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灵异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泰文版三国演义好看吗?泰国人竟然也爱看《三国演义》?

发表于 2018-11-26 11: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泰国曼谷拉查丹能中路上有一个“拉达纳哥信展览馆”,这是一个装潢时尚、设计精巧的大型现代声光展览馆,专门向泰国民众及世界各国游客展示和宣传有关曼谷王朝(1782-今)的历史沿革、社会发展和泰国人引以为豪的艺术文化等方面的成就。这个展览始于2010年,由泰国皇家资产管理局承办和管理,是一个官方宣传的平台。泰文版三国演义,泰国三国演义,泰语三国演义

  而在展览中,展现曼谷王朝一世推动文学复兴这一历史时,专门列举了两部代表作品:一部是改编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诗剧《罗摩颂》(Ramakien,或音译《拉玛坚》),另一部是翻译自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的《三国》(Samkok)。《三国演义》的译本竟然成为了泰国文学代表作品,这让很多人都出乎意料。

  如果在泰国有过较长的生活经历,或与泰国友人进行过深入的交流,人们会惊讶地发现,泰国人对于诸葛亮、关羽、赵云、刘备、张飞、周瑜等三国人物都如数家珍,对“桃园结义”“火烧赤壁”等三国故事都耳熟能详。泰国还有一句俗语,叫“《三国》读三遍,此人莫结交”,这与中国的“老不读《三国》”有类似的意味,都是在说《三国》里充满了泰文版三国演义,泰国三国演义,泰语三国演义政治斗争与谋略智慧,读得太多会让人变得狡诈。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自16世纪成书以来,就被人们不断传诵、阅读和品评,并在当时就走出了国门。1689年,第一部日文译本湖南文山版《通俗三国志》出版,这是《三国演义》最早的外文译本。之后,《三国演义》被译成英、法、日、韩、马来、印尼等数十种语言,有的国家还有多种译本。因此,在泰国有人读《三国演义》并不奇怪。但是《三国演义》在泰国的传播范围之广、文化影响之深,着实让人始料不及。
   316B067EDBBE4F44E057E2D54E3F0089B8239AF3_size35_w550_h413.jpeg
  泰文漫画版《三国演义》

  那么,《三国演义》是如何传播到泰国去的呢?又是如何成功做到在泰国也广受欢迎的呢?

  1802年,曼谷王朝一世王普陀耀发朱拉洛为重振因泰缅战争战火涂炭而衰落的古典文学,御令当时的财政大臣、大诗人昭帕耶帕康(洪)主持翻译《三国演义》,并将其作为振兴泰国“国家文学”的重要措施之一。自此,出现了《三国演义》的第一部泰文译本《三国》。

  事实上,在出现泰文译本之前,泰国就已经有了《三国演义》。 而《三国演义》能够传播到泰国,主要归功于泰国的华人移民。从阿瑜陀耶王朝(1350-1767)开始,中国人大量移居泰国。一开始,《三国演义》只在民间的华人社会中流传,并没有和泰国的文学界发生直接关系。在泰文译本出现之前,泰国只有中文版的《三国演义》书籍。但是古代泰国不是一个汉文化圈国家,绝大多数人不懂中文,因此也不会阅读中文书。

  除了中文的《三国演义》书籍之外,口头传承、神庙活动、戏曲表演乃至工艺美术都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就拿戏曲来说,虽然中国戏曲与泰国戏曲有很大区别,泰国人听不懂戏曲的内容,但中国戏曲中华丽的排场和眼花缭乱的动作表演对泰国人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泰国学者修朝在《中国戏剧在泰国》一文中指出,传入泰国的戏曲题材“多是三国、水浒等演义小说的题材,以武打见长,或者载歌载舞,活泼矫健,配合以雄壮威武的锣鼓,重现古代战争的场面,气氛肃杀凝重,而歌舞的表演,则队列变化多样,有时威武凛凛,有时轻松活泼。”

  在泰南的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对中国戏曲的表述:泰文版三国演义,泰国三国演义,泰语三国演义

  大戏演“三国”,

  髯口当胡须。

  泰人听不懂,

  “做”“打”却有趣。

  棍棒刀枪剑,

  虚晃即若离。

  我等如上台,

  劈头何所惧。

  随着上层华人的社会流动,《三国演义》有机会进入泰国“大传统”文化之中。

  作为外来移民,华人最初在泰国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但是一些华人通过自身努力和社会流动,进到了泰国的上层阶层中。泰国的上层社会有“地位准入”的要求。泰国人传统的准入原则主要有血统准入、庇护准入、战功准入等。但血统准入是针对有世袭关系的王公贵族;庇护与战功准入机制则是针对普通庶民。

  对华人而言,在这些原则之外还有“财富准入”,它不仅包括华人以财富资本交换政治资本,还包括泰国政府以追求资本为目的而吸纳华人,最主要的方式有“仕官加爵”和“通婚结亲”。

  早在17世纪,已有不少华人在泰国当官。陈伦炯所撰写的《海国闻见录》里说:“(暹罗)尊敬中国,用喊人为官,属理国政。”魏源《海国图志》也说:“华人驻此,娶番女,唐人之数多于土番,惟潮州人为官属,封爵,理国政,掌财赋。”

  在泰国华人中论地位和成就,最高的要数吞武里王朝的国王达信王(Taksin,1767-1782在位)。达信中文名为郑信,华人称其为郑昭,意为郑王。他是泰国人心目中历史上最伟大的七位“大帝”(maharant)之一。达信是第二代华人,他的父亲郑达是广东汕头人,于雍正初年来到泰国,娶暹罗女子为妻,生下郑信。郑信后成为达城城主,并带领带过人民抗缅复国而登基为王。

  达信王

  通过仕官和通婚,以及由此形成的关系网,一些华人垂直流动到泰国上层社会,使以《三国泰文三国演义,泰国版三国演义,泰国三国演义演义》为代表的中华文化被泰国的上层社会接受成为可能。而使可能成为现实的,则是成功主持翻译了《三国演义》的昭帕耶帕康(洪)。如果没有他这位“伯乐”,《三国演义》的潜质恐怕很难被真正发掘出来,甚至可能因为“水土不服”而就此湮灭。

  昭帕耶帕康(洪)生年不详,卒于1805年。“昭帕耶帕康”并不是他的名字,“昭帕耶”是爵衔,相当于公爵(一等爵品),而“帕康”为负责国家或王室金库的大臣的职衔。他的本名叫洪。他是泰国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两朝重臣,也是当时首屈一指的诗人,在文学上很有造诣。

  昭帕耶帕康(洪)虽然泰文功底深厚,但是却不懂中文。他主持的翻译团队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精通中文并粗通泰文的华人移民,以闽籍华人为主;另一部分则由昭帕耶帕康(洪)亲自挂帅的精通泰文的人员。整个翻译过程采用了一种完全“意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先由华人将中文大意翻译成质朴否认泰文,然后由宫廷文人对译文重新进行组织和润色,力求使泰文译文地道、典雅,具有文学性。

  这样一来,翻译出来的《三国》在具体内容上会有与原文不一致的地方,但是却更符合泰国人的阅读和欣赏习惯,这也是其在泰国获得成功的原因。准确来说,泰文《三国》并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翻译作品,更像是一部以《三国演义》故事为蓝本进行的“再创作”。不少泰国人也将洪版的《三国》视为泰国本土文学。

  洪版《三国》自问世以来逐渐风靡暹罗社会各个阶层。起初,译本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宫廷和贵族间广泛传阅。1865年印刷出版以后其影响很快就扩展到整个暹罗的范围。除了三国故事的精彩和厚重之外,《三国》中所使用的全新的叙事语言风格也颇受欢迎,形成了一种“三国体”(samnuan Samkok)。

  “三国体”的特点是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流畅,常常带有生动形象的比喻,行文中又带有一种特殊的中国的异文化韵味。这种散文体语言风格是以往泰国文学作品中不曾有过的。洪版《三国》及其“三国体”开创了泰国散文体文学的先河。

  《三国演义》的成功泰译还带动了一大批中国历史小说被移植过来,中国文学开始逐渐被泰国所认识和接受。很多中国古小说的泰译本纷纷出版成书,例如《红楼梦》《金瓶梅》《聊斋志异》《济公全传》《七侠五义》《警世通言》等。

  进入20世纪之后,泰国社会逐渐出现一大批洪版《三国》的派生文本,不仅数量上蔚为可观,不少作品在质量上也令人瞩目。譬如雅各布(Yakhop)的《卖艺乞丐版》,这是最早的泰文《三国》重写型小说。还有克立·巴莫(Kukrit Pramoj)的《富豪版》,“冷威塔亚库”(Ruangwithayahom)创作的《卖国者版》以及厄·安恰里(Ua Anchali)的《身边人物版》(又名《蝴蝶的梦影》)等诸多有趣泰文三国演义,泰国版三国演义,泰国三国演义的派生版本。这一系列新文本是《三国演义》在泰国传播进入本土化阶段的直接产物和明证。

  因此,简单地说,现在泰国人民看的《三国》跟我们中国人看的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并不一样,甚至在语言风格和思想立意上可能有着很大不同。不过,这也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泰国本土文化的融合较为成功。

  时至今日,《三国演义》在泰国的传播进程仍在持续进行之中。人们推陈出新的热情不减,每年仍有新泰文三国演义,泰国版三国演义,泰国三国演义的泰文《三国》类书籍源源不断地出现,同时经典的《三国》书籍还在不断重印和再版。此外,各种新的传播方式,如影视剧、漫画、动画、网络游戏等方式方兴未艾,对年青一代受众来说更迅捷、更富时代气息。

  一

  中泰两国关系源远流长。中泰的文化交流从早期汉朝开始,一直到近现代的演变。据《中泰文化交流》记载,中泰两国先民的交往最早在西汉平帝时期。从古至今,中泰两国人民从两千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密切友好的关系。在漫长的历史中,有许多中国人不断地移居于泰国。中国人民移居泰国,到泰国谋求自立和经商定居,始于宋末元初。他们主要来自广东、福建、海南等东南沿海的农民和手工业者。

  从中泰古代不断的交往,这一大批华侨移民也带来了中国的文化以及风俗习惯,而后来在泰国社会中泰文化逐渐混合与发展起来,引起了中泰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甚至两国文化融合起来,后来变成了泰国华人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色。慢慢形成了泰国华人文化,影响着泰国的华人社会逐渐形成。泰国的华人大多数是从中国南方尤其是沿海地区迁移于泰国。根据侨民的故乡和方言可分为潮州、福建、广东、海南及客家五个大组,其中潮汕人是华人之间占主要的部分,据泰国潮州会馆资料,目前居住在泰国的潮汕人大约有1000万人。他们将中国的风俗习惯带到了泰国,尤其在饮食、语言、文学、文化、经济贸易等方面,泰国受到很大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泰国文化有一定的影响,而中国文学也慢慢地进入了泰国。华人迁移到泰国后,为了不让自己的子孙忘了根,就让长子在泰国另请老师教中文或者回到祖国去学习中文,然后继承他们的事业。通过汉语,中文书和中国文学作品就慢慢地进入到泰国来。而深受欢迎和喜爱的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三国演义》也少不了。

  二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罗贯中。这部作品以宏大的结构,曲折的情节,展开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斗争,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几个主要人物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忠勇的关羽、奸诈多疑的曹操、鲁莽的张飞等,写得比较出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根据文献记载,中国与古称暹罗的泰国交往始于汉代,到明朝时达到顶峰。恰是阿瑜陀耶王朝(1350-1767年)即逻罗王朝统一泰国时代。在整个明朝的276年中,阿瑜陀耶王国派遣使臣来华访问计有112次,有时一年达6次。明朝派遣使臣访问阿瑜陀耶王国19次。明朝三宝太监郑和曾两次出使泰国,受到友好款待,加深了中泰友谊。

  随着中泰两国频繁的两国贸易往来中,一本中国历史演义小说于明代的《三国演义》在中泰文化交流史上占有极大重要地位。《三国演义》明代文学作品的代表传入到泰国后,小说的人物塑造和情节特点被泰国原有的长篇故事诗所吸收。这不仅是扩大了泰国文学的题材来源,也成为后世泰国历史小说作家的创作动机。著名的作家昭披耶帕康(宏),他将《三国演义》从中国移植过来,并创造了“三国”文体,对泰国的文学,特别是小说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三国演义》在泰国,是泰国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小说。1914年泰国前皇家研究院委托一个委员负责挑选泰国最优秀的文学作品,结果选出7部作品,《三国演义》是其中的一部。泰国文坛历来把《三国演义》推祟为泰国散文作品的佳作,翻译作品的典范,被改编成各种形式,广为流传。

  《三国演义》的泰语译本是泰国翻译文学作品的一部杰作,也是泰国第一部以散文形式翻译的作品。当时是由泰国曼谷王朝拉玛一世王(1782-1809年)在建立王朝、巩固政权,为了丰富曼谷王朝治国用兵知道,御令当时的著名诗人,兼财政大臣昭披耶帕康(宏)负责和赞助翻译的。这本历史演义小说的翻译目的是为了让泰国人从中国历史中正确地认识中国的政治。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

© 2019 jinfopa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