相氏率百隶已将鬼疫赶出宫门,傩礼结束之后,紧接着,磔裂牲体以祭宫门之神,要宫门之神守好大门,不让鬼疫重新窜入宫内。

  阴阳说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观,体现人的主观努力,一种技术,迷信成分还很淡薄。战囯时期的阴阳家邹衍等人,融合阴阳、五行两说,创造了阴阳五行说,人们才用其相生相克理论来解释傩礼,与星象、祸福、鬼神等思想联系起来,才开始有了神秘色彩。

  上古礼制始终贯彻着血缘宗法等级制的原则。上古的社会结构就像一座金字塔。[图1 ] 以周代为例:一族内分为贵族和自由民。贵族又分大宗和小宗,大宗系王族,住京城,最高统治者便是天子——上帝之子;小宗(又称宗子)派到外地为诸侯;下面又有大夫,大夫之下又有士,大夫和士又分上、中、下三等;自由民则从事劳动生产,服兵役。二族外是被统治者,主要是农奴和奴隶。

  傩礼也必须遵照血缘宗族等级制原则,在西周一年三次傩礼中:一秋傩是专为保证天子健康安排的,诸侯以下都“不得傩”,等级最高;二春傩其次,是为天子、诸侯这些“有国者”安排的;三冬末大傩地位最低,傩从天子到奴隶都参加。傩礼始终以天子为中心,连季冬大傩也要先以占梦(一种官职)向天子献吉梦为先导,然后才能举行傩礼。同时,由于季冬大傩有天子参加,加上规模特别大,所以,它毕竟是腊月里重大的岁时活动。

  傩与传统文化

  傩与儒

  儒家文化从汉以来一直被视为华夏民族正统文化的代表,为历代统治阶级认可。于是,作为民间文化传统的傩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关系便成为我们的分析无法回避的问题。

  傩与儒家的逐渐成为官方正统文化相对应,傩是在什么时候逐渐沦为一种民间文化和信仰活动的呢?根据徐新建的看法,在汉以前的史料中记载着大量关于"鬼神的信息"。在古人的观念中,有一个由神灵世界和世俗世界合成的二重人生结构。在此结构中,最初是鬼神强于人的,如《墨子》所言"鬼神之明智于圣人,犹聪耳目之于聋瞽(g u ) 也。"伴随历史的发展,两个世界之司开始逐渐断裂,首先是人神相分,由天人合一、人神不二变为人神分界隔绝,只有依靠祭司才能暂时均通; 然后由于国家的异化,通神大事又出现官民之分,于是有国傩与乡人傩之另IJ。在周代,古傩之事以"礼"的形式得以固定,如《礼记-祭统》之言"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在这一时期,礼与傩之间互重,地位也是平行的。由周至汉,古典意义的周礼衰微,至汉代董仲舒"罢黝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学成为官方文化之正宗,与佛、道互补而形成主流,傩文化由主流逐渐到民间地位。随着官方意识形态的日渐现世化和伦理化倾向,所谓重今生轻来世,重列祖轻鬼神,儒学作为主流文化而傩作为民间型非主流文化的轮廓初步形成。伴随中国封建历史上后来的"汉夷"之争,由华夏中原民族与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构成华夏文化不同的次生圈子,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民族为主的"萨满文化" 和南方农耕民族为主体的"巫文化"形成明显差别。前者的现世性、伦理性决定其对儒家文化的认同,而后者则始终保持由傩文化精神所代表的原生状态。最后,进入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上的专制和社会政治制度的封闭性,小农社会的不发达与自足因素等,都逐渐使儒文化与傩文化这两种在社会早期并无巨大差异的文化形态越来越分离。前者的日益官方化和蜕化,逐渐失去其原有的生命力,而后者则日益深入民间和边远,以其鬼神信仰和实用生命学说而保持其勃勃生机。

  由以上分析,我们对儒与傩之间的历史关系,可以隐约看出一条发展线索,在漫长的华夏民族历史上,远古至传说中三代时期是傩文化为主的时期,从先秦至汉以前,有过儒傩并重的时期,汉以后傩与儒的地位出现换位,儒家地位开始上升为主导意识形态,尤其是在中原地区如此。最后,由于政治、社会、地域傩原因,傩文化终于沉入民间。而儒家独尊的局面变得不可动摇但它们毕竟仍在不同的层面上影响着华夏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3]

  傩与道

  道教作为我国本土宗教,在民间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和渗透力。道教巫术与方术的渊源以及道教对民间信仰的开放性,使贵州道教沾染了浓烈的巫风傩俗。为了生存与发展,道教向边远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间道士,其职业活动除从事丧葬仪式、打醮外,“驱傩还愿”、“庆坛”是其重要内容,傩道一家,难分难解。

  道教文化与傩文化各有自己的本体内核,不能等同,但道坛与傩坛的密切关联、相互渗透却是显而易见的。道与傩在发生学方面的渊源具有同一性。万物有灵的观念是人类早期的宗教文化心理,促发了鬼神信仰的产生并且有了充满巫术意味的原始宗教文化行为。对于生死问题的迷惑和永生的欲望,又从一个侧面沟通了人与鬼神之间的联系。在这一层面上,道教与傩坛有类似的认识,也是相互渗透的基础。

  傩戏脱胎于古老的傩祭活动,其初始形式是傩祭仪式中请神驱鬼逐疫内容的戏剧化。傩戏是由傩祭、傩歌舞发展而成的。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入了巫、道、儒、释的文化内容和历史、生活事件,以及戏曲的内容和形式。从而使傩戏有了今天丰富的内涵与形式。傩戏是一种戴着面具表现以多维宗教意识为内核的仪式戏剧,是一种艺术化的宗教仪式。

  傩戏孕育于宗教文化的土壤之中,明显地受到巫、道、儒、释宗教思想的影响,就南方而言,特别是云、贵、川、渝,受道教影响最深,主要表现在傩坛掌坛师的道士化,傩坛神系的道教化和傩坛科仪的斋醮化等方面。

  傩坛掌坛师的道士化。傩坛掌坛师,他们大多自认为属于道门。他们说:“我们就是老君教,即道教。我们老君教讲究一个法字,就是搞法术,这些法术也是老君所传的。”傩坛通神手段五花八门,而这些通神本领,诸如歌舞通鬼神、占卜符咒通鬼神、动物(牺牲)通鬼神等,与道教正一教派相同或相近。掌坛师的服饰和使用的法器也与道士相同、相近或变异,呈明显的道士化走向。正一道派最重视法印的灵力,傩坛也如此。

  傩坛神系的道教化。傩坛神系是巫觋诸神、民间俗神、世俗祖先神、道教系统和诸神的杂糅,以后又有佛儒神的参加进来,但道教神灵一直是傩坛的主导神灵。

  傩坛科仪的斋醮化。道教斋醮经历了由杂乱到规范、由繁到简的发展过程。傩坛应该早于道坛。道教是最具有浓厚巫觋色彩的宗教,保存在傩坛中的巫舞、占卜、禁忌、符咒、巫风傩俗均为道教所承袭。傩坛由于缺乏宗教组织和理论规范,其科仪已趋道教化。但与道坛不同的是,它规范不严,要求不高,有很大的随意性。傩坛科仪斋醮化、道教化的走向日趋明显。

  傩与佛

  如前所言,儒、道、释三种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都扮演过官方或主流文化的角色,而这其中唯有佛教文化来自外域。强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既有着强大的拒斥力,同时又有着宽广的包容力,任何一种异域文化进 入中国,若不是被冷落或拒之门外,便是被传统中国文化改造而纳入华夏传统文化的体系。佛教属于后者,例如佛教禅宗化就是其被改造发展的例证。佛教东渐进入中国后,所经历的魏晋南北朝正是中国宗教历史上极为活跃的时代。梁武帝、昭明太子萧统等,都是虔诚的佛教信奉者和倡导者。史籍记载,梁代有佛寺两千八百余所,仅建康一地便达八百余所,可见其盛。然而与傩一类本土文化相比,其对中国文化产生影响的时间毕竟较晚,因而它一旦进入,便存在与包括傩在内的本土文化相遇国相撞的可能性。它首先必须使傩自己在内容和形式上适应本土文文化,以达到被接纳的目的,否则就有被逐出的危险。因而,在佛教传入中国的前期,不是佛对傩产生影响,而是傩以自己的文化主体性去要佛发生认同于傩的变化。据王兆乾的调查和考证,安徽贵池在1949年之前有一种不太受戒律约束的"应付和尚",实际上就是由寺院出资培养的中国式傩师,专为农户请神打醮做法事,他们也能伸手下热油锅捞钱、走火砖等。应该说这正是傩影响于佛的证据。在敦煌卷子中,有许多宣传佛旨的变文与今日傩戏的语言。例如伯二一八七《破魔变文»: "伏愿长悬舜日,永保丰年,”、“…合宅小娘子郎君贵位。儿则朱缨奉国,臣辅圣朝","门多美玉, 宅纳吉祥,千灾不降门庭丕善咸臻门…城隍社庙,土地灵坛。"此类祈福之词,在傩祭的咒语和“吉断”、中随处可见。贵池傩中常有 "断" "感"之词,所谓"诗断”、 “社坛断”与敦煌卷子中的"断"、"感" 词的运用有很大渊源关系,甚至在句式、风格和内容上都十分相近。崇奉佛教为释家所称颂,又为贵池傩祭中一位地位极高的大神,在一定意义上可为这一时期储与佛之间这种相互影响的佐证。 [4]

  面具种类

  傩是中国远古时期全体成员参加的驱疫逐邪的巫术祭祀活动,是中国各民族先民共生的文化现象,人们惯常以巫傩称之。

  面具在傩事活动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是神灵的凭依之物,时神祇的具象化。

  中国是世界上面具历史最悠久,流传最广泛,内容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及至今天,面具仍以鲜活的形象流布于中国的24个省、自治区的39个民族中,构成世界面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少数民族的面具更以形制的多样,造型的丰富,内涵的深邃,丰富了中国乃至世界面具文化宝库。

  中国少数民族面具,以其多元性和无可比拟的原生态及次生态,展现了中国本元文化的神韵,展现了面具的五种文化功能。

  跳神面具

  用于禳灾祈福为目的的宗教活动。神职人员在跳神活动中佩戴面具,并借助其它法器,舞之蹈之,驱邪纳吉,祈求人寿年丰。

  跳神面具包括新疆、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信仰萨满教民族的萨满面具;广西、广东的少数民族的师公面具和贵州、湖南、四川、湖北、云南的少数民族的傩堂、端公面具等等,可谓洋洋大观。

  生命礼仪面具

  用于人自身的各个生命历程,包括诞生礼、命名礼、成年礼、婚礼、丧礼等各种仪式。

  现今主要流不于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瑶族成年礼用的“度戒”面具;彝、哈尼、土家的婚礼面具;基诺、佤、景颇、布依、壮、彝、纳西、苗等民族的丧礼面具,以丧礼面具运用为多。

  镇宅面具

  经过一定的宗教仪式,将特定的器物置放于村寨院落,以驱祟辟灾,曾是中国民间的普遍信仰,至今仍有遗留,尤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突出。在那里,悬挂面具原生态的兽头、骨角和面具及其衍生品吞口,陈置铺首、天兽、兽纹瓦当、画符、门神和有特殊含义的物件,安放寨门、宅桩、石社、石敢当等等,组成了一个时间和空间上的“防卫体系”,阻断鬼蜮侵入,护卫一方安康。

  节日祭祀面具

  用于年节赛会、岁时祭祀以敬天祈年。演变至今的以假面、假形舞乐同庆共祭的盛会,依然表现了浓厚的迎神祈福的宗教色彩。

  节日祭祀面具,展现了中国少数民族面具的不同发展层面,以及面具功能由娱神到神人同乐,至娱人的演化轨迹。面具在形制、造型和材质方面也显现多元性。如哈尼族叶车人的棕披、笋壳、毛皮面具;土家、壮、苗等民族的草人假形;藏族小牛犊畜头面具;彝族得纸扎、纸浆、木雕面具;白族、傣族的纸、布裱及牛皮面具,以及朝鲜族极富夸张的木雕面具等。

  戏剧面具

  分为傩戏面具和藏戏面具两大系列。

  傩戏面具包括广西壮、瑶、毛南等民族的师公戏面具;湖南、贵州等地的土家、苗、布依、侗、仡佬等民族的傩堂戏面具;湖南、四川等地土家族阳戏面具;以及贵州布依族、苗族的地戏面具。而贵州威宁彝族的“撮泰吉”保留有许多原始傩文化的特征和信息,为准戏剧形态。其面具也具有本原文化的质朴风格。

  藏戏面具流布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藏族地区,以白面具和蓝面具为代表,显现了雪域高原文化的特色 。《甘肃傩文化研究》(胡颖、蒲向明等著)有白马藏族傩面具的特征情况。

  以上两类戏剧面具按其角色造型,可分为鬼神面具、动物面具和世俗人物面具。面具材质以木为主,兼用竹、布、纸、毛皮等。此类面具沉积了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特征,成为中国面具文化中的珍品。

  概言之,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国少数民族面具积淀了宗教、民族、民俗、艺术等多种内涵,展现了东方审美的意趣和理想,是中国面具文化的瑰宝。

  傩舞傩戏
0d338744ebf81a4cc3976d2ad12a6059242da6a8.jpg


  在传统的华夏文明中,"傩"是历史久远并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具有强烈宗教和艺术色彩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起源于汉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


     傩的起源与原始狩猎、图腾崇拜、巫术意识有关。周代傩纳入国家礼制。先秦文献记载,傩礼是希望调理四时阴阳,以求寒暑相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国富民生。汉唐时宫廷大傩仪式隆重,并传入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北宋末期宫廷傩礼采用新制,傩向娱乐化方向发展。元蒙因信仰不同,傩礼受到排斥。明代恢复过宫傩,清代宫廷不再举行。但《论语·乡党》中记载的"乡人傩"一直在民间延续,并与宗教、文艺、民俗等结合,衍变为多种形态的傩舞、傩戏,至今仍在我国广大农村流行,以江西、湖南、湖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安徽、山西、河北等省遗存较多,各地分别有“跳傩”、“鬼舞”、“玩喜”等地方性称谓。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表演。傩舞表演时一般都佩戴某个角色的面具,其中有神话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由此构成庞大的傩神谱系,“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
  · 青海同仁土族的《跳於菟》

  贵州湄潭傩戏“过刀桥”

  贵州湄潭傩戏“过刀桥”

  · 四川羌族释比戏

  · 屯堡文化与军傩地戏

  · 宗教舞剧《跳布扎》

  · 江西南丰的“跳竹马”

  · 安顺地戏与面具

  · 青海寺院的傩舞“跳欠”

  · 云南彝族傩舞“余莫拉格舍”

  贵州湄潭傩戏演出

  贵州湄潭傩戏演出

  · 云南彝族“跳虎节”

  · 澄江关索戏

  · 贵州福泉阳戏

  .贵州湄潭傩戏

  · 江西南丰的“和合舞”

  · 赣东地区的“跳八仙”

  · 江苏南通童子戏

  ·江苏溧阳社渚镇的“竹马灯”、“祠山庙会”、“跳幡神”、“冻煞窠”、“跳五猖”、“跳观音”、“跳祠山”、“祠山舞”、“关公舞”等

  ·江苏高淳桠溪镇的“跳五猖”、“祠山庙会”等

  溧阳市社渚镇蒋塘马灯

  溧阳市社渚镇蒋塘马灯

  ·安徽郎溪梅渚镇的“跳五猖”、“降福会”、“祠山庙会”等

  · 安徽贵池傩舞

  · 内蒙内蒙古族的“呼图克沁”

  · 福建泉州的打城戏

  · 湖南土家族的“毛古斯”

  · 贵州德江傩堂戏

  · 射箭提阳戏

  · 四川梓潼阳戏

  · 江西萍乡傩的傩舞

  · 江西乐安的“滚傩神”

  梅渚定埠跳五猖

  梅渚定埠跳五猖

  · 江西南丰的“跳傩”

  · 贵州威宁彝族“撮泰吉”(变人戏)

  · 四川的秧苗戏

  · 四川芦山庆坛

  · 四川苍溪庆坛

  · 河北武安的《捉黄鬼》

  研究意义

  傩文化是一种特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就像“儒家文化”是封建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一样,“傩文化”则是古代中国原始社会农耕阶段的意识形态。因此,研究“傩文化”与研究“儒家文化”的意义是没有多大差别的。但由于“傩文化”是中国原始时代的意识形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极力推崇的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学说:“人类必须先获得文明的一切要素,然后才能进入文明社会”的哲理,中华文明的“文明要素”就在古老的傩文化之中。

  因此,傩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文化DNA(基因)。我们研究生物的DNA,能够在生物学界产生一场空前的生物学革命,我们研究物质分子的DNA,曾导致了原子弹、宇宙飞船等尖端科学的诞生。我们也同样可以企望从中华文明之源的傩文化基因中,清除阻碍社会发展的有害基因,筛选能促进社会发展的有益基因,使我们的祖国能够突飞猛进地前进。“杂交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说:“旧式的驯化稻之所以不能再增产,完全是驯化过度的结果,要想进一步增产,就必须在驯化稻中注入野生稻的野性基因,获得远缘杂交优势,形成良性组合、恢复它的野性活力。”因此,如何利用文化基因的良性组合,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幸福、公正、公平、充满活力的未来社会,这就是研究傩文化的意义所在,也是我研究傩文化的最终目的。

  走出国门

  2006年3月下旬,萍乡市芦溪县高楼村高跷傩舞队应毛里求斯共和国华商总会邀请,前往毛里求斯共和国参加4月29日举行的中国·毛里求斯城镇食品和文化节活动,高楼村民和相关部门领导等6人组成高跷傩舞队,分别扮演土地公、钟馗、关公、太子、雷公、赵公等六位傩神,来到了毛里求斯共和国后,队员们经过短暂的休整,就前往了节日现场,在节日现场,队员们换好装后踩着高跷参加了在唐人街举行的中国·毛里求斯城镇食品和文化节开幕式活动,该国总统、路易港市市长以及文化、商业部长都亲临现场,参加活动的群众大约有数万人,将长长的唐人街围得水泄不通。华商总会准备了高跷傩舞、舞狮、武术、龙灯等中国传统文化节目,但这些节目都由当地居民演出,惟有高跷傩舞才是正宗来自中国的节目。晚上6时,开幕式正式开始,脚登高跷、身着华丽戏服、脸戴面具、手执各种兵器的高跷傩舞队员们格外引人注目,毛里求斯人从来没见过这种表演,人们都奇怪为何队员们踩这么高的高跷却能健步如飞!游园活动结束后,高跷傩舞队队员为观众表演了精彩的傩舞。只见太子双刀飞舞,刀光剑影;土地公拐杖飞舞、横扫千军;关公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大刀所至,无坚不摧;雷公霹雳出击,地动山摇;钟馗捉鬼,众小鬼屁滚尿流……当地观众虽然都看不太懂,但也觉得表演精彩,纷纷鼓掌喝彩。许多人还请队员们给他们签名留念,一些观众还把她们的电子信箱地址留下,要队员回国后给她们发邮件。

  苗族的傩文化

  进入贵州之后,就听说在古老的苗族村寨居住着一些神秘的人物,相传他们精通法术、刀枪不入、沟通神灵还能预知未来,这些被当地人称作“法师”的人是否真的像传说中那样神奇?在黔东南铜仁市江口县梭家苗寨,我们有幸亲眼目睹了神奇的傩技。

  傩师、傩技和咒语

  傩,是一种原始宗教的巫文化现象。在我国的贵州、云南等受巴蜀文化影响深刻的地区,流传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祭祀驱鬼仪式,参加者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带着看似恐怖的面具,边舞边跳,这种仪式的名字同样古老而独特,叫做“傩”。包括傩仪、傩戏和傩技 [7]  。

  据当地一位通晓苗族文化的老人介绍,苗族最原始的社会基层组织以“鼓”为单位,这个单位的首领则是“苗王”,而“傩师”的角色相当于首领的参谋和助手。在这个族群迁徙的过程中,“傩师”则用“上刀山”和“下火海”的绝技向族人证明,他们的首领不会畏惧任何困难。

  苗族傩技秘不示人

  进入梭家苗寨,村民围住了来自各地采风的摄影家。记者注意到,在围观的人群中,除了村民,还有几位身穿红袍特殊装扮的人,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这些人正是本领非凡的“法师”,他们将当众展示一些常人所不能的绝技。正当记者对这些“法师”的服饰感到好奇时,一位当地的老人告诉记者,这些“法师”的装束源自唐僧形象。相传唐僧西天取经归来成佛,具有捉妖除魔的能力,所以,这些“法师”相信自己与唐僧一样能够捉妖除魔 [7]  。

  在村民的带领下,我们越过一条流经苗寨的小河,再穿过一片小树林,一只近20米高的铁梯矗立在草滩上,而这只铁梯的横杆竟由36把利刃组成,“刀山”这个称谓可谓名副其实。据说,只有能够赤脚登上这座“刀山”而毫发无损,才能够证明“法师”的“法力”。

  一名“法师”仰望“刀山”,口中仿佛念念有词,紧接着拿起碗含住一口水喷向“刀山”,并一边念叨着将碗中剩下的水抹在“刀山”以及另一位“法师”赤裸的脚底。赤裸双脚的“法师”向四周拜了拜,最后向“刀山”一拜,握住刀梯,双脚依次登上刀刃,稳稳地向“刀山”的顶端攀去,并不时地在高处伸出双腿向众人展示他那安然无恙的脚底。翻过“刀山”,“法师”到达地面后,再次向众人展示他那仅被刀刃硌出几道印记的脚底,而这是一只并没有厚厚老茧的普通人的脚。

  以前曾在电视上见过这种表演,此番观看现场表演当然要排除心中的疑惑。记者带着几分成见,伸手触摸刚才那位“法师”攀爬过的刀刃。令记者感到意外的是,这些刀刃完全不是想象中的又老又钝,虽不像家里的菜刀那么锋利,但倘若稍用气力在刀刃上划过,皮开肉绽应该没有丝毫问题。是什么力量让人登上“刀山”如履平地?记者求教刚才登上“刀山”的那位“法师”,而“法师”却闭口不答,只说绝技源自当地的“傩师”。

  赤脚踩上利刃需要相当的勇气和技巧

  既然表演了“上刀山”,当地的几位“法师”当然也要向我们这些外来的宾客展示“下火海”的绝技,以证明他们无所畏惧。“法师”的助手在附近燃烧的篝火中掏出几片犁头,依次排放在草地上,炙热的犁头在接触草地的瞬间冒起阵阵青烟。一名“法师”默念一阵后,赤脚踏着5片炙热的犁头信步走过。也许怕我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法师”又将表演重复了三次。

  据当地人说,“法师”在表演前首先要念动咒语,这些咒语则可以保证在“上刀山”、“下火海”时平安无事,咒语的大概内容都是“请师父”。只有翻过36把刀组成的“刀山”、下过“火海”,才能成为“法师”。

  探秘傩技玄机

  听归听,但记者当然不会相信什么“咒语”,这些“绝技”一定能够用现代科学来解释。陪同的摄影家罗健曾经在当地做导游,她告诉记者,她认为这些“绝技”是有一定技巧的。就拿“上刀山”来说,手和脚接触刀刃时必须平稳地接触,并且要尽可能地增加接触面积,以减少单位面积的受力。最重要的是,手和脚绝对不能在刀刃上滑动,否则就像我们在家切肉一样,来回拉动刀刃,很容易就会将肉切开。当然,即便了解这些技巧,“上刀山”也并不容易,毕竟刀刃硌脚的感觉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而对于“下火海”的玄机,这位当地曾经的导游也只是猜测,估计是脚掌和犁头接触的时间很短,而不至于被烫伤。但赤脚踩着如此炽热的犁头,即便时间很短,相信任何人都不会轻易去尝试。几天来,“下火海”的玄机始终是记者心中的一个谜。

  几天后,赴贵州采风活动结束,在从贵阳驶出的列车上,一位网名叫“石界”的“驴”友和记者攀谈。“石界”是贵阳人,“驴”的身份让他成了贵州通,他说自己和几个苗寨的“苗王”很熟,并说起“苗王”在苗寨中如何受人敬重。记者讨教“下火海”一事。“石界”告诉记者,“法师”在“下火海”之前有个必要的程序,就是在河里洗脚。说到这里,曾担任过物理教师的记者恍然大悟,玄机正是简单的“热传递”原理,如同将冰块烧成开水比同样质量的凉水烧开需要吸收更多的热能。在水中泡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双脚的温度,冰凉的双脚短时间接触烧热的犁头会更安全,不会被烫伤。

  在过去科学不普及的年代里,“傩师”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正如此,“傩师”被认为是博学、民间草药医生,甚至是人神之间交流的桥梁,他们用传统的方法保护着村寨的平安。时至今日,“傩技”即使仅仅成为一种“绝活”,也依然有必要存在下去,毕竟,这是一个延续了五千年而没有断裂的文明。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

© 2019 jinfopa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