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灵异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为什么会在意他人的看法?

发表于 2019-1-21 16: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萨特说过,“他人即地狱”。我们为什么会受他人的目光所裹挟?为什么会在意他人的看法?彪悍的人生真的不需要解释吗?无论如何,了解一种心理现象背后的机制进而了解自己,才能对哲人的智慧有所回应。

  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追溯到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以群居的方式保存生命,使种族得以延续。群体中的行为需要合作,背叛意味着孤立与惩罚。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人类早已具备了觉察欺骗者的能力,这种觉察往往会形成对一个人的评价。尤其在现有比较安全的生活环境中,由生命威胁引发的合作行为已经越来越少见,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顿生,“合群”与“受欢迎”就显得尤其重要。

  这是一种关于印象管理的策略。心理学家埃尔温·戈夫曼在1959年提出相关理论,指出“印象管理”即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这一过程背后透露出,个体试图以与当前的社会环境或人际背景相吻合的形象来展示自己,以确保他人对自己做出愉快的评价。

  抱歉,“我”很博爱

  用文化心理学中的“自我边界”同样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学者汪凤炎在《中国文化心理学》一书中谈及,中西方人对“自我”的理解不尽相同,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含义的范围大小有差异。西方人讲的自我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体自我,即个体对自己的自觉与反省。中国人对“我”的界定则宽泛得多,不但包含个体自我,还包含形形色色的社会自我。

  二是西方人对自我的理解侧重于自己对自己的独立认识。中国人则强调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理解自我,在中国人心中,没有与他人的交往也就没有了自我。

  香港学者杨中芳表达了对这一观点的认同。他认为,中国人倾向于用“自己”来代替“自我”的概念,“自己”不仅包括了本人,还包括了“自己人”。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加在意他人的看法。


  太巧了,“我”是易感类人群

  此外,从个体层面来看,也存在一部分个体比另一部分个体更在意他人看法的现象。这涉及两个概念:

  1.场依存—场独立

  在心理学中,所谓“场”指的就是外界环境。赫尔漫·伊特金认为,有些人在知觉时较多地受到周边环境信息的影响,而有些人则较多受到身体内部线索的影响。因而,较多依赖自己内部参照,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而不受外在干扰的被称为场独立型,更多地依赖周边环境作为外部参照的则为场依存型。毫无疑问,场依存型的个体要比场独立型个体更加在意他人的看法。

  2.依恋类型

  心理学家依据亲密关系的焦虑、回避维度将个体分为四种依恋类型:安全型低焦虑、低回避)、焦虑型(高焦虑、低回避)、冷漠型(低焦虑、高回避)和恐惧型(高焦虑、高回避)。

  安全型的个体对情感的亲密和相互依赖感到安全自在;焦虑型的个体依赖于他人的认可,只有得到他人认可才会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贪婪地寻求被接受;冷漠型的个体感觉与他人的亲密并不值得忧虑,能够做到自我满足,从而拒绝与他人相互依赖;恐惧型的人由于担心遭到抛弃而避免与其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可以看出,焦虑型与恐惧型的个体对他人看法的关注度几乎到了病态的程度,而冷漠型的个体也许根本不在意他人的看法。

  技能——怎么破?

  我们找到了在意他人看法的合理依据,但生活中总有人因为太在意他人看法而感到困扰,根据黄怀宁的观点,这种困扰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别人情绪与行为的敏感;二是压抑自己的行为与情绪,让外界满意。”而这背后也不乏糟糕的家庭教育等原因。

  纠正的方法可以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方面展开:

  认知上改变外控,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边界,将控制点慢慢转移到内部来。

  情绪上自由表达,自由宣泄,不卑不亢,向外发泄而非向内压。

  行为上要主动交往,主动帮助他人,用行为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对抗也学会道歉。

  最后,也许用这四行诗总结再合适不过了: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学习回顾

  1.部分人或多或少会在意他人的看法,这是个体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也有部分人对他人看法的介意程度超过了正常的范畴。

  2.进化心理学中的群体合作,社会心理学中的印象管理,文化心理学中自我的边界以及个体心理学层面的“场依存—场独立”“依恋类型”都可以解释在意他人看法这一现象。

  3.当因在意他人看法而影响到生活时,可以从认知、情绪、行为上分别采取措施,纠正这一心理特性。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

© 2019 jinfopa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